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国养猪大成  第2版
中国养猪大成  第2版

中国养猪大成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2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书广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09161931
  • 页数:11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囊括了养猪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部权威的学术性专著。包括育种与繁殖、营养、饲养管理、猪场环境与设备、猪病防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上一篇:奥地利下一篇:畜禽传染病防控
《中国养猪大成 第2版》目录
标签:养猪 主编

第一篇 中国养猪的历史和现状 1

第一章 中国养猪业的历史 2

第一节 中国家猪的起源 3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养猪业 4

一、中国古代猪种的形成 4

二、中国古代猪选种与饲养技术 5

第二章 中国近代养猪业的发展 8

第一节 1840—1949年的中国养猪业 8

第二节 新中国的养猪业 8

一、养猪数量和猪肉产量 9

二、猪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选育提高 10

三、养猪科学技术长足进步 11

四、规模化、产业化养猪快速发展 11

第三章 中国养猪生产在世界养猪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13

第一节 养猪生产状况 13

第二节 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及其与国外猪种的相互影响 16

一、中国猪种对外国猪种的影响 16

二、外国猪种对中国猪种的影响 17

第四章 中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18

第一节 中国商品猪生产的基本模式与地方猪种的保护利用 18

第二节 有机养猪业和环境保护 18

第三节 集约化饲养与组织形式的创新 19

第四节 饲料资源与饲养方式 20

参考文献 20

第二篇 中国猪种资源的保护及利用 21

第一章 中国猪种资源的现状和展望 22

第一节 猪种资源概况 22

第二节 猪种资源的发掘 23

一、猪种遗传资源的发掘 23

二、猪种遗传品质的发掘 24

第三节 猪种资源的评估 24

一、猪种来源、形成条件和形成历史的评估 24

二、表型评估 24

三、遗传特性的评估 25

第四节 中国猪种资源展望 26

第二章 中国地方猪种类型及其优良种质特征 27

第一节 中国地方猪种类型 27

一、中国地方猪种分类的历史演变 27

二、中国地方猪种类型 28

三、中国地方猪种各类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0

第二节 中国地方猪种的种质特征 31

一、繁殖力强 31

二、抗逆性强 33

三、肉质优良 34

四、早熟易肥,性情温驯 34

五、矮小特性 35

六、生长速度较慢 35

第三章 中国猪种资源 36

第一节 中国地方猪种资源 36

一、中国地方猪种概况 36

二、中国典型猪种介绍 37

三、中国其他主要地方猪种 43

四、中国地方猪种新旧名称 45

第二节 中国培育猪种资源 46

一、近代培育猪种的历史背景 46

二、培育猪种的类型 47

三、培育猪种的特性及利用 48

四、主要培育品种 48

第三节 引人的猪种资源 57

第四章 中国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63

第一节 中国猪种资源的保护 63

一、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63

二、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的主要问题 64

三、猪品种保护方法 65

四、系统保种方法 66

五、新技术在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67

第二节 中国猪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7

第五章 中国猪种资源数据库 69

第一节 中国猪种资源数据库设计 69

第二节 中国猪种资源数据库基本结构 70

第三节 中国猪种资源信息收集与监测 72

一、猪种资源信息收集 72

二、猪种资源的监测 72

第四节 我国猪种资源保护现状 74

第三篇 猪的育种 77

第一章 猪育种概论 78

第一节 猪育种概述 78

一、世界猪育种概况 78

二、中国猪育种概况 79

第二节 猪的育种目标和育种计划 80

一、猪的育种目标 80

二、猪的育种计划 81

第二章 性状的度量与遗传 83

第一节 繁殖性状的度量与遗传 83

一、繁殖性状的度量 83

二、精液品质的度量 85

三、繁殖性状的遗传 86

第二节 生长育肥性状的度量与遗传 90

一、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的度量 91

二、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的遗传 93

三、活体超声测定 94

四、体尺性状的度量 97

第三节 胴体性状的度量与遗传 98

