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育工作实用手册  修订版
教育工作实用手册  修订版

教育工作实用手册 修订版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洪波,吕增富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60222706
  • 页数:959 页
图书介绍:
《教育工作实用手册 修订版》目录

第一部分 教育方针、政策 1

一、教育的战略地位 1

二、教育方针 1

三、教育的基本制度 1

四、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 2

五、学校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 2

(一)学校的法律地位 2

(二)学校的法律责任 2

六、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3

七、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 3

(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3

(二)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适度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 4

(三)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4

(四)大力加强职业培训 4

八、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4

九、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4

(一)办学体制改革 5

(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5

(三)农村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 5

(四)运行机制改革 5

(五)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5

(六)教学改革 5

十、教育综合改革 6

(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6

(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 7

十一、学校德育工作方针、政策 9

(一)德育工作任务和要求 9

(二)爱国主义教育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11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12

第二部分 幼儿教育工作 13

一、幼儿教育的任务和发展方针 13

(一)幼儿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13

(二)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方针 13

(三)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14

(四)幼儿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14

(五)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要求 14

二、幼儿园工作 14

(一)幼儿园的性质和培养目标 14

(二)幼儿园的设置 15

(三)举办幼儿园的条件 15

(四)举办幼儿园的审批程序 15

(五)幼儿园的招生和编班 15

(六)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及要求 15

(七)幼儿园教育内容 16

(八)幼儿教育手段 23

(九)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教育要求 24

(十)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25

(十一)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管理 26

(十二)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资格和职责 36

(十三)幼儿园的管理体制 37

(十四)幼儿园的设备 37

三、学前班 38

(一)学前班教育的任务 38

(二)学前班教育的要求 38

(三)学前班教育形式和方法 39

(四)学前班的班额 39

(五)学前班的设置原则 39

(六)学前班教育内容 39

(七)学前班保育与教育的基本要求 40

(八)学前班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40

(九)学前班的领导和管理 40

(十)学前班的办学条件 41

第三部分 九年义务教育工作 43

一、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43

(一)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43

(二)义务教育的性质 43

(三)普及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43

(四)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条件 44

(五)义务教育学制年限 44

(六)义务教育入学年龄 44

(七)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规定 44

(八)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和布局 45

(九)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标准和要求 45

(十)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46

(十一)违犯义务教育法的罚则 46

(十二)实施义务教育规划统计指标 46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 50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原则和任务 50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职责 51

(三)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 51

(四)中小学常规教育 51

(五)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与管理 52

(六)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物质保证 52

(七)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52

(八)小学德育目标 52

(九)小学德育内容 53

(十)小学德育实施途径 54

(十一)小学生品德评定 55

(十二)小学生守则与日常行为规范 55

(十三)初中德育工作基本任务 56

(十四)初中德育目标 56

(十五)初中德育内容要点 56

(十六)初中德育实施途径 57

(十七)中学生品德评定 59

(十八)中学生守则与日常行为规范 59

(十九)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 61

三、中小学班主任、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 61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 62

