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学校体育学  第3版
学校体育学  第3版

学校体育学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雪红,张虹,陈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3090020
  • 页数:1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体育专业基础课教材,介绍学校体育教育的相关理论。
《学校体育学 第3版》目录

第一章 学校体育学概述 1

一、学校体育学的概念 1

二、学校体育学的学科性质 1

三、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

四、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 2

五、学校体育学学科体系介绍 3

本章小结 5

第二章 学校体育课程的历史沿革及其思想演变 6

第一节 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6

一、古代教育中的体育思想 6

二、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 7

三、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发展 10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2

一、学校体育思想启蒙 12

二、军国民体育思想及其影响 13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影响 13

四、自然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14

五、苏联体育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16

六、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17

第三节 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趋势 18

一、终身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 19

二、各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20

三、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22

本章小结 23

第三章 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24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功能 24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 24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25

三、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 27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地位 29

一、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9

二、学校体育是我国国民体育的基础 29

三、学校体育是传播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教育因素 30

第三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31

一、学校体育目标的概述 31

二、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32

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33

四、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 36

本章小结 38

第四章 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 39

第一节 课程与体育课程 39

一、课程的概念 40

二、体育课程的概念 41

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本质 43

一、体育课程的形态与结构 43

二、体育课程的特点 45

三、体育课程的本质 46

四、课程的类型 47

第三节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 51

一、教学的概念 51

二、体育教学的概念 52

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52

第四节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55

一、体育课程的生理学基础 56

二、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56

三、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57

四、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58

五、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 58

本章小结 59

第五章 学校体育课程的功能和目标 60

第一节 体育课程的功能 60

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目标 62

一、体育课程目标 63

二、我国体育课程标准简介 64

三、《课程标准》和《体育教学大纲》的区别 70

本章小结 70

第六章 体育课 71

第一节 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 71

一、体育课的类型 71

二、体育课的结构 74

第二节 体育课的准备 77

一、备课的意义 77

二、备课的形式 77

三、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77

第三节 体育课的实施 79

一、体育课堂常规 79

二、体育课中队列队形的运用 80

三、体育课中场地器材的布置 81

四、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 81

第四节 体育课密度的测定与计算 85

一、体育课的密度的概念和意义 85

二、体育课密度的安排与调节 86

三、体育课的密度的测定与计算 86

四、体育课的密度的分析 89

第五节 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测量与分析 89

一、体育课的生理负荷 89

二、体育课的心理负荷 93

第六节 体育课的评价 96

一、体育课程评价 96

二、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98

三、体育课程学习评价 104

本章小结 111

第七章 学校课余体育锻炼 113

第一节 课余体育锻炼的意义、特点和原则 113

一、课余体育锻炼的概念和意义 113

二、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 115

三、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 116

第二节 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118

一、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 118

二、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 120

第三节 课余体育锻炼的实施 129

一、课余体育锻炼工作计划的制订 129

二、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实施 131

三、课余体育锻炼的评价 132

本章小结 133

第八章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134

第一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 134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 134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135

第二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137

一、学校运动队 137

二、基层训练点 138

三、体育特长班 138

四、体育俱乐部 138

第三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138

一、运动队的组建 139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计划的制订 141

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 144

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的运用 146

五、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 149

本章小结 151

第九章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 152

第一节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152

一、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 152

二、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153

第二节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154

一、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 154

二、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 155

三、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156

四、课余体育竞赛的方法 159

本章小结 162

第十章 体育教师 164

第一节 体育教师的地位、作用和特征 164

一、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164

二、体育教师的特征 166

第二节 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 168

一、课堂管理的内容 168

二、课堂管理的过程 171

三、师生之间的互动 172

四、课堂与外部的互动 173

第三节 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与研究 174

一、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 174

二、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 175

第四节 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 178

一、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178

二、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181

本章小结 185

参考资料 18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