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聊斋俚曲》语气词研究
《聊斋俚曲》语气词研究

《聊斋俚曲》语气词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翟燕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24659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语气词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系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语气词对进一步认识汉语本身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明清处于近代汉语后期,语气词系统在沿用、调整、规范原有成员的同时,亦有新的形式大量产生,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地域特色。《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创作的为民众所喜爱的谣曲,口语色彩、地域色彩极为浓厚,是研究后期近代汉语的一部重要语料,为研究清代淄川方言语气词提供了极好的便利。本书以《聊斋俚曲》为基本素材,综合考虑以往研究成果,在详细调查语料的基础上,拟定了《聊斋俚曲》的语气词系统。《聊斋俚曲》的语气词系统正处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一方面,既有对文言语气词的沿用;一方面,唐宋以来新产生的语气词也被大量使用,基本反映出了后期近代汉语语气词的发展演变情况。同时,《聊斋俚曲》亦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许多反映方言色彩的语气词开始出现并被使用。可以说,《聊斋俚曲》的语气词系统既涵盖了历史的变化,也融入了其背景方言的特色,在类别、用法、字音、字形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根据《聊斋俚曲》中语气词的具体使用情况,我们分成了口语语气词、仿古语气词及语气词的连用三个系统,结合与语气词密切相关的实词尤其是
《《聊斋俚曲》语气词研究》目录