一、宰前处理与屠宰要求 98

二、胴体性状的度量 100

三、胴体瘦肉率估测 101

四、胴体性状的遗传 102

第四节 肉质性状的度量与遗传 102

一、影响肉质的因素 103

二、取样部位、方法与测定时间 103

三、肌肉颜色 104

四、肌肉pH 105

五、系水力 105

六、肌内脂肪含量 106

七、水分含量 108

八、酸肉 109

九、肌肉嫩度 109

十、肉质优劣的评定 109

第五节 猪的毛色遗传 109

一、猪的几种主要毛色类型 109

二、控制猪毛色的基因 110

三、猪的毛色遗传 112

第六节 猪的遗传疾患 113

第三章 性状的选择原理与方法 116

第一节 基本选择原理 116

一、选择性状 116

二、性状的遗传变异 117

三、选择群体和规模 118

四、性能测定和个体比较 118

第二节 选择方法 119

一、单性状选择 119

二、多性状选择 120

三、瘦肉生长速度和瘦肉饲料转化率的选育 124

四、基因和标记选择 125

第三节 阶段选择和种猪选择标准 126

一、阶段选择 126

二、种猪选择标准 127

三、准确选种的措施 127

第四节 选择的预期反应和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127

一、选择的预期反应 127

二、间接选择反应 129

三、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130

四、注重外形及质量性状的选择 131

第五节 近年来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选择进展 132

第四章 种猪测定 135

第一节 种猪测定概述 135

第二节 国内外种猪测定概况 136

一、种猪测定发展简况 136

二、几个国家的种猪测定方案 136

第三节 种猪测定方案 145

一、测定中心集中测定 145

二、现场测定方案 146

三、同步测定方案 146

第四节 拟定测定方案的依据 147

一、不同测定方法选择的准确性 147

二、选择强度 148

三、平均世代间隔 148

第五节 种猪测定方案的优化 148

一、性能测定方案的优化 149

二、后裔测定方案的优化 149

三、同胞测定最适数量及其公母猪比例 151

第六节 种猪测定方案的评价与效率分析 152

一、种猪测定方案的评价 152

二、种猪测定方案效率分析 152

第七节 种猪测定技术规程 153

一、种猪集中测定技术规程 153

二、种猪现场测定技术规程 156

三、种猪外形评定 157

四、测定成绩的公布及合格种猪的利用 159

第五章 育种值估计 160

第一节 估计育种值的一般方法 160

一、育种值的概念 160

二、选择指数 160

第二节 估计育种值的BLUP法 161

一、BLUP法的基本原理 162

二、BLUP法的基本步骤 163

三、BLUP估计育种值的主要优点 163

第三节 BLUP法在猪遗传评估中的应用 164

一、影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环境因素 164

二、建立线性混合模型 164

三、计算综合育种值指数 165

四、BLUP法的计算及其他问题 168

第四节 遗传评估系统与软件简介 168

一、STAGES 168

二、PEST 169

三、PIGBLUP 169

四、Herdsman 170

五、GBS 170

第五节 种猪测定与育种值估计问题 175

第六章 新品系选育 176

第一节 品系的概念与类别 176

一、品系的概念 176

二、品系的类别 176

第二节 品系的建系方法 177

一、系祖建系法 177

二、群体继代选育法 177

三、近交建系法 182

第三节 群体继代选育法的实践与评价 182

一、群体继代选育法的实践 182

二、群体继代选育法的评价 183

第七章 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 185

第一节 杂交与杂交效应 185

一、杂交与杂种优势 185

二、杂种优势的度量 186

三、获得杂种优势的一般原理与规律 187

第二节 商品猪生产的杂交模式 188

一、杂交方式 188

二、最佳杂交模式的确定 189

三、我国猪的杂交模式 190

四、我国猪优良杂交组合 192

第三节 商品猪生产繁育体系 192

一、繁育体系的结构 192

二、建立商品猪生产繁育体系的方法 194

三、杂交繁育体系的最优化 195

第八章 猪的杂交配套系 198

第一节 国外杂交配套系的研究与应用 198

一、发展趋势 198

二、国外配套系杂优猪的发展与模式 199

三、国外典型配套系的培育及生产利用 201

第二节 我国瘦肉猪新品系选育及配套研究 205

一、母本配套系猪的选育 206

二、父本配套系猪的选育 212

三、杂交配套系的审定 218

第九章 猪应激综合征与肉质遗传改良 221

第一节 应激与应激综合征 221

一、应激 221

二、猪应激综合征 221

第二节 猪应激综合征的生理学和遗传学基础 222

一、猪应激综合征的生理学基础 222

二、猪应激综合征的遗传学基础 223

第三节 猪应激综合征的活体鉴别 224

一、氟烷测验 224

二、猪应激综合征的生化遗传标记 225

三、猪应激综合征的DNA检测 226

第四节 猪肌肉品质的遗传改良 227

一、不同品种猪的氟烷阳性率 227

二、氟烷基因对猪经济性状的影响 228

三、肌肉品质的遗传改良 228

第十章 育种新技术的应用 232

第一节 分子生物技术 232

第二节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34

第三节 系统工程技术 235

第四篇 猪的繁殖 237

第一章 生殖器官与生殖生理 239

