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2012中公版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2012中公版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2012中公版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0046780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来自全国各大师范院校具有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名师作为图书编委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本书在囊括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内容的基础上,从历年各地真题最基本、最重要的考点着手,参照当前考情精心编写而成的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2012中公版》目录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 2

第一章 经济生活 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

考点聚焦 2

第一节 货币与商品 2

考点梳理 2

一、货币 2

(一)货币的产生及本质 2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3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4

(一)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4

(二)价值规律 4

(三)价格变动的规律 4

(四)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4

三、信用工具和外汇 5

(一)信用工具 5

(二)外汇及汇率 6

第二节 生产与消费 7

考点梳理 7

一、消费的制约因素 7

二、消费心理 7

三、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7

第三节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

考点梳理 8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8

(一)基本概念 8

(二)形成依据 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

(一)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 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0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10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0

(二)如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11

第四节 企业与劳动者 12

考点梳理 12

一、公司的类型、经营与发展 12

(一)公司的类型 12

(二)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12

二、劳动与就业 12

(一)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12

(二)就业是民生之本 12

第五节 投资与理财 13

考点梳理 13

一、投资概念及特点 13

二、我国的商业银行 14

三、股票 14

四、债券 14

五、保险 14

第六节 财政与税收 15

考点梳理 15

一、国家财政收入的分配 15

(一)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5

(二)我国财政的作用 15

二、个人收入的分配 16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6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6

三、征税与纳税 16

(一)税收及其种类 16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6

第七节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8

考点梳理 18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18

二、对外开放的概念、内容、基本原则 18

三、国际间经济竞争与合作 19

(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特点 19

(二)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特点 19

(三)面对国际间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对策 19

强化训练 20

第二章 政治生活 23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3

考点聚焦 23

第一节 政治学知识 23

考点梳理 23

一、政治的内涵 23

二、民主 24

(一)民主的内涵 24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 24

三、公民的政治权利 24

(一)公民 24

(二)公民权 24

(三)公民的政治权利 24

四、公民的政治参与 24

(一)政治参与的内涵及制约因素 24

(二)政治参与的方式 25

五、政府 25

(一)政府的含义 25

(二)政府职能 25

(三)政府权威 25

(四)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25

六、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26

(一)概念 26

(二)特征 26

第二节 公民的政治生活 27

考点梳理 27

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7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7

(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7

二、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27

(一)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27

(二)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应遵循的原则 29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29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29

(二)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 29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29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30

第三节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1

考点梳理 31

一、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31

(一)我国政府的职能 31

(二)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和作用 31

(三)我国政府的责任 32

(四)我国公民向政府求助的主要途径 32

二、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32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32

(二)政府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32

(三)对政府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意义 32

第四节 我国的政治制度 33

考点梳理 33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3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33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4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4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5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35

(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6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36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6

(二)宗教政策 37

第五节 国际与外交 38

考点梳理 38

一、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 38

(一)联系 38

(二)区别 38

二、国际政治格局 38

三、主权国家 38

四、国际组织 39

(一)含义 39

(二)分类 39

(三)特点 39

五、我国的外交政策 39

强化训练 40

第三章 文化生活 4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44

考点聚焦 44

第一节 文化及其影响 44

考点梳理 44

一、文化的内涵 44

(一)文化的概念 44

(二)文化的属性 45

(三)文化的功能 45

(四)文化的变迁 46

二、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46

三、文化对人的影响 47

(一)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47

(二)全面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 47

第二节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8

考点梳理 48

一、文化的多样性 48

(一)含义 48

(二)表现 48

二、文化的传播 48

(一)含义 48

(二)途径、分类及媒介 48

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49

(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含义 49

(二)两者关系 49

四、文化创新 49

(一)根本目的 49

(二)根本要求 49

(三)基本特征 49

(四)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意义 49

(五)文化创新的主体和途径 50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1

考点梳理 51

一、中华文化 51

(一)重要特征 51

(二)生命力表现 51

(三)包容性表现 52

二、中华民族精神 52

(一)含义 52

(二)爱国主义 52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2

(一)含义 52

(二)根本任务 52

(三)基本方针 52

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3

强化训练 54

第四章 生活与哲学 58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58

考点聚焦 58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58

考点梳理 58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58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59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59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6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61