引论 1

一 语气 1

(一)语气的性质 1

(二)语气与口气 4

(三)语气的类别 5

(四)语气的表达手段 6

1.语音的表达 6

2.词汇的表达 7

(1)语气副词 7

(2)疑问代词 8

(3)叹词 8

(4)语气词 9

3.语法的表达 9

(1)反复问句 9

(2)“是”字句 10

(3)重叠形式 11

(4)语序变化 11

4.综合的表达 12

二 语气词 14

(一)语气词的名称及范围 14

1.第一个时期:称名笼统,无细致分类,不区别类属 14

2.第二个时期:称名明确,有细致分类,注意区别类属 15

(二)语气词的性质特点 17

1.语气词的表音性 17

2.语气词的灵活性 17

3.语气词的易变性 17

4.语气词的能产性 17

5.语气词的系统性 17

(三)语气词的相关研究概述 18

1.个案研究 18

2.断代研究 18

3.地域研究 19

4.理论研究 19

三 《聊斋俚曲》语气词的研究意义 20

(一)《聊斋俚曲》作品简介 20

(二)《聊斋俚曲》语言特点 21

1.语音方面 21

2.词汇方面 22

3.语法方面 23

(三)《聊斋俚曲》语气词研究意义 24

四 《聊斋俚曲》语气词的研究思路 25

(一)《聊斋俚曲》语气词系统的拟定 25

(二)《聊斋俚曲》语气词研究的方法 25

1.专书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 25

2.断代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26

3.穷尽式研究与例举式研究相结合 26

(三)《聊斋俚曲》语气词研究的相关说明 26

1.引书体例 26

2.部分符号说明 27

第一章 《聊斋俚曲》中的口语语气词 28

第一节 么 28

一 “么”的语法功能 30

(一)“么”表疑问语气 30

1.用在是非问句中 30

(1)肯定形式的是非问句 31

(2)否定形式的是非问句 31

2.用在测度问句中 32

3.用在反诘问句中 33

(1)肯定形式的反诘问句 33

(2)否定形式的反诘问句 34

(二)“么”表非疑问语气 35

1.用在感叹句后 35

2.用在祈使句中 36

3.用在陈述句后 36

4.用在句中停顿处 36

(1)用在句中停顿处以舒缓语气,并提请听话人注意下文 36

(2)用在假设句中的分句后,辅助表达假设语气 37

二 “么”的特点 37

(一)表疑问语气为“么”的基本语法功能 37

(二)全疑而问是“么”最主要的语法功能 38

三 “么”的语音及书写形式变化 39

第二节 呢 40

一 “呢”的语法功能 41

(一)“呢”表疑问语气 41

1.用于特指问句 41

(1)用在“NP(AP)+呢”句式中 41

(2)用在含有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中 42

(3)用在“VP+着呢了呢”句式中 43

2.用于是非问句 45

3.用于选择问句 46

4.用于反诘问句 46

(1)用于肯定形式的反诘问句 46

(2)用于否定形式的反诘问句 47

(二)“呢”表非疑问语气 48

1.用在句子末尾,表示肯定、认同或否定语气 49

2.用在句子末尾,指明事实并带有强调夸张的语气 49

3.用在句子末尾,表示轻蔑不满的语气 50

4.用在假设或条件小句的末尾,表示句中停顿 51

二 “呢”的特点 51

(一)“呢”的使用日趋普遍 51

(二)表疑问语气为“呢”的基本语法功能 53

(三)用于特指问句是“呢”表疑问功能的主流 54

第三节 哩 55

一 “哩”的语法功能 56

(一)“哩”表非疑问语气 56

1.用在句子末尾,指明事实并带有强调夸张的语气 56

2.用在句子末尾,表示轻蔑不满的语气 57

3.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命令或催促 59

4.用在句子成分之间,表示列举 59

(二)“哩”表疑问语气 60

1.用于特指问句 60

2.用于选择问句 61

3.用于反诘问句 61

二 “哩”的特点 62

(一)“袪疑树信”、“叙实夸张”为“哩”的基本语法功能 62

(二)疑问用法的“哩”呈现萎缩态势 63

1.从数量上看 63

2.从疑问功能上看 63

三 “哩”、“呢”、“那”之间的关系 65

(一)三者在来源问题上的纠葛 65

1.“呢”、“哩”的关系 65

2.“呢”、“那”的关系 66

(二)三者在功能上的交叉 67

(三)三者在势力上的消长 67

第四节 呀 69

一 “呀”的语法功能 70

(一)“呀”表非疑问语气 70

1.用在陈述句末 70

2.用在祈使句末 71

3.用在感叹句末 73

(1)用在名词、名词性结构、呼语后表感叹语气 73

(2)用在感叹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75

4.用在句子停顿处 76

5.用在并列复句的分句后 77

6.用在“A呀A(呀)”格式中 77

(1)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重复 77

(2)表示反复称谓或称呼 78

7.用在“A呀B(呀)”格式中 78

(二)“呀”表疑问语气 79

1.用于是非问句 79

2.用于选择问句 80

3.用于反复问句 80

4.用于反诘问句 81

5.用于特指问句 81

二 “呀”的特点 82

(一)从“呀”的使用数量上看 82

(二)从“呀”的功能上看 83

1.“呀”对“也”的功能进行选择性继承 83

2.“呀”语法功能的进一步扩展 84

(1)“呀”新用法的产生 84

(2)“呀”疑问功能的扩展 85

第五节 哇(咓) 86

一 “哇”的语法功能 87

(一)“哇”表疑问语气 87

(二)“哇”表感叹语气 87

二 “哇”为“啊”的语音变体 88

第六节 那(哪) 90

一 “那(哪)”的语法功能 92

(一)“那(哪)”表非疑问语气 92

1.用于名词性成分后 92

2.用于形容词性或动词性成分后 94

3.用于句子后 94

(二)“那(哪)”表疑问语气 94

1.用于反复问句 94

2.用于反诘问句 95

3.用于选择问句 95

二 “那(哪)”的特点 96

(一)原语气词“那”的衰落 96

(二)语气词“啊”变体“哪”的兴起 100