第一节 生殖器官 239

一、公猪的生殖器官 239

二、母猪的生殖器官 240

第二节 生殖细胞 240

一、精子 240

二、卵子 244

第三节 生殖激素 246

一、脑部生殖激素 247

二、性腺激素 251

三、胎盘促性腺激素 255

四、其他组织器官分泌的激素 256

第四节 性发育与性行为 259

一、性别分化与生殖器官的发生与发育 259

二、性机能发育 264

三、性行为 267

第二章 配种 271

第一节 发情鉴定 271

一、外阴部观察法 271

二、试情法 271

第二节 人工授精 272

一、采精 273

二、精液品质检查 274

三、精液的稀释和保存 276

四、精液运输 281

五、输精 281

第三节 受精 281

第四节 妊娠诊断 283

第三章 胚胎发育与妊娠维持 284

第一节 胚胎早期发育 284

一、桑葚期 284

二、囊胚期 285

第二节 附植与胎盘形成 287

第三节 原肠胚形成与器官发生 290

第四节 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与胚胎死亡 292

一、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 292

二、胚胎死亡率与发生时间 296

第五节 妊娠维持 296

一、妊娠早期子宫免疫细胞的作用 296

二、妊娠期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 297

第四章 分娩与助产 299

第一节 分娩发动 300

第二节 分娩过程 301

第三节 接产 302

第五章 繁殖障碍 306

第一节 公猪繁殖障碍 306

第二节 母猪繁殖障碍 307

第六章 繁殖新技术 311

第一节 精液和胚胎冷冻保存 311

一、冷冻保存原理 311

二、精液冷冻 311

三、胚胎冷冻 313

第二节 胚胎工程 315

一、胚胎移植 315

二、体外受精 317

三、核移植 319

第三节 性别控制 322

一、胚胎性别鉴定 322

二、性别控制 323

第四节 转基因猪 324

一、转基因猪育种 325

二、利用转基因猪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 327

三、利用转基因猪生产供人类器官移植的材料 328

第五节 分娩控制技术 328

参考文献 329

第五篇 饲料资源及利用 333

第一章 中国饲料资源概况 334

第一节 饲料粮资源概况 334

第二节 常规非饲料粮资源 335

第三节 非常规饲料资源 336

第二章 各类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 339

第一节 能量饲料 339

一、谷实类 339

二、糠麸类 346

三、脱水块根块茎类 348

第二节 蛋白质饲料 349

一、动物性蛋白质 349

二、植物性蛋白质 361

三、豆科谷物子实 380

四、单细胞蛋白 384

第三节 矿物质饲料 387

一、常量矿物质补充料 387

二、微量矿物质补充料 390

三、天然矿物质饲料资源的利用 393

第四节 青绿多汁饲料 394

一、青绿多汁饲料的营养特点 395

二、影响青绿多汁饲料化学成分及营养价值的因素 395

三、栽培牧草、叶菜类青绿饲料 396

四、块根块茎和瓜果类多汁饲料 400

五、水生青绿饲料 403

第五节 粗饲料 404

一、青干草 404

二、树叶 406

三、秸秆、秕壳 407

四、糟渣类 408

第三章 饲料添加剂 410

第一节 营养性添加剂 410

一、氨基酸添加剂 410

二、微量元素添加剂 411

三、维生素添加剂 413

四、其他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415

第二节 非营养性添加剂 416

一、饲用抗生素 416

二、驱虫保健剂 420

三、酶制剂 421

四、益生素 422

五、酸化剂 424

六、调味剂 426

七、饲料保藏剂 428

第三节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429

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429

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430

三、中草药的成分及其主要作用 430

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组方原则 431

五、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验方摘选 432

第四章 配合饲料 434

第一节 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 434

一、配合饲料的概念与分类 434

二、猪日粮配合的一般原则 435

三、猪饲粮配合的方法 435

第二节 浓缩饲料 439

一、浓缩饲料的优点 440

二、浓缩饲料的原料 440

三、浓缩饲料的配方设计 440

第三节 添加剂预混料 441

一、维生素预混料的配制 442

二、微量元素预混料的配制 443

三、复合预混料的配制 446

四、预混料制作工艺的基本要求 448

五、添加剂预混料的保存 449

附录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 451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在配合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461

