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杨宗义,赵伶俐编译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41503029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
《教育评价》目录

第一章 教育评价的意义和性质 1

第一节 教育系统中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1

一、教育系统与评价 1

二、教育系统中的输入、输出与评价 3

三、教育中的决策与评价 5

四、反馈信息的学习心理学效果 6

第二节 测量和评价 9

一、教育测量和测验 9

二、教育评价 11

三、测量、测验与评价的关系 11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功能和领域 13

一、评价的功能 13

二、教育评价的领域 15

第四节 教育评价的发展 17

一、教育测量运动 17

二、教育评价运动 19

三、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 21

四、教育工程学和学习心理学的影响 22

五、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 22

第五节 教育评价研究的问题 24

第二章 学习的评价 26

第一节 学习指导的目标及其评价 26

一、教育目标的意义 26

二、目标的分析和具体化 27

第二节 学习指导的评价 39

一、学习指导的效果与评价 39

二、学习指导的过程与评价 45

三、学习时间的长短与评价 57

第三节 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62

一、什么是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62

二、两种评价解释法的特征 66

三、两种评价解释法的现状和展望 70

第三章 学力的评价 73

第一节 指导目标的评价方法 73

一、教育目标的分类模式 73

二、知识目标、理解目标的测验 79

三、思考目标、创造目标、评价力目标的测验 83

四、技能目标、表现·作品目标的测验 87

五、态度目标、兴趣目标的评价法 92

六、鉴赏目标、习惯目标的评价法 97

第二节 标准学力测验的作用和方法 99

一、标准学力测验的意义 99

二、标准学力测验的种类 103

三、标准学力测验结果的表示 107

四、标准学力测验的应用 111

第四章 智力的评价 119

第一节 智力测验和评价史略 119

一、智力测验的萌芽期 119

二、“理解儿童”的手段的探索 120

三、智力测验的诞生 122

第二节 智力测验和评价的意义 123

一、对发展诊断的意义 123

二、对学习指导的意义 130

三、智力测验的功罪 133

第三节 智力测验及评价的对象 134

一、智力观和智力测验观 134

二、对测验结果的认识 140

第四节 智力测验的种类和主要特征 144

一、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144

二、言语式测验和动作式测验 145

三、其它测验 146

第五节 智力测验结果的特征 147

一、智力测验与标准化 147

二、同一智力测验结果的变动性 148

第五章 品德的评价 152

第一节 品德评价的特殊性和困难性 152

一、什么是品德 152

二、品德的结构 153

三、品德的动态特征 154

四、品德评价的注意事项 154

第二节 品德评价的方法 156

一、观察法 157

二、面谈法 158

三、问卷法 159

四、人物推定法 160

五、投射法 160

第三节 品德指导的评价 165

一、指导计划的评价 165

二、指导方法的评价 167

第六章 性格·行为的评价 169

第一节 性格·行为评价的意义 169

一、什么是性格 169

二、性格·行为评价的观点和方法 169

第二节 观察法、面谈法和评定法 170

一、观察法 170

二、面谈法 172

三、评定法 174

第三节 问卷法 175

一、什么是问卷法 175

二、矢田部·吉尔福德性格测验(Y-G) 176

三、向性测验 177

四、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 177

五、莫兹利性格测验(MPI) 178

六、焦虑量表(MAI) 179

七、爱德华兹个人倾向量表(EPPS) 179

第四节 作业测验法 180

一、克雷别林·内田心理作业测验 180

二、本德尔式视觉记忆测验 181

三、唐尼意志气质测验 181

第五节 投射法 181

一、什么是投射法 181

二、罗夏测验 182

三、主题统觉测验(TAT) 183

四、图片挫折测验(P F测验) 183

第七章 课外活动的评价 193

第一节 课外活动总体计划的评价 193

一、评价的对象和观点 194

二、评价的方法 196

第二节 学生活动的评价 197

一、评价的特点 197

二、评价的对象和观点 198

三、评价的方法 199

第三节 学校例行活动的评价 203

一、评价的特点 203

二、评价的对象和观点 204

三、评价的方法 206

第四节 班级指导的评价 207

一、评价的特点 207

二、评价的对象和观点 208

三、评价的方法 209

第五节 课外活动评价结果的利用 212

一、汇集学生发展的评价资料 212

二、对学生个性的理解和记录 212

第八章 学生指导的评价 214

第一节 学生指导的评价的意义 214

一、评价学生指导的必要性 214

二、学生指导的评价的目的 216

第二节 学生指导的评价方法和问题 217

一、指导对象的发现 217

二、决定优先指导的对象和顺序 219

三、学生指导的实践和评价 222

第三节 指导的失败及其克服 224

一、中学生的自杀 224

二、小学生的小偷小摸行为 225

三、关于学生指导的界限 227

第九章 学生的自我评价 229

第一节 自我评价的意义 229

一、自我评价的产生 229

二、自我评价的目的 230

三、自我评价的分类 231

四、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233

第二节 教学过程和自我评价 234

一、设定自我目标 234

二、思考过程的自我评价 235

三、团体中的自我评价 236

四、预计得分和自我评分 237

五、学习态度的自我评价 238

第三节 自我评价的结构及其形成 239

一、自我评价的结构 239

二、自我评价的倾向 240

三、自我评价基准的形成 245

第四节 有关自我评价的几个问题 247

一、自我评价的信度 247

二、自我评价的严格性和宽松性的归因 249

三 自我评价的训练 254

第十章 班级和学校管理的评价 256

第一节 班级和学校管理评价的理论基础 256

一、行为的规则因素 256

二、行为的个人因素 257

三、行为的文化因素 257

第二节 班级和学校管理评价的立场与方法 263

一、班风和校风 263

二、管理的动机和期待理论 268

三、集体参与性的评价 272

四、关于班级和学校管理的统一行为的评价 27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