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文献学 修订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灿玾著;张增敏,张鹤鸣整理;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030385406
- 页数:713 页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学 1
一、文献 1
二、文献学 4
第二节 中医文献与中医文献学 6
一、中医文献 6
二、中医文献学 9
第三节 中医文献的学术价值 9
第四节 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主要任务 12
第二章 中医文献的源流与流别 15
第一节 上古医学文献 15
一、后世文献追记之传说 15
二、后人著述依托上古者 16
三、出土文物考证 18
四、上古医疗技术推议 18
五、上古医疗技术的传播方式 19
结语 20
第二节 周秦医学文献 20
一、医事制度方面的文献 20
二、医林人物方面的文献 21
三、医学著作方面的文献 22
结语 28
第三节 两汉三国医学文献 29
一、书目著录医书 29
二、古籍援引医书 31
三、医籍引见诸书 32
四、存世医籍 33
五、古籍援引之医论、医言 36
六、出土文物医学文献 40
七、医林人物方面的文献 42
八、道教医学文献 42
九、《七略》与《艺文志》著录之方技文献 44
结语 46
第四节 两晋南北朝医学文献 50
一、书目著录医书 50
二、古籍援引书目 51
三、医籍引见诸书 53
四、存世医籍 54
五、出土文物医学文献 60
六、养生类文献 61
七、寒食散与解散类文献 63
八、其他学科类文献 65
结语 67
第五节 隋唐五代医学文献 72
一、书目著录医学文献 72
二、古籍援引医学文献 76
三、医事制度方面的文献 76
四、医学人物方面的文献 78
五、医事、医论方面的文献 79
六、出土医学文献 81
七、存世医籍 85
结语 96
第六节 宋金元医学文献 100
一、书目著录医学文献 101
二、官修医学文献 102
三、宋代校正古医书 112
四、运气类文献 122
五、伤寒类文献 126
六、金元四家医学文献 131
七、各科医学文献 135
八、医话、医论、医史等方面文献 139
九、其他医学文献 140
结语 143
第七节 明清医学文献 147
一、书目著录医学文献 147
二、医经类古籍整理研究 148
三、《伤寒论》、《金匮》类古籍整理研究 154
四、伤寒温病类文献 166
五、本草方剂类文献 174
六、基础学科方面的文献 178
七、临床各科文献 180
八、医案、医话、医论、医史类文献 187
九、法医类文献 188
十、兽医类文献 189
十一、中西汇通类医学文献 189
十二、医学丛书与类书型文献 195
结语 197
第三章 中医古籍的书名与篇名 203
第一节 书名 203
一、有书无名 203
二、篇名即书名 204
三、书名用语类别 204
四、丛书命名 224
五、书名冠词 226
六、书名组合结构 227
七、书名的演变与别出 229
第二节 篇名 231
一、篇名使用与演变 231
二、古医籍篇题命名举例 232
第四章 中医古籍书体结构 236
第一节 书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236
第二节 古医籍书体结构常例 236
一、扉页 236
二、卷前附录 238
三、卷首或首卷 261
四、正卷体式 263
五、卷尾 274
六、卷后附录 275
第五章 中医文献的文体 280
第一节 文体的基本概念 280
第二节 古文体的类别 281
第三节 中医古代文献文体概述 283
一、周秦时期 283
二、汉代 286
三、魏晋南北朝 287
四、隋唐五代 288
五、宋代 289
六、金元时代 291
七、明清时代 291
第四节 中医古文献文体举例 291
第六章 中医文献的文字 308
第一节 中医文献的字体 308
一、甲骨文 308
二、金文 308
三、小篆 309
四、隶书 309
五、真书 310
六、行书 312
七、草书 313
八、宋体字 314
第二节 中医文献的通假字 314
一、通假字的基本概念 315
二、中医古籍通假字举例 317
第三节 中医文献的俗字与书刊匠字 319
一、俗字 320
二、书刊匠字 322
第四节 中医文献的避讳字 323
一、避讳常例 323
二、讳改类例 326
三、中医古籍避讳字举例 328
四、讳字对研读古医籍的重要意义 331
第七章 中医文献的标记符号 334
第一节 句读释义 334
第二节 标记符号的使用与演变 334
第三节 中医古籍标记符号类例 336
一、卷篇符号 336
二、段落符号 336
三、句读符号 337
四、着重符号 338
五、名称符号 340
六、文字符号 340
七、其他符号 344
第四节 标记符号的特点与意义 344
第八章 中医文献的载体 346
第一节 文献载体释义 346
第二节 中医古代文献载体种类 346
一、以甲骨为载体 346
二、以金石为载体 347
三、以竹木为载体 350
四、以缣帛为载体 352
五、以纸为载体 354
六、以贝叶为载体 358
第三节 版本基本概念 358
第四节 古籍版本类型 361
一、陈国庆《古籍版本浅说》(1964年中华书局出版) 361
二、雷梦水《书林琐记》(1988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362
三、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1992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362
四、姚伯岳《版本学》(199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63
第五节 古籍版本名称释例 364
一、以刻印时间区分 365
二、以刻印地点区分 377
三、以刻印单位区分 379
四、以装订形式区分 381
五、以制版工艺区分 383
六、以写本种类区分 385
七、以活字种类区分 387
八、以字体、行款区分 387
九、以纸质区分 389
十、以颜色区分 389