一、计算机在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461

二、计算机在饲料生产过程记录与控制中的运用 468

第五章 饲料质量评定与控制 474

第一节 饲料原料质量评定与控制 474

一、饲料原料质量评定方法 474

二、饲料原料质量控制标准 476

第二节 饲料加工与质量控制 481

一、饲料加工调制与质量 481

二、饲料产品标准及有关测定方法 485

第三节 饲料卫生标准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 487

一、饲料卫生标准 487

二、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 491

参考文献 501

第六篇 猪的营养 503

第一章 猪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504

第一节 有机营养物质 504

一、能量 504

二、蛋白质与氨基酸 512

三、碳水化合物 541

四、脂类物质 552

第二节 矿物质 559

一、常量元素 559

二、微量元素 562

三、有机微量元素的应用 568

第三节 维生素 570

一、维生素A(视黄醇) 570

二、维生素D(抗佝偻素) 572

三、维生素E (a-生育酚) 573

四、维生素K(抗出血因子) 575

五、维生素B1(硫胺素) 575

六、维生素B2(核黄素) 576

七、维生素B5(烟酸,烟酰胺) 577

八、维生素B6(吡哆醇) 578

九、维生素B3(泛酸) 578

十、维生素B7(生物素) 579

十一、维生素B11(叶酸) 580

十二、维生素B12(氰钴胺素、钴胺素) 581

十三、维生素B4(胆碱) 582

十四、维生素C(抗坏血酸) 583

十五、母猪在限饲条件下维生素的短缺 583

第四节水 584

一、水在机体中的功能 584

二、水的来源和代谢 585

三、水的需要量 586

四、水的品质 587

第二章 猪的营养生理特点 590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发育 590

第二节 猪体组成的年龄变化 591

一、体重的变化 591

二、躯体各部分变化 591

三、组织器官变化 591

四、机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592

第三节 不同类型猪的营养生理特点 593

一、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593

二、采食量 594

三、能量 594

四、蛋白质和氨基酸 594

第四节 猪采食量调控的生理学基础 595

一、猪采食量的控制机制 595

二、适口性和采食量 596

三、仔猪早期断奶后肠道变化和采食量 596

第三章 猪的饲养标准 598

第一节 肉脂型猪饲养标准 598

第二节 瘦肉型猪饲养标准 607

第四章 影响猪营养需要的因素 615

第一节 饲料因素 615

一、主要有机营养物质间相互关系对猪营养需要的影响 615

二、主要有机营养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对猪营养需要的影响 616

三、维生素和矿物质及矿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猪营养需要的影响 617

四、抗营养因子对猪营养需要的影响 619

五、营养物质可消化性对猪营养需要的影响 620

第二节 遗传和性别 621

一、性别及胴体成分 621

二、品种和品系 622

第三节 环境温度 623

一、温度和饲料采食量 623

二、温度和营养利用 623

第五章 饲料营养对猪胴体组成和肉质的影响 626

第一节 猪肉品质的评价 626

一、猪肉品质的含义 626

二、猪肉品质的参数 627

三、猪肉品质研究的现代概念 628

第二节 饲粮养分水平和原料组成对猪胴体组成和肉质的影响 628

一、饲粮养分水平 628

二、饲料原料组成 631

第三节 微量矿物元素 633

一、铁 633

二、铜 633

三、铬 634

第四节 维生素 634

一、维生素E 635

二、维生素D 635

三、维生素C 636

四、维生素B2 636

五、生物素 636

参考文献 637

第七篇 饲养管理技术与生产工艺 641

第一章 概论 642

第一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 642

