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瑞裘等编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10338781
- 页数:290 页
第一章 美的本质及其形态 1
一、美的本质的探讨 1
(一)“美是难的” 1
(二)美的根源 7
(三)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10
二、美的存在形态 13
(一)自然美 13
(二)社会美 17
(三)艺术美 21
第二章 中学审美教育的过程、任务和功能 26
一、审美教育的过程 26
(一)审美教育过程中的三个因素 26
(二)审美教育的过程 28
二、中学审美教育的任务 30
(一)培养审美感受力 31
(二)培养审美想象力 33
(三)培养审美理解能力 36
(四)培养审美鉴赏力 38
(五)培养审美创造力 40
三、中学审美教育的功能 42
(一)陶冶性情 42
(二)开发智力 44
(三)培养意志 46
(四)增进健美 48
第三章 中学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原则 51
一、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 51
(一)中学生的一般生理、心理特点 51
(二)中学生个性的形成及其审美心理特点 53
二、中学审美教育的特点 57
(一)形象性 57
(二)愉悦性 60
(三)深广性 62
三、中学审美教育的原则 65
(一)创设审美情境 65
(二)观照与操作结合 67
(三)尊重个性和循循善诱相结合 69
第四章 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 72
一、两种教育的不同内容和任务 72
(一)真、善、美的形成及其相应的教育形态 72
(二)中学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不同内容 73
(三)中学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不同任务 74
二、中学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实施的不同特点 76
(一)道德教育的约束性与审美教育的自由性 76
(二)道德教育的说理性与审美教育的动情性 77
(三)道德教育的实践性与审美教育的观照性 78
三、中学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动作用 80
(一)两种教育的内容关系密切 80
(二)两种教育可统一于一个过程 82
(三)两种教育最终目标一致 84
四、中学道德教育方法的审美化 86
(一)寓教于乐 87
(二)创设情境 88
(三)激发热情 90
第五章 中学审美教育与智力教育 92
一、对智力结构的认识 92
(一)智力结构的发生 92
(二)智力结构中的认识因素及其与情感因素、意志因素的关系 93
二、中学审美教育与智力教育的区别 95
(一)感性的塑造与理性的培养 95
(二)情感的交流与理性的启发 96
(三)审美个性的发展与一般智力的形成 97
三、中学审美教育与智力教育的联系 98
(一)审美教育中的智力渗透 98
(二)审美教育中的智力开发 100
(三)智力教育的审美化 101
(四)智力教育的审美化原则 106
第六章 中学审美教育与体质教育 110
一、对体质结构的认识 110
(一)体质结构与体质教育 110
(二)体质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关系 111
二、中学审美教育与体质教育的区别 113
(一)两种教育目的的差异 114
(二)两种教育媒介的不同 114
(三)两种教育实施途径的区别 115
三、中学审美教育与体质教育的联系 116
(一)兴趣的培养 116
(二)健美的追求 117
(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119
四、指导中学生欣赏运动美 121
(一)运动美的含义 122
(二)运动美的具体表现及其欣赏 122
第七章 审美教育与学科教育 133
一、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施教 133
(一)教学过程审美化的意义 133
(二)教学过程审美施教的特征 135
(三)教学过程审美化的方法 137
二、中学各学科审美施教的特点 140
(一)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施教 140
(二)音乐、美术学科的审美施教 142
(三)历史学科的审美施教 144
(四)政治学科的审美施教 146
(五)英语学科的审美施教 147
(六)地理学科的审美施教 148
(七)数学学科的审美施教 149
(八)物理学科的审美施教 151
(九)化学学科的审美施教 153
(十)生物学科的审美施教 155
(十一)体育学科的审美施教 155
第八章 中学审美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157
一、班主任在中学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57
(一)班主任在审美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157
(二)班主任工作中审美施教的特点 157
二、班级工作中的审美施教 159
(一)思想工作过程中以美导善 159
(二)班级组织工作的审美化 162
(三)人际关系处理中的审美化 165
(四)劳动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168
三、课外活动中的审美施教 169
(一)课外活动的意义 169
(二)课外活动的审美特征 171
四、班主任进行审美施教的几种主要形式 174
(一)班会课 174
(二)文艺性活动 174
(三)创制性活动 175
(四)游览性活动 176
(五)运动性活动 176
第九章 视觉艺术与中学审美教育 178
一、绘画 178
(一)绘画的审美特征 178
(二)绘画的审美功能 183
(三)指导中学生欣赏绘画美 185
二、书法艺术 190
(一)书法艺术的由来 190
(二)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192
(三)书法艺术的审美功能 198
(四)指导中学生欣赏书法美 200
第十章 表演艺术与中学审美教育 203
一、音乐 203
(一)音乐的审美特征 203
(二)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 209
(三)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 211
(四)指导中学生欣赏音乐美 214
二、舞蹈 217
(一)舞蹈的审美特征 217
(二)舞蹈艺术的审美功能 220
(三)指导中学生欣赏舞蹈美 221
第十一章 语言艺术与中学审美教育 224
一、语言艺术的审美性 224
(一)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224
(二)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232
二、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 235
(一)通俗文学的界定及雅俗文学的差别 235
(二)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 236
三、语言艺术的审美功能 238
(一)丰富受教者的认识 238
(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感 240
(三)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241
(四)开发创作潜能 243
四、提高中学生写作中的审美创造能力 244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244
(二)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力 245
(三)激发兴趣,养成写作习惯 246
第十二章 综合艺术与审美教育 247
一、戏剧(含曲艺) 247
(一)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247
(二)中国戏曲的特点 251
(三)戏剧艺术的审美功能 254
(四)指导中学生欣赏戏剧艺术 255
二、影视艺术 257
(一)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258
(二)影视艺术的审美功能 262
(三)指导中学生欣赏影视艺术 263
第十三章 现实环境与审美教育 266
一、自然景观中的审美教育 266
(一)何谓景观 266
(二)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 267
(三)自然景观的审美教育功能 271
二、家庭环境中的审美教育 274
(一)家庭环境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274
(二)家庭环境中美育的途径 276
三、在社会交际中培养人情美 285
(一)何谓人情美 285
(二)人情美的特点及其养成 286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AutoCAD 2019 循序渐进教程》雷焕平,吴昌松,陈兴奎主编 2019
- 《少儿电子琴入门教程 双色图解版》灌木文化 2019
- 《Photoshop CC 2018基础教程》温培利,付华编著 2019
- 《剑桥国际英语写作教程 段落写作》(美)吉尔·辛格尔顿(Jill Shingleton)编著 2019
- 《英语自学进阶教程全6册 3》爱尔兰迪尔德丽出版社著 2019
- 《雅马哈管乐队训练教程 降E调单簧管 分谱》Japan Band Clinic委员会 2019
- 《线性代数简明教程》刘国庆,赵剑,石玮编著 2019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素描基础与设计》施猛责任编辑;(中国)魏伏一,徐红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中南高校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综合研究》涂上飙 2019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
- 《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张磊著 2019
- 《新闻出版博物馆 总第33期》新闻出版博物馆 2018
- 《高校海归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研究》杨春红著 2019
- 《21世纪普通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规划教材 大学计算机基础 Windows7+Office2010 第3版》张开成,陈东升,蒋传健,王宁,杨军,杨巧梅,崔婷婷 2018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前,陈树根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