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编著
  •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510046602
  • 页数:3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来自全国各大师范院校具有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名师作为图书编委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本书在囊括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内容的基础上,从历年各地真题最基本、最重要的考点着手,参照当前考情精心编写而成的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目录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与能力 2

第一章 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

考点聚焦 2

第一节 中学英语词法知识 2

考点梳理 2

一、名词 2

(一)可数名词 2

(二)不可数名词 3

(三)名词的限定词 3

二、动词 4

(一)动词的时态 4

(二)动词的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14

(三)非谓语动词 16

第二节 中学英语句法知识 22

考点梳理 22

一、句子种类 22

(一)陈述句 22

(二)疑问句 24

(三)感叹句 26

(四)祈使句 27

二、句子成分 28

(一)主语 28

(二)谓语 29

(三)宾语 29

(四)定语 30

(五)状语 31

(六)表语 31

(七)补语 32

三、句型 34

(一)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 34

(二)复合句的用法 35

四、特殊结构 44

(一)倒装句 44

(二)强调句 47

(三)省略句 49

(四)虚拟语气 52

(五)独立主格 55

五、主谓一致 57

(一)语法一致 57

(二)意义一致 59

(三)就近原则 60

强化训练 60

第二章 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63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63

考点聚焦 63

第一节 语言学及其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基本概念 63

考点梳理 63

一、语言学基本概念 63

(一)语言学 63

(二)普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63

(三)规定语言学与描写语言学 64

(四)历时语言学与共时语言学 64

(五)口语与文字 64

(六)语言与言语 64

(七)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 65

二、外语教学中的基本概念 65

(一)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65

(二)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 65

三、语言学有关外语教学的理论 66

(一)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66

(二)监测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 66

(三)输入、输出假说(the Input / Output Hypothesis) 66

(四)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67

(五)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67

第二节 语言学基本知识 67

考点梳理 67

一、Phonetics and Phonology(语音学与音系学) 67

(一)Phonetics(语音学) 67

(二)Phonology(音系学) 69

二、Morphology(形态学) 71

(一)Basic Concepts(基本概念) 72

(二)Words(词) 72

三、Syntax(句法学) 73

(一)Basic Concepts(基本概念) 74

(二)About Grammars(关于语法) 75

(三)Syntactic Structure(句法结构) 75

四、Semantics(语义学) 75

(一)Seven types of Meaning by G.Leech(里奇的七种意义类型) 76

(二)The Referential Theory(指称论) 76

(三)Sense Relations(涵义关系) 76

五、Pragmatics(语用学) 77

(一)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 77

(二)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会话含义理论) 77

强化训练 78

第三章 语言能力目标要求 8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80

考点聚焦 80

第一节 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80

考点梳理 80

一、语言表达能力 80

(一)教师语言的含义 80

(二)教师语言的功能 81

二、沟通能力 82

(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82

(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82

(三)教师与教师的沟通 83

第二节 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 83

考点梳理 83

一、资源和信息的内涵 83

(一)资源 83

(二)信息 83

二、获取课程资源和信息的目的与意义 83

(一)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直接的资源保障 83

(二)为二次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依据和准备 84

(三)为开发校本课程,建立学校特色体系服务 84

(四)为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服务 84

三、获取资源和信息应具备的能力 84

(一)筛选与鉴别的能力 84

(二)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84

(三)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 84

(四)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84

四、获取资源和信息的途径 85

(一)积极开发教材资源 85

(二)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85

(三)注重利用校外资源 85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 85

强化训练 85

第四章 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 8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87

考点聚焦 87

第一节 英语语言历史 87

考点梳理 87

一、古英语的社会背景及语言特征 87

(一)古英语(450—1100年)的社会背景 87

(二)古英语的语言特征 87

二、中古英语的社会背景及语言特征 88

(一)中古英语(1100—1500年)的社会背景 88

(二)中古英语的语言特征 88

三、现代英语的社会背景及语言特征 88

(一)现代英语(1500—今)的社会背景 88

(二)现代英语的语言特征 89

四、英语变体 89

(一)语言变体概念 89

(二)英语变体情况 89

第二节 英美国家概况 90

考点梳理 90

一、历史 90

(一)美国历史 90

(二)英国历史 95

二、政治 104

(一)美国政治 104

(二)英国政治 106

三、文化 108

(一)英美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108

(二)英美重要的节假日 110

第三节 英美文学 112

考点梳理 112

一、英国文学 112

(一)中古时期的英国文学(Old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112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Renaissance Period) 112

(三)17世纪的英国文学(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17th Century) 113

(四)18世纪的英国文学(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18th Century) 114

