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
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

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颖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8115544
  • 页数:2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借鉴哲学解释学关于理解的本体论思想及其所蕴涵的接受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论“接受观”的研究思维局限,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范围,在哲学思维层次上对接受主体的接受目的、接受前提、影响因素、接受效果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本书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的要素构成及活动特点进行了更新的阐述;对教育对象的接受目的和“前理解”问题、影响接受的主要因素以及“创造性接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一些尚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前理解”和“创造性接受”、教育者的“主观诠释”现象等,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七要素构成论和三要素互动结构论的观点,倡导建构以“对话”为基础、以“主体间性”为原则、以“实践智慧”为旨归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乏创新思想的火花。
《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目录

导论 1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 2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困惑 2

二、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观”的反思 2

三、从“授”向“受”思路转变的逻辑必然 8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现状 10

第二节 哲学解释学: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理论资源 28

一、哲学解释学的历史渊源 28

二、哲学解释学的主要观点 32

三、哲学解释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启示 34

四、哲学解释学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借鉴和应用 39

第三节 运用哲学解释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意义 42

一、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理论视野 42

二、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理论层次 45

三、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47

四、关于借鉴哲学解释学研究的问题 49

第一章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 53

第一节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涵 53

一、接受的一般内涵 53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应有内涵 56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的基本构成 58

一、由主观性理解所造成的“传导新质”和“接受新质” 58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诸要素及其职能 59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中的双向互动结构 67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条件和基本过程 71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条件 71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基本过程 75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目的 78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及其生成条件 78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及其作用 78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与接受需要 81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与教育目的的间距 82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的生成障碍 84

五、目的性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接受目的 87

第二节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接受目的形成的因素 90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90

二、工具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93

三、“物本”取向的生存境遇的影响 96

四、轻视实践和对话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影响 98

第三节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接受目的有效对接的路径 99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精神追求 99

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价值 104

三、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主体间性关系 108

四、通过对话活动激发接受主体的问题意识 110

五、增强接受主体基于个性化存在的理论运用能力 113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前理解” 115

第一节 “前理解”的客观性存在及影响 116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客观性存在 116

二、“前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依据 117

三、“前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121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影响因素 127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127

二、市场经济生活的影响 136

三、信息社会生活的影响 139

四、日常生活的影响 143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应对 146

一、应对接受主体“前理解”的方法论原则 146

二、通过对话促进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发展 148

三、因势利导地利用接受主体的“前理解” 151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传导过程中的“主观诠释” 156

第一节 教育者传导过程中的“主观诠释”及客观原因 156

一、“主观诠释”的含义及其表现 156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观诠释”现象的解释学解析 158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观诠释”现象的实践依据 161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观诠释”的影响因素 163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163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语言属性 168

三、理论与现实的张力 169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接受期待 171

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诠释性质 173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观诠释”的引导 174

一、坚定思想政治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74

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关系 176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和理论支持 177

第五章 家庭社会的诠释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179

第一节 家庭社会的诠释影响 179

一、家庭社会理解与诠释的客观存在 179

二、家庭社会理解与诠释的影响特点 181

三、家庭社会不同诠释主体的诠释影响 185

第二节 家庭社会诠释影响的有效引导 190

一、弘扬主旋律,积极引导家庭社会的诠释活动 191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应对社会的消极诠释影响 192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创造性接受” 196

第一节 “创造性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然性 196

一、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接受”的涵义 196

二、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接受”的客观需要 197

三、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接受”的主要原因 200

四、视域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开放性 203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接受”的实践意义 205

一、“创造性接受”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启示 205

二、“创造性接受”对意识形态发展和完善的启示 209

三、马克思主义接受中“创造性接受”的意义 212

四、彰显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接受”的价值 215

参考文献 221

关键词索引 231

后记 2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