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
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

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万生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29969
  • 页数:2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目前国内第一部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分上、下两编共11章,评述了中国当代诗学由客体诗学向主体诗学流变的基本规律及其复杂性。 本书历史地、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当代诗学在新诗格律化方面的演变历程,首次对中国当代诗学的历史流变规律进行评述,首次提出中国当代诗学史是由客体诗学到主体诗学变化发展的多元的历史,建立了中国当代诗学史的叙述形态,丰富了诗歌史、文学史研究成果。 本书的附录,收入了近百种诗学研究著作,并有作者简介与著作简介,很有学术积累意义。
《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目录
标签:诗学 流变

前言 1

上编 客体诗学:诗学的泛化、僵化与进化(1949—1976年) 3

第一章 对主体诗学的清算与当代客体诗学的开启 3

第一节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现代主体诗学的清算与当代客体诗学的开启 3

第二节 艾青与何其芳诗学的转向 7

第三节 解放区民歌运动与民歌体新诗成为新诗的主流 12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主流诗学:古典诗歌与民歌相结合 15

第一节 毛泽东新诗学之一——新诗形式不成功 15

第二节 对新诗不成功原因的分析: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文字与形式 17

第三节 毛泽东新诗学之二——新诗的方向:古典诗歌与民歌相结合 20

第三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学者诗学:新诗形式与新诗格律 30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的新诗格律体大讨论 30

第二节 何其芳诗学 35

第三节 卞之琳诗学 45

第四章 20世纪50—70年代客体诗学前提下的不同主张 59

第一节 诗歌情感的客体性 59

第二节 诗歌评论与诗歌艺术 66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诗学 72

第五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地下诗学”——中国当代“地下诗歌”语言研究 76

第一节 语言视角:“地下诗歌”与公开发行诗歌的对比研究 76

第二节 透明性与自足性之间语言滑动的诗性得示 94

下编 主体诗学:重建、发展与多元(1976—2003年) 102

第六章 20世纪80年代诗学之一:崛起的人道主义诗学与主体诗学的奠基 102

第一节 人的本位与诗的本位 102

第二节 人的尊严、地位与抒情自我 106

第三节 个人心灵与主体感受 111

第七章 20世纪80年代诗学之二:“朦胧诗学”、“三个崛起”与主体诗学的建立 119

第一节 “朦胧诗”与“三个崛起” 119

第二节 “三个崛起”的诗学理论与主体诗学的建立 125

第三节 “三个崛起”论争的历史地位 131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诗学之三:第三代诗学与主体诗学的多元 137

第一节 第三代诗人诗学的登台与命名 137

第二节 第三代诗学之一:后现代的价值倾向 145

第三节 第三代诗学之二:语言、修辞与叙述 155

第四节 第三代诗学之三:女性诗歌与诗学 168

第九章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诗学的母题:对语与交汇 180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诗学的登场:“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概念的浮起 180

第二节 诗人立场 182

第三节 诗歌资源 189

第十章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诗学的态度:去蔽与敞亮 197

第一节 沟通的可能 197

第二节 现实语境与历史境遇 199

第三节 承担的限度 204

第十一章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诗艺:复归与并置 207

第一节 日常诗意的抒写 207

第二节 作为策略的反讽——以伊沙为例 211

第三节 复调:诗与生活的对话——以王家新为例 214

附录:诗学研究著作(1976—2003年) 224

参考文献(音序) 243

人名索引(音序) 260

后记 2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