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十九世纪国际共运历史与理论问题  创新工程
十九世纪国际共运历史与理论问题  创新工程

十九世纪国际共运历史与理论问题 创新工程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庞晓明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5501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19世纪国际共运史就是对19世纪工人队伍中那些怀着各种社会理想尤其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为了工人阶级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的解放,所从事的历史活动而留下足迹的记录和诠释。本书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选择材料,介绍和再现了19世纪国际共运历史与理论问题。第一部分,对19世纪国际共运史作出粗线条的描述。主要内容有:宪章运动与英国工人运动;巴黎公社革命与法国工人运动;德国早期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第一国际及其历史活动;第二国际时期的国际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第二部分介绍了影响19世纪世界工人运动主要理论和思潮,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无政府主义理论、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三部分介绍了19世纪波澜壮阔的国际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对20世纪世界历史的影响。主要是:一共产国际的诞生及其对世界革命的影响,二是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三是20世纪上半期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兴衰,四是发达国家社会运动的历史变迁。
《十九世纪国际共运历史与理论问题 创新工程》目录

第一编 历史 3

第一章 总论 3

一 工人阶级的历史内涵 3

二 工人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 4

三 无产阶级与共产主义 5

四 19世纪共运史的基本问题 6

第二章 宪章运动与英国工人运动 10

第一节 背景及原因 10

一 产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发展 10

二 1832年议会改革 17

三 黑暗的皮特政府的压制 19

四 直接原因 20

第二节 宪章运动过程概述 21

一 三次请愿活动及内容 21

二 宪章运动的组织机构 23

三 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23

第三节1848年革命及影响 32

一 社会矛盾总爆发 32

二 法国革命对英国宪章派的影响 33

三 1848年后阶级关系的变化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3

第三章 巴黎公社革命与法国工人运动 36

第一节 法国激进主义传统 36

一 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政治形势 36

二 大革命时代的法国 37

三 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及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 40

四 巴贝夫与布朗基 42

第二节 关于巴黎公社 44

一 巴黎公社起义的直接原因及过程 44

二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47

三 巴黎公社的影响及评价 50

第三节 马克思与法国工人运动 57

一 《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 57

二 马克思的理论在法国的接纳与传播 58

三 拉法格与马克思主义 63

四 德雷福斯事件与法国知识分子 67

五 围绕米勒兰事件的争论 68

第四章 德国早期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71

第一节 德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71

一 德国的阶级状况 71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活动 71

第二节 共产主义者同盟 77

一 第一次代表大会 77

二 第二次代表大会 78

三 受马克思影响的几位工人活动家 79

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的当代评价 80

第五章 第一国际及其活动 91

第一节 关于第一国际 91

一 国际工人协会的构成 91

二 马克思与第一国际 92

三 第一国际在各国的活动 94

四 内部斗争与解体 98

第二节 关于无政府主义及其对意大利工人运动的影响 99

一 巴黎公社失败后的工人运动 99

二 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的活动及其衰落 99

三 意大利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性质 100

第六章 第二国际时期的国际社会主义工人运动 102

第一节 历史背景 102

一 19世纪末期国际资本主义的发展 102

二 社会民主主义面临的问题 104

三 第二国际时期工人政党的发展 105

第二节 德国社会民主党与世界工人运动 106

一 德国社会民主党发展的历史背景 106

二 历史成就及意义 107

三 巴枯宁对德国社会民主主义的评价 111

第三节 英美等国工人运动 114

一 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与工人运动 114

二 英国新工联 118

三 芬兰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 119

第四节 1905年俄国革命及其影响 119

一 1905年革命 119

二 影响 120

三 1905年革命后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123

第五节 第二国际的经验教训 127

第二编 理论 13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 13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传播 131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31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35

第二节 论国家与革命 138

一 关于现代国家的本质 138

二 关于革命与专政 139

三 关于最终目标 147

四 关于革命战略 148

五 关于普选权 153

第三节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几个观点 158

第二章 无政府主义理论 160

第一节 魏特林 160

一 批判资本主义 161

二 平均共产主义 161

三 共产主义与基督教 163

四 魏特林的革命观 163

五 魏特林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 164

六 关于魏特林的评价问题 167

第二节 克鲁包特金 168

一 互助之爱 168

二 无政府主义精神与创造力 169

三 无政府主义的物质前提 170

四 国家是罪恶 170

第三节 巴枯宁 171

一 论国家 171

二 论知识阶级 174

三 论革命及政治权力 176

四 巴枯宁与马克思之争 186

五 关于巴枯宁的评价 190

第三章 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 192

第一节 真正的社会主义 192

一 爱 192

二 关于共产主义与宗教 195

三 马克思对小生产的评价 196

第二节 拉萨尔主义 196

一 主张与途径 197

二 拉萨尔与马克思的关系 198

第三节 蒲鲁东主义 198

一 小私有制的社会 198

二 马克思与蒲鲁东的差异 201

第四节 饶勒斯与法国工人运动 203

一 目标新释 203

二 改良是手段 204

三 法国传统 205

四 吸收和变通 207

第四章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 209

第一节 背景 209

一 修正主义产生的土壤 209

二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11

三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学术界的遭遇 212

第二节 关于伯恩施坦的理论 213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伯恩施坦的影响 213

二 伯恩施坦理论的来源 214

第三节 争论与评价 218

一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 218

二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问题 219

三 战略问题 223

四 民主与专政 233

五 长远目标 236

六 反响与评价 240

第三编 续篇 253

第一章 共产国际与世界革命 253

第一节 关于共产国际的理论与实践 253

一 共产国际的性质、作用及教训 253

二 共产国际的战略和策略 258

三 共产国际的解散及其影响 265

第二节 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270

一 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与中共的关系 270

二 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对国共合作的影响 273

三 联共(布)和共产国际对中国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276

第二章 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兴衰与社会运动的变迁 278

第一节 关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欧共产党 278

一 西欧共产党的诞生 278

二 战争间隔期的选举政治与人民阵线 282

三 意大利共产党与葛兰西 287

四 奥托·鲍威尔与奥地利马克思主义 308

五 苏联的影响及转向 311

第二节 关于发达国家社会运动的历史变迁 323

一 阶级意识与阶级政治 325

二 人民阵线运动与争取公民权运动 327

三 性别与女性主义运动 329

四 “自我”主体意识与身份政治 330

五 “类”意识与绿党运动 331

参考文献 333

人名索引 339

后记 34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