第七节 呵(阿、啊) 103

一 “呵(阿、啊)”的语法功能 103

(一)“呵”的使用情况 103

1.用在句中停顿处,以舒缓语气 103

2.用在假设小句后,表假设语气 103

3.用于呼语后,表示呼唤 104

4.用于疑问句后,表示疑问语气 104

(二)“阿(啊)”的使用情况 104

二 “呵(阿、啊)”少用的原因 105

三 “呵(阿、啊)”的来源问题 108

(一)语音演变说 108

(二)词汇替代说 108

(三)“呵(阿、啊)”与“呀”、“哇”、“哪”的关系 109

1.“呵(啊)”前音节末尾音素的分布情况 110

2.“呵(阿、啊)”与语气词“呀”的关系 111

(1)“呀”仍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语气词 111

(2)历史上存在由“呀”向“啊”演变的语言事实 112

3.“呵(阿、啊)”与语气词“哇”的关系 114

4.“呵(阿、啊)”与语气词“那(哪)”的关系 115

第八节 罢(吧) 115

一 “罢”的语法功能 116

(一)用在陈述句末 116

(二)用在祈使句末 117

(三)用在疑问句末 118

(四)用在陈述句末 119

(五)用在陈述句末 120

(六)用在句中 121

二 “罢”的特点 122

(一)在语法功能上 122

(二)在书写形式上 123

三 “罢”的来源 124

第九节 着 127

一 “着”的语法功能 129

(一)用于祈使句 129

1.表命令 129

2.表禁止 130

3.表请求或劝勉 130

4.表催促 131

(二)用于且然句 131

1.“着”所在句式有语法标记 132

2.“着”所在句式无语法标记 133

(三)用于从句句尾 135

1.有表结果分句的假设句 135

(1)假设义连词与语气词“着”共现 135

(2)假设义连词不出现,仅出现语气词“着” 136

(3)“着”用在表假设关系的紧缩句中 137

2.无表结果分句的假设句 137

二 “着”的特点 140

三 “着”三种用法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脉络 141

(一)在时间上,三种用法的出现前后相续 141

(二)在来源上,三者一脉相传 143

1.祈使语气来源于动态助词“着” 143

2.先时语气是祈使语气的进一步发展 143

3.假设语气是先时语气的进一步发展 144

四 “着”的读音 145

(一)与押韵有关 146

(二)与语音轻化有关 147

第十节 则个 147

第十一节 时 148

一 “时”的语法功能 149

(一)“时”所在小句有形式标记 149

(二)“时”所在小句无形式标记 150

二 “时”的特点 152

第十二节 的 153

一 “的”的语法功能 154

(一)表确认语气 154

1.对已成事实的确认 154

2.对一般事理的确认 155

3.对目前某种事态的肯定 156

(二)表确信语气 157

1.对假设或未来的某种情况作出客观判断,表明说话人的肯定态度 157

2.对假设或未来的某种情况作出主观声明,表明说话人的意愿 157

(三)表确询语气 158

1.有疑而问 159

2.无疑而问 160

二 “的”的特点 161

(一)从数量上看 161

(二)从三者所表现的语气看 161

(三)从三者之间的关系看 162

三 “的”的来源 162

第十三节 来 164

一 “来”的语法功能 167

(一)用于陈述句 167

(二)用于疑问句 168

1.用于特指问句 168

2.用于反诘问句 169

3.用于反复问句 170

(三)用于祈使句 171

(四)用于感叹句 172

(五)用在句中 173

1.在句中表停顿 173

2.在句中作衬字 173

二 “来”的特点 174

第十四节 嗹 175

第十五节 咧 176

第十六节 哟 176

一 “哟”的语法功能 177

(一)用于呼语后,表示感叹语气 177

(二)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夸张语气 177

二 “哟”的特点 177

第十七节 嚛 178

第十八节 咳 178

第十九节 着哩 178

一 “着哩”的语法功能 179

(一)形+着哩 179

(二)形+多着哩 179

二 “着哩”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 182

(一)“着”所在句式的变化 183

1.动+着+宾+哩 183

2.动+着+哩 185

(1)宾语省略 185

(2)宾语提前 186

(二)“着”前谓词词性的转移 187

(三)“着哩”表达功能的扩展 189

第二十节 哩么 190

一 “哩么”的语法功能 191

(一)用于是非问句 191

1.用肯定形式发问 191

2.用否定形式发问 191

(二)用于反诘问句 192

1.用否定的形式表达对事物肯定的看法 192

2.用肯定的形式表达对事物否定的看法 192

二 “哩么”的来源 193

(一)“哩么”源于“了+么” 193

1.从语法功能上看 193

2.从语音上看 194

(二)“哩么”源于“哩+么” 195

三 “哩么”的性质 197

(一)“哩么”为两个语法单位的组合形式 197

(二)“哩么”为一个独立的语气词 198

四 “哩么”的相关语气词形式 199

(一)呢么 199

(二)呢吗 199

第二十一节 罢了 200

一 “罢了”的语法功能 202

二 “罢了”的相关形式 203

(一)也罢了 203

(二)就罢了 204

(三)便罢了 204

三 “罢了”的来源 205

第二十二节 也罢 207

一 “也罢”的语法功能 208

(一)表示罢了、算了;只好如此 208

(二)表示让步及对现状的容忍、接受 208

二 “也罢”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 211

(一)动词“罢”的语义及句法位置的改变 211

(二)副词“也”与动词“罢”共现 213

(三)语气词“也罢”的形成及功能的扩展 218

第二十三节 便了 220

一 “便了”的语法功能 221

(一)表示决定、允诺,告诉对方不必疑惑的语气 221

(二)表示仅此而已、不过如此的语气 221

二 “便了”的来源及性质 222

三 “便了”的发展演变 224

