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怎样养活中国人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粮食供求紧平衡
怎样养活中国人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粮食供求紧平衡

怎样养活中国人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粮食供求紧平衡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文涛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3644013
  • 页数:212 页
图书介绍:
《怎样养活中国人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粮食供求紧平衡》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5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8

1.2.1 关于粮食供求紧平衡概念和供求特征研究 8

1.2.2 关于粮食供求紧平衡模型与调控原理研究 10

1.2.3 关于粮食安全紧平衡指数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14

1.2.4 关于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政策建议研究 16

1.3 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内容及重要观点 22

1.3.1 概念及供求特征 22

1.3.2 模型与调控原理 22

1.3.3 指数测算及影响因素 23

1.3.4 调控思路与政策建议 24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

1.5 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 25

1.5.1 研究框架 25

1.5.2 主要创新 26

第2章 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概念及供求特征 28

2.1 粮食供求紧平衡概念 28

2.1.1 关于粮食供求紧平衡概念的两种理解 28

2.1.2 粮食供求紧平衡内涵 30

2.2 粮食供求的基本特征 33

2.2.1 刚性需求特征 33

2.2.2 粮食的波动供给特征 43

2.2.3 粮食的生产弱质特征 52

2.2.4 粮食的供求价格特征 59

2.3 实现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现实意义 63

2.3.1 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需要 63

2.3.2 提高农民收入及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 66

2.3.3 降低政府确保粮食安全成本的需要 69

2.3.4 有效利用国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需要 74

第3章 粮食供求紧平衡模型与调控原理 78

3.1 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基本原理 78

3.1.1 政府对粮食供求进行主动调节 79

3.1.2 给予市场机制合理的运行空间 82

3.1.3 提高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 82

3.2 粮食供求紧平衡模型 84

3.2.1 粮食动态平衡预警模型 84

3.2.2 粮食供求紧平衡模型 89

3.3 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调控原理 91

3.3.1 中短期供求紧平衡调控原理 91

3.3.2 长期供求紧平衡调控原理 93

3.3.3 加强紧平衡保障能力建设 95

3.4 供求紧平衡模型的实证分析 96

3.5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供求紧平衡调控研究 98

3.5.1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动因与意义 99

3.5.2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要与需求侧改革配套 101

3.5.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供求紧平衡调控政策建议 103

第4章 粮食供求紧平衡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110

4.1 粮食供给增长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110

4.1.1 粮食供给增长率测算 110

4.1.2 粮食供给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11

4.2 粮食需求增长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116

4.2.1 粮食需求增长率测算 116

4.2.2 粮食需求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16

4.2.3 粮食需求统计口径探讨 117

4.3 粮食净进口率增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120

4.3.1 中国粮食净进口率测算 120

4.3.2 粮食净进口率的分品种分析特征 122

4.3.3 粮食净进口率及其增量测算 130

4.3.4 粮食净进口率及其增量影响因素分析 132

4.4 粮食供给价格弹性指数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133

4.4.1 粮食供给价格弹性测算 134

4.4.2 粮食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35

4.5 粮食总储备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136

4.5.1 粮食储备的作用 136

4.5.2 粮食储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137

4.5.3 粮食储备率测算 138

第5章 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调控思路及政策建议 139

5.1 转变思想观念,建立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调控机制 139

5.1.1 建立中短期紧平衡调控机制 139

5.1.2 建立长期紧平衡调控机制 141

5.2 调整行政体制,建立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调控机构 141

5.2.1 建立统筹调控管理机构 141

5.2.2 提高调控机构的管理能力 142

5.3 加强基础建设,建立粮食供求紧平衡预警体系 143

5.3.1 短期供求紧平衡预警体系 143

5.3.2 建立中期供求紧平衡预警体系 144

5.3.3 建立长期警迹预警体系 145

5.4 稳定供给能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46

5.4.1 耕地保护开发与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146

5.4.2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147

5.4.3 农业组织创新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147

5.4.4 基础设施建设与夯实粮食生产能力 148

5.4.5 主生产区建设与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149

5.4.6 生产资料供给与挖掘粮食生产能力 149

5.4.7 农业自然灾害防御与保护粮食生产能力 149

5.4.8 非粮食物资源开发与补充粮食生产能力 150

5.5 加强国际贸易,增强国际资源利用能力 150

5.5.1 构建资本利用平台,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151

5.5.2 构建技术利用平台,推动粮食科技进步 152

5.5.3 构建资源利用平台,有效利用国外资源 153

5.5.4 构建风险管理平台,有效化解国际化风险 155

5.6 加强市场建设,增强粮食市场平衡能力 157

5.6.1 粮食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57

5.6.2 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及其调控能力 158

5.6.3 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流通能力 160

5.6.4 粮食安全的政府责任体系研究 163

5.7 强化政府责任,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164

5.7.1 粮食产业政策与完善产业管理机制 165

5.7.2 粮食补贴政策与完善财政投入机制 166

5.7.3 粮食价格政策与完善市场调控机制 167

5.7.4 地方政府责任与完善利益补偿机制 183

5.7.5 科学节约用粮与完善粮食节约机制 184

5.8 加强社会救济,增强特殊群体粮食保障能力 185

5.8.1 农村贫困人口粮食安全援助机制 186

5.8.2 城市贫困人口粮食安全援助机制 186

5.8.3 受灾特殊群体粮食安全援助机制 187

5.8.4 社会弱势群体粮食安全救助机制 188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189

6.1 总结 189

6.1.1 粮食供求紧平衡概念及供求特征 189

6.1.2 粮食供求动态紧平衡模型与调控原理 190

6.1.3 粮食安全动态紧平衡指数测算及调节 191

6.1.4 粮食供求紧平衡的调控思路与政策建议 192

6.2 展望 193

参考文献 195

致谢 208

后记 21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