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动力教育
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动力教育

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动力教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黎乔立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40696504
  • 页数:2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既是通俗著作,又是学术著作。说它是通俗著作,是因为这本书首先是给家长们写的,尤其是给那些因为孩子不爱学习而大伤脑筋的家长写的。又是在学术上有突破的学术书。这本书包含着一些新的、原创性的思想,值得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学者注意。
《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动力教育》目录

第一编“动力教育”的理念 1

第一章“种植学习热情”的提出及其在网上引起的讨论 1

第二章 动力教育的性质和方法 8

一、什么是“动力教育” 8

二、狭义的和广义的“动力教育” 10

三、动力教育是与知识教育结合着的学习动力教育 11

四、动力教育是一种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学习动力教育 13

五、社会因素在动力教育中的地位 16

第三章 动力教育对人性的理解与巴甫洛夫体系的区别 18

一、巴甫洛夫高级神经系统学说缺乏对大脑深层的探索 18

二、“反射”不仅是信息的反应,也是能量的反应 22

三、人不仅是反应的机器,也是缓解反应的机器 25

四、以训练代教育的方向不可取 29

第四章 动力教育对教育与游戏关系的新观念 32

一、把儿童看做成人是教育的根本错误 32

二、学习与游戏的一致性 33

三、从“童心”到“业成于勤而精于嬉” 36

四、围棋游戏对教和学的启示 39

五、什么是启发式教育 42

六、“嬉”而有度与自控力的培养 46

七、《虎妈妈的战歌》对父母的误导 49

八、“狼爸”是一头凑热闹的“狼” 51

第五章 动力教育也是心理能量学的教育 53

一、教育不仅是反映论的教育,它更是缓解论的教育 53

二、成功的教育:狮群面前出现一只蹦跳着的羚羊 55

三、失败的教育: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57

四、科学的发展有时需要的不是数据而是探照灯 61

五、一个设想:按游戏机的模式改造教育的结构 63

第六章 为什么动力教育要求教育者补上深层心理学的课 66

一、苏联心理学家对深层心理学的否定及其对中国教育观念的影响 66

二、非智力因素研究的进步性及其先天不足 68

三、情感因素在动力教育中的价值 70

四、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应在深层心理学的领域补课 75

第七章 动力教育的教育原则 78

一、曲直相辅原则 78

二、压缓互补原则 82

三、挑战应战原则 83

四、潜意识评价原则 86

五、协商先行的奖罚原则 88

第二编保护我们民族的宇宙蓝精灵 91

第一章 品德的开端 91

一、动力教育包含对生命的热爱 91

二、从不溺爱开始的品德教育 95

三、重视勤俭朴素的品德教育 96

四、培养诚实正直的品格 97

五、“能做的事自己做”是责任感的开始 98

六、用游戏式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的素质 101

七、应当为培养公民品德做准备 103

八、父母要树立公正的“裁判”形象 105

第二章 自卑感与成就动机 107

一、自卑感可以转化为成就动机 107

二、成就动机与自我直觉的关系 109

三、从我的个人经历看成就动机和“持久应激元”在成长中的作用 111

四、寒门也能出贵子 117

第三章 个性——群性 120

一、个性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二元论 120

二、个性与表现个性的权利 122

三、我的单车是我的个性 124

四、“求超欲”的教育 129

五、个性的“逆反”考验父母的智慧 131

六、与个性教育同时存在的群性教育 133

第四章 保护我们民族的宇宙蓝精灵 136

一、从知识界的假论文潮看中国面临的教育危机 136

二、从经济转型的需要看中国的创造性危机 137

三、过时的教育思想的文化历史原因 141

四、中国人得不到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的教育心理学探讨 143

五、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147

六、想出乔布斯,就应允许孩子自己探索 149

七、应鼓励“傻问题”的发问 152

八、创造性教育需要游戏精神 153

九、让孩子在“玩”中建构“自我” 155

十、要培养能抵御中庸主义的个性 157

十一、保护我们民族的宇宙蓝精灵 158

十二、创造性教育应注意的“度” 160

第五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 162

一、什么是挫折感 162

二、认识是对挫折感的有力缓解 164

三、挫折不需要怜悯 166

四、“持久应激元”的进化论价值 167

五、帮助孩子拨正嫉妒心理 173

六、帮助孩子走出孤独 174

七、帮助孩子克服捣乱行为 175

八、与孩子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 182

第六章 学龄儿童家长怎样配合学校教育 184

一、四年级击鼓 184

二、关掉电视机,读几本伟大著作 186

三、玩游戏的电脑能否放在孩子房间 187

四、把学校的分数竞争转换成竞争性游戏 188

五、学习时间的博弈——70%>30% 190

六、化解意义障碍,尊重孩子的独立要求 191

第三编 从家庭到学校 194

第一章“德智体”的素质目标应该改革了 194

一、素质教育的名与实 194

二、素质光是德智体美劳仍很不够 195

三、应该积极进行素质和分数的合作 198

四、只重视分数的家长应多个心眼 199

第二章 对幼小衔接的建议 202

一、幼小衔接不佳压抑了儿童“小自然”的正常发展 202

二、小学入学考试造成的恐慌 204

三、应立法禁止幼儿阶段的学科教育 205

四、应该由小学低年级更多地去适应幼儿园的教育 207

五、建议小学增加新课程:童话与游戏 208

第三章 减负之后怎么办 211

一、减负的背景 211

二、减负的成果及减负后的“三无”现象 212

三、学生负担的反弹及影子教育的发展 213

四、减负要求教育观念根本改变 216

五、黄全愈怎样给“玩”平反 217

六、减负后的作业 221

七、特色学校的创建 223

八、“研究性学习”的兴起与困惑 225

第四章 我们的孩子不能做笼中小鸟 228

一、为什么要进行自然教育 228

二、我们的体质仍属于狩猎——采集时代 229

三、我们的城市孩子正在变成笼中的小鸟 230

四、怎样补上自然教育这一课 232

五、自然教育能帮助孩子打开文化的大门 233

第五章 小班制教学是对经济转型的投资 236

一、大班教学的优势和弊端 236

二、教育发展要适应产业转型的要求 238

三、小班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8

第六章 教育改革应当是我们民族传统的革新 241

一、我们缺少的是科学的传统,但我们可以学习科学的精神 241

二、教育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243

三、向适度轻松型社会过渡 245

第四编一云霞的采撷 249

第一章 赏识教育——一种有待展开的动力教育 249

一、赏识教育的动力教育特征 249

二、赏识教育的人本主义性质 251

三、赏识教育的待展开方面:“不赏识”有时是最好的教育 255

第二章 主体意识的建立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258

一、主体意识的萌芽 258

二、认识自身是主体的重要功能 259

三、主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与动力的产生 260

四、自我价值与学习动力的关系 261

第三章 本书对皮亚杰认知结构阶段论的补充及潜结构问题 263

一、美国的幼教改革 263

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论及其对幼教思想的影响 264

三、皮亚杰在实验上的失误 266

四、维果茨基理论对皮亚杰认知结构论的补充——“最近发展区” 267

五、本书对皮亚杰认知结构论的第一个补充:同化中应包含局部调节 269

六、本书对皮亚杰认知结构论的第二个补充:潜结构问题 270

第四章 动力教育与审美生理学的关系 274

一、我当年提出“审美生理学”的由来 274

二、对“人”的控制论认识 278

三、缓解美学与实践美学、认识美学的不同 281

四、动力教育和审美生理学是同一棵树上的两个果子 283

五、两本书支持了“体内平衡原则”的动机理论 285

后记我不是分数挂帅的“受惠者” 29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