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研究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研究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敏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24643
  • 页数:2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银行业行业特征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的结项成果。该书在现有国内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银行业行业特征和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特殊性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考察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薪酬激励和外部监管等内外部治理机制的特征、影响因素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从董事会治理、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高管薪酬以及外部监管等四个方面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银行业理论和实务界对银行公司治理的反思及提出的新的改革理念和政策措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对国际银行业公司治理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研究》目录

第一章 从行业特征视角拓展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领域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1

第二节 行业特征视角下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框架 6

一、研究目标 6

二、基本研究框架 7

第三节 初步结论和主要观点 7

一、关于银行股权结构及其治理的有效性 7

二、关于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特征和有效性 8

三、关于商业银行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影响因素、特征及其有效性 8

四、关于银行外部监管对内部治理的影响 9

五、关于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趋势 10

第四节 学术创新及后续研究展望 10

一、学术创新 10

二、后续研究展望 12

第二章 公司治理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13

第一节 公司治理机制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4

一、公司治理机制及其构成要素 14

二、影响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因素 15

第二节 银行业特征及其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 18

一、银行业的行业特征 18

二、行业特征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 20

第三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特征 22

一、总体特征 23

二、内部治理机制的特征 23

三、外部治理机制的特征 24

四、结语 25

第三章 股权结构与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27

第一节 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 28

一、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 28

二、股权属性与公司治理 36

第二节 股权结构与商业银行行为选择 41

一、银行业股权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42

二、股权结构与银行风险选择 45

三、股权结构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 46

第三节 股权结构与银行绩效 47

一、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 48

二、股东性质与银行绩效 48

三、股权结构与银行绩效的内生性 49

四、结语 51

第四章 股权结构、风险承担与银行绩效 53

第一节 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 55

一、股权结构与银行风险承担 55

二、股权结构与银行经营绩效 56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58

一、数据和变量选择 58

二、实证模型设定 59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62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二、实证结果分析 64

三、稳健性检验及进一步分析 71

四、结语 73

第五章 董事会治理与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特殊性 75

第一节 董事会的职能 76

一、监督职能 76

二、战略职能 77

三、资源依赖职能 78

四、董事会职能发挥的实态 79

第二节 董事会特征及其治理的有效性 80

一、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 80

二、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 81

三、董事会与CEO离职 82

四、董事会与CEO薪酬 83

五、董事会会议频率与公司绩效 83

六、董事会的内生性问题 84

第三节 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特殊性 86

一、商业银行董事会的职能 86

二、商业银行董事会的特征及其有效性 88

三、结语 89

第六章 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特征及有效性 90

第一节 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有效性:理论分析与实证假设 91

一、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 91

二、董事会结构与银行绩效 92

三、外部董事繁忙程度与银行绩效 94

四、董事会会议频率与银行绩效 94

五、总经理任职年限与银行绩效 95

六、董事会及管理层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 95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95

一、样本数据来源 95

二、变量及其操作性定义 96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96

四、实证模型设定 100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100

第七章 商业银行管理层薪酬激励的特殊性 106

第一节 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影响因素 106

一、薪酬激励契约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106

二、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影响因素 109

第二节 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有效性 115

一、管理层薪酬激励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115

二、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 117

三、股票期权激励与企业风险行为选择 118

四、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产品定价策略 120

五、管理层薪酬激励与兼并收购决策 120

六、经理人偏好与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 121

第三节 行业特征与商业银行管理层薪酬激励的特殊性 122

一、商业银行管理层薪酬水平 122

二、商业银行管理层薪酬结构 122

三、商业银行薪酬激励的有效性 126

四、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改进方向 128

五、结语 129

第八章 商业银行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30

第一节 商业银行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实证假设 131

一、资产规模 132

二、杠杆率 132

三、成长机会 133

四、董事会结构 133

五、管理层股票补偿 134

六、行业管制 134

七、期权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135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135

一、样本数据来源 135

二、变量及其操作性定义 136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136

四、实证模型设定 138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139

第九章 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与CEO薪酬激励 142

第一节 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与CEO薪酬 143

一、董事会规模与CEO薪酬 143

二、董事会结构与CEO薪酬 144

三、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CEO薪酬 146

四、大股东治理与CEO薪酬 146

五、CEO年龄与CEO薪酬 147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147

一、样本数据来源 147

二、变量及其操作性定义 147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148

四、实证模型设定 151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151

第十章 期权定价与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 155

第一节 基于SV-GED模型估计波动率的管理层股票期权定价模型 157

一、SV-GED模型及参数估计方法 157

二、基于SV-GED模型估计波动率的B-S期权定价模型 158

三、考虑到期日标的股票价格异常波动的管理层期权定价模型 159

第二节 基于沪深300指数的实证分析 160

一、基于SV-GED模型的市场收益率波动特征分析 161

二、SV-GED模型的参数估计 162

三、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资产的管理层股票期权价值及比较静态分析 163

四、结语 165

第十一章 期权设计与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 166

第一节 管理层期权激励基本模型 168

一、模型的基本框架 168

二、模型中优化问题的求解策略 169

第二节 基于多层期权的代理模型 170

一、单层期权和多层期权的成本—效用比较分析 171

二、基于多层期权的最优薪酬契约 173

第三节 数据模拟分析 174

第十二章 基于内生性视角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有效性 178

第一节 董事会结构和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内生性 179

一、董事会结构的内生性及其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179

二、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内生性及其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180

第二节 数据、变量及实证方法 182

一、样本数据 182

二、变量及其操作性定义 182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183

四、实证方法 185

第三节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185

一、方程联立性检验 185

二、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 186

三、结语 188

第十三章 外部监管与银行内部治理 189

第一节 外部监管对银行内部治理的影响 191

一、外部监管对公司内部治理影响的理论假说 191

二、实证研究假设 193

第二节 数据及实证方法 194

一、监管环境下银行内部治理有效性检验 195

二、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对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模型 195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197

一、监管环境下银行业内部治理结构及其有效性 197

二、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198

三、稳健性检验 201

四、结语 203

第十四章 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反思与改革 204

第一节 董事会治理的失效及改革 205

一、董事会治理的目标 205

二、商业银行董事的职责和能力 207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失败及改革 209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失败 209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体系的完善 209

第三节 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的缺陷与改进 211

一、现有薪酬激励机制的弊端 211

二、构建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213

第四节 银行业外部治理与监管的缺失和改进 216

一、外部治理与监管的失效 216

二、外部监管体系的完善 218

三、结语 219

参考文献 221

后记 25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