十一、以版式区分 390
十二、以刻印质量区分 392
十三、以内容区分 393
十四、以用途区分 401
十五、以流通情况和价值区分 402
第六节 书版款式与书形称谓 406
一、书版的款式及题文 406
二、书形称谓及附属装置 410
三、书品 411
第七节 历代刻本特点 412
一、宋代刻本特点 412
二、元代刻本特点 416
三、明代刻本特点 418
四、清代刻本的特点 420
第八节 版本鉴定 423
一、版本鉴定的内容 423
二、版本鉴定的方法 426
三、版本鉴定的依据 427
第九节 版本源流 429
一、版本源流考证的重要意义 429
二、版本源流是古籍流传的必然结果 429
三、版本源流考证的内容 431
四、版本源流考证的方法 432
第九章 中医文献的著录 434
第一节 书目著录释义 434
第二节 引书著录 435
一、引书的形式 435
二、引书的方式 436
三、称引方式 437
四、引书举例 438
五、国外医籍引书举例 451
第三节 附录书目著录 452
一、附录书目类 452
二、附录方式 453
三、称引方式 454
四、附录书目举例 455
第四节 目录著录 472
一、目录的涵义 472
二、目录的体制与类型 473
三、目录的种类 477
四、著录体式举例 481
五、史书七志经籍、艺文著录医书解析 492
六、著录医籍之重要书目简介 498
七、中医图书目录类例 507
八、图书目录的功用 517
第十章 中医古籍校勘 524
第一节 校勘的基本概念 524
第二节 古医籍校勘的历史概况 527
第三节 古籍多层次结构及形成原因 536
第四节 古籍讹误基本情况 539
一、文史古籍讹误常例 540
二、古医籍讹误常例 543
第五节 校勘的依据和条件 552
一、校勘的依据 553
二、校勘的条件 558
第六节 校勘方法 561
一、校勘的一般方法 561
二、校勘的具体方法 562
第七节 校文的处理方式与校勘体裁 570
一、校文处理方式 570
二、校勘的体裁 572
第八节 古医籍校勘的一般程序 575
第九节 校勘记与叙例的书写方式 578
一、校勘记书写常例 578
二、叙例的书写方式 581
第十节 校勘注意事项 582
一、学识务博 583
二、择本务善 584
三、行断务明 585
四、校改务慎 586
五、出据务实 586
六、工作务细 588
第十一章 中医古籍注释 589
第一节 古医籍注释的历史概况 589
第二节 注释的体裁与类别 592
一、注释的体裁 592
二、注释的类别 596
第三节 注释的内容与方法 598
一、注释的内容 598
二、注释的方法 615
第四节 旧注误释举例 632
一、曲就误文而释误例 632
二、不辨坏文而释误例 633
三、虚实未详而释误例 634
四、不辨通文而释误例 634
五、句读断破而释误例 636
六、未详词义而释误例 636
七、异说求同而释误例 637
八、不明体例而释误例 638
九、因袭旧说而释误例 639
十、逞奇标新而释误例 640
第五节 注释注意事项 641
一、结合语言的时代性,根据实际,进行注释 641
二、考析疑义与歧义,并存异说 642
三、注意学术源流 643
四、充分利用本证本训 644
五、充分运用前人旧注与其他文献资料 644
六、引文要准确,尽可能使用第一手资料 645
七、选择版本 645
八、详略得当,繁简适宜 646
九、义有未尽,酌加按语 648
十、不攘人善,不没其实 649
第十二章 中医文献的类书与丛书 650
第一节 类书 650
一、类书的基本概念 650
二、类书的起始与发展 650
三、类书的体制 653
四、中医学的类书 654
五、类书之利弊 662
第二节 丛书 663
一、丛书概况 663
二、丛书之滥觞 663
三、丛书历史发展简介 664
四、医学各类丛书例述 667
五、丛书的利弊 672
第十三章 中医文献的聚散与辑佚 674
第一节 古文献散亡的原因 674
第二节 古医籍散亡情况概述 676
一、古籍征引例述 676
二、书目著录例述 679
三、史传记载例述 680
四、出土文献例述 680
第三节 古医籍亡佚及遗文存留概况 681
一、书、文并亡 681
二、书虽亡而知其大义 681
三、书虽亡而文未亡或基本未亡 682
四、大部分亡佚而体例尚明 682
五、大部分亡佚而体例亦不明 683
六、小部分亡佚 683
七、存有部分或少量遗文而不知所出者 683
八、书已亡而仅凭追忆而尚存余义者 684
第四节 古医籍辑佚的由来与开展 684
第五节 辑佚书例述 686
第六节 辑佚工作注意事项 689
第七节 辑佚工作重要意义 690
第十四章 中医古籍辨伪 691
第一节 历代辨伪简述 691
第二节 造成伪书的原因 693
第三节 辨识伪书的方法 694
第四节 古医籍辨伪类例 696
一、依托上古之作 696
二、假借仙家之作 697
三、假异人之传授 697
四、依托先世之作 698
五、假名人之作 699
六、假古著遗篇之作 700
七、假前世之遗名而伪造成书 701
八、拾前人遗文而补缀纂次成书 701
九、真书之中间有伪文 702
十、书贾为牟利而造伪 703
十一、后人不知所出,而误以为自著 704
十二、真伪之疑 704
第五节 丛书辨伪举例 705
第六节 古医籍辨伪的重要意义 708
参考引用书目 709
编后语 713
- 《零基础学会素描》王金著 201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药鉴定学实验 供中药学 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第2版》吴啟南 2018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36》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1》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8》王强主编 2017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全解 2015-2019 中药学专业知识 1》黄坤主编 2020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40》王强主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