(二)中学班主任工作 63

(三)小学少先队工作 64

(四)中学少先队工作 64

(五)中学共青团工作 65

(六)中小学评选三好学生办法 65

四、中小学素质教育 65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性质 65

(二)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措施 65

五、中小学教学工作 67

(一)中小学课程设置 67

(二)中小学教学计划 68

(三)中小学课程类型 72

(四)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内容及要求 72

(五)中小学专题教育和选修课教学内容及要求 101

(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105

六、中小学教材工作 108

(一)中小学教材编写、审查和选用的原则 108

(二)中小学教材编写的审批 109

(三)中小学教材的审查 109

(四)中小学教材的选用 110

(五)中小学教材的管理与监督 110

(六)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的管理办法 110

(七)中小学教材审定(审查)标准 111

(八)中小学教材审定(审查)程序 112

(九)中小学教材审定(审查)工作纪律 113

(十)教学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 113

(十一)练习册、寒暑假作业和辅导材料编写、出版和发行管理办法 113

七、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工作 115

(一)教研室职责 115

(二)教研室机构设置 115

(三)教研员要求 116

(四)教研室的主要任务 116

八、中小学管理工作 117

(一)小学行政管理 117

(二)小学学生管理 117

(三)普通中学的管理 118

(四)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 118

(五)中小学生校服的管理 119

九、校外教育工作 120

(一)校外教育机构工作任务和原则 120

(二)校外教育机构的设置 121

(三)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 121

(四)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 122

(五)校外教育机构的条件保障 122

(六)少年宫工作任务和活动内容 123

十、社会力量办学 124

(一)社会力量办学的性质与方针 124

(二)社会力量办学的申请与审批办法 125

(三)社会力量办学的教学管理 125

(四)社会力量办学的行政管理 126

(五)社会力量办学的财产与财务管理 127

(六)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变更与解散 128

(七)社会力量办学的法律责任 128

(八)社会力量办学印章管理 128

(九)社会力量办学的许可证管理办法 129

(十)企事业单位办学 129

十一、工读学校 130

(一)工读学校的性质、任务和办学指导思想 130

(二)工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 130

(三)工读学校教学工作 131

(四)工读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和生产劳动 131

(五)工读学校的招生 131

(六)工读学校学生的出路 131

(七)工读学校的领导管理 132

十二、举办外国语学校的规定 132

(一)外国语学校的性质和任务 132

(二)外国语学校的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 132

(三)外国语学校的语种设置和学校规模 133

(四)外国语学校的招生、升学、转学和就业 133

(五)外国语学校的管理 133

十三、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 133

(一)中小学勤工俭学的任务 133

(二)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原则 133

(三)校办工业的管理 134

(四)校办农业的管理 134

(五)校办工厂、农场的劳动工资 135

(六)中小学勤工俭学管理机构 135

(七)校办产业优质产品评选办法 136

(八)中小学勤工俭学的优惠政策 137

(九)勤工俭学的统计工作 137

十四、中小学普及普通话的要求 138

(一)学生掌握普通话要求 138

(二)教师和干部掌握普通话要求 138

(三)学生、教师和干部使用普通话要求 138

第四部分 普通高中教育工作 139

一、普通高中教育的地位 139

二、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 139

三、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139

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 139

五、普通高中发展规模和网点布局 140

六、加强薄弱普通高中的措施 140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140

(二)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推进中考制度改革 140

(三)办学体制改革 141

(四)办学模式改革 141

(五)调整学校布局和规模 141

(六)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41

(七)学校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 141

(八)教育教学改革 141

(九)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142

(十)提高认识,统筹规划 142

七、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 142

八、普通高中德育工作 143

(一)高中德育目标 143

(二)高中德育内容要点 144

九、普通高中教学工作 144

(一)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145

(二)普通高中的考试考查 147

(三)普通高中的课程管理 148

(四)普通高中各科教学内容及要求 148

(五)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规定 167

(六)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的规定 168

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 170

(一)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目的 170

(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性质和功能 170

(三)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范围、命题标准和成绩评定 171

(四)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实施办法 171

(五)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管理机构 171

(六)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经费 171

十一、普通高中学生档案管理的规定 171

第五部分 职业教育工作 173

一、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173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173

