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经世史
中国经世史

中国经世史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邝士元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42642592
  • 页数:45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十七十八世纪美学下一篇:走进老子
《中国经世史》目录
标签:

第一章 历代田土税制得失 1

第一节 井田制度存在问题与兴废 1

井田释疑 1

井田施行之背景 3

周代井田制之内容 3

井田制度之得失 4

井田制度破坏之原因 5

第二节 晋代的户调制 6

西晋的户调制 6

东晋的户调制 6

第三节 北魏均田制的创设与得失 7

均田制度实施的原因 8

均田制度之内容 9

均田制度之得失 11

均田制度的影响 12

第四节 隋代均田制得失 12

隋均田制之推行 12

隋代均田政策之得失 14

第五节 唐均田制之推行 16

沿革与内容 16

优点方面 18

缺点方面 18

第六节 隋代之税率(租役调) 22

租调的课征 22

庸(役)的课征 23

第七节 唐代之税制(租庸调) 24

税制存在之商榷 24

租的课征 25

庸的课征 26

调的课征 26

隋唐租庸调征收比例表 26

第八节 两税制的施行及其得失 27

两税法推行之时代背景 27

两税法之内容 28

两税法之优点 29

两税法之缺点 30

第九节 明代鱼鳞册及其兴废 31

创制之原因 32

鱼鳞册之内容 32

鱼鳞册之优点 32

鱼鳞册之缺点 33

鱼鳞册之破坏原因 33

鱼鳞册之影响 34

第十节 明代黄册制度之得失 34

黄册创制之原因 34

黄册之内容 35

黄册之优点 36

黄册之缺点 36

黄册之影响 37

黄册废弃之原因 37

第十一节 一条鞭法与得失 38

创制之时代背景 38

一条鞭法之内容 39

一条鞭法之优点 39

一条鞭法之缺点 40

一条鞭法破坏的原因 41

第十二节 租庸调与两税法之比较 42

第十三节 租庸调与一条鞭法的比较 44

内容性质的比较 44

优点方面的比较 45

缺点方面的比较 46

第十四节 两税制与一条鞭法之比较 47

背景之比较 47

内容之比较 48

利弊之比较 49

第二章 历代经济与商业的发展 51

第一节 秦汉时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51

秦汉重农的原因 51

秦汉抑商的原因 53

第二节 唐宋市舶司的设置与影响 55

唐宋市舶司之沿革 55

市舶司之职务 56

官制及场务 57

市舶司之影响 57

第三节 宋代交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58

宋代交子的渊源 58

宋交子发行的原因 59

宋代交子的内容 60

制度的演变 60

宋代纸币衰落之原因 61

宋代纸币发行的影响 62

第四节 宋代的对外贸易 63

宋代与阿拉伯贸易发达的背景 63

宋代对外贸易发达所具备的条件 65

第五节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 67

南北经济交化转移之情况 67

南北经济转移之原因 69

第三章 秦汉隋唐中央行政的得失 72

第一节 秦汉宰相制度得失及其比较 72

秦汉宰相制度 72

秦汉宰相制度之得失 75

秦汉宰相制度之比较 76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得失 79

建制沿革 79

三省组织的形成 80

缺点方面 81

与秦汉之比较 81

第三节 隋唐中央政制与厘革 82

三省制之厘整与演变 82

中央政务机构之厘定 83

新君主幕僚制度之产生 84

中唐后诸院馆之发展 84

第四节 唐代三省制得失的分析 86

三省制之沿革 86

三省制之组织 87

三省制之优点 89

三省制之缺点 91

三省制破坏之原因 93

三省制之影响 98

第五节 汉唐宰相制度之比较 99

时代背景之比较 99

相权之比较 100

制度优劣之比较 103

第四章 宋元明清中央行政的得失 106

第一节 宋代相权的分析 106

宋代宰相之名称演变 106

宋代宰相之权力 107

第二节 两宋宰相制度之比较 108

时代背景之比较 108

相权之比较 110

制度优劣之比较 113

第三节 元代中书省的设置 114

中书省之职权 115

中书省之组织 115

中书省得失之评价 117

第四节 明清内阁组织及其实权的行使 118

明代内阁的创立 118

阁臣之任用 119

阁臣之职权 120

制度之得失 123

明清内阁之比较 125

明代内阁制度之破坏 126

清代内阁制度之破坏 128

第五节 宋元明三代相制比较 128

宰相制度异同 128

制度的得失 129

第六节 清代军机处之设置与得失 130

制度之沿革 130

创设之动机 131

军机处之职掌 133

军机处之作用 135

军机处制度得失 136

军机处与古代官制之比较 137

第七节 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置与职掌 138

总理衙门设立之原因 138

总理衙门之组织结构 140

总理衙门之职掌 142

优劣得失之讨论 144

第五章 汉魏南北朝隋唐地方行政得失 145

第一节 汉代郡国制及其得失 145

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145

郡国并行制之优点 148

郡国并行制之缺点 149

第二节 汉代地方行政得失及其影响 150

汉代地方行政之优点 150

汉代地方行政之缺点 152

汉代地方行政对后世的影响 154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地方混乱及其影响 155

