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东方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秋泽修二
  • 出 版 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08039026
  • 页数:5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洋洋近二十万言,主要讨论了印度与中国的古代哲学史,提出印度与中国的“亚细亚停滞性”及中国社会停滞论等观点,并对西方学者关于印中哲学的看法都提出了批判。
《东方哲学史》目录
标签:哲学史 哲学

序 1

序论 哲学之一般发展法则与东方哲学 4

一 东方哲学史之科学研究的必要 4

二 黑格尔对于东方哲学的见解——东方没有哲学么? 9

三 哲学之一般发展法则与东方哲学 18

第一部 印度哲学史 33

第一章 印度的社会及科学 33

第一节 印度社会的历史概观 33

一 梨俱吠陀时代 34

二 叙事诗时代 38

三 耆那教及佛教的兴起时代 42

四 传播时代(以孔雀王朝时代为中心) 45

五 印度教时代 49

六 回教时代 50

七 蒙古帝国时代 50

八 英国统治时代 51

第二节 印度的奴隶制及封建制——印度社会的特质 51

一 印度的奴隶制 52

二 印度的封建制 56

三 印度社会的特质 57

第三节 印度的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 59

一天文学 61

二 数学 64

三 医学 64

四 生物学,物理学 65

第二章 印度哲学的成立与发展 67

第一节 哲学的发生——宗教与哲学 67

第二节 印度哲学的发展阶段 72

甲 第一期 77

第三章“秘书”时代的哲学——唯物论与观念论的对立 77

第一节“秘书”哲学 77

一 梵我一如的思想 81

二“幻想”说——杂多的否定 83

三 轮回及行为的思想 85

四 五原素说——唯物论 88

第二节“秘书”时代唯物论与观念论的对立 89

一 玛希达萨·阿伊塔勒雅 89

二 唯物论与观念论的对立 95

三 乌达腊迦·阿鲁尼 99

四 哇鲁纳 103

五 婆罗门的观念论与刹帝利的唯物论 104

六 雅吉纳瓦尔迦 105

第四章 六师时代的哲学——唯物论的确立 109

第一节 六师时代哲学的一般特征 109

第二节 唯物论、无神论的确立——巴库德哈及阿居达 116

一 巴库德哈·卡迦雅纳 116

二 阿居达·克萨甘巴腊 119

三 印度唯物论、恰尔瓦迦、罗伽雅达 122

第三节 偶然论与怀疑论——普腊纳及圣迦雅 125

一 普腊纳·迦萨巴的偶然论 125

二 圣迦雅的怀疑论 126

第四节 命运论与非命运论——戈萨罗及玛哈维腊 128

一 戈萨罗与玛哈维腊 128

二 玛迦礼·戈萨罗 129

三 玛哈维腊 132

第五节 婆罗门的观念论、肉感主义、经济学 138

一 婆罗门的观念论 138

二 肉感主义 139

三 经济学 140

乙 第二期 143

第五章 原始佛教哲学 143

第一节 原始佛教的成立 143

第二节 原始佛教哲学 149

第六章 诸教派的兴起 159

第一节 数论派 159

第二节 瑜伽派 164

第三节 后期“秘书”思想 166

第四节 弥曼萨派 167

第五节 胜论派 169

第六节 吠檀多派 176

第七节 论理学的成立 179

第八节 正理派 181

丙 第三期 189

第七章 大乘佛教哲学 189

第一节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189

一 佛教分裂为大乘与小乘 189

二 小乘佛教学说 191

第二节 大乘佛教哲学 194

一 龙树的哲学——“空”的哲学 194

二 提婆 与罗佛腊普哈德腊 198

三 弥勒 198

四 无着 200

五 世亲 202

六 大乘佛教哲学之根本的特征 204

丁 第四期 209

第八章 婆罗门哲学的完成 209

第一节 婆罗门教复兴时代诸教派的哲学 209

第二节 弥曼萨及吠檀多——克玛礼拉与香甲罗 211

一 克玛礼拉 211

二 弥曼萨的论理学 212

三 香甲罗 214

四 香甲罗底“梵我一如”哲学与佛教之“空”的哲学 215

戊 第五期 219

第九章 九世纪以后的印度六派哲学 219

第一节 印度六派哲学 219

第二节 九世纪以后的六派哲学 220

一 数论派 220

二 瑜伽派 221

三 胜论派 221

四 正理派 222

五 弥曼萨派及吠檀多派 223

第十章 印度哲学的特性 225

第一节 印度的唯物论与辩证法 225

第二节 印度哲学的特性——解脱哲学 227

第三节 印度哲学的厌世观 229

第二部 中国哲学史 235

第一章 中国的社会及科学 235

第一节 中国史上的社会经济形态之发展 235

