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八世纪诗风  探索唐诗义中“沈宋的世纪”  705-805
八世纪诗风  探索唐诗义中“沈宋的世纪”  705-805

八世纪诗风 探索唐诗义中“沈宋的世纪” 705-805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光兴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9751572
  • 页数:881 页
图书介绍:从公元七、八世纪之交的武则天朝末期与唐中宗时期开始,随着律诗声律格式的完备与律诗规范的流行,律诗成就的代表诗人沈佺期、宋之问被普遍视为文学典范,受到好几代诗人的宗奉与追随,形成为唐诗史上大约一百年的流行风尚。这一局面至八、九世纪之交的唐德宗贞元、唐宪宗元和时期有所改变,随着以“元和诗变”为代表的诗歌革新运动的节节胜利,八世纪的诗人李白、杜甫齐名并称“李杜”,取代“沈宋”,又被推崇为新的文学典范。效法“沈宋”的百年文学风尚被终结。基于这样一个“典范——风尚”相联结的观察角度,本书致力于对“八世纪诗风”之下的这个唐诗史上的最重要的百年(一百年)文学史作考述与研究。
上一篇:鲁班的子孙下一篇:象之背
《八世纪诗风 探索唐诗义中“沈宋的世纪” 705-805》目录

导言 1

一 唐诗史上的“八世纪诗风” 3

二 唐诗的语境 6

三 “分析文学史学” 10

上编 17

第一章 八世纪初叶“后律诗”时期之诗坛动向 17

第一节 宫廷诗人的“贬谪诗” 18

第二节 律诗一代的“遗老”:张说、武平一、卢藏用 28

第三节 吴越文士与七古歌行 40

第二章 八世纪上半叶“声律风骨始备”之开天诗风 51

第一节 开天诗坛状况——从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说起 53

第二节 “盛唐先驱者” 56

一 李邕 56

二 孙逖、韦述 62

三 张九龄 65

四 王翰等 74

五 孙季良《正声集》 82

第三节 开元中期崛起的“鼎盛一代” 91

一 王维、崔颢 91

二 王昌龄 116

三 祖咏、储光羲、常建、孟浩然等 127

四 苏源明 152

第四节 后起之秀的“天宝诗人” 155

一 与李邕往还的诗人:高适、李白、杜甫 156

二 李颀、岑参等开天间的其他诗人 164

三 活跃于汝洛梁宋间的复古诗人群体——从李华的《三贤论》说起 176

四 “天宝十三载”(754):八世纪诗史的分水岭 194

第五节 《河岳英灵集》与开天诗风 199

一 《河岳英灵集》的地域性、派别性问题 199

二 “开元十五年”新解 204

三 古体诗的兴盛与“古体诗近体化”的问题——从声律角度看 207

四 《河岳英灵集》与《国秀集》 213

第六节 “风骨”与“兴象”:开天诗、建安诗的历史类比 220

一 “气骨”或“风骨” 220

二 “兴象”与“气象” 224

三 开天诗、建安诗关系之辩证 230

第三章 八世纪下半叶“朝”“野”竞争之大历诗风 235

第一节 复古思潮的余烈与今体诗风的激进反对派——元结与《箧中集》诗派及其他 237

一 元结 237

二 《箧中集》 242

三 孟云卿 248

四 刘湾、苏涣、戎昱等其他复古诗人 253

第二节 大历诗坛“中道”的声音之一:杜甫《戏为六绝句》 264

第三节 盛极一时的“大历主流诗风” 273

一 长安、洛阳两京贵游唱和文学 274

二 “多士奔吴”与江东诗歌中心的活跃 279

三 钱起、郎士元、韩翃、李端等京城“才子”诗人 289

四 皇甫冉、刘长卿、李嘉祐、严维等江东各界诗人 335

五 《中兴间气集》与大历诗风 406

第四节 李华、独孤及、梁肃复古论述之调适 413

第五节 大历诗坛“中道”的声音之二:皎然《诗式》 418

第六节 “意境”:大历主流诗风与齐梁诗的历史联系 424

第四章 八世纪末叶趋向“新变”之贞元诗风 432

第一节 “大历遗才”与《御览诗》诗人群体 434

一 卢纶(附:畅当) 434

二 李益(附:鲍溶) 449

三 《御览诗》与贞元诗风 461

第二节 江东诗风的新发展 481

一 皎然(附:灵澈) 482

二 韦应物 489

三 刘商、顾况 498

四 窦常《南薰集》 511

五 武元衡、权德舆 515

第三节 孟郊、张籍、白居易、元稹与贞元诗坛“跨世纪一代” 520

一 孟郊 521

二 张籍(附:韩愈) 536

三 白居易、元稹 548

下编 557

第五章 从八世纪人心目中的诗坛正宗看当时的诗歌风尚 557

第一节 “沈宋的世纪”三代典范诗人——独孤及《皇甫冉集序》疏证 557

一 所谓“五言诗之源” 559

二 “沈宋”齐名 560

三 开天诗坛王维、崔颢齐名 563

四 大历诗坛之“钱郎” 565

五 “律诗世纪” 566

第二节 “沈宋的世纪”的文学史背景与序列 567

一 从齐梁体至律体 567

二 “诗赋联姻”与文人诗传统的开辟 570

三 《楚辞》与千年“词学”传统 575

四 “代变”的文学史观 578

第三节 “律诗”的体制与价值 581

一 “齐梁—律诗”之“声律”系 581

二 “汉魏—律诗”之“五言”系 585

三 “辞赋—律诗”之“文言”、“俪词”系 592

四 律诗作为一种文学体制 595

第四节 贯通开天、大历、贞元的“八世纪诗风” 597

第六章 “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 602

第一节 李白、杜甫之交谊 603

一 李、杜初遇 603

二 梁宋之游 605

三 泗水再会 609

四 别后相忆 612

第二节 “李杜”齐名之地域因素 614

一 任华《寄杜拾遗》诗 616

二 李白暮年的湖湘之游 619

三 李、杜文集之分别行世 624

四 李杜诗风传播之“线路图” 627

第三节 并尊“李杜”的历史契机 628

一 韩愈《调张籍》诗 628

二 韩愈家族与李白的交往 631

三 韩愈家学渊源与“古文运动” 634

四 “李杜”品题之初流行 636

第四节 作为“沈宋的世纪”诗人之李白与杜甫 638

一 李白与律诗诗风 639

二 陈子昂、李白之接力 642

三 杜甫的律诗成就 643

四 杜甫凭吊陈子昂遗迹 647

第五节 “李杜独尊”的意义 651

一 古体、今体对立语境与“李杜独尊” 652

二 歌行体与“李杜” 653

三 “文道说”视野下之“李杜独尊” 656

四 “文体论”视野下之“李杜独尊” 659

附录 “八世纪诗风”系年 661

征引书目 854

人名和主题索引 8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