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与阻断机制研究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与阻断机制研究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与阻断机制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温志强,郝雅立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201108940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全面考察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出现的个别群体性突发事件案例的直接原因和发生机理的基础上,以“利益”为核心,借鉴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实践现实,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以公共危机预防预警为重心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预警机制的优势,从实证案例出发研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微观逻辑和宏观规律,探索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构建以预测、预见、预报、预防、预备、预案、预演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公共危机预防预警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与阻断机制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1

一、选题依据 1

二、研究意义 2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4

一、城镇化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4

二、城镇化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的研究现状 22

三、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研究综述 25

四、关于群体性事件预警的研究概况 47

五、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述评 51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72

一、研究内容 72

二、研究框架 74

三、研究方法 74

第四节 相关理论概述 75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基于快速城镇化建设的背景 75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公共危机预警 79

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分析 81

第五节 理论基础——中性美学 96

一、中性美学中的“和谐”:秩序与无序之间的现实状态 96

二、群体性事件: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 99

三、秩序与混乱的博弈:用制度公利规范自由无序的自利 102

四、预警与和谐: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最佳选择 104

第二章 快速城镇化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111

第一节 快速城镇化中的利益相关者 112

一、既得利益群体 112

二、争取利益群体 114

三、弱势利益群体 116

第二节 快速城镇化对农民的影响 119

一、城镇化下农民受益分析 119

二、城镇化下农民机遇分析 121

三、城镇化下农民损失分析 122

四、城镇化下农民挑战分析 124

第三节 快速城镇化对地方政府的影响 130

一、城镇化下地方政府受益与机遇分析 130

二、城镇化下地方政府面临的挑战与损失分析 132

第四节 快速城镇化对自治组织的影响 134

一、城镇化下自治组织的利益与机遇分析 134

二、城镇化下自治组织的挑战与损失分析 136

第五节 快速城镇化对建设企业的影响 141

一、城镇化下建设企业的利益分析 141

二、城镇化下建设企业的挑战分析 144

第三章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 145

第一节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分析 150

一、背景性机理:城镇化建设加速与农村社会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 150

二、直接性机理:农民公益性受损与基层组织自利性倾向之间的矛盾 152

三、政治性机理:政府理念行为失范与农民政治机会扩大之间的矛盾 154

四、体制性机理:单轨制政治体制与单向性表达体制的运转脱轨 155

五、心理性机理:农民群体“类”意识强烈与法制意识淡薄之间的矛盾 157

第二节 利益受损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直接机理 159

一、利益问题是城镇化建设合法性的本源 159

二、利益受损是城镇化冲突爆发的直接机理 160

三、利益受损与城镇化冲突之间的传导机制 162

四、利益诉求表达与城镇化冲突的传导性机制 163

第三节 执法不规范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法制机理 169

一、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执法不规范问题的理性分析 169

二、城镇执法不规范现象究根于认知层面的三类矛盾性关系 183

第四节 法律缺失和不完善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诱因 185

一、法律缺失和不完善是引发城镇化冲突的重要诱因 185

二、城镇化法律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良性法律体系 189

第五节 无关利益者闹大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外部因素 192

一、基于无关利益者闹大引发的城镇化冲突特点分析 192

二、政治信任格局现状分析与意义探索 194

三、城镇化冲突中农民政治不信任心理分析 196

第四章 群体性突发事件公共危机预警管理的优势分析 200

第一节 有利于培养危机预防文化 200

一、预防预警突显“社会仁道”的价值取向 200

二、预防预警能促使公众感知并适应社会公共危机风险 202

第二节 有利于降低政府法制化治理成本 204

一、预警性公共危机治理能够降低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成本 204

二、预警性公共危机治理能够降低政府社会秩序维护成本 205

三、预警性公共危机治理能够节约危机应对的社会成本 206

第三节 有利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7

一、有利于增强体制吸纳能力,扩大公民制度化参与 207

二、有利于改革和完善权力运行体制,促进职责履行 210

三、完善法制,有利于规制群体性事件环境的创建 211

第四节 有利于提高群体性突发事件常态化管理水平 212

一、预警性公共危机治理引导政府做好危机应对的日常储备 212

二、预警性公共危机治理增强政府部门的整体应对能力 214

三、预警性公共危机治理有利于增强社会公共危机协同应对能力 216

第五节 有利于提高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绩效 217

第五章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公共危机预警管理机制的构建内容 219

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的分型与预警机制建设 220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分型 220