混乱情况的表现 155

地方行政之缺点 157

造成混乱情况之原因 158

对当代及后世之影响 159

第四节 隋唐之地方改制与厘革 162

州郡县三级制之改革 162

道之划分及其发展 163

王国组织与地方政制之变迁 163

第五节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得失 165

军事系列 165

监察巡省系列 166

财赋转运系列 167

行政系列 168

地方政制的优点 168

地方制度的缺点及影响 170

第六节 汉唐地方政制比较 171

第六章 宋元明清地方改制得失比较 175

第一节 宋代地方制度得失 175

制度之内容 175

制度之特色 176

制度之优劣 177

第二节 元代行中书省的设置及其作用 178

行中书省制度之沿革 178

行中书省设置之原因 179

行省统辖之范围及其官制 180

行省长官人选及其制度之特点 181

第三节 明清地方政治制度得失 183

明代地方政府组织 183

清代地方政府组织 184

明清地方政制得失与影响 186

第四节 唐宋明清地方政制之比较 188

唐宋地方政制相异处 189

唐宋地方政制相同处 190

明清地方政制沿革 190

明清地方政制得失及其比较 191

第七章 秦汉隋唐宋明监察制度 193

第一节 秦汉监察制度之得失 193

秦汉监察制度之优点 193

秦汉监察制度之缺点 195

第二节 秦汉监察制度比较 197

纠弹制度方面的比较 197

谏驳制度方面的比较 200

得失与影响 201

第三节 汉刺史由监察演变为州牧的原因与影响 201

汉刺史制的沿革 201

刺史职权的转变 202

刺史或州牧坐大的影响 204

第四节 隋唐时代之御史台 204

沿革与组织 204

职权之运用 205

唐代监察制度之得失 206

第五节 宋代监察制与御史台 207

御史台的组织 207

御史台的权限 209

对当代政制得失的影响 210

第六节 唐宋监察制度之比较 212

组织与沿革之比较 212

御史台官员之运用 213

结论与影响 215

第七节 明代监察制度得失 215

监察制度的发展与沿革 216

明代监察组织及职掌 217

明代监察制度的优点 219

明代监察制度的缺点 221

明代监察制度的影响 222

第八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兵制 226

第一节 秦汉兵制 226

秦代兵制概略 226

汉代兵制概略 227

秦汉兵制得失与影响 228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兵制 230

三国兵制之得失 230

晋代兵制之得失 233

南北朝兵制之得失 234

第三节 府兵制之成立及其得失 235

隋代以前之府兵沿革 235

隋唐府兵比较 237

府兵制之优点 239

府兵制破坏的原因 239

第四节 ?骑的成立与府兵 242

?骑之编制内容 242

?骑废弛之原因 242

?骑之得失 243

府兵与?骑之比较 244

第五节 唐代边区的军事组织 245

唐代都护府之设置 245

都护府设置之影响 249

唐代节度使之设置 250

府兵与镇兵之比较 252

汉义务兵制与唐府兵之比较 254

第九章 宋元明清兵制 256

第一节 宋代国运与兵制 256

政制缺点对兵制之影响 256

兵制上的缺点 261

第二节 宋代保甲的兴废与影响 263

宋代保甲制度产生的背景 263

安石兴保甲之原因 264

保甲法的内容 265

保甲法施行的经过 267

第三节 元代兵制得失与影响 269

元军力强大之原因 269

蒙古军及其兵制之重要性 270

元代兵制之得失 271

第四节 明代的国运与卫所制 273

卫所制创设之时代背景 273

卫所制之内容与组织 274

卫所制之优点 276

卫所制之缺点 277

卫所制破坏之原因 277

卫所制破坏与明亡之关系 280

第五节 明卫所制与唐府兵制之比较 282

两者相同之处 282

两者不同之处 283

第六节 清代的兵制 285

八旗兵释义与组织 285

汉兵的编制 287

汉兵制的得失 287

绿营与湘军的兴替 289

第十章 汉魏南北朝隋唐选士制度 292

第一节 汉代教育 292

汉代教育政策背景 292

汉代大力提倡教育之原因 293

西汉教育之得失 295

东汉教育之得失 298

两汉学风比较 301

第二节 汉代郡国察举制及其得失 303

察举制的起源 303

汉行察举制之目的 303

察举制的科目 304

察举制之得失 305

察举与征辟制度之比较 306

第三节 东汉左雄对选举的改革 308

改革的原因 308

改革的内容 309

对两汉察举的影响 311

第四节 九品官人法之创设及其得失 312

九品中正的解释 312

九品官人法之创设动机 313

九品官人法之缺点 315

实施方面的弊端 316

优点方面的检讨 317

对当代及后世之影响 318

察举、征辟与九品官人法优劣之比较 320

第五节 隋唐科举的沿革与内容 322

隋代科举之沿革 322

唐代科举之沿革 322

第六节 唐代科举之得失与影响 326

汉魏南北朝与隋唐选士之比较 326

唐与宋元明之比较 328

科举考试制度之弊端 328

科举黑暗产生之后果 331

唐代科举与门第 332

