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苗长虹,陈德广,李学鑫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30387295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河南省科技攻关、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本书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在对河南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构建了河南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设计了旅游产品谱系;并对河南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系统、支持系统、和战略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对河南省沿黄旅游带、伏牛山区、桐柏—大别山区、太行山区的旅游发展进行了战略分析和对策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2

一、旅游经济是一种注意力经济 2

二、旅游经济是一种体验经济 3

三、旅游经济是一种文化经济 4

四、旅游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5

五、旅游经济是一种复合关联经济 5

第二节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态势 6

一、世界旅游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6

二、国际客源市场和目的地由传统的欧美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地区扩展 7

三、中、远程旅游渐趋兴旺 8

四、国际旅游方式趋向多样化发展 9

第三节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问题 9

一、优良的旅游资源基础 9

二、日臻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 12

三、国内客源市场广阔,需求潜力大 15

四、旅游接待总量不足,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17

五、发展结构不平衡 19

六、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21

七、旅游企业竞争力不强 21

第四节 提升河南省旅游业竞争力的战略与对策 22

一、将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龙头 22

二、树立大旅游资源观,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合理配置旅游资源 22

三、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努力打造能够产生注意力经济的旅游精品 23

四、确立“增加游客体验”和“游客参与”的营销理念,努力开拓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23

五、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努力塑造河南旅游文化新形象 24

六、树立大区域、大市场观念,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24

七、建立“点—轴—网格”发展的空间结构 24

八、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5

第二章 自然旅游资源 26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基础 26

一、地质地貌 26

二、气候气象 27

三、水文 27

四、生物 28

第二节 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 28

一、分类 28

二、地文景观类 29

三、水域风光类 34

四、生物景观类 36

五、天气与气候景观 38

第三节 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39

一、沿山脉与河流走向呈带状分布 39

二、地带性分异突出 39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41

第一节 历史背景 41

一、远古时期的社会发展 41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社会发展 42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发展 43

四、历史地位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44

第二节 主要类型及分布 45

一、古遗址类 45

二、古建筑类 47

三、近现代革命遗址及建筑类 50

四、寻根朝敬类 50

五、风土民情 52

六、现代城市风光旅游 61

七、其他人文旅游资源 62

第三节 基本特点 62

一、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 62

二、河南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 63

第四章 旅游资源评价 65

第一节 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65

一、评价的原则 65

二、评价的方法 66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特色评价 68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评价 69

一、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 69

二、河南旅游资源的类型评价 70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 73

一、旅游资源单体价值总体评价 73

二、代表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76

第五节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82

一、评价模型和景区选择 82

二、代表性景点景区评价 82

三、各地市开发条件评价 85

第五章 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 88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88