(五)英国浪漫主义文学(The Romanticism in England) 116

(六)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The Victorian Period—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117

(七)20世纪的英国文学(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119

二、美国文学 121

(一)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文学(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Colonial Period) 121

(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American Romanticism) 121

(三)新英格兰超验主义(New England Transcendentalism) 121

(四)现实主义文学(The Age of Realism) 122

(五)乡土文学(Local Colorism ) 122

(六)美国自然主义文学(American Naturalism) 122

(七)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文学(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1920s) 123

(八)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文学(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1930s) 123

(九)美国黑人文学(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124

强化训练 124

第二部分 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 128

第一章 英语教学理论 128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28

考点聚焦 128

第一节 语言观 128

考点梳理 128

一、语言的概念 128

二、语言学角度的语言观 129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下的结构主义语言观 129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下的转换生成语言观 129

(三)社会学理论下的功能主义语言观 129

第二节 语言学习观 130

考点梳理 130

一、语言学习观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130

(一)语言学习观的基本概念 130

(二)研究语言学习观的意义 130

二、语言学习理论 130

三、语言学习的要素 131

(一)外语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131

(二)外语学习的目的和目标 131

四、外语学习的规律和模式 131

(一)英语学习规律 131

(二)英语学习模式 132

五、外语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132

(一)外语学习的策略 132

(二)外语学习的方法 132

第三节 语言教学观 133

考点梳理 133

一、语言教学观的基本概念 133

二、语言教学理论及其教学法 134

(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听说法 134

(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与认知教学法 135

(三)社会语言学理论与交际教学法 136

第四节 教学基本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137

考点梳理 137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及语言学教学观下的中国外语教学原则 137

(一)强调知识教学,特别是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 137

(二)强调模仿,特别是语音语调 138

(三)强调语际对比,提高学习效率 138

二、转换生成语言学及语言教学观下的中国外语教学原则 138

(一)强调培养并运用演绎、观察、发现等思维品质 138

(二)强调语言规则的生成与创造 138

(三)强调重视语法规则 138

三、社会语言学及语言教学观下的中国外语教学原则 138

强化训练 139

第二章 初级中学英语教学课程标准 14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40

考点聚焦 140

第一节 英语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140

考点梳理 140

一、课程性质 140

二、课程基本理念 140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140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141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141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141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41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141