一、多胎高产,繁殖力强 642

二、生长周期短,发育迅速 643

三、杂食性,对饲料消化能力和转化能力强 643

四、适应性强 644

五、嗅觉、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644

第二节 猪的行为 645

一、采食行为 645

二、排泄行为 646

三、睡眠与活动 646

四、群居行为 646

五、性行为 647

六、母性行为 647

第二章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649

第一节 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特点 649

一、后备猪的生长与发育 649

二、体尺与体重的增长 649

三、后备猪的饲养与管理 651

第二节 后备母猪第一次发情及影响因素与对策 652

一、小母猪第一次发情的日龄及特征 653

二、影响因素 654

三、促进青年母猪发情的措施 655

第三章 种猪饲养管理技术 658

第一节 种公猪的饲养与管理 658

一、公猪的合理饲养 658

二、公猪的管理 660

三、公猪的合理利用 661

第二节 种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661

一、后备母猪的培育 662

二、提高母猪繁殖力 664

三、配种准备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664

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666

五、哺乳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671

第四章 仔猪的培育 674

第一节 初生仔猪的培育 674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674

二、哺乳仔猪的死亡原因 676

第二节 仔猪的早期断奶 677

一、仔猪早期断奶的优点 677

二、仔猪早期断奶的营养需要 680

三、仔猪早期断奶使用的几种重要饲料原料 683

第三节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686

一、使仔猪吃足初乳和固定乳头 686

二、提早开食,抓好补料 687

三、饲料配方 687

四、微量元素的补充 689

五、仔猪喂水 690

六、仔猪饲料料型 690

七、防止腹泻和其他疾病 691

八、哺乳仔猪的管理 693

第四节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698

一、网床饲养 698

二、保育仔猪的饲料配制 700

三、改善保育猪舍饲养环境的新经验 701

第五节 隔离式早期断奶技术 702

一、SEW方法的发展沿革 703

二、SEW的效益估测 703

三、SEW的机理 704

四、SEW方法的饲养管理措施 704

五、SEW的实用性评价及问题 705

六、SEW在中国的试验 705

第五章 商品肉猪的生产 708

第一节 商品肉猪的饲养技术 708

一、总营养水平的控制 708

二、正确利用蛋白质 711

三、合理的饲喂制度 713

四、饲料配方的设计 717

五、饲料喂给量 720

第二节 提高产品质量的若干技术措施 721

一、适期屠宰 721

二、提高猪肉质量的技术措施 722

第六章 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 727

第一节 概论 727

一、现代化养猪的概念 727

二、我国现代化养猪发展历史 729

三、现代化养猪的意义 731

四、现代化养猪的关键技术措施 735

第二节 现代化养猪工艺参数与计算 737

一、参数 737

二、周期 740

三、现代化养猪场所需设施、饲料与产品的计算 741

四、其他条件 743

第三节 现代化养猪工艺流程 744

一、饲养工艺的设计 744

二、设计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748

参考文献 748

第八篇 猪场环境、建筑与设备 751

第一章 猪场环境 752

第一节 环境与养猪生产 752

一、环境的概念 752

二、猪对环境的适应 753

三、环境与养猪生产 755

第二节 猪舍的热环境 757

一、空气温度 757

二、空气湿度 767

