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
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

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韧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30382030
  • 页数:4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总报告旨在通过对上海市908专项多学科综合调查、评价任务单元的整合、集成与再提炼,并结合历史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查明上海市沿海海洋水体环境以及海岸带、海岛、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灾害、海域使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基本现状,完善和更新上海市管辖海域海岛、海岸带的资源与环境基础数据、图件,为上海市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生态城市建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行政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目录

第一篇 绪论 3

1顶目背景与目的意义 3

2专顶方案设计 5

2.1调查区域 5

2.1.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5

2.1.2调查区概况 5

2.2专项任务 6

2.3专项任务单元调查与内容 7

2.3.1综合调查 7

2.3.2综合评价 18

2.3.3“数字海洋”上海示范区建设(第一阶段) 27

2.4项目完成工作量 28

3组织实施情况 33

3.1组织管理机构 33

3.1.1“上海市908专项”工作小组 34

3.1.2“上海市908专项”工作小组办公室 34

3.1.3技术专家组 34

3.1.4质量监督组 34

3.1.5档案管理组 34

3.1.6仪器管理组 34

3.1.7项目承担单位 34

3.2管理制度与实施模式 34

3.3质量保障与质量控制 36

3.3.1建立质量监督机构 36

3.3.2实施科学、精细质量管理 36

3.3.3进行全面过程质量监督 37

3.3.4质量评估结果 38

3.3.5取得成效 38

4主要结论与成果 39

4.1主要结论 39

4.2取得成果 40

4.3成果应用 41

4.4专项管理体会 42

4.4.1重视项目管理保障,顺利开展专项工作 43

4.4.2整合涉海院校和科研院所,提升项目社会影响 43

4.4.3设置上海特色任务,服务上海海洋事业 43

4.4.4加强项目管理,引入竞争机制 43

第二篇 综合调查 47

5近海水体环境 47

5.1水文气象 47

5.1.1海洋气象 47

5.1.2海洋水文 48

5.2海洋化学 53

5.2.1海水化学 53

5.2.2沉积物化学 69

5.2.3大气化学 71

5.2.4海洋生物质量 78

5.3海洋生物生态 79

5.3.1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79

5.3.2微生物 80

5.3.3微微型、微型和小型浮游生物 84

5.3.4大、中型浮游生物 86

5.3.5鱼类浮游生物 89

5.3.6底栖生物 90

5.3.7游泳动物 94

5.3.8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 98

5.4小结 100

6海岛 102

6.1概况 102

6.2气候 106

6.2.1气候要素变化特征 106

6.2.2灾害性天气 111

6.3地质地貌 114

6.3.1地质 114

6.3.2第四纪地质 116

6.3.3地貌 116

6.4植被 119

6.4.1种类组成 119

6.4.2植被类型及分布 120

6.4.3植物资源 121

6.5湿地 122

6.6潮间带 123

6.6.1潮间带底质 123

6.6.2潮间带沉积化学 128

6.6.3潮间带底栖生物 135

6.7小结 138

7海岸带 140

7.1地质地貌 140

7.1.1地质 140

7.1.2第四纪地质 142

7.1.3地貌 143

7.2岸滩冲淤演变分析 146

7.2.1宝山区岸滩冲淤分析 146

7.2.2浦东新区(南港河道)岸滩冲淤分析 146

7.2.3南汇区岸滩冲淤分析 147

7.2.4杭州湾北岸岸滩冲淤分析 149

7.3表层沉积物类型 151

7.3.1宝山区海岸带沉积物 151

7.3.2浦东新区、南汇区海岸带沉积物 151

7.3.3奉贤、金山区海岸带沉积物 152

7.4植被 153

7.4.1种类组成 153

7.4.2植被类型及分布 153

7.4.3植物资源 155

7.5湿地 156

7.5.1自然湿地 156

7.5.2人工湿地 159

7.6潮间带 160

7.6.1潮间带沉积物化学 160

7.6.2底栖生物 162

7.7小结 166

8海洋灾害 167

8.1气象与水文灾害 167

8.1.1风暴潮 167

8.1.2海浪 172

8.1.3咸潮入侵 178

8.2生物灾害 186

8.2.1赤潮 186

