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  51  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  51  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 51 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继武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01342976
  • 页数:411 页
图书介绍: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 51 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目录

藏书建设 3

第一章 文献资源概念系统 3

第一节 什么是图书文献 4

一 图书文献的基本概念 4

二 图书文献的构成要素 7

三 文献载体的演化特征 11

四 图书文献的社会作用 13

第二节 什么是图书馆藏书 14

一 图书馆藏书的概念 14

二 图书馆藏书的特点 16

第三节 什么是藏书建设 19

一 藏书建设的概念 20

二 藏书建设的研究内容 23

参考文献 26

第二章 现代图书文献的特征与类型 27

第一节 现代图书文献的特征 27

一 数量庞大,增长迅速 28

二 形式复杂,文种多样 29

三 内容广泛,分散交叉 30

四 载文聚散,分布有序 32

五 时效性强,新陈代谢频繁 35

第二节 现代图书文献的类型 37

一 图书著作 37

二 期刊 38

三 特种文献资料 41

四 缩微资料 47

五 视听资料 49

六 机读资料 51

七 文献载体的新类型 52

八 三级文献类型 53

参考文献 56

第三章 藏书建设原则 57

第一节 实用性原则 58

一 符合图书馆的类型及任务的需要 58

二 符合图书馆读者对象的需要 59

三 符合地区或单位的特殊需要 61

第二节 系统性原则 63

一 系统性原则的依据 64

二 系统性原则的要求 66

第三节 发展与剔除原则 67

一 发展与剔除的原因 68

二 滞书剔除的范围 70

三 剔除方法与处理办法 73

第四节 分工与协调原则 75

一 分工协调建设藏书的必然性 75

二 分工协调的目标与内容范围 77

三 发达国家藏书协调模式 78

四 我国图书馆藏书的协调 82

参考文献 84

第四章 藏书发展规划 85

第一节 藏书的数量与质量 85

一 藏书数量 85

二 藏书质量 92

三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94

第二节 藏书的范围与重点 96

一 重点藏书 96

二 一般藏书 98

三 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的关系 98

第三节 藏书的品种与复本 99

一 基本含义 99

二 品种与复本的关系 101

三 复本量指标依据与标准 104

参考文献 107

第五章 藏书结构体系规范 109

第一节 藏书结构 110

一 藏书结构的引进与研究 110

二 藏书结构的依据 111

三 藏书类型 114

四 藏书级别 117

五 藏书分支结构与比重 122

第二节 三大类型图书馆藏书体系 125

一 省级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 126

二 高等学校图书馆藏书体系 128

三 科技专业图书馆藏书体系 130

参考文献 131

第六章 书源与书目 133

第一节 我国出版发行系统 133

一 我国出版系统 134

二 我国书刊发行系统 139

第二节 外国出版发行系统 145

一 外国主要出版机构与特征 145

二 外国书刊发行系统 156

第三节 采集出版物的目录 160

一 中文出版物目录 160

二 外文出版物目录 165

参考文献 175

第七章 藏书补充与登记 177

第一节 选书理论与过程 178

一 选书思想理论流派 178

二 初选与复选过程 181

第二节 藏书补充方法 183

一 购入方式 183

二 非购入方式 189

第三节 藏书采购流程 193

一 选书阶段 193

二 订购阶段 197

三 验收阶段 198

第四节 藏书登记 198

一 总括登记 199

二 个别登记 199

参考文献 201

第八章 藏书组织管理 202

第一节 藏书布局 203

一 布局原理与方法 203

二 基本书库的结构功能 206

三 辅助书库的类型与功能 207

四 专门书库的特点与作用 208

五 三线典藏制 209

第二节 藏书排架 211

一 排架要求与方法 211

二 分类排架法 213

三 其他排架法 214

第三节 藏书保护 217