三、气流和通风 767

四、热辐射 768

第三节 猪舍的光照和噪声环境 769

一、光照 769

二、噪声 771

第四节 猪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物 771

一、猪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772

二、猪舍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 773

第五节 养猪生产环境控制 774

一、猪舍环境问题 774

二、猪舍的供暖与降温 774

三、猪舍的通风换气 775

四、猪舍内空气质量控制 776

五、猪舍的清粪方式与环境控制 777

第二章 猪场的环境保护 779

第一节 猪场对环境的污染 779

一、猪场对大气的污染 779

二、猪场对水源的污染 780

三、猪场对土壤的污染 780

四、粪便污水处理利用的生态学意义 780

第二节 猪场污水处理和利用 781

一、猪场污水的水质和水量 781

二、猪场污水处理的基本原则 782

三、猪场污水的处理方法 782

四、猪场粪便污水处理系统 794

五、猪场污水的利用 796

第三节 猪场固体粪污的处理和利用 796

一、猪粪的特性 796

二、猪场固体粪污的处理 796

三、猪场固态粪污的利用 798

四、周围环境污染对猪场的危害 799

五、猪场的卫生防护 799

第三章 猪场建筑 800

第一节 概论 800

一、我国养猪场建设的发展过程 800

二、养猪场建设的程序 801

三、我国猪场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801

第二节 场址选择与场区布局 802

一、场址选择区域布局的基本原则 802

二、场址选择建设地点的基本原则 802

三、专业户养猪场的选址特点 803

四、工厂化养猪场的选址特点 803

五、养猪场的场区布局 805

第三节 猪舍设计 807

一、猪舍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807

二、猪舍建筑面积的计算 808

三、猪舍的建筑形式 810

四、生产工艺对猪舍建筑的基本设计要求 812

五、猪舍的采暖 814

六、猪舍的降温 814

七、猪舍的隔热和保温 815

八、猪舍的采光照明 815

九、猪舍的通风换气 815

第四节 猪场的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817

第四章 猪场设备 821

第一节 猪栏 821

一、公猪栏 822

二、配种栏 822

三、母猪栏 823

四、分娩猪栏 825

五、保育猪栏 827

六、生长猪栏 827

七、育肥猪栏 827

八、猪栏排列方式 827

第二节 配合饲料加工设备 828

一、配合饲料加工工艺 828

二、配合饲料加工的主要设备 830

三、配合饲料加工成套设备 843

四、配合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的选择 844

第三节 饲喂系统及设备 845

一、饲料的形态、饲喂方式和方法 845

二、贮料塔 846

三、干饲料输送机 846

四、稀饲料自动饲喂系统 848

五、移动式饲喂设备——饲料车 850

六、食槽 850

第四节 猪场供水系统及饮水设备 853

一、猪场水源的选择、过滤消毒和保护 853

二、猪场供水系统 854

三、自动饮水器 858

第五节 猪舍采暖设备 860

一、采暖负荷的计算 860

二、猪舍采暖的基本形式 861

三、集中采暖设备 861

四、局部采暖设备 866

第六节 猪舍通风降温设备 868

一、猪舍通风换气的目的和原则 868

二、猪舍通风量的计算 869

三、猪舍通风方式 870

四、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 870

五、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 873

六、猪舍降温方法 877

七、湿帘一风机降温系统 878

八、喷雾降温系统 881

九、喷淋降温系统 882

第七节 猪场消毒设施和设备 883

一、消毒的目的和意义 883

二、消毒方法 883

三、猪场消毒程序 885

四、猪场消毒设施 887

五、猪场清洗消毒设备 888

第八节 漏缝地板 892

一、钢筋编织漏缝地板网 893

二、铸铁漏缝地板 893

