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理论研究
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理论研究

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理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柳,王守仁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20091591
  • 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社科基金项目之一。作者是南京大学文学教授,研究领域是文学翻译理论,书中以大量实例探讨了文学翻译的各家理论,以及多种不同的实践经验。
《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理论研究》目录

第一章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1

第一节 翻译研究的宏观与微观层面 1

第二节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起因 2

2.1 学科内部的桎梏——语言学翻译理论的禁锢 2

2.2 学科外部的启发——人文学术大潮 3

2.3 时代背景——全球化 5

第三节 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理论 6

3.1 苏珊·巴斯内特简介 6

3.2 苏珊·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形成的渊源 7

3.2.1 20世纪之前随感式的翻译理论 7

3.2.2 语言学派静态的翻译理论 8

3.2.3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端倪 9

3.3 苏珊·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的内容 10

3.3.1 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的微观层面——几个关键问题 12

3.3.2 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的宏观层面——文化与翻译研究 15

3.3.3 巴斯内特的具体翻译理论——戏剧翻译与文化经济 17

第四节 “文化转向”和苏珊·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的影响 18

4.1 对翻译研究和西方翻译界的影响 19

4.2 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 21

第二章 翻译与意识形态 24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起源及其与文学翻译的关联 24

1.1 从安东尼·特拉西到卡尔·马克思 24

1.2 从安东尼·葛兰西到路易·阿尔都塞 25

1.3 从特里·伊格尔顿到安德烈·勒菲弗尔 26

第二节 文化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改写的“温和”操纵 26

2.1 文化意识形态 27

2.2 从伊斯兰颂诗到荷马史诗的“温和”改写 27

第三节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改写的“温和”操纵 31

3.1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31

3.2 从《利西翠妲》到《格列佛游记》的“温和”改写 32

第四节 媒介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改写的“温和”操纵 37

4.1 媒介意识形态 37

4.2 从《综合编年史》到宗教文本的“温和”改写 38

第五节 对意识形态与翻译的关系的反思 42

第三章 翻译与文化目的 43

第一节 “目的论”与翻译 43

1.1 “目的论”的内核 43

1.2 “目的论”与翻译的关系 44

第二节 “厚译”与文化目的 44

2.1 “厚译”的概念 45

2.2 “厚译”的文化目的 45

第三节 《天演论》中的“厚译”及其目的 46

3.1 严复及《天演论》简介 46

3.1.1 严复生平 46

3.1.2 《天演论》的翻译背景 47

3.2 严复《天演论》中的“厚译”形式与目的 48

3.2.1 “厚译”及其目的的总体描述 48

3.2.2 形式上的“厚译”与目的 49

3.2.2.1 章 节的重分与标题的添加 50

3.2.2.2 以下标出现的解释 51

3.2.2.3 正文中的“厚译”形式 52

3.2.2.4 作为“厚译”的按语 54

3.2.3 内容上的“厚译”与目的 55

3.2.3.1 论述精髓的突出 55

3.2.3.2 术语概念的诠释 57

3.2.3.3 原作观点的释解 57

3.2.3.4 比喻例证的添加 59

3.2.3.5 学者及思想介绍 61

3.2.3.6 作为“厚译”的评论 62

第四节 严复“厚译”的文化诱因 63

4.1 意识形态的影响 64

4.1.1 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64

4.1.2 译者的意识形态的影响 65

4.2 诗学的影响 67

4.2.1 19世纪下半期的文学现状 67

4.2.2 桐城派诗学的影响 68

4.3 赞助人的影响 69

4.4 读者对象的影响 70

第五节 “厚译”的文化影响、价值、理论意义与反思 72

5.1 “厚译”《天演论》的社会影响 72

5.2 “厚译”的价值和理论意义 74

5.3 对翻译策略与文化目的的关系的反思 76

第四章 翻译的主体文化 77

第一节 翻译的主体性 77

第二节 弱势文学翻译中的主体性 78

2.1 弱势文学的定义 79

2.2 鲁迅翻译弱势文学的目的及其主体性 80

2.3 从作品的主题看鲁迅的译者主体性 82

第三节 科学翻译中的主体性 86

3.1 鲁迅的科学翻译思想与主体性的关系 87

3.2 从鲁迅科学翻译的意图看译者主体性 90