三、职业教育的体系 174

四、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 174

五、职业教育的实施办法 175

六、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条件 175

七、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培训证书 176

八、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176

(一)职业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76

(二)职业学校德育内容 176

(三)职业学校德育途径 177

(四)职业学校政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177

九、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178

(一)职业教育教材的审定 178

(二)职业教育教材的选用 179

十、职业高中工作 179

(一)职业高中的任务和培养目标 179

(二)职业高中的课程设置 179

(三)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学内容及要求 180

(四)职业高中学籍管理 213

(五)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的标准 214

(六)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的标准 216

(七)职业中学普及普通话的要求 218

十一、普通中等专业教育工作 220

(一)中等专业教育的发展方针 220

(二)中等专业教育的办学体制 220

(三)中等专业教育的领导与管理体制 220

(四)中等专业学校的设置 220

(五)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 221

(六)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条件 222

(七)中等专业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223

(八)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工作 225

(九)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 226

(十)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评估工作 229

十二、高等职业教育工作 230

(一)高等职业学校的设置条件 230

(二)示范性职业大学的基本条件 230

十三、技工教育工作 231

(一)技工学校的性质和任务 231

(二)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 231

(三)技工学校的学制 231

(四)技工学校的管理体制 231

(五)技工学校的设置 231

(六)技工学校教学工作 232

(七)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33

(八)技工学校的教师 233

(九)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 234

(十)技工学校招生工作 235

第六部分 师范教育工作 239

一、师范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和办学体制 239

(一)师范教育工作指导思想 239

(二)师范教育体系 239

(三)师范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 240

(四)师范教育的任务 240

二、中等师范学校工作 241

(一)中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 241

(二)中等师范学校的设置 241

(三)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工作 241

(四)中等师范学校教学工作 246

(五)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 247

(六)中等师范学校必修科目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248

(七)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和生产劳动教育 250

(八)中等师范学校生活管理 250

三、幼儿师范学校工作 251

(一)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251

(二)幼儿师范学校课程设置 251

(三)幼儿师范学校各科教学内容及要求 253

四、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工作 255

(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任务 255

(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学制 255

(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专业设置 255

(四)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方案 255

(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258

五、培养大学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五年制师范学校试点工作 259

(一)五年制师范学校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259

(二)五年制师范学校课程设置 259

六、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工作 263

(一)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培养目标 263

(二)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课程设置 263

七、艺术师范教育工作 268

(一)艺术师范学校培养目标 268

(二)艺术师范学校教学原则 268

(三)艺术师范学校的设置 268

八、卫星电视师范教育工作 268

(一)卫星电视师范教育的任务 268

(二)中国电视师范学院的招生和组织管理工作 269

(三)中国电视师范学院的学籍管理与成绩考核 269

九、师范院校普及普通话工作 270

(一)师范院校普及普通话的目标 270

(二)师范院校的普通话教学 270

(三)师范院校普及普通话工作要求 270

第七部分 普通高等教育工作 273

一、普通高等教育的任务 273

二、普通高等教育基本制度 273

(一)高等教育的体系 273

(二)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和修业年限 273

(三)高等教育的实施 274

(四)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 274

三、普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274

四、普通高等学校的设立 274

五、普通高等学校的组织和活动 275

(一)高等学校的法人 275

(二)高等学校的任务 275

(三)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 275

(四)高等学校的校长 275

六、高等教育的“211工程” 276

(一)“211工程”建设的目标 276

(二)“211工程”建设的任务 276

(三)重点建设高校的择优遴选 276

(四)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的选择原则 276

(五)“211工程”的实施办法 277

(六)“211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 277

(七)“211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管理 277

七、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277

(一)校内人事制度 277

(二)校内分配制度 278