第二节 英语课程目标 142

考点梳理 142

一、英语课程总目标 142

二、分级目标 142

三、分级标准 144

(一)语言技能 144

(二)语言知识 147

(三)情感态度 148

(四)学习策略 149

(五)文化意识 150

第三节 教学建议 151

考点梳理 151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151

二、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152

三、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52

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153

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53

六、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53

七、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154

八、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154

第四节 评价建议 155

考点梳理 155

一、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155

二、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155

三、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156

四、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156

五、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156

六、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56

七、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157

八、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157

九、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157

强化训练 158

第三章 语言知识教学 159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59

考点聚焦 159

第一节 语音教学 159

考点梳理 159

一、语音教学目标 159

二、语音教学内容 159

(一)基本读音 160

(二)重音 160

(三)意群的读音 160

(四)语调与节奏 160

三、语音教学原则 160

(一)模仿为主,加强实践 160

(二)适当讲解,掌握发音要领 160

(三)对比分析,突出重点 161

(四)在英语语流中练习语音 161

(五)调查研究,因材施教 161

四、语音教学策略 162

(一)采用多样化手段 162

(二)提供多样化材料 162

(三)让学生接触不同口音 162

(四)在情境中进行 162

(五)体现趣味性 162

五、教学活动设计 162

(一)训练学生各个音素的发音 162

(二)训练学生的重读 162

(三)训练学生的语调 163

(四)训练学生口语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163

第二节 词汇教学 163

考点梳理 163

一、词汇教学目标 163

二、词汇教学内容 164

(一)词义 164

(二)用法 164

(三)词汇信息 164

(四)词汇记忆策略 164

三、词汇教学方式的选择 164

(一)词汇教学模式 164

(二)词汇教学原则 165

四、词汇教学策略 166

(一)把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和扩大词汇量紧密结合 166

(二)把完整的口头或者书面语言材料与新授词汇紧密结合 166

(三)把辨认、分类和点拨词汇的意义、形式和使用功能紧密结合 166

(四)把英语各类词汇项目从语言和教学法的角度紧密结合 166

(五)把英语各类词汇项目练习活动与学习目标紧密结合 166

五、教学活动设计 166

(一)合理安排词汇教学活动程序 166

(二)渗透词汇记忆策略 167

(三)灵活运用词汇应用策略 168

六、案例分析 169

第三节 语法教学 169

考点梳理 169

一、语法教学目标 169

二、语法教学内容 169

三、语法教学策略 170

(一)选择适当的语法教学方法 170

(二)合理安排语法教学程序 171

(三)灵活运用语法练习形式 172

(四)培养学生语法学习策略 173

四、案例分析 174

第四节 语篇教学 175

考点梳理 175

一、语篇教学的概念 175

二、语篇教学的功能及特点 175

(一)整体性效能 175

(二)预测性特点 175

(三)图式化构建 175

三、语篇教学的方法 175

(一)整体教学法 175

(二)线索教学法 176

(三)背景知识介绍法 176

(四)段落提问教学法 176

(五)讨论教学法 177

强化训练 177

第四章 语言技能教学 178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78

考点聚焦 178

第一节 听力技能的教学 178

考点梳理 178

一、明确听力教学目标 178

二、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179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179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180

三、听力教学的原则及训练方法 180

(一)听说结合原则 180

(二)听写结合原则 181

(三)听画结合原则 181

四、设计多样的听力教学活动 181

(一)根据课标建议,设计听力教学活动 181

(二)具体实施策略 181

五、案例分析 182

第二节 口语技能的教学 183

考点梳理 183

一、明确口语教学目标 183

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183

(一)听说结合,以听带说 183

(二)采用多种口语练习活动 183

(三)有效使用交际策略 183

三、英语口语教学的原则 184

四、设计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 185

(一)根据课标建议,设计口语教学活动 185

(二)多种口语教学方式 185

五、案例分析 186

第三节 阅读技能的教学 187

考点梳理 187

一、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187

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87

(一)选择适当的阅读教学模式 187

(二)养成有效的阅读策略 188

三、阅读教学的原则 189

四、设计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 190

(一)根据课标建议,设计阅读教学活动 190

(二)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 190

五、案例分析 190

第四节 写作技能的教学 191

考点梳理 191

一、明确写作教学目标 191

二、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191

(一)使写作任务真实化 191

(二)使写作过程化 191

(三)明确写作各阶段的要求 192

三、写作教学的常见方法 193

四、设计多样的写作教学活动 193

(一)根据课标建议,设计写作教学活动 193

(二)写作的练习形式 193

五、案例分析 195

强化训练 195

第五章 英语文化背景下知识、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19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97

