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昌图县志1986-2000
昌图县志1986-2000

昌图县志1986-2000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昌图县史志编审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4118745
  • 页数:6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基础教育新概念》系列丛书之一,力图完整、准确地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精神以及时代的教育精神,在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根本精神的指导下,综合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理论,结合时代具体的教育需要,为世纪之交的教育实际工作者提供一分丰盛的精神食粮,促进基础教育更快、更好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全书具有时代性、问题性、普及性、操作性的特点。
《昌图县志1986-2000》目录

总述 1

要述昌图地理位置、区划建置等基本情况和15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概貌 1

第一编 自然 环境 9

第一章 山峰河流 9

第一节 山峰 9

第二节 河流 10

第二章 矿藏资源 11

第一节 金属矿藏 11

第二节 非金属矿藏 12

第三章 土地资源 13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分区 13

第二节 土壤种类、分布及特点 14

第三节 土壤与肥力 14

第四章 动植物资源 15

第一节 植物 15

第二节 动物 15

第五章环境保护 16

第一节“五二四”工程 16

第二节 城关河及“八一”水库整治 16

第三节 生态农业建设 17

第四节 环境综合治理 17

第五节 环境监测 17

第六章 气象地震 20

第一节 气象 20

第二节 地震 24

第二编 农业 25

第一章 种植业 25

第一节 机构 25

第二节 农村体制改革 26

第三节粮食生产 26

第四节 经济作物 27

第五节 果树 30

第六节农业投入 31

第七节 科技兴农 32

第八节 农业灾害 32

第二章 林业 33

第一节 机构 33

第二节 森林分布 33

第三节 林业保护区 34

第四节 造林绿化 34

第五节 育苗 35

第六节 病虫害与护林防火 36

第七节林业经济 36

第三章 畜牧业 37

第一节畜牧生产 37

第二节 科技兴牧 38

第三节 畜牧生产基地 39

第四节 动检与防疫灭病 40

第四章 水利 41

第一节 灌溉工程 41

第二节 治涝工程与水土保持 42

第三节 水库 43

第四节 河道建设 44

第五节 抗旱防汛 44

第六节 南城子引水工程 45

第五章 农机 46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46

第二节 农用机械 47

第三节 农 机作业 47

第四节 农 机推广 49

第三编工业 52

第一章 国有工业 52

第一节 企业体制改革 52

第二节 工业生产 52

第三节 新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 54

第二章 县属集体工业 55

第一节 产品产量 55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 56

第三节 企业分布 57

第四节 名优、出口产品 58

第三章 乡镇工业个体工业 61

第一节 生产与经营 61

第二节 产品产量 62

第三节 出口产品 63

第四节 个体、私营工业 64

第四编 基础设施 67

第一章 交通 67

第一节 公路桥梁 67

第二节 公路运输 68

第三节 铁路 70

第二章 邮电 72

第一节 机构 72

第二节 邮路及邮政业务 73

第三节 电报 73

第四节 电话通信 74

第五节 市话网 74

第六节 农话网 75

第七节 邮电建设 75

第八节 移动通信 76

第九节 联通 76

第三章 城乡建设 76

第一节 机构 76

第二节 县城建设 78

第三节 乡镇建设 81

第四节 园林绿化 81

第五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82

第六节 建筑业 83

第七节 液化气 83

第四章 供电 83

第一节 机构 83

第二节 供电设施 84

第三节 用电 87

第四节 供电管理 88

第五节 安全管理 90

第五编 贸易 91

第一章 国有商业 91

第一节 机构 91

第二节 商业体制改革 91

第三节 商品经营 92

第四节 清产核资 93

第五节 县级公司 94

第二章 粮食商业 100

第一节 机构人员 100

第二节 粮食体制改革 100

第三节 粮食收购 101

第四节 粮食销售 102

第五节 粮食仓储调运 102

第六节 多种经营 103

第七节 财务 104

第八节 粮办工业 105

第九节 粮食职工干部学校 105

第三章 供销合作社商业 106

第一节 企业机构 106

第二节 企业经营 107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 108

第四节 生产资料供应 109

第五节 农村日用品供应 110

第六节 农副产品收购 111

第四章 个体私营商业 112

第一节个体商业 112

第二节私营企业 112

第五章 物资 113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113

第二节 物资经营 114

第三节企业改革 115

第六章 石油 115

第一节 机构 115

第二节 油品购销 115

第三节 企业改革 116

第七章外(经)贸 116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116