(三)校内住房及保险福利制度 278

(四)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 278

(五)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的管理 280

(六)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 281

(七)高等学校校外班(分校、分院)的管理 282

八、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 282

(一)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282

(二)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 284

(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 292

(四)高等学校的学分制 294

(五)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 296

(六)高等专科教育培养目标和修业年限 298

(七)高等艺术学校和艺术教育 299

(八)高等学校的教育评估 300

九、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工作 301

(一)高等学校科研工作指导思想 301

(二)高等学校科研工作方针 301

(三)高等学校科研工作任务 302

(四)高等学校的科技改革 303

(五)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管理办法 305

(六)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办法 306

(七)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309

(八)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311

(九)技术转让管理办法 312

十、普通高等学校党的工作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313

(一)高等学校党的工作 313

(二)高等学校德育工作 317

(三)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 321

(四)高等学校《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开设办法 322

(五)高等学校法制教育 322

(六)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323

十一、普通高等学校教材和出版社工作 323

(一)高等学校教材工作 324

(二)高等教育教材编审、出版和选用工作 325

(三)高等教育各科类专业教材编审、出版分工 326

(四)高等学校教师编写教材的有关政策规定 326

(五)高等学校出版社工作 327

十二、普通高等学校函授、夜大学教育工作 331

(一)高等学校函授、夜大学办学资格审批办法 331

(二)高等学校函授教育 331

十三、普通高等学校远程教育工作 335

十四、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335

(一)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335

(二)高等学校学生管理 336

(三)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管理 338

(四)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 340

十五、普通高等学校的档案管理 341

(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 341

(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人员 342

(三)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经费、库房和设备 342

(四)高等学校文件材料的归档、移交和接收工作 342

(五)高等学校档案管理 344

(六)高等学校档案的利用与开放 344

(七)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考核、奖励与处罚 344

十六、民办高等学校工作 345

(一)民办高等学校的设置原则 345

(二)民办高等学校的设置标准 345

(三)民办高等学校的设置申请 346

(四)民办高等学校设置的评议审批 346

(五)民办高等学校的管理 346

(六)民办高等学校的变更与调整 347

十七、普通高等学校校办工厂管理办法 347

(一)校办工厂的性质和任务 347

(二)校办工厂的管理体制 347

(三)校办工厂的教学管理 348

(四)校办工厂的科技管理 348

(五)校办工厂的生产管理 348

(六)校办工厂的劳动人事管理 348

(七)校办工厂的奖惩办法 349

十八、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 349

(一)医疗保健机构性质与任务 349

(二)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职责 349

(三)医疗保健机构的管理 350

第八部分 学位、研究生、留学生及教育国际交流工作 351

一、学位工作 351

(一)学位类别和学科门类 351

(二)学士学位 351

(三)硕士学位 352

(四)博士学位 353

(五)名誉博士学位 353

(六)学位评定委员会 353

(七)在职人员申报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 354

(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 356

(九)学位授予办法 358

(十)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办法 361

(十一)授予学位的备案、统计、报表工作 362

二、研究生教育 374

(一)研究生教育工作指导思想 374

(二)研究生教育的层次、规格和学习年限 374

(三)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 374

(四)研究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意见 374

(五)研究生学籍管理 375

(六)高等学校定向研究生管理 376

(七)高等学校委托培养研究生办法 377

(八)从现役军人中录取研究生的规定 378

(九)研究生外国语学习和考试的规定 378

(十)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 380

(十一)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381

(十二)研究生院工作 382

(十三)博士后教育工作 383

三、留学生及教育国际交流工作 386

(一)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原则 386

(二)出国留学工作的指导原则 386

(三)出国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 387

(四)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派 387

(五)从事国外的“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的审批办法 389

(六)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回国休假及其配偶出国探亲的规定 389

(七)自费出国留学的规定 390

(八)在外留学人员管理工作 391

(九)回国留学人员工作安排办法 392

(十)出国留学生回国学习的有关规定 393

(十一)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有关规定 393

(十二)外国留学生凭《汉语水平证书》注册入学的规定 397

(十三)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办法 397

(十四)中外合作办学 398

(十五)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 400

(十六)外国研究学者入中国高等院校进行科学研究的规定 401

(十七)授予国外有关人士名誉博士学位的规定 402