科举制度下的唐宋社会 334

第十一章 宋代至清代的科举与教育 338

第一节 宋代科举得失与影响 338

宋初诸帝特重科举原因 338

宋特重进士科原因 340

宋代科举及其得失 341

宋科举教育及其流弊 344

第二节 唐宋科举之比较 345

资格问题的比较 346

科举内容比较 347

两者影响的比较 349

第三节 宋代书院盛衰与影响 350

书院沿革与兴盛原因 350

北宋六大书院概述 351

宋书院特盛的原因 352

书院的贡献与影响 353

范仲淹对宋代学术教育的影响 355

第四节 明代的考试制度 358

优点方面 358

缺点方面 359

明代之翰林院与庶吉士 361

清代之翰林院 362

明清翰林院制度之得失 363

第五节 宋元明科举比较 363

科举的内容 363

应举人的资格 364

考试的时间 364

科举的程序 365

待遇的比较 365

优点方面 366

缺点方面 367

第六节 明清八股取士的形式与得失 368

八股文体之起源 368

八股与六段之内容 369

清代试八股之格式 370

明清科举八股取士之弊 372

第七节 明清科举制度之比较 374

两代科举制度内容的比较 374

两代科举的优劣点 377

两代考试制度异同之比较 379

第十二章 中西交通与政治经济的发展 382

第一节 张骞通西域的收获与影响 382

西域的解释 382

张骞通西域的动机 383

张骞三次出使西域的经过 384

张骞事迹年表 386

张骞通西域诸国表 386

贡献与影响 387

第二节 大月氏与中西文化沟通的关系 390

大月氏的由来 390

大月氏与张骞通西域之关系 391

大月氏对当时中国之影响 392

第三节 东汉班超父子经营西域 393

出使之动机 393

班超出使西域之经过 394

班勇破匈奴及定车师、焉耆之经过 396

班超父子之贡献及影响 397

第四节 唐平突厥引致迁徙与影响 398

唐平东西突厥之经过 398

对中西交通之影响 399

第五节 蒙古西征对中西交通文化之影响 401

蒙古的崛起及二次西征 401

蒙古西征的影响 402

第六节 元代邮驿对中国与欧亚交通之贡献 403

元驿制之起源及其重要性 403

元驿之内容及其推行情形 404

元驿与欧亚之交通情况 406

元驿对中西交通之影响及贡献 406

第七节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与影响 407

郑和的先世及其生平 407

明代西洋的范围 408

郑和出使的动机 409

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410

郑和出使对后世的影响 413

宣宗以后停止下西洋的原因 416

第十三章 中西交通与商业之路 419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 419

丝绸在汉代以前的发展 419

丝绸在汉代的发展概况 420

丝绸外传之路线 421

丝路对东西文化交流的作用 422

第二节 唐代广州对海外的交通 423

唐代广州与海外之商业交通情况 423

唐宋时对外交通贸易之影响 425

唐代广州屯门的交通地位 426

第三节 香药之路与中西交通 428

香药的产地 428

香药的运销 428

香药贸易的影响 429

第四节 白银之路与中西交通 432

宋明货币的演变 432

中菲贸易发达之原因 433

新航路之发现与白银之输入 434

清白银外流的原因 436

白银贸易之影响 436

第十四章 历代重要都邑沿革 439

第一节 长安与洛阳的地理沿革 439

长安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39

洛阳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40

第二节 邺下与晋阳的地理沿革 442

邺下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42

晋阳、太原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43

第三节 开封与苏杭的地理沿革 444

开封(汴京)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44

杭州(临安)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46

苏州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48

第四节 泉州与广州的地理沿革 449

泉州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49

广州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50

第五节 金陵与北京的地理沿革 451

金陵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51

北京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4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