一 藏书保护的任务与要求 217

二 藏书保护的内容与方法 219

第四节 藏书清点 222

一 藏书清点的目的与要求 222

二 藏书清点的方法 223

参考文献 225

读者工作 229

第一章 读者工作原理 229

第一节 什么是读者工作 229

一 读者工作的含义 229

二 读者工作的内容 232

三 读者工作的规律 234

第二节 读者工作的意义 235

一 读者工作发展的时代特征 236

二 读者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240

第三节 读者工作的原则 243

一 读者工作的指导方针 244

二 我国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基本原则 245

参考文献 253

第二章 读者队伍结构 254

第一节 读者成分 255

一 职业特征 255

二 文化特征 256

三 年龄特征 258

四 性别特征 259

五 民族特征 260

六 特殊生理特征 260

第二节 读者类型 261

一 个人读者类型 262

二 集体读者类型 270

三 单位读者类型 270

四 临时读者类型 271

第三节 读者范畴体系 272

一 读者范围与重点 272

二 读者数量 275

参考文献 277

第三章 读者心理 278

第一节 读者心理学的原理 278

一 普通心理学与读者心理学 278

二 读者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280

第二节 读者心理的研究方法 283

一 读者心理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 284

二 读者心理研究方法体系 285

三 读者心理研究的具体方法 287

第三节 读者阅读心理 295

一 阅读行为与方法 296

二 阅读动机 302

三 阅读兴趣 305

四 阅读目的 308

五 阅读能力 311

参考文献 313

第四章 读者阅读需要 314

第一节 阅读需要的实质与过程 314

一 阅读需要的社会性 316

二 阅读需要的过程 318

第二节 阅读需要的类型与特征 319

一 社会型阅读需要——时代特征 320

二 专业型阅读需要——职业特征 321

三 研究型阅读需要——任务特征 321

四 业余型阅读需要——兴趣特征 322

第三节 三大类型图书馆读者的阅读需要特点 323

一 省级公共图书馆读者的阅读需要特点 323

二 科研单位图书馆读者的阅读需要特点 327

三 高等学校图书馆读者的阅读需要特点 328

第四节 宣传图书与指导阅读 335

一 宣传图书的方式方法 336

二 指导阅读的内容范围 338

参考文献 341

第五章 读者服务方法体系 342

第一节 外借服务方法 343

一 个人外借 344

二 集体外借 345

三 馆际互借 345

四 预约借书 346

五 邮寄借书 346

六 馆外流动借书 347

第二节 阅览服务方法 348

一 阅览室的种类及其作用 349

二 阅览服务体制的发展趋势——分科开架阅览 352

第三节 复制服务方法 353

一 复制服务方法的作用 353

二 复制服务的发展趋势 355

第四节 咨询服务方法 356

一 文献咨询范围与类型 356

二 咨询服务过程与要求 358

三 咨询服务与书目服务的关系 360

第五节 检索服务方法 361

一 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 362

二 文献检索过程与途径 363

第六节 定题服务方法 366

一 定题服务的特点 367

二 定题服务的要求 368

第七节 报道服务方法展览服务方法 369

一 报道服务方法的含义与作用 369

二 展览服务方法的含义与作用 370

第八节 编译服务方法 371

一 编译服务方法的形式特征 371

二 编译服务方法的发展趋势 372

三 委托代译与交流编译 373

第九节 情报服务方法 374

一 情报交流服务 374

二 情报调研服务 375

第十节 读者服务方法系统的功能 376

一 读者文献需求的结构形态 377

二 读者服务方法系统的层次级别 377

参考文献 380

第六章 读者工作的组织管理 382

第一节 开架借阅体制 383

一 开架借阅体制的发展 383

二 借阅体制的类型及其含义 386

三 开架借阅的长处与弊端 388

四 正确认识与处理开架借阅体制 390

第二节 外借管理 393

一 读者登记与发展 393

二 借书记录排检 394

三 流通管理统计 397

第三节 阅览管理 400

一 阅览室的结构 401

二 书架排列方式 404

三 藏书排架与整架 407

参考文献 41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