考点梳理 6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6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6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6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6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64

(三)毛泽东思想概论 64

(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64

(五)科学发展观 6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69

考点梳理 69

一、辩证唯物论 69

(一)世界的物质性 69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70

(三)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70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71

(五)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71

二、唯物辩证法 73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73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73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75

(四)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78

三、认识论 79

(一)实践及其特点 79

(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79

(三)认识的本质 80

(四)认识的发展过程 80

(五)真理 83

五、唯物主义历史观 85

(一)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85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86

(三)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87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8

(五)价值 89

强化训练 92

第五章 法学基础理论 9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96

考点聚焦 96

第一节 法学的基础理论 96

考点梳理 96

一、法律及其特征 96

二、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97

三、法治和法制 97

(一)法治 97

(二)法制 97

第二节 重要法律法规 98

考点梳理 98

一、民法的概念 98

(一)民法概念 98

(二)民法的特征 98

二、民事权利和责任 98

(一)民事权利与义务 98

(二)民事法律责任 100

(三)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100

三、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100

(一)合同 100

(二)劳动合同 101

四、劳动法 103

(一)劳动法概述 103

(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04

(三)劳动法的其他相关规定 104

五、反不正当竞争 104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 104

(二)法律责任 105

六、婚姻与家庭 106

(一)确定婚姻关系的法律程序 106

(二)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及其他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106

(三)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106

七、继承 107

(一)概念 107

(二)继承开始 107

(三)继承的接受和放弃 107

(四)继承权的丧失 107

八、未成年人保护法基本法条 107

第四节 法律诉讼 109

考点梳理 109

一、司法调解与行政复议 109

二、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 110

(一)行政诉讼管辖类别 110

(二)举证责任 110

(三)行政诉讼程序 110

三、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111

(一)起诉和受理 111

(二)审理前的准备 111

(三)开庭审理 111

(四)诉讼中止和终结 112

四、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112

(一)公诉案件 112

(二)自诉案件 113

强化训练 114

第六章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1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16

考点聚焦 116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内容 116

考点梳理 116

一、伦理与道德 116

二、道德与法的联系与区别 116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117

(一)核心 117

(二)原则 117

四、社会三大生活领域的道德 117

(一)社会公德 117

(二)职业道德 118

(三)家庭美德 118

第二节 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118

考点梳理 118

一、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 119

(一)道德认识 119

(二)道德情感 119

(三)道德意志 119

(四)道德信念 119

(五)道德行为 119

二、道德修养的方法 120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 120

(一)具体内容 120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20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120

强化训练 121

第二部分 课程理论知识 124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基本知识 12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24

考点聚焦 124

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科理论概述 124

考点梳理 124

一、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124

二、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 125

三、思想政治课程的功能 125

第二节 关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126

考点梳理 126

一、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 126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126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126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126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126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126

二、高中政治课程的课程目标 127

(一)总目标 127

(二)分类目标 127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程的设计思想 128

考点梳理 128

一、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28

二、思想政治课程的逻辑结构 129

强化训练 130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13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32

考点聚焦 132

第一节 课程内容与实施 132

考点梳理 132

一、经济生活 132

二、政治生活 135

三、文化生活 137

四、生活与哲学 139

五、关于选修模块(上) 142

(一)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142

(二)经济学常识 143

(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43

六、关于选修模块(下) 144

(一)科学思维常识 144

(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145

(三)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146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形态 147

考点梳理 147

一、课程形态的定义 147

二、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形态 148

(一)综合课程 148

(二)课程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148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结构 148