二、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建设 224

第二节 预测机制 228

一、健全危机预测信息机制 229

二、重视群体性事件危机预测知识管理 232

第三节 预见机制 234

一、精准把握国内外环境 234

二、储备充足的知识与经验 235

三、周期性地回顾和总结 236

第四节 预报机制 237

一、危机信息预报公布 237

二、危机预警社会动员 238

第五节 预防机制 239

一、确立“超前工作”理念,建立“走在前”的危机防范控制机制 239

二、把握好危机预警的临界状态,建立化解矛盾的新机制 240

三、建立新型、系统、高效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预警组织网络 242

第六节 预备机制 243

一、加强群体性事件公共危机预警的基础预备建设 244

二、加强群体性事件公共危机预警的体制预备建设 245

第七节 预案机制 245

一、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对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的认同 246

二、加强预案的编制 247

三、注重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249

四、积极修订与更新预案 250

五、注重支持附件 250

第八节 预演机制 251

一、演练的作用 251

二、演练的策划筹备、实施、评估与总结 253

第六章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构建群体性突发事件公共危机预警与阻断机制的策略建议 255

第一节 群体性事件预警的美学路径 255

一、群体性事件治理现状:处于光谱两端的“淡写”或“浓描” 255

二、“光束”的汇合与聚焦:群体性事件爆发演进进路分析 257

三、预警型治理:群体性事件两类极端路径的“中和化”回归趋势 259

四、美学启发:棱柱型社会折射出群体性事件预警的多元化解决路径 261

第二节 倡导危机预防文化 263

一、预防文化的理论探源 263

二、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预防文化构建途径 264

三、加强对群众的危机预防文化教育 267

第三节 创建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机制 269

一、进一步提高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与评估制度的思想认识 269

二、通过稳定风险评估法律体系,增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有效性 270

三、扩大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的参与主体范围 270

四、培养独立的、具有专业水准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第三方 271

五、改进评估技术与方法,完善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 271

第四节 构建政策制定中利益均衡机制 272

一、强化执政党的利益整合与利益表达功能 272

二、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确保人大代表的真正代表性 273

三、改革和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274

四、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 275

五、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 276

第五节 实行关键节点的风险机制评估、纠错机制 278

一、群众会聚场所公共秩序管理要素分析 279

二、高密度群众会聚场所拥挤踩踏事故内在机理分析 284

三、行动者行动引发高密度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直接机理分析 285

四、群众会聚场所踩踏事故要素风险规避策略 288

第六节 政府主动维权机制 292

一、创建城镇化利益引导机制 293

二、创建城镇化利益互动交流机制 294

三、创建城镇化利益补偿与利益反哺机制 295

四、创建城镇化利益保障机制 297

第七节 完善权益冲突协商机制 299

一、提高农民利益表达能力,培育合格的利益表达主体 299

二、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创新利益诉求表达网络化平台 300

三、科学界定利益处理部门职能,督促利益表达客体切实履行职责 301

第八节 利益矛盾基层村镇“安全阀”缓冲疏导机制 302

一、重塑政府形象,增强政府信任,夯实政府合法性 302

二、注重教育疏导,以角色转型促进心理转型 303

三、把握主要矛盾,对具有不同心理的参与者区别对待 304

四、建立系统的社会心理预警机制,加强社会心理干预和调控 305

第九节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演机制 311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 311

二、“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的运用现状和问题分析 312

三、将应急管理案例库嵌入中国政府应急决策体制的时代意义 324

四、构建基于应急预案与案例库的“两案三制”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体制 326

五、应急预案建设机制 328

六、应急预案预演机制 330

第十节 健全城镇化冲突预警法律体系 331

一、明确界定法律范围内的“公共利益”概念 331

二、建立城镇化冲突预警的权威性法律体系 332

三、承认农民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降低法律救济的成本和难度 333

第十一节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规范执法 335

一、执法环境的规范化 335

二、执法理念的规范化 336

三、执法行为的规范化 338

主要参考文献 341

后记 3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