(十八)中外合作举办的教育考试 403

(十九)海外考试规定 404

(二十)外语水平考试(WSK)办法 405

(二十一)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 405

(二十二)出国教师生活待遇的规定 406

第九部分 成人教育工作 407

一、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407

二、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 407

三、成人教育改革的方针、目的和原则 407

四、成人教育的工作重点 408

五、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 408

六、扫盲工作 408

(一)扫盲对象和工作要求 408

(二)扫除文盲单位考核验收办法 409

(三)个人脱盲考试内容 410

(四)扫盲工作报告制度 411

(五)扫盲工作领导责任制 412

(六)扫盲教育教学大纲 412

(七)扫盲教材 413

七、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工作 414

(一)县办农民技术学校 414

(二)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416

(三)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417

(四)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418

(五)燎原广播电视学校 421

八、职工文化技术教育工作 422

(一)职工教育的任务、工作重点和目标 422

(二)职工教育的办学形式 423

(三)职工教育的基本内容 423

(四)职工教育的管理体制 424

(五)职工的岗位培训 425

(六)职工的文化、技术补课 429

九、成人高中教育工作 432

(一)成人高中教育培养目标 432

(二)成人高中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432

(三)成人高中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 432

(四)成人高中教育办学的审批和招生 432

(五)成人高中教育结业考试和毕业证书 433

十、成人中等专业教育工作 433

(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性质 433

(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 433

(三)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目标 433

(四)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管理体制 433

(五)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设置 434

(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形式 435

(七)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学习年限 435

(八)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的学历 435

(九)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专修试点班 435

(十)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 436

(十一)广播电视、函授中等专业教育 437

十一、干部教育工作 439

(一)干部中等专业教育 439

(二)管理干部学院工作 440

(三)干部专修科和干部培训班 442

十二、成人高等教育工作 443

(一)成人高等学校的任务 444

(二)成人高等学校的设置 444

(三)示范性职业大学的建设 446

(四)职工(业余)大学教学工作 447

(五)职工高等工业专科学校教学工作 448

(六)成人高等学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办法 450

(七)成人高等学校第二专业专科学历教育 451

(八)成人高等学校“双招”专科学历教育 452

(九)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证书》制度 452

(十)职工(业余)大学学生学籍管理 453

(十一)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的管理 455

(十二)成人高等学校学员待遇 456

十三、高等函授教育工作 459

(一)函授教育的任务 459

(二)举办本、专科函授教育的基本条件 459

(三)举办本、专科函授教育的申报 459

(四)本、专科函授教育的专业设置 460

(五)函授教育教学工作 460

(六)函授教育科研工作 460

(七)函授教育的招生范围及条件 460

(八)高等学校试办函授普通专科班的规定 460

(九)函授生在学期间的要求和待遇 461

(十)函授毕业生的学历、学位 461

(十一)函授辅导站工作 461

(十二)函授教育的组织管理 461

十四、广播电视大学工作 462

(一)广播电视大学的任务 462

(二)广播电视大学的设置原则 462

(三)广播电视大学的设置标准 463

(四)广播电视大学的审批程序 463

(五)广播电视大学的职责 464

(六)广播电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464

(七)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工作原则 465

(八)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计划 465

(九)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工作 470

(十)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学籍管理 473

(十一)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 475

(十二)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 475

十五、继续教育工作 478

(一)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 478

(二)企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 479

(三)大学后的继续教育 480

第十部分 民族教育工作 483

一、民族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483

二、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484

三、民族教育工作方针与政策 485

四、发展民族教育的措施与条件 486

五、民族教育的办学形式 488

六、对口支援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 488

(一)教育扶贫的目的 488

(二)教育扶贫的主要任务 488

(三)教育对口支援协作的实施 488

七、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工作 488

(一)民族地区普及教育的要求 488

(二)少数民族学校办学形式 489

(三)部分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计划 489

八、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工作 493

(一)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493

(二)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493

九、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工作 493

(一)民族学院工作 493

(二)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 494

十、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 494

(一)译用或采用全国通用教科书 494

(二)民族文字教材的分工协作 494

(三)中小学朝文教材的审定 495