3.3 从鲁迅科学翻译的特点看译者主体性 92

第四节 童话翻译中的主体性 96

4.1 鲁迅翻译童话的目的及其主体性 96

4.2 从鲁迅童话翻译的主题看译者主体性 99

4.3 从鲁迅童话翻译的特点看译者主体性 102

第五节 鲁迅的译者主体性及其文化意义 105

第六节 对主体性的反思 108

第五章 翻译与文化误读 110

第一节 文化误读的概念 110

第二节 文化误读与翻译的关系 111

第三节 《围城》原本与译本简介 112

第四节 《围城》英译本中的社会文化误读 114

4.1 社会礼仪方面的文化误读 114

4.2 社会政治方面的文化误读 116

4.3 社会教育方面的文化误读 118

第五节 《围城》英译本中的语言文化误读 120

5.1 词法方面的文化误读 121

5.2 句法方面的文化误读 123

5.3 语义方面的文化误读 125

第六节 《围城》英译本中的思想文化误读 126

6.1 价值观方面的文化误读 127

6.2 思维方式方面的文化误读 129

6.3 民俗方面的文化误读 131

第七节 《围城》英译本中的科技经济文化误读 133

7.1 生态方面的文化误读 133

7.2 生产方式方面的文化误读 134

第八节 对《围城》英译本中的文化误读的思考 136

第六章 翻译与文化环境 138

第一节 文化环境对翻译的影响 138

第二节 《牛虻》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诞生 138

2.1 原语文化环境下的《牛虻》:作者、内容与主题 139

2.2 译语文化环境下的《牛虻》:1953年和2005年版本 140

2.2.1 《牛虻》1953年版本 140

2.2.2 《牛虻》2005年版本 142

第三节 对不同时代环境下《牛虻》两种中译本的对比分析 143

3.1 意识形态层面的对比分析 144

3.1.1 原本选择的背景 144

3.1.2 对主题的理解 145

3.1.3 文化元素的传达 151

3.2 诗学层面的对比分析 152

3.2.1 语言差异 153

3.2.2 修辞的翻译 156

3.2.3 文本风格 159

3.3 赞助人层面的对比分析 163

3.3.1 20世纪50年代的赞助人 163

3.3.2 21世纪初的赞助人 164

第四节 对文化环境与翻译改写之关系的思考 165

第七章 翻译与文化规范 166

第一节 文化规范的概念 166

第二节 翻译与文化规范的关系 166

第三节 鲁迅翻译序跋中的文化规范问题 168

3.1 鲁迅翻译序跋及其总体规范简介 169

3.2 鲁迅翻译序跋中所涉的语言规范问题 171

3.2.1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语言规范特征 171

3.2.2 语言的独行侠 172

3.3 鲁迅翻译序跋中所涉的社会文化规范问题 177

3.3.1 鲁迅时代的社会文化图景 177

3.3.2 鲁迅对社会文化现实的认识和对翻译的冀望 179

3.3.3 鲁迅翻译序跋中的社会文化规范的体现 181

第四节 鲁迅翻译序跋中“间性文化”的体现 192

4.1 鲁迅与原作者 193

4.2 鲁迅与合作译者 195

4.3 鲁迅与出版商 196

第五节 文化规范视角下翻译序跋研究的意义 197

第六节 对规范论的反思 198

第八章 翻译的文化阐释 200

第一节 翻译的文化阐释观 200

1.1 阐释学的源与流 201

1.2 翻译与阐释学的关系 204

第二节 王维和《鹿柴》原本介绍 207

第三节 王维《鹿柴》英译本的多维阐释 210

3.1 译者对结构和格律的阐释 210

3.2 译者对主题的自由阐释 212

3.3 译者对意境的深度阐释 213

第四节 《鹿柴》的阐释与文化理解 214

4.1 不同的视角对理解所产生的影响 215

4.2 不同的理解与不同的阐释偏向 216

4.3 翻译的阐释过程对译文的影响 219

第五节 跨文化翻译与阐释的启示 220

第九章 翻译与审美文化 222

第一节 翻译与审美接受 222

第二节 朱生豪及其译作简介 223

2.1 朱生豪生平与译作简介 223

2.2 《哈姆莱特》简介 224

2.3 以《哈姆莱特》为个案研究的原因 225

第三节 《哈姆莱特》朱生豪译本形式上的“神韵美” 226

3.1 语音形式上的“神韵美” 226

3.1.1 拟声 227

3.1.2 重复 228

3.1.3 韵律 229

3.1.4 四字格 231

3.2 结构形式上的“神韵美” 233

3.2.1 葡萄藤句和竹节句 233

3.2.2 排比 235

3.2.3 倒装 236

3.2.4 形合句与意合句 237

第四节 《哈姆莱特》朱生豪译本内容上的“神韵美” 239

4.1 修辞 239

4.2 意象 241

4.3 语域 242

第五节 “神韵”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美学影响 244

5.1 朱生豪的“神韵”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245

5.2 “神韵”翻译理论及其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 245

5.2.1 从“形似”到“神似” 246

5.2.2 “神韵”理论对中国译界的影响 247

第六节 对“神韵美”与本地接受的反思 248

第十章 翻译与文化想象 251

第一节 文化想象与翻译的关系 251

第二节 《诗经》的英译与文化想象 252

2.1 理雅各的两个译本与两种想象 252

2.1.1 第一个译本与政治想象 253

2.1.2 第二个译本与诗学想象 254

2.2 韦利和戴维斯的译本与审美想象 255

2.3 高本汉的翻译与学术追求 256

2.4 翟理斯的翻译与文化的亲和 257

2.5 意象的置换与情感的诉求 257

第三节 寒山诗英译本的“走红”与文化救赎 258

3.1 史奈德的英译与隐士模式 259

3.2 知识界和政界的共同想象 259

3.3 对美国文化的救赎作用 260

第四节 《论语》英译本中的“复调”式想象 261

4.1 《论语》的早期译本与“西式复调” 261

4.2 《论语》的现代译本与“中式复调” 263

第五节 翻译中的文化想象对于文化构建的意义 265

参考文献 26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