第二节 对外经济洽谈 117

第三节 经济技术协作 117

第四节 出口商品 118

第五节 外贸企业经营 118

第六节 基地建设 118

第七节 外贸体制改革 119

第八章 专卖 119

第一节 烟草专卖 119

第二节 酒专卖 121

第六编 金融 保险 123

第一章银行 123

第一节 人民银行 123

第二节 工商银行 126

第三节 农业银行 128

第四节 农业发展银行 130

第五节 建设银行 130

第六节 中国银行 131

第二章 信用社 132

第一节 农村信用联社 132

第二节 城市信用社 136

第三章 保险 139

第一节 人民保险 139

第二节 财产保险 140

第三节 人寿保险 141

第七编 中共昌图县委 143

第一章 历届代表大会 143

第一节第九届代表大会 143

第二节 第十届代表大会 144

第三节 第十一届代表大会 144

第四节 第十二届代表大会 145

第五节 第十三届代表大会 145

第二章 县委机构设置 146

第一节 机构 146

第二节 历届县委书记、副书记 147

第三章县委重大决策与重要会议 148

第一节 县委(常委)重大决策 148

第二节 县委重要会议 152

第四章 组织建设 156

第一节 基层组织 156

第二节 组织建设 157

第三节 党员 158

第四节 干部制度改革 160

第五节 干部培训 160

第六节 乡局领导班子建设 162

第七节 老干部管理 163

第八节 党群共同致富活动 164

第五章 精神文明建设 165

第一节 理论宣传教育 165

第二节 思想、政策宣传教育 166

第三节 爱国主义教育 167

第四节 文明单位建设 167

第五节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168

第六节“三讲”教育 169

第七节 新闻报道 169

第六章 统一战线 170

第一节 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 170

第二节 对台工作 170

第三节 非党干部和知识分子工作 171

第七章 机关党的建设 172

第一节 历届党代会 172

第二节 思想建设 172

第三节 组织建设 172

第八章 纪律检查 174

第一节 案件查处 174

第二节 纠风治乱 174

第三节 党风党纪与廉洁自律 175

第四节 效能监察 176

第八编 人大 177

第一章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177

第一节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77

第二节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178

第三节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178

第四节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178

第五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79

第二章 人大常委会 180

第一节机构与主任、副主任 180

第二节重要决策 180

第三节法制建设 181

第四节议案 182

第五节干部任免 183

第三章 依法监督 184

第一节工作监督 184

第二节法律监督 184

第三节人事监督 185

第四节代表视察 185

第九编 人民政府 187

第一章县、乡(镇)政府机构 187

第一节 县政府机构 187

第二节 历届县长、副县长 189

第三节 乡镇政府机构 190

第二章施政纪要 192

第一节 政府重大决策 192

第二节 重要会议 194

第三节 上级领导视察 197

第四节 外事与接待信访 199

第十编 人民政协 201

第一章 政治协商会议 201

第一节 政协第六届五次、六次全委会 201

第二节 政协第七届全委会 201

第三节 政协第八届全委会 202

第四节 政协第九届全委会 202

第五节 政协第十届全委会 202

第二章 政协常委会 203

第一节 机构与主席、副主席 203

第二节政协常委会议 205

第三章 参政议政 206

第一节 提案工作 206

第二节 委员视察和调研 207

第三节“三胞”工作 208

第四章 文史资料 208

第一节《文史资料集》 208

第二节《昌图女儿》 209

第三节 文史丛书 209

第十一编 武装 211

第一章 人民武装部 211

第一节 机构 211

第二节 基层武装部建设 211

第二章 民兵兵役工作 212

第一节 民兵组织 212

第二节 军事训练 213

第三节 预备役 213

第四节 劳武结合 214

第五节 兵役 215

第三章 人防 215

第一节机构与职能 215

第二节人防设施 216

第三节人防宣传教育 216

第十二编群团 217

第一章 工会 217

第一节历届会员代表大会 217

第二节基层工会组织 218

第三节文体活动 218

第四节职工生活 218

第五节维护职工民主权益 219

第六节职工教育 219

第二章 妇女联合会 219

第一节 历届妇代会 219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220

第三节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220

第四节 妇女宣传工作 221

第五节“双学双比”活动 221

第六节 少年儿童工作 222

第三章 共青团 223

第一节 团代会 223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223

第三节思想教育 224

第四节“龙腾杯”、“明星杯”竞赛 224

第五节农村科技 225

第六节 学校团队工作 225

第七节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226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 227