考点聚焦 197

第一节 英语知识、技能的教学设计 197

考点梳理 197

一、增强跨文化教学的意识 197

(一)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197

(二)《课标》对文化意识的目标 197

(三)文化差异案例 198

二、中国与英语国家习俗等文化背景差异简介 198

(一)语言含义背景差异 198

(二)语言运用差异 198

(三)英汉习俗背景差异 199

三、文化差异背景下英语知识、技能教学设计 199

(一)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融合设计 199

(二)语言技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融合设计 199

第二节 英语知识、技能的教学实施 199

考点梳理 199

一、介绍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 199

二、介绍语言运用的规则 200

三、设计跨文化教学的活动 200

(一)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差异 200

(二)学生亲身体验西方文化 200

强化训练 201

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 204

第一章 教学要素分析 20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04

考点聚焦 204

第一节 学生学情分析 204

考点梳理 204

一、初中生认知特点 204

(一)感觉和知觉的特征 204

(二)记忆和注意力的特征 204

(三)学生思维的特征 205

(四)学生想象力的特征 205

(五)学生情感的特征 205

(六)自我评估能力的特征 205

二、学生现状分析 205

(一)学生起始能力的分析 205

(二)学习态度 205

(三)学生现状分析的依据 206

三、学生的学习需求 206

(一)学习需要及学习需要分析 206

(二)学习需要分析的内容 206

(三)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 207

(四)学习需要分析的依据 207

第二节 教材分析 208

考点梳理 208

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08

(一)具有趣味性 208

(二)具有时代性 208

(三)具有科学性 208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08

(一)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08

(二)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209

三、体现与文化的关联 209

(一)教学活动设计注重“人文性”的提高 209

(二)教材注重对文化内容的渗透 209

(三)教材的话题具有时代气息和教育意义 209

第三节 教学目标分析 209

考点梳理 209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 209

二、明确教学目标的作用 209

(一)指导教师对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210

(二)有助于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210

(三)引导学生的学习目标 210

三、教学目标的体现方式 210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210

(二)运用英语课程目标来体现 210

(三)运用英语教学目标来体现 211

四、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211

(一)以学生为中心 212

(二)符合教学规律 212

(三)符合课程标准 212

(四)具有全面性 212

(五)具有阶段性 212

(六)可测性 212

第四节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213

考点梳理 213

一、重点与难点的概念 213

二、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依据 213

(一)课程标准 213

(二)学生学情 213

(三)知识内容 214

强化训练 214

第二章 课堂教学设计 21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15

考点聚焦 215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步骤 215

考点梳理 215

一、教材设计 215

二、教学目标 215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216

四、教学流程的设计 216

五、布置作业 216

六、教学媒体的使用 216

七、板书的设计 216

第二节 教学情境的创设 217

考点梳理 217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217

二、情境教学的运用 217

三、情境教学的原则 218

(一)开放性原则 218

(二)生活性原则 218

(三)价值性原则 218

(四)时代性原则 218

(五)趣味性原则 219

(六)学科性原则 219

(七)品位性原则 219

(八)区别性原则 219

第三节 教学活动的设计 219

考点梳理 219

一、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 219

二、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220

(一)任务型教学理念 220

(二)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220

(三)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方法 220

三、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 221

(一)自主学习概念 221

(二)设计自主学习活动的原则 221

(三)设计自主学习活动的方法 221

四、设计合作学习的活动 222

(一)合作学习概念 222

(二)设计合作学习活动的方法 222

五、设计探究学习活动的方法 222

(一)探究学习概念 222

(二)设计探究学习活动的原则 222

(三)设计探究学习活动的方法 223

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安排 223

考点梳理 223

一、教学伊始 223

二、新知学习 224

(一)导入(Leading-in) 224

(二)呈现(Presentation) 224

(三)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 224

(四)语言学习中的情感、策略、文化指导 224

三、语言运用 225

四、总结 225

(一)总结 225

(二)作业布置 225

第五节 教学材料的筛选 225

考点梳理 225

一、教学材料筛选开发的主体 226

(一)教师开发 226

(二)学生开发 226

(三)师生共同开发 226

二、教学材料筛选的原则 226

(一)适时适度原则 226

(二)因势利导原则 226

(三)化繁为简原则 226

(四)动态生成原则 226

(五)因材施教原则 226

三、教学材料筛选的策略 227

(一)筛选教材的前期准备 227

(二)辅助教学材料的分类 227

强化训练 228

第三章 教学有效性及评估 231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31

考点聚焦 231

第一节 教学有效性 231

考点梳理 231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231

二、有效教学的原则 232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232

(二)启发性原则 232

(三)直观性原则 232

(四)巩固性原则 232

(五)循序渐进原则 232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33

(七)因材施教原则 233

(八)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统一的原则 233

三、有效教学的意义 233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233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33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 233

(四)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 234

(五)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234

第二节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234

考点梳理 234

一、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涵义 234

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234

(一)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234

(二)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234

(三)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34

(四)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35

三、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235

(一)主体性原则 235

(二)发展性原则 235

(三)过程性原则 235

(四)多元性原则 235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236

(一)综合性评价指标 236

(二)定项评价指标 237

五、课堂教学评价发展的趋势 238

(一)在评价主体上 238

(二)在评价的着眼点上 238

(三)在评价的功能上 238

(四)在评价方法上 238

(五)在评价的过程中 239

强化训练 239

第四部分 教学实施与评价 242

第一章 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概述 24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42

考点聚焦 242

第一节 教学策略的内涵 242

考点梳理 242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 242

(一)教学观念观 242

(二)教学方法观 242

(三)教学决策观 243

(四)教学行为观 243

(五)教学程序观 243

二、教学策略的内容 243

三、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的关系 244

(一)有效教学是教学策略使用的目标 244

(二)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教学必须具有策略性 244

(三)教学策略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244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步骤 244

考点梳理 244

一、课堂教学的主体因素 244

(一)教学的基本内容 244

(二)学生的认知过程 245

(三)教师的教学结构 245

二、课堂教学的操作步骤 245

(一)组织课堂教学(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245

(二)新知识的讲授(Presentation of New Knowledge) 245

(三)知识巩固(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 245

(四)实际运用阶段(Language Using) 245

(五)布置家庭作业(Homework) 246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 246

考点梳理 246

一、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246

(一)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要素 246

(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过程 247

(三)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原则 248

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248

(一)《课标》的要求 249

(二)环境和条件 249

(三)教材或课型 249

(四)教学目的和任务 249

(五)学生实际情况 249

(六)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 249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249