第二十四节 便是 224

一 “便是”的语法功能 224

二 “便是”的来源 225

三 “便是”的发展演变 228

第二十五节 就是(了) 228

一 “就是(了)”的语法功能 229

(一)表示肯定、确认语气 229

(二)表示如此而已的语气 230

二 “便是”、“就是(了)”的消长 231

第二十六节 不成 233

一 “不成”的语法功能 233

(一)前有表反诘语气的形式标记 233

(二)前无表反诘语气的形式标记 234

二 “不成”的语法化过程 235

三 反诘语气词“么”、“不成”的比较 236

(一)“不成”可作谓语中心 237

(二)“不成”可作动词补语 237

1.动+不成 237

2.动+不成+宾 238

3.动+宾+不成 238

(三)“不成”可作语气副词 238

第二章 《聊斋俚曲》中的仿古语气词 240

第一节 也 240

一 “也”的语法功能 241

(一)表示对事实的静态确认 241

1.用在判断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241

2.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强调、确认语气 242

3.用在祈使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242

4.用在感叹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242

5.用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243

(二)表示事态的变化 244

1.表已然 244

(1)句中无表已然的形式标记 244

(2)句中有表已然的形式标记 244

2.表将然 245

(1)句中无表将然的形式标记 245

(2)句中有表将然的形式标记 245

二 “也”走向衰落的原因 247

(一)判断词“是”的兴起 247

(二)表事态变化的“了”的兴起 248

(三)新字形“呀”对“也”的替换 249

第二节 矣 251

一 “矣”的语法功能 251

(一)用于陈述句 251

1.表示已然,即事态的变化已经发生 251

2.表示将然,即将要产生的新变化、出现的新情况 251

3.表示判断,在功能上相当于“也” 252

(二)用于感叹句 252

(三)用于句中 253

二 “矣”的特点 253

第三节 哉 254

一 “哉”的语法功能 254

(一)用于疑问句 254

(二)用于感叹句 255

二 “哉”的特点 256

(一)“哉”本身特点适合表达夸张情感 256

(二)“哉”丰富了作品的情感表达形式 256

(三)“哉”在韵文唱词部分迎合了押韵的需要 257

第四节 乎 257

第五节 而已 258

第六节 耳 259

第七节 焉 259

第三章 《聊斋俚曲》中的语气词连用 261

第一节 与“的”相关的语气词连用 262

一 的罢 262

(一)用于陈述句 263

(二)用于祈使句 263

二 的呢 264

(一)用于陈述句 264

(二)用于疑问句 265

1.用于反诘问句 265

2.用于选择问句 265

三 的来 265

(一)用于陈述句 266

(二)用于疑问句 266

四 的么 266

(一)用于是非问句 266

(二)用于反诘问句 267

五 的了 267

六 的哩 268

七 的呀 269

八 的来么 269

九 的来呢 269

第二节 与“来”相关的语气词连用 270

一 来么 270

(一)用于是非问句 270

(二)用于反诘问句 271

1.肯定形式的反诘问句 271

2.否定形式的反诘问句 272

(三)用于特指问句 272

二 来呢 273

(一)用于陈述句 273

(二)用于疑问句 273

1.用于特指问句 273

2.用于反诘问句 274

3.用于选择问句 274

三 来呀 274

四 来咳 275

五 来哟 276

第三节 与“了”相关的语气词连用 277

一 了么 277

(一)用于陈述句 277

(二)用于疑问句 277

1.用于是非问句 277

2.用于反诘问句 278

(三)用于感叹句 279

二 了罢 279

(一)用于陈述句 279

(二)用于祈使句 280

(三)用于疑问句 281

三 了呢 281

(一)用于陈述句 282

(二)用于感叹句 282

(三)用于疑问句 282

1.用于特指问句 282

2.用于反诘问句 283

四 了呀 283

五 了也(了耶) 284

六 了么呀 284

第四节 与“罢”相关的语气词连用 285

一 罢呀 285

二 罢呢 286

三 罢么 287

四 罢么呀 287

第五节 与“也呀”相关的语气词连用 288

一 也呵 288

二 呀咳 288

第四章 结论 290

一 《聊斋俚曲》语气词的继承与发展 290

(一)文言语气词的遗留 290

1.仿古的需要 291

2.塑造人物的需要 291

3.押韵的需要 292

(二)口语语气词的整合与发展 294

1.语气词语法功能的调整 294

2.语气词字音字形的调整 295

(1)从字音方面看 295

(2)从字形方面看 296

(3)从字形和字音的关系上看 297

二 《聊斋俚曲》语气词的地域特色 297

(一)语气词的发展演变与共同语及其他方言呈现出差异 297

1.关于“啊”语音变体“哇”的发展 297

2.关于“着”的发展 298

3.关于“罢”的字形变体“吧”的发展 298

(二)语气词的发展演变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方言语气词 298

三 《聊斋俚曲》中语气词连用的特点 299

(一)语气词连用的广泛性 300

(二)语气词连用的层次性 300

四 《聊斋俚曲》语气词的词素化现象 302

(一)着哩 302

(二)哩么 303

(三)不着 303

(四)若着 303

(五)要着 303

五 《聊斋俚曲》语气词的使用与文体的关系 304

六 《聊斋俚曲》语气词研究的相关启示 307

(一)语气词源词特征的稳固性 307

(二)语气词流变的复杂性 308

(三)语气词系统的能产性 308

参考文献 310

后记 3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