第一节会员代表大会 227

第二节 会员 227

第三节思想教育 227

第四节 经济实体 228

第十三编 政法 229

第一章 政法司法 229

第一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29

第二节 普法 230

第三节 法律服务 230

第四节 律师公证 230

第五节 人民调解 230

第二章 检察 231

第一节机构 231

第二节刑事检察 231

第三节职务犯罪侦查 231

第四节监所、民行、控申检察 231

第五节队伍建设 232

第三章 审判 233

第一节 刑事审判 233

第二节 民事审判 234

第三节 经济审判 234

第四节 行政审判 235

第五节 告诉申诉、立案 235

第四章 公安 235

第一节 机构 235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236

第三节 隐蔽斗争 237

第四节 预审、监管 238

第五节 治安管理 238

第六节 户政管理 239

第七节 内部保卫 239

第八节 交通管理 240

第九节 消防 240

第十节 法制建设 240

第十一节基层建设 241

第五章 劳动教养 241

第一节 机构 241

第二节 管理教育 242

第三节生产经营 242

第十四编 人事民政劳动 243

第一章 人事、工资 243

第一节 干部管理 243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考核 245

第三节 技术职称管理 245

第四节 工资管理 246

第五节 干部退休 247

第六节 人才开发与安置 248

第二章 民政 249

第一节 村(居)民委员会建设 249

第二节 优抚安置 249

第三节 社会福利企业 250

第四节 社会保障 250

第五节 赈灾救济 251

第六节 婚姻管理 251

第七节 扶贫 252

第八节 殡葬管理 252

第九节 残疾人事业 252

第十节 社团管理 252

第十一节勘界、地名 253

第三章 劳动管理 253

第一节 机构职能 253

第二节 用工制度改革 253

第三节 劳动工资 254

第四节 安全生产 255

第五节 技术培训与鉴定 255

第六节 劳动保险 255

第十五编 财政税务 257

第一章 财政 257

第一节 机构 257

第二节 财政收入 257

第三节 财政支出 258

第四节 组织筹措资金 259

第五节 财政预算管理 259

第六节 县乡财政体制 259

第七节 国有资产管理 259

第八节 国库券发行 259

第九节控购工作 260

第二章 地税 261

第一节 税收征管 261

第二节 税收入库 261

第三节 依法治税 262

第三章 国税 262

第一节 机构职能 262

第二节 税收入库 263

第三节 税收征管 263

第十六编经济管理 265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 265

第一节 工业企业改革 265

第二节 流通体制改革 266

第三节 县乡综合体制改革 267

第四节 农村体制改革 267

第五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67

第六节 住房制度改革 268

第二章 计划管理 268

第一节 机构职能 268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管理 268

第三节 项目管理 270

第四节重点商品管理 270

第五节 矿产资源管理 271

第三章 工商管理 272

第一节 市场 272

第二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275

第三节 企业登记与合同管理 276

第四节 招商引资 276

第五节 协会 277

第四章 统计 278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调查 278

第二节 统计制度改革 278

第五章 物价 279

第一节 物价管理 279

第二节 收费管理 281

第三节 物价评估 281

第四节 价调基金 281

第五节 农产品成本调查 281

第六章 技术监督 283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283

第二节 质量管理 283

第三节 计量管理 284

第七章 审计 285

第一节 国家审计 285

第二节 社会审计 285

第三节 内部审计 285

第四节 乡镇审计 286

第十七编 科技 287

第一章 科技管理 287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 287

第二节 科技示范 287

第三节 科技立项与科技成果 288

第四节 科技队伍 292

第二章科学普及 292

第一节 科普网络 292

第二节 科技培训 293

第三节 科技服务 294

第四节 学会活动 295

第五节 青少年科技教育 295

第十八编 教育 297

第一章 教育管理 29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97

第二节 各类学校 298

第三节 教育投资 299

第四节 素质教育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01

第五节德育管理 301

第六节 招生考试 302

第七节 勤工俭学 303

第八节 党群工作 304

第九节 学校体育卫生 305

第十节 教育志编修 309

第十一节 教育督导 309

第二章 学前教育 310

第一节 幼儿园 310

第二节 学前班 310

第三节 幼儿教师 311

第四节 中心幼儿园 311

第三章 小学教育 312

第一节 小学分布 312

第二节 学制及课程设置 314

第三节 师资 315

第四节 教学改革 315

第五节 民族教育 316

第六节 特殊教育 317

第四章 中学教育 317

第一节 中学布局 317

第二节 校舍及设备 318

第三节 师资队伍 318

第四节 学制与课程设置 319

第五节 招生、升学 319

第六节 教学改革 321

第五章 职业成人教育 321

第一节 职业高中 321

第二节 职教中心 322

第三节 技工学校 322

第四节 师范学校 323

第五节 初级职业教育 323

第六节 教师进修学校 324

第七节 职工教育 324

第八节 农民教育 325

第九节 电大 325

第十九编文化体育 327