十一、少数民族学校电化教育工作 496

(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电化教育发展目标 496

(二)卫星电视教育网络建设 496

(三)电化教育教材建设 496

(四)电化教育机构 496

(五)电化教育队伍 496

十二、民族地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工作 497

(一)培训目的 497

(二)培训内容 497

(三)培训对象 497

(四)培训的领导和管理 497

十三、内地高校招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工作 497

(一)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录取 497

(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预科教育 498

(三)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 498

十四、内地西藏中学班(校)的管理工作 498

(一)内地西藏中学班管理体制 498

(二)内地西藏中学班招生和毕业生工作 499

(三)内地西藏中学班教育教学工作 499

十五、内地中等专业学校西藏班的管理工作 501

(一)内地中专西藏班的行政管理 501

(二)内地中专西藏班的教学管理 501

(三)内地中专西藏班的学籍管理 501

(四)内地中专西藏班的校园与生活管理 502

(五)内地中专西藏班的经费管理 502

第十一部分 残疾人教育工作 503

一、残疾人教育的地位 503

二、残疾人教育方针、政策 504

三、残疾人教育发展目标与任务 505

四、残疾幼儿学前教育 505

五、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506

六、残疾人教育的教学工作 506

(一)全日制盲校小学教学计划 506

(二)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 509

七、弱智教育工作 513

(一)弱智教育的目的 513

(二)弱智教育的办学形式 513

(三)弱智教育的招生对象 513

(四)弱智教育的教学工作 514

八、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规定 514

(一)随班就读的对象 514

(二)随班就读的管理 514

(三)随班就读的教学要求 514

九、残疾人职业教育 515

十、残疾人普通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及成人教育 515

十一、残疾人学校建设、经费和仪器设备 516

十二、残疾人教育的领导与管理 516

第十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519

一、教师资格 519

(一)教师资格类别 519

(二)教师资格考试 519

(三)教师资格认定 520

(四)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520

二、教师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 521

(一)教师的权利 521

(二)教师的义务 522

(三)法律责任 522

三、校(园)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 522

(一)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和岗位要求 522

(二)普通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 523

(三)职业中学校长的职责和岗位要求 525

(四)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职责和岗位规范 527

(五)成人高等学校校长职责和基本素质要求 528

四、教师职务与职务评聘工作 530

(一)各级教师职务及任职条件 530

(二)教师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555

五、中小学特级教师 571

(一)特级教师的条件 571

(二)特级教师的评选 572

(三)特级教师的待遇 572

六、普通高等学校名誉教授和特聘教授 572

(一)名誉教授 572

(二)特聘教授 572

七、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工作 573

(一)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工作 573

(二)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工作 583

(三)高等学校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工作 585

(四)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 589

(五)校(园)长的培训和提高工作 590

八、教职工编制标准 596

(一)幼儿园的编制标准 596

(二)中等师范学校和全日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596

(三)特殊教育学校人员编制标准 597

(四)技工学校人员编制标准 597

(五)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人员编制标准 598

(六)职工(业余)大学人员编制标准 599

(七)广播电视大学人员编制标准 599

(八)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标准 599

(九)干部院校人员编制标准 602

九、教师与教育工作者奖励办法 603

(一)教师与教育工作者奖励 603

(二)教学成果奖励 605

(三)特殊教育工作者奖励 605

(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 606

(五)国家自然科学奖 607

(六)国家发明奖 608

(七)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609

十、教师工资 613

(一)中小学教师工资 614

(二)特殊教育教职工工资及津贴 618

(三)民办教师工资 619

(四)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工资 619

(五)高等学校教师工资 622

十一、教职工住房和福利待遇 626

(一)教职工住房 626

(二)教职工离退休待遇 629

(三)教职工假期待遇 633

(四)出国教师工资及生活待遇 636

第十三部分 学校体育、卫生保健和艺术教育工作 639

一、学校体育工作 639

(一)中小学体育工作 639

(二)中等专业学校(不含中师)体育课程 646

(三)高等学校体育工作 647

(四)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651

(五)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办法 653

(六)体育竞赛活动 656

(七)学校体育安全教育与管理 659

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663

(一)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663

(二)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663

(三)学校卫生工作管理 664

(四)学校卫生工作监督 664

(五)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 665

(六)学校健康教育 666

(七)高等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676

三、国防教育 679

(一)中小学国防教育 679

(二)高等学校军事训练 680

(三)国防教育常规 682

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683

(一)艺术教育目标 683

(二)艺术教育管理 683

(三)艺术教育的教学工作 684

(四)艺术教育的教学设备器材 685

(五)美术类专业使用“模特儿”的规定 685

第十四部分 招生、考试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普通高校和中专、成人高校和中专、研究生) 689