一 奴隶制度时代 236

二 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化时代 244

三 均田制的意义 247

四 封建制的发展及其矛盾 252

第二节 中国社会的特质 258

第三节 中国的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 263

一 天文学的发展 266

二 数学的发展 270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成立和发展 275

第一节 中国的哲学 275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发生——哲学与宗教 279

一 哲学的发生 279

二 哲学从宗教独立的过程 281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 287

一 第一期 288

二 第二期 288

三 第三期 291

甲 第一期 295

第三章 诸子时代的哲学 295

第一节 诸子时代哲学的发展 295

第二节 辩证法和唯物论——阴阳、五行 302

一 辩证法——《易经》、《易传》 303

二 唯物论——五行说“洪范” 307

第三节 诸子时代的哲学发展的社会基础 309

第四章 老子及其学派 317

第一节 老子 317

一“道”——本体 318

二“有”和“无”——辩证法 321

三“道”、纯粹物质——唯物论 326

四 无为自然——退缩消极的人生观 327

第二节 关尹和列子 328

一 关尹 328

二 列子 329

第三节 杨朱与惠施 332

一 杨朱 332

二 惠施 335

第四节 庄子 337

一“道”——自本自根 337

二 相对主义 338

三“道枢”——物我一体、无差别 340

四 无为自然——虚无恬淡 343

第五章 孔子及其学派 345

第一节 孔子 345

一 孔子的思想立场——“仁” 348

二 德的二重性——德治主义 352

第二节 子思 353

第三节 孟子 355

一 性善说 357

二 天人一体——宗教 360

三 孟子和商业利益 361

第六章 墨子及其学说 365

第一节 墨子 365

一《墨子》五十三篇 365

二 墨子的根本思想——天、兼爱 368

三 墨子的方法——三表说 373

第二节 墨子学派之分裂——唯物论和观念论 376

第三节 许行 378

第七章 荀子和论理学 381

第一节 荀子 381

一 作为批判地综合中国古代哲学的荀子哲学——荀子的唯物论 382

二 性恶说——“礼” 387

三 荀子的论理学、认识论 389

第二节 名家——论理学 392

一 中国论理学的特性 394

二 惠施的辩说 396

三 公孙龙 399

乙 第二期 413

第八章 汉代哲学 413

第一节 经学 413

一 汉代社会与儒教 413

二 汉代儒教的特性——汉代经学 419

三 董仲舒 421

第二节 王充的唯物论 423

一 王充及其时代 423

二 王充的唯物论、无神论 426

三 王充的唯物论社会底批判 429

第九章 六朝及唐代哲学 433

第一节 老庄思想——清谈 433

一 老庄思想 434

二 清谈——竹林七贤 436

第二节 佛教思想 437

一 般若思想与老庄思想 438

二 菩提达磨与禅宗 441

第三节 唐代儒学 442

丙 第三期 447

第十章 宋明时代哲学 447

第一节 宋学 447

一 宋学的根本特征 447

二 宋学的成立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451

第二节 阳明学(陆王之学) 455

一 陆象山 455

二 王阳明 456

第十一章 清代哲学 459

第一节 清代的科学 459

第二节 考证学 461

第三节 公羊学 464

第十二章 中国哲学的特质 469

第一节 中国哲学停滞和退步 469

第二节 中国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人生哲学的注意 475

一 唯物论和辩证法 475

二 人生哲学的注意 477

附录 481

日本哲学史概论 481

一 日本哲学——日本没有哲学吗? 481

二 日本哲学的开端 483

三 关于所谓日本哲学就是“舶来品”哲学 487

四 日本老子(杨朱、荀子、王充)哲学之缺如 488

五 为什么日本哲学从宗教观念论出发? 490

六 日本的朱子学(宋学) 492

七 科学的世界观、唯物论的成立 495

八 日本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 497

主要参考文献 499

增补 509

世界哲学史序 5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