一、旅游系统与旅游目的地系统 88

二、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组成 89

三、影响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因素 90

第二节 河南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91

一、河南旅游资源结构分析 91

二、河南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95

第三节 旅游中心地 98

一、河南旅游中心地体系现状 98

二、存在的问题 99

三、河南旅游中心地调整优化方向 101

第四节 旅游区 103

一、传统的旅游区划分 103

二、新的分区要求 104

三、一级旅游区 104

四、重点旅游区 109

第五节 旅游线路 112

一、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112

二、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 113

三、河南省特色旅游线路 114

第六章 旅游产品开发 116

第一节 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116

一、市场导向原则 117

二、体现主题与本地特色原则 117

三、组合开发原则 118

四、分期有序原则 118

五、符合美学要求原则 118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 118

第二节 旅游产品谱 119

一、河南旅游产品的性质与特色 119

二、河南的主要旅游产品 120

第三节 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132

一、旅游产品结构存在问题 132

二、游客选择的主要旅游产品的变化 133

三、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 134

第七章 旅游市场系统 137

第一节 旅游市场要素与系统的组成 137

一、旅游市场要素 137

二、旅游市场系统的组成 138

第二节 河南旅游需求市场 139

一、河南旅游需求量的演变 139

二、河南旅游需求的空间演变 142

三、河南旅游需求现状特征 145

四、河南旅游需求预测 146

第三节 河南旅游供给市场 148

一、河南旅游企业规模的历史演变 148

二、河南旅游企事业发展现状特征 149

三、河南旅游企事业发展趋势 152

第四节 河南旅游市场营销 155

一、河南旅游市场营销的特征 156

二、河南旅游市场营销目标定位 158

三、河南旅游市场营销战略 162

第八章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支持系统 166

第一节 社会经济基础 166

一、稳步发展的河南经济 166

二、快速发展的教育和卫生事业 167

第二节 政府行为 168

一、制定旅游政策法和法规 168

二、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 171

第三节 旅游软环境 173

第四节 人力资源 174

一、河南省旅游业人力资源现状 174

二、河南省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175

第五节 旅游交通 176

第六节 旅游服务 177

一、旅游服务业发展现状 178

二、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措施 179

第七节 旅游信息化建设 181

一、河南省旅游信息化建设现状 181

二、河南旅游信息化建设改进思路 182

第九章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85

第一节 优势分析 185

一、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185

二、区位优势分析 186

三、客源市场优势分析 186

第二节 劣势分析 187

一、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意识差 187

二、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缺乏知名品牌 187

三、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严重影响国际市场的可进入性 187

四、市场促销力度不够 188

五、经营管理体制不善 188

六、旅游企业规模小,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188

七、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滞后 188

第三节 机遇分析 191

一、经济全球化 191

二、中部崛起战略 192

三、新农村建设 192

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193

第四节 威胁分析 193

一、经济全球化的威胁分析 193

二、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威胁 194

三、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带来的挑战 195

第五节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196

一、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原则 196

二、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措施 196

第六节 品牌与营销战略 198

一、旅游业的品牌战略 199

二、旅游产品的营销战略 202

第七节 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206

一、树立全新的旅游业人才资源理念 206

二、加快旅游业人事制度的改革,稳定人才队伍 206

三、制定全面、系统、科学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206

四、建立多样化、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207

五、开辟引进旅游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绿色”通道 207

第八节 旅游产业国际化战略 208

一、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含义及目标 208

二、河南旅游产业国际化的战略与对策 210

第九节 旅游业体制创新战略 212

一、企业体制创新 212

二、经营管理体制创新 213

三、投融资体制创新 216

第十节 旅游业空间组织战略 218

一、以“一带五区”的发展为突破口,构筑全省旅游发展的大格局 218

二、以国家提出的“三区”建设为契机,努力建设河南区域旅游的“增长极” 219

三、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实施差异化的旅游空间组织策略 219

第十章 沿黄旅游带 221

第一节 特色与地位 221

一、特色 221

二、地位 226

第二节 战略定位 227

一、中国区域旅游发展驱动系统的阶段性演进与旅游战略定位理论发展 228

二、不同时期旅游战略定位理论对沿黄带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231

三、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的沿黄带的战略定位 233

第三节 旅游景区建设 240

一、强调景区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步体现社会和生态效益 240

二、突出“华夏文化圣地”旅游品牌,打造中西部乃至全国的精品景区 241

三、打造景区大联盟,组建大型景区集团或景区联盟 241

四、组建高水准的旅游景区专业旅游营销网络,形成跨区域的营销网络 242

五、突出景区“民族文化”“红色精品”和“山水生态”三大特色 242

六、景区建设应体现高层次,注重游客的体验性、参与性和愉悦性 242

七、以人为本,提高景区安全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43

八、提高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的科技含量,增加对中外游客的吸引力 243

第四节 旅游线路设计 243

一、打破地域界线,培育跨省市的精品旅游线路 244

二、合理整合资源,设计不同类型和针对不同游客需求的线路 244

三、组合系列“河南少林寺”旅游线路产品群体,形成针对海外旅游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245

四、提高旅行社整合旅游资源的意识,激励旅行社开发精品线路 245

五、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自助旅游线路 245

第五节 发展对策 246

一、质量当先,塑造核心竞争力 246

二、发挥中国铁路中心的交通优势,建立通畅的旅游交通系统 246

三、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发挥后发优势,做到后来居上 247

四、全面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247

五、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247

六、创建美好家园,实现城乡建设与旅游发展一体化 248

七、适时推出深度旅游,注意旅游高端市场的开发 248

八、科教兴旅 248

九、以旅游集团为依托,做大做强河南旅游企业 249

第十一章 伏牛山旅游区发展战略 250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况及特色 250

一、自然旅游资源 250

二、人文旅游资源 254

三、资源特色 256

第二节 旅游发展现状 258

一、本区旅游发展经验 258

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61

第三节 区域旅游业的定位 263

一、战略定位 263

二、功能定位 263

三、形象定位 264

四、旅游产业定位 264

五、旅游社会效益定位 264

六、环境目标定位 264

第四节 旅游产品规划 265

一、旅游产品发展现状 265

二、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266

第五节 旅游空间组织 268

一、旅游带空间组织 268

二、旅游中心地建设 270

三、旅游线路安排 270

第六节 发展对策 271

一、加强领导,建立政府主导的旅游业发展机制 272

二、适应市场要求,发挥企业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272

三、采取切实措施,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272

四、确定伏牛山旅游主题形象,狠抓联合促销 273

五、提高旅游科技水平,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工作 273

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 274

第十二章 太行山旅游区发展战略 275

第一节 现状与资源环境分析 275

一、概况与现状 275

二、资源特色与特征 276

三、旅游资源等级及开发序列评定 281

四、开发条件分析 286

第二节 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288

一、指导思想 288

二、发展原则 289

三、发展目标 289

第三节 空间发展战略与布局 290

一、旅游功能区划分 290

二、旅游中心基地选择 292

三、旅游网络构建及道路交通建设 293

第四节 空间协调发展 295

一、与沿黄旅游带的协调 295

二、与濮阳、鲁西地区的协调 295

三、与晋东南地区的协调 296

四、与冀南地区的协调 296

第五节 发展对策与措施 297

一、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重点旅游景区 297

二、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市场化进程 297

三、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拓宽投融资渠道 298

四、完善旅游法规体系,健全旅游监督机制 298

五、搞好旅游宣传促销,强化旅游整体形象 298

六、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99

第十三章 桐柏-大别山旅游区发展战略 300

第一节 资源特征分析 300

一、南北过渡的独特地域景观 300

二、原始纯净的优越生态环境 301

三、凉爽湿润的山地气候 302

四、著名的红色根据地 303

五、秀丽多姿的山水景观 303

六、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304

第二节 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 308

一、发展现状与问题 308

二、发展环境分析 309

第三节 发展思路和原则 312

一、发展思路 312

二、发展原则 313

第四节 发展战略与定位 315

一、发展战略 315

二、发展定位 317

第五节 空间布局与发展 318

一、总体空间布局 318

二、总体空间发展思路 322

第六节 发展对策 324

参考文献 32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