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学的乡土透视
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学的乡土透视

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学的乡土透视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徽昭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3552
  • 页数:24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乡土”、“乡土意识”为主线,串联起高晓声、徐则臣、韩东、毕飞宇、莫言等不同代际的作家,通过文本细读,对乡土社会的当代发展、演进与民众(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命运状态进行了独到解析,推演出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相胶着的思想问题。论著在界定“本土”、“乡土现代性”、“中国意识”等关键词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文学的学院化趋势,指出“学院化”文学发展的危机,并对部分影视、文体现象从乡土视角进行例证式的读解。总体上,论著以“乡土”为观测点,对当代文学的重要文本、形象、现象、理论进行了立体透视,体现了“乡土”视角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应有的价值。
《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学的乡土透视》目录

自序 1

第一编 乡土意识:高晓声论 3

引论 3

第一章 “乡土”、“乡土意识”与高晓声 10

一 “乡土”与“乡土意识”范畴 10

二 高晓声乡土意识的四重内涵 17

第二章 高晓声乡土意识产生的根源 25

一 “身份”概念与高晓声的三重身份 25

二 由质朴到尴尬的农民 27

三 否定与认同下的知识分子 31

四 执著的革命者 33

第三章 高晓声乡土意识的主题呈现 37

一 “反思”裂隙下的“乡土”主题 37

二 农民“自我”的失落与找寻 43

第四章 高晓声乡土意识的当下意义 54

一 高晓声成功原因分析 54

二 高晓声“乡土意识”的当下思考 62

三 “乡土意识”范畴的本土价值 68

附录 高晓声小说研究综述与展望 73

第二编 乡土省思:徐则臣、韩东论 85

引论 85

第一章 意象诗学、徐则臣及现代中国小说 89

一“意象”及小说意象诗学的可能 89

二“意蕴”与徐则臣小说意象 92

三 现代小说意象运用及其未来 96

第二章 “京漂”小说中的乡土退隐与现代迷茫 99

一 三十年乡土文学轨迹 99

二 “模糊与迷茫”的京漂者形象 102

三 “乡土”的退隐或1978年的隐喻 105

第三章 《夜火车》与知识分子的“出走” 109

一 陈木年与知识分子的“出走” 109

二 自我意识与出走的理由 114

三 知识分子的“归来”或陈木年的意义 117

第四章 《午夜之门》、《小城好汉》与中国意识 120

第五章 《跑步穿过中关村》读札 128

附录一 文学、世界与我们的未来——对话徐则臣 134

附录二 从乡土小说、高晓声谈起——访谈韩东 146

第三编 乡土穿越:跨文本论 165

引论 165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研究关键词 169

一 空间:“乡土”、“本土”与“全球化” 169

二 过程:“乡土现代性”与“现代性乡土” 173

三 内容:“乡土意识”与“中国意识” 176

第二章 鲁迅、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181

一 爱情、婚姻与家庭中的命运书写 182

二 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命运趋向 185

三 身体与性表达中的命运状况 189

四 女性观与女性命运的历史省思 193

第三章 乡村女性身体书写的现代性反思 198

一 文本选择与近三十年小说中的身体书写 198

二 五个乡村女性及其身体问题 200

三 乡村女性身体书写的文化反思 203

第四章 “探求者”作家群创作心态及其当下观照 206

一 “探求者”作家群的身份与写作目的 206

二 “探求者”作家群的民间立场 210

三 “探求者”作家群之于当下文学的观照 212

第五章 新世纪文学“学院化”的趋势与忧思 217

一 “学院化”文学四象 218

二 文学“学院化”的传统与现实诱因 220

三 “学院化”的文学忧思 223

附录一 城市与乡村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电视剧《新结婚时代》解析 227

附录二 难度、容量与当下散文——从塞壬散文说起 232

一个乡村的现代化标本(代后记) 2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