8.2.2外来生物 193

8.3海洋地质灾害 194

8.3.1海水入侵 194

8.3.2土壤盐渍化 200

8.4小结 206

9海域使用 208

9.1海域使用现状 208

9.1.1渔业用海 210

9.1.2交通运输用海 211

9.1.3工业用海 215

9.1.4旅游娱乐用海 216

9.1.5海底工程用海 217

9.1.6排污倾倒用海 218

9.1.7围海造地用海 221

9.1.8特殊用海 223

9.1.9重点功能区海域的使用现状调查 225

9.2岸线的现状与利用 228

9.2.1岸线现状 228

9.2.2岸线利用 231

9.3小结 236

10海洋经济 237

10.1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37

10.1.1人口与就业 237

10.1.2城乡居民生活 238

10.1.3教育与科技 239

10.1.4上海市经济发展概况 240

10.1.5沿海区县经济状况 241

10.2海洋经济状况 244

10.2.1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244

10.2.2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46

10.2.3主要海洋产业 247

10.2.4其他海洋产业 257

10.3小结 259

第三篇 综合评价 263

11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63

11.1长江口流场变化分析 263

11.1.1长江口水文状况 263

11.1.2长江口流场变化 264

11.2上海水域海洋环境质量现状与趋势分析 265

11.2.1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变化 265

11.2.2污染物种类及其来源 267

11.2.3主要污染物趋势变化 269

11.3重大工程对海洋环境影响分析 271

11.3.1环境影响因子 271

11.3.2重大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状况 272

11.4海岛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生态效应 279

11.4.1开发活动类型及其现状 279

11.4.2生态效应评价 284

11.5小结 289

1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91

12.1滩涂围垦及冲淤变化分析 291

12.1.1围垦历史和现状 291

12.1.2围垦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292

12.1.3长江流域重大工程对岸滩冲淤的影响分析 294

12.2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298

12.2.1海洋可再生能源的蓄积量 298

12.2.2可利用性分析 301

12.2.3风能区选划 303

12.3滨海旅游资源和潜在旅游区选划 304

12.3.1旅游资源分布及产品构成 304

12.3.2上海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评价 307

12.3.3上海潜在滨海旅游区选划 308

12.4小结 310

13海洋工程的影响及其抗灾能力评估 311

13.1重大工程的影响分析 311

13.1.1数学模型 311

13.1.2工程影响分析 312

13.2工程建筑物抗自然灾害能力评估 316

13.2.1工程建筑物现状 316

13.2.2抗灾能力分析方法 318

13.2.3抗灾害能力安全性评估 318

13.3小结 323

第四篇 “数字海洋”上海示范区(第一阶段)建设 327

14建设框架 327

14.1设计思路 328

14.2技术路线 328

14.3关键技术 330

15主要建设内容 331

15.1系统基本软硬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331

15.2数据中心建设 332

15.2.1数据库建设 332

15.2.2数据库管理平台软件开发 333

15.3 GIS平台建设 334

15.3.1基础GIS平台设计 335

15.3.2业务应用GIS服务平台设计 336

15.3.3 3D GIS建模与可视化及海洋空间信息共享与地图服务设计 336

15.3.4海洋空间数据收集及GIS专题信息产品制作设计 336

15.4应用系统建设 336

15.4.1海洋监测保护类系统开发 338

15.4.2海洋预报减灾类系统开发 338

15.4.3海域综合管理类系统开发 339

15.4.4海洋执法类系统开发 339

15.4.5海洋科技类系统开发 340

15.5系统集成 340

15.5.1数据集成 341

15.5.2应用集成 341

15.5.3服务集成 341

15.6标准建设 342

15.6.1构建建设所需标准体系表 342

15.6.2补充制定建设所需标准 343

15.7小结 343

16成果与示范应用 344

16.1主要建设成果 344

16.1.1系统软硬件及网络平台建设成果 344

16.1.2数据中心建设成果 344

16.1.3 GIS平台建设成果 346

16.1.4应用系统建设成果 346

16.1.5系统集成成果 347