三、塑料漏缝地板 893

四、水泥漏缝地板 894

五、其他形式的漏缝地板 895

第九节 粪污清理、贮存和分离设备 895

一、粪污清理方式 896

二、粪污输送设备 901

三、粪污的贮存 903

四、粪污固液分离设备 903

第十节 猪场粪污处理 906

一、好氧堆肥原理 906

二、好氧堆肥处理的基本流程 908

三、好氧堆肥处理方式与设备 909

四、猪场污水的特点和处理后应达到的标准 911

五、污水好氧处理常用设备 912

六、猪场污水处理中几种常用的高效厌氧反应器 915

七、猪场粪污处理模式 917

第十一节 病死猪的处理 919

一、深埋处理 919

二、腐尸坑 920

三、高温分解处理 920

四、焚化处理 920

第十二节 检测仪器及其他辅助用具 920

一、妊娠诊断仪 920

二、背膘测定仪 922

三、电子称猪器 923

四、套猪器 923

五、标示用具 923

第十三节 运输设备 925

一、饲料运输车 925

二、猪的运输设备 925

三、人力清粪车 926

参考文献 927

第九篇 猪病防治 929

第一章 猪病防治概论 930

第一节 猪群保健与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930

第二节 猪传染病的特征、流行过程和防制原则 933

第四节 几种主要猪病的监测 934

第五节 某些猪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935

第二章 猪的病毒性疾病 937

第一节 猪瘟 937

第二节 非洲猪瘟 939

第三节 猪口蹄疫 940

第四节 猪水泡病 942

第五节 猪细小病毒病 943

第六节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 945

第七节 猪圆环病毒病 949

第八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 950

第九节 猪流行性腹泻 952

第十节 猪痘 953

第十一节 猪伪狂犬病 954

第十二节 猪乙型脑炎 956

第十三节 猪狂犬病 957

第十四节 猪流行性感冒 958

第十五节 猪轮状病毒感染 959

第十六节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960

第三章 猪的细菌性疾病 962

第一节 猪肺疫 962

第二节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963

第三节 猪气喘病 964

第四节 猪丹毒 965

第五节 猪链球菌病 966

第六节 猪副伤寒 967

第七节 仔猪黄痢 968

第八节 仔猪白痢 969

第九节 仔猪红痢 969

第十节 猪痢疾 970

第十一节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971

第十二节 猪布鲁氏菌病 972

第十三节 钩端螺旋体病 973

第十四节 猪李氏杆菌病 974

第十五节 猪结核病 975

第十六节 猪破伤风 976

第十七节 猪炭疽 976

第十八节 猪附红细胞体病(红皮病) 977

第十九节 猪衣原体病 978

第二十节 副猪嗜血杆菌病 979

第二十一节 猪放线杆菌病 980

第四章 猪常见寄生虫病 981

第一节 猪囊虫病 981

第二节 姜片吸虫病 982

第三节 日本分体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983

第四节 猪蛔虫病 984

第五节 仔猪类圆线虫病 985

第六节 猪食道口线虫病 986

第七节 猪鞭虫病 987

第八节 猪胃虫病 987

第九节 猪旋毛虫病 988

第十节 猪后圆线虫病 988

第十一节 猪大棘头虫病 989

第十二节 猪疥螨病 990

第十三节 猪虱病 991

第十四节 猪球虫病 991

第十五节 猪弓形虫病 992

第五章 内科病 994

第一节 感冒 994

第二节 肺炎 994

一、卡他性支气管肺炎 994

二、纤维素性坏死性肺炎 995

第三节 胃溃疡 995

第四节 便秘 996

第五节 中暑 997

第六章 中毒性疾病 998

第一节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 998

第二节 钠离子中毒 998

第三节 真菌毒素中毒 999

第四节 菜子粕中毒 1000

第五节 棉子粕中毒 1000

第六节 非必需元素中毒 1001