一、招生工作 689

(一)招生机构及其职责 690

(二)招生计划管理 693

(三)招生改革及收费制度 697

(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699

(五)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 718

(六)成人高等学校招生 722

(七)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升本科班招生 727

(八)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 728

(九)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 728

(十)委托培养硕士生招生办法 730

(十一)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 731

(十二)招生管理处罚规定 732

二、全国统一考试工作 734

(一)全国统一考试的命题和试卷管理 734

(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736

(三)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738

(四)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 740

(五)民办高校学历文凭考试 741

(六)全国统一考试管理处罚的规定 742

三、自学考试工作 743

(一)自学考试的管理 744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745

(三)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 767

(四)党政干部基础科自学考试 769

(五)电视师范教育高师和中师专业自学收看生考试 770

四、毕业生就业工作 770

(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 770

(二)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 773

(三)毕业研究生就业 773

(四)自学考试毕业人员的使用与待遇 774

第十五部分 教学仪器、电化教育、实验室和图书馆工作 775

一、教学仪器供应和管理工作 775

(一)教学仪器设备行业管理规定 775

(二)教学仪器设备生产定点厂管理规定 777

(三)教学仪器设备研究项目管理规定 778

(四)高等学校物资管理规定 779

(五)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780

(六)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782

(七)教学仪器优质产品评选办法 783

(八)教学仪器研究成果鉴定办法 784

(九)教学仪器设备研究成果登记办法 785

(十)教学仪器设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办法 785

二、电化教育工作 786

(一)中小学电化教育 786

(二)电教中心(馆)与教育电视台(站)管理 789

(三)电教教材 793

(四)中小学音像教材 795

(五)优秀教育音像出版物评选办法 796

三、实验室工作 797

(一)中小学实验室 797

(二)中学实验教学 798

(三)实验教学普及县标准 799

(四)普通高等学校实验室 799

(五)普通高等学校开放研究实验室管理办法 801

四、图书馆工作 802

(一)中小学图书馆(室) 802

(二)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 804

(三)高等学校图书馆 806

(四)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808

第十六部分 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和教育审计工作 809

一、教育经费 809

(一)教育投入体制和原则 810

(二)教育费附加 811

(三)农村教育集资 811

(四)义务教育经费 812

(五)职业教育经费 813

(六)中等专业学校经费 813

(七)教育专项贷款 814

(八)农林中专和农村职业中学生产经营活动贷款 815

(九)高等学校基金 815

(十)普通高等学校“211工程”专项资金 817

(十一)高等教育投入和条件保障 817

(十二)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生产实习经费 818

(十三)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业务费 819

(十四)科研单位事业费拨款和收益分配 820

(十五)公费出国留学人员经费开支标准 821

(十六)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经费管理办法 823

(十七)外国来华留学生经费开支标准 824

(十八)外国来华留学生经费管理办法 826

(十九)成人教育经费 827

(二十)特殊教育补助费 829

(二十一)工读学校经费 830

(二十二)社会力量办学经费 831

(二十三)国家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监测制度 831

二、学校财会制度 832

(一)中小学财务制度 832

(二)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 833

(三)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836

(四)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841

(五)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工作 848

(六)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办法 850

(七)中小学校办产业周转金管理办法 852

(八)高等学校校办工厂财务管理办法 854

三、教育收费及管理 854

(一)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办法 855

(二)普通高级中学收费管理办法 855

(三)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管理办法 856

(四)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 857

(五)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 857

(六)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 858

(七)高等学校接受委托培养学生的收费办法 858

(八)高等学校进修学员收费标准 859

(九)高等学校举办函授和夜大学的收费办法 860

(十)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经费的管理 860

(十一)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经费的管理 861