第一章 文化艺术 327

第一节 电影 327

第二节 戏剧、曲艺 328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329

第四节 图书 330

第五节 群众文化 331

第六节 文物 331

第七节 文联 332

第二章 广播电视 335

第一节 广播 335

第二节 电视 335

第三章 档案 336

第一节 档案管理 336

第二节 档案室定级、升级 337

第三节 档案服务 339

第四章 史志 339

第一节 方志 年鉴 339

第二节 地方党史 340

第三节 专业志与地情书 340

第五章 体育 340

第一节 群众体育 340

第二节体育竞赛 341

第三节业余体校 341

第二十编 卫生 医药 343

第一章 医疗卫生 343

第一节 机构 343

第二节 县级医院 344

第三节 结核病、地方病防治 346

第四节 妇幼保健 347

第五节 防疫 348

第六节 卫生 349

第七节 农村医疗卫生 351

第八节 公费医疗 352

第二章 药品 352

第一节 药品经营 352

第二节 药政管理 353

第三章 计划生育 354

第一节 机构 354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 354

第三节 计划生育成果 355

第二十一编社会生活 357

第一章 人口民族宗教 357

第一节 人口 357

第二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 358

第三节 民族 358

第四节 宗教 359

第二章 人民生活 360

第一节 城镇职工生活 360

第二节 农村人民生活 362

第二十二编乡镇场 366

第一章 镇建制 366

第一节 昌图镇 366

第二节 八面城镇 369

第三节 老城镇 374

第四节 宝力镇 378

第五节 三江口镇 383

第六节 双庙子镇 387

第七节 金家镇 390

第八节 毛家店镇 394

第九节 泉头满族镇 398

第十节 老四平镇 402

第十一节 四合镇 405

第十二节 四面城镇 409

第十三节 亮中桥镇 412

第十四节 马仲河镇 417

第十五节 前双井镇 421

第十六节 头道镇 424

第十七节 两家子镇 428

第十八节 此鹭树镇 429

第十九节 大洼镇 433

第二十节 东嘎镇 437

第二十一节 朝阳镇 441

第二十二节 七家子镇 445

第二十三节 古榆树镇 450

第二十四节 傅家镇 455

第二章 乡建制 459

第一节 昌图站乡 459

第二节 满井乡 463

第三节 太平乡 466

第四节 十八家子乡 470

第五节 曲家店乡 473

第六节 平安堡乡 477

第七节 下二台乡 480

第八节 大兴乡 483

第九节 大四家子乡 487

第十节 万安乡 491

第十一节 长发乡 494

第十二节 后窑乡 498

第十三节 通江口乡 502

第十四节 长岭子乡 505

第三章 农林场 508

第一节 两家子农场 508

第二节 三江口农场 510

第三节 宝力农场 513

第四节 傅家机械林场 515

第五节 新乡农场 518

第六节 虻牛马场 521

第二十三编 人物 527

第一章 模范人物 527

第一节 全国劳动模范简介 527

第二节 全国系统劳动模范简介 527

第三节 省劳动模范简介 531

第四节 市劳动模范名表 535

第五节 县劳动模范名表 536

第二章 知名人物 541

第一节 籍历昌图名人简介 541

第二节 海外名人简介 546

第三节 现役副师以上军官名表 547

第三章 逝世人物传略 548

第一节 籍历昌图逝世人物传略 548

第二节 客籍逝世人物传略 551

第三节 烈士传略 555

附录 559

一、大事年表 559

1986~2000年大事记 559

二、专文 565

“三讲”教育,是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保证与组织保证 565

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设高效、创新、务实、廉洁的政府 56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570

玉米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 573

推进农业产业化兴县富民奔小康 575

发展畜牧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 578

强化“统”的功能稳步发展农业生产 580

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582

粮食连续增产的基本经验 584

探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路子 585

三、补遗 587

(一)历史事件考证 587

辽海卫遗址考证 587

韩州建置考证 588

肃州建置考证 588

通州建置考证 588

招苏台河名考 589

两宗(徽、钦二帝)轶事 589

古高丽城遗址考证 589

明边墙在昌图境内走向及墩台、古道 589

柳条边 590

通江口古渡与漕运 590

牌楼屯 591

旗留界 591

(二)日伪事件与罪行 591

日伪时期县政权机构 591

基层政权机构 592

伪警察组织 593

伪协和会 594

伪县兴农合作社 594

昌图县隶属四平省区划 594

日伪时期教育 595

“细菌战” 597

抓劳工 597

日本开拓团 599

粮谷出荷 599

血染五道沟 600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的屠杀 600

抗日爱国斗争 601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过的英模代表 602

劳动模范朱永凤 602

劳动模范王振生 602

劳动模范曾跃拔 602

劳动模范张文富 602

劳动模范彭万江 602

劳动模范李明海 602

劳动模范潘兴海 603

劳动模范孙永德 603

劳动模范胡彩琴 603

技术能手朱孝义 603

劳动模范张兴久 603

劳动模范刘景山 603

劳动模范郑殿武 604

革新能手张伯勋 604

红旗手徐径 604

特级教师于雅娟 604

劳动模范徐振江 604

劳动能手杨作先 604

英模代表荣淑媛 605

劳动模范于明义 6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