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科学形象  整体、演化与建构
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科学形象  整体、演化与建构

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科学形象 整体、演化与建构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卫郭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7062
  • 页数:235 页
图书介绍:“科学大战”之后,科学哲学的研究开始反思交战双方的极端立场,科学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都被认为是对科学的某种偏见,科学哲学家们纷纷寻找介于二者之间的较为温和的研究进路。然而,在寻找中间道路的过程中,不同哲学流派之间又存在着分歧和争论。本书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利用其中的一些思想来观照科学哲学的研究,尝试就科学的边界、客观性与普遍性、内部与外部关系、宏观与微观关系、理论的表征意义等问题上阐释一些有益的思考。本书对当前科学哲学界盛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持反思的态度,主张在科学哲学中建构一种复杂性秩序,强调科学哲学的研究既不能走传统科学哲学的老路,也不可以滑向后现代主义解构的立场,而应该贯彻“分而不离”的整体思想,选择一条不一样的中间道路。
《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科学形象 整体、演化与建构》目录

导论 1

一 问题及其缘起 1

二 历史与现状 3

三 主要内容 8

第一章 作为系统的科学 12

第一节 划界问题:如何划出科学系统的边界 12

一 划界问题的研究历史 13

二 划界问题的困境与意义 18

三 科学系统边界的特征分析 20

第二节 科学系统的层次和功能 25

一 科学系统的层次 25

二 科学系统的功能 29

第三节 科学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33

一 科学系统的自组织特征 34

二 科学系统满足自组织的条件 38

三 科学系统的自组织形式 43

第二章 科学系统结构的哲学分析 49

第一节 如何理解科学 49

一 对于科学的基本定位 49

二 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辨析 54

三 形而上学在科学中的意义 59

第二节 科学系统的要素 63

一 科学事实的客观性分析 63

二 科学实验的客观性分析 67

三 科学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70

四 关于科学理论的一些哲学观点辨析 74

第三节 科学系统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80

一 不存在绝对独立的科学系统要素 80

二 “观察渗透理论”再分析 83

三 人工自然的哲学辨析 87

第三章 科学系统的演化(一):内部与外部分析 92

第一节 科学演化的内外之争 92

一 科学的内史与外史 92

二 SSK:从哲学分析到社会学研究 96

三 后SSK:内外问题的消解 99

第二节 科学系统的内外动力机制分析 102

一 科学系统的内部动力机制 102

二 科学系统的外部动力机制 109

第三节 内外共同作用下的科学系统演化 114

一 系统演化的内外作用机制分析 114

二 科学系统的内外共同作用机制 118

三 打破镜像之界:消解还是开放 121

第四章 科学系统的演化(二):宏观与微观分析 127

第一节 科学系统宏观层次的稳定性 127

一 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中的宏观视角 128

二 范式:科学演化中的序参量 131

三 宏观秩序对于科学演化的意义 133

第二节 科学系统微观层次的随机性 136

一 科学中的随机性:社会学研究视野 137

二 随机性从何而来 139

三 机会主义对于科学演化的意义 142

第三节 科学系统演化中稳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145

一 系统科学中稳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145

二 科学系统的演化不能割裂稳定性与随机性 149

三 在范式与机会主义共同作用下前进 155

第五章 在整体性的视野下考察科学 159

第一节 整体视野下的科学 159

一 整体视野下考察科学哲学的发展 160

二 科学演化的整体性 165

第二节 一种基于整体的认识论研究 172

一 “又分又离”的传统认识论 172

二 “不分不离”的实践认识论 175

三 “分而不离”的整体认识论 178

第三节 科学哲学中系统科学思想的研究进路 182

一 走向整体:用系统来统一科学的多元维度 183

二 走向演化:一种生成的思维方式 187

三 走向建构:科学哲学的中间道路 192

第六章 系统科学引发的对话与思考 197

第一节 表征主义与生成哲学的共存 197

一 表征与生成的概念辨析 197

二 科学的本质决定了其表征意义 199

第二节 复杂网络理论在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201

一 科学知识结构的无标度网络特征 201

二 在B-A模型基础上的修正 204

三 科学知识网络的稳健性与脆弱性 206

四 科学知识网络的演化方向 208

第三节 结构实在论的启示 210

一 结构实在论的三种表现形式 211

二 科学认识中的连续性分析 213

三 如何回应反实在论的挑战 216

参考文献 220

后记 2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