(十二)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经费的管理 861

(十三)研究生招生报名费、赴校路费的管理 862

(十四)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管的考试收费标准 862

(十五)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从考生报名考试费中提收部分考试费的规定 863

四、学生奖学金、助(贷)学金和困难补助费的管理 863

(一)中小学学生助学金制度 863

(二)中小学“宋庆龄奖学金” 864

(三)技工学校助学金 864

(四)普通高等学校奖学金制度 864

(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贷款制度 865

(六)普通高等学校奖学金和贷款基金来源及管理办法 866

(七)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本、专科学生贷款办法 867

(八)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贷款偿还办法 867

(九)普通高等学校“特困生”补助 868

(十)委属高等学校在校生定向补贴办法 869

(十一)普通高等学校对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的规定 869

(十二)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生活补助费的规定 869

(十三)普通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基金 869

(十四)民办教师学员在高校劳模班学习期间待遇 870

(十五)研究生奖学金制度 870

(十六)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生活待遇 870

(十七)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办法 871

(十八)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871

(十九)香港人士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872

(二十)外国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873

五、教育纳税 874

(一)各级各类学校免征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规定 874

(二)事业单位奖金税的规定 875

(三)高等学校免征奖金税的规定 876

(四)勤工俭学收益纳税的规定 876

(五)自筹投资新建学校建筑税征收的规定 877

(六)免征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金税的规定 877

(七)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收入征税的规定 877

(八)技术转让收入的征税办法 877

(九)科教用品报运进口免税办法 878

(十)个人收入调节税的缴纳规定 879

六、教育审计 880

(一)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准则 880

(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机构与职责 885

(三)教育系统审计事务所 887

(四)高等学校财务收支审计实施办法 888

(五)高等学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实施办法 889

(六)中小学财务收支审计实施办法 890

(七)教育系统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实施办法 892

(八)教育系统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 894

(九)教育系统固定资产审计实施办法 895

(十)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896

(十一)中小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899

(十二)教育系统企业单位有关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900

(十三)教育系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实施办法 901

第十七部分 学校基本建设工作 907

一、城市幼儿园园舍建设 907

(一)城市幼儿园园舍建筑面积定额 907

(二)城市幼儿园园舍用地面积定额 908

二、中等师范(幼)学校和城市一般中小学校舍建设 910

(一)中等师范学校和城市一般中小学校舍规划面积定额 910

(二)城市一般中小学用地面积定额 911

(三)城市一般中学校舍规划面积定额 911

(四)城市一般小学校舍规划面积定额 912

(五)中等师范学校和城市一般中小学教学、行政用房主要建筑标准 913

三、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建设 929

(一)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 929

(二)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用地面积定额 935

四、一般高等学校校舍建设 939

(一)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 939

(二)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调整和补充意见 943

五、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职责 945

(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 945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管理职责 946

(三)高等学校的管理职责 946

六、高等学校外籍教师宿舍建筑标准 947

(一)建设内容 947

(二)建筑面积定额 947

(三)层高与装饰标准 947

(四)设备标准 947

(五)建筑覆盖率 947

七、有关教育用地的规定 947

第十八部分 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处罚工作 949

一、教育督导工作 949

(一)教育督导的任务与督导机构 949

(二)督学 950

(三)教育督导实施办法 950

(四)教育督导评估的目的 951

(五)教育督导评估内容 951

(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 952

(七)贫困地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标准 954

(八)“双基”工作奖励与处罚的规定 955

二、教育行政处罚工作 956

(一)处罚原则 956

(二)处罚种类 957

(三)处罚程序与执行 95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