(一)选择 249

(二)组合 250

(三)调整 250

强化训练 250

第二章 教学基本技能 25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52

考点聚焦 252

第一节 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 252

考点梳理 252

一、日常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252

(一)制定长短期目标 252

(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52

(三)养成良好的交际策略 252

(四)充分利用资源策略 253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学法渗透 253

第二节 语言呈现的方式 253

考点梳理 253

一、语言呈现的原则 253

(一)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要有机结合 253

(二)过程要生动形象 253

(三)内容要简明扼要 253

(四)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253

(五)遵循循序渐进规律 254

(六)语言准确规范 254

(七)体现整体性 254

(八)面向全体学生 254

(九)力求多样性 254

二、语言呈现的方法 254

(一)利用真实情景呈现 254

(二)利用肢体语言呈现 254

(三)利用直观教具呈现 254

(四)利用电教手段呈现 254

(五)利用问答呈现 254

(六)利用故事呈现 255

(七)利用游戏、角色扮演呈现 255

(八)语言描述法 255

第三节 提问反馈的教学技巧 255

考点梳理 255

一、提问的教学技巧 255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255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256

(三)课堂提问的类型 257

(四)课堂提问的功能 257

二、反馈的教学技巧 258

(一)教学反馈的阶段及其特点 258

(二)教学反馈的原则 259

(三)教学反馈的方法 259

强化训练 260

第三章 课堂管理 26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62

考点聚焦 262

第一节 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 262

考点梳理 262

一、纪律与行为规范管理 262

(一)纪律管理 262

(二)行为规范管理 263

二、课堂教学环境管理 263

三、调控课堂教学过程 263

(一)调控学生的参与面 264

(二)控制教学节奏 264

(三)调控教学反馈 264

四、运用奖励机制 264

(一)口头表扬 264

(二)非物质激励 264

(三)物质奖励 265

五、及时制止不良行为 265

(一)软管理办法 265

(二)硬管理手段 265

第二节 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 266

考点梳理 266

一、课堂活动形式的设计原则 266

二、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 266

(一)活动主体的多样组合 266

(二)活动小组的不同组建 267

(三)活动方式的多样设计 267

(四)开展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 267

(五)活动实施的三项策略 268

第三节 教师的角色与作用 268

考点梳理 268

一、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268

二、学习策略的促进者 269

三、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建构者 269

四、课堂教学的调控者 269

五、交际活动的合作者 269

六、语言环境的营造者 269

七、教学活动的反思者 269

第四节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270

考点梳理 270

一、课堂总结 270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270

(二)课堂总结的方法 271

(三)课堂总结的类型 271

二、作业布置 272

(一)作业布置的形式 272

(二)科学有效地布置初中英语作业 273

强化训练 273

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 275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75

考点聚焦 275

第一节 教育技术 275

考点梳理 275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 275

二、教育技术的范畴 275

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的特点 276

(一)从教学规律看 276

(二)从教学模式看 276

(三)从教学内容看 276

(四)从教学手段看 276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77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阶段 277

(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范围 277

第二节 课堂上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 278

考点梳理 278

一、多种教育资源的内涵 278

二、多种教育资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78

(一)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278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79

(三)刺激与丰富学生的想象 279

(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79

(五)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279

强化训练 280

第五章 教学评价与反思 282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282

考点聚焦 282

第一节 教学评价 282

考点梳理 282

一、教学评价的内容 282

(一)涵义 282

(二)内容 282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283

(一)诊断教学问题 283

(二)提供反馈信息 283

(三)调控教学方向 283

(四)检验教学效果 283

第二节 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评价 283

考点梳理 283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及目的 284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284

(二)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284

二、形成性评价的内容 284

三、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方法 285

(一)课上即时评价 285

(二)课后学习行为评价 286

第三节 终结性评价 287

考点梳理 287

一、终结性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287

(一)终结性评价的概念 287

(二)终结性评价的作用 287

二、终结性评价的实施原则 287

三、终结性评价的常用工具 288

(一)解释性练习 288

(二)建构性任务 288

(三)考试 288

第四节 课堂教学案例的评析 289

考点梳理 289

一、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重要意义 290

(一)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290

(二)师生的共同成长 290

(三)教师互相交流探讨 290

(四)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90

(五)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290

二、课堂教学案例的类型 290

三、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重要环节 291

(一)前期准备 291

(二)收集材料 291

(三)分析研究 291

第五节 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及改进思路 291

考点梳理 291

一、教学反思的概念和意义 291

二、教学反思的阶段 292

(一)教学前 292

(二)教学中 292

(三)教学后 292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292

(一)写教学体会 292

(二)写教学机智 293

(三)写教学反馈 293

(四)写再教设计 293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293

(一)反思日记 293

(二)叙事研究 294

(三)行动研究 294

强化训练 295

附录 英语教学法易考知识点精讲(英文版) 297

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面授辅导课程 306

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面授辅导课程 308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 31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