考点梳理 148

一、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的内涵 148

二、思想政治课程的文本结构 149

(一)课程标准 149

(二)教材 149

三、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结构 150

(一)理解“课程模块”的建构方式 150

(二)必修课的基本框架及其设计思路 150

(三)选修课程的基本框架及其设计思路 150

第四节 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建议 150

考点梳理 150

一、教学建议 150

(一)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150

(二)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150

(三)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150

(四)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151

二、评价建议 151

(一)评价要求 151

(二)评价意义 151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152

(一)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152

(二)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与编写教科书的关系 152

(三)发掘教科书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 152

(四)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别学生使用的需要 152

(五)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 152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52

(一)丰富、拓展课程资源 152

(二)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153

第五节 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定位与教材解读 153

考点梳理 153

一、《经济生活》的目标定位与教材解读 153

(一)目标定位 153

(二)教材解读 154

二、《政治生活》的目标定位与教材解读 154

(一)目标定位 154

(二)教材解读 155

三、《文化生活》的目标定位与教材解读 155

(一)目标定位 155

(二)教材解读 156

四、《生活与哲学》的目标定位与教材解读 156

(一)目标定位 156

(二)教材解读 156

强化训练 157

第三部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164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 16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64

考点聚焦 164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基本理论 164

考点梳理 164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理念 164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164

(二)积极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165

(三)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165

(四)转变学习方式,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166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167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 167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规律 168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 169

考点梳理 169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 169

(一)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及其技能训练 170

(二)思想政治课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形式及其技能训练 171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 172

(一)组织教学及其技能训练 172

(二)导入新课及其技能训练 172

(三)讲授新课 173

(四)巩固新课及其技能训练 173

(五)布置作业及其技能训练 173

强化训练 174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 176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76

考点聚焦 176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准备 176

考点梳理 176

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 176

(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176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177

(三)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77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177

(一)研究课程标准 177

(二)钻研教材 178

(三)研究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179

三、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计划及方案撰写 180

(一)制订教学计划 180

(二)撰写教案 181

(三)思想政治课程教案中几个重点内容的设计 181

四、思想政治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183

(一)在备课中运用信息技术 183

(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183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185

考点梳理 185

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质 186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最优化 186

(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 186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最优化设计原则 187

三、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 187

(一)教学设计的特点 187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187

(三)教学设计的内容 188

(四)教学过程设计主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188

强化训练 190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及情境问题解决 19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92

考点聚焦 192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 192

考点梳理 192

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基本方法 192

(一)讲授法 192

(二)谈话法 193

(三)讨论法 194

二、基于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选择 195

(一)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195

(二)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197

(三)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199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及问题解决 202

考点梳理 202

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2

(一)情境创设的定义 202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 202

(三)思想政治课程情境创设的基本类型 203

(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情境创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204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解决 204

(一)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问题解决的原则 204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问题解决的办法 205

强化训练 206

第四部分 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 210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概述 21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10

考点聚焦 210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 210

考点梳理 210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的内涵、特点和理念 210

(一)教学评价的内涵 210

(二)教学评价的特点 211

(三)教学评价的理念 211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12

(一)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基本程序 212

(二)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方法 213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的功能及作用 215

考点梳理 215

一、教学评价的功能 215

二、教学评价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作用 216

强化训练 217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方法 219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19

考点聚焦 219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的基本方法 219

考点梳理 219

一、过程学习的档案袋评价 219

(一)成长档案袋具备的四个特征 219

(二)成长档案袋的类型 220

(三)成长档案袋的优势 220

(四)成长档案袋的局限性 220

(五)成长档案袋的创建 221

二、表现性评价 222

(一)表现性评价的优势 223

(二)表现性评价的内容 224

(三)表现性评价的实施 225

三、测试评价 226

(一)考试形式 226

(二)选择测试方式的依据 227

(三)政治试题的编制 227

(四)试卷质量的评价 228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学业综合评价方式 230

考点梳理 230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230

(一)形成性评价的利弊 231

(二)终结性评价的利弊 233

(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233

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 234

第三节 教学评价标准与反思 236

考点梳理 236

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标准 236

(一)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36

(二)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237

(三)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237

(四)有效的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38

(五)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238

(六)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238

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 239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 239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的阶段 240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的重点 241

(四)怎样反思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241

强化训练 244

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面授辅导课程 248

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面授辅导课程 250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 25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