16.1.6标准建设成果 347

16.2示范应用 349

16.2.1海洋监测保护类系统示范应用情况 349

16.2.2海洋预报减灾类系统示范应用情况 353

16.2.3海域综合管理类系统示范应用情况 353

16.2.4海洋执法类系统示范应用情况 355

16.2.5海洋科技类系统示范应用情况 355

16.3小结 356

第五篇 海洋开发、保护与管理若干对策与建议 359

17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359

17.1现状与问题 359

17.1.1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359

17.1.2海洋经济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360

17.1.3科技力量的整合有待提高 360

17.1.4海洋环境保护的压力依然严峻 361

17.2措施与建议 361

17.2.1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361

17.2.2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 363

17.2.3健全海洋经济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364

17.2.4整合海洋科技力量,落实科技兴海纲要 365

17.2.5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366

18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368

18.1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68

18.1.1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海域富营养化严重 368

18.1.2长江来水来沙急骤变化,深刻影响河口生态系统 369

18.1.3污染与藻华风险共存,原水储备尚显不足 369

18.1.4监测网布局系统性不强,多部门数据共享困难 370

18.1.5环境管理目标不同,评价方法结果各异 371

18.2对策与建议 372

18.2.1加快整治流域污染,积极开展生态修复 372

18.2.2选划潜在水源地,确保城市水安全 375

18.2.3完善监测网络,实现数据共享 376

18.2.4研究监测评价技术,服务河口环境管理 377

18.2.5开展资源常态化调查,保障海洋经济持续发展 378

19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保障蓝色经济发展 380

19.1上海海洋灾害现状与问题 380

19.1.1风暴潮 380

19.1.2咸潮入侵 380

19.1.3赤潮与海产贝类毒素 381

19.1.4外来藻 382

19.1.5水华 382

19.1.6突发环境事件 383

19.2对策与建议 383

19.2.1完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83

19.2.2完善海洋灾害监测观测体系,增强灾害预警预报能力 384

19.2.3引入海产贝类市场准入机制,提升贝类毒素快速检测能力 385

19.2.4加强相关基础研究,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 385

20合理保护滨海湿地,适度开展滩涂围垦 387

20.1现状与问题 387

20.1.1长江来沙大幅下降,滩涂淤积速率减缓 387

20.1.2滩涂资源总量持平,高滩资源减少明显 388

20.2措施与建议 389

20.2.1多种生态建设并举,保护陆沿滩涂资源 389

20.2.2开发与保护兼顾,合理利用海岛滩涂资源 389

20.2.3创新围填海模式,开展人工岛建设 391

20.2.4加强泥沙和重点岸段监测,掌握滩涂冲淤变化趋势 392

21加强海域使用管理,推进用海新模式 393

21.1海域使用现状及问题 393

21.2对策与建议 394

21.2.1加强海洋使用管理,建设海域管理制度 394

21.2.2树立集约用海理念,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395

21.2.3推行海域市场化管理,建立科学用海模式 396

22有序开发海洋风能资源,促进滨海旅游产业发展 398

22.1现状与问题 398

22.1.1海洋清洁能源亟待开发,能源产业用海矛盾突出 398

22.1.2旅游资源布局分散,滨海旅游产业欠缺整体形象 400

22.2措施与建议 400

22.2.1合理规划风能开发布局,促进海洋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400

22.2.2整合旅游单体资源,打造上海特色滨海旅游产业 401

附录 405

附录1上海市海洋生物物种名录 405

1-1微型浮游生物 405

1-2小型浮游生物 409

1-3浮游动物 412

1-4鱼类浮游生物 419

1-5大型底栖生物 421

1-6海岛潮间带底栖生物 425

附录2上海市海岛名录 429

附录3上海市滨海湿地分类 431

附录4“上海市908专顶”任务人员表 432

参考文献 43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