第七节 其他物质中毒 1001

第七章 外科病 1003

第一节疝 1003

第二节 脱垂症 1003

第三节 蜂窝织炎 1004

第四节 脓肿 1005

第五节 风湿病 1005

第八章 产科病 1006

第一节 母猪不孕症 1006

一、初情期延迟 1006

二、不发情(乏情) 1006

三、连续发情 1006

四、卵巢囊肿 1007

五、持久黄体 1007

第二节 流产 1007

第三节 难产 1007

第四节 产后瘫痪 1008

第五节 泌乳不足 1008

第九章 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缺乏 1010

第一节 钙、磷缺乏 1010

第二节 硒和维生素E缺乏 1011

第三节 维生素A缺乏 1013

第四节 其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 1013

第十章 常见病证中兽医治疗 1015

第一节 感冒 1015

第二节 肺热 1016

第三节 泄泻 1017

第四节 痢疾 1018

第五节 便秘 1019

第六节 脱肛 1020

第七节 僵猪 1020

第八节 中暑 1021

第九节 不孕症 1022

第十节 产后缺乳 1023

第十一节 风湿症 1023

第十二节 腰荐损伤 1024

第十一章 猪的常用生物制品 1025

第一节 猪常用灭活疫苗 1025

第二节 猪常用活疫苗 1028

第三节 猪常用其他生物制剂 1031

第十篇 猪的屠宰及其产品加工 1033

第一章 猪的屠宰 1034

第一节 屠宰前猪的运输及管理 1034

一、猪的运输 1034

二、正确的饲养管理 1035

三、适当的屠宰方法及胴体贮存方法 1035

第二节 屠宰工艺与原料肉的选择 1035

一、屠宰工艺 1035

二、原料肉的选择 1036

三、猪胴体的分割方法 1036

第三节 冷却肉加工 1038

第二章 屠宰的卫生检验 1041

第一节 屠宰的卫生检验 1041

一、宰前检验 1041

二、宰后检验 1041

第二节 肉的成熟 1041

一、僵直 1041

二、异常僵直 1042

三、解僵和成熟 1042

第三节 猪肉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1043

一、肉的形态结构 1043

二、化学组成及特性 1043

第三章 猪肉制品加工原理 1045

第一节 加工方法 1045

一、腌制 1045

二、烟熏 1045

三、蒸煮 1047

第二节 辅料的种类与作用 1047

一、黏着剂 1047

二、抗氧化剂 1047

三、发色剂 1047

四、着色剂 1048

五、调味料 1048

第三节 中国传统猪肉加工制品 1049

一、腌腊猪肉制品 1049

二、酱卤猪肉制品 1053

三、烧烤猪肉制品 1059

四、灌肠类猪肉制品 1061

五、猪肉松、肉干制品 1064

第四节 西式猪肉加工制品 1066

一、西式火腿 1066

二、培根 1071

三、灌肠 1072

参考文献 1073

第四章 副产品综合利用 1074

第一节 脏器的利用 1074

一、利用肠管加工肠衣 1074

二、生化制药 1074

第二节 血液的利用 1075

一、血的营养特性 1076

二、血液产品的加工 1076

第三节 猪骨的利用 1077

一、加工骨粉 1077

二、加工骨泥 1077

三、提取骨油 1077

四、制取骨汤浓缩物 1078

五、制取骨胶 1078

六、制备活性炭 1078

七、制取软骨黏多糖 1078

八、制备骨宁注射液 1078

第四节 皮、毛的利用 1078

一、食品工业 1078

二、制作人造皮肤 1079

三、制造皮革 1079

四、毛发的利用 1079

五、猪蹄的利用 1079

参考文献 1079

第十一篇 养猪生产的经营管理 1081

第一章 养猪生产经营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1082

第一节 养猪生产经营的概念 1082

第二节 养猪生产经营中的哲学与经济学理念 1082

第三节 养猪经营的四原则和三阶段饲养制度 1085

一、养猪经营的四原则 1085

二、养猪经营的三阶段饲养制度 1086

第二章 养猪生产经营的形式 1087

第一节 规模养猪生产经营 1087

一、规模养猪生产经营的概念 1087

二、发展规模养猪生产经营的意义 1087

三、发展我国规模养猪生产经营需注意的问题 1087

第二节 养猪生产经营的形式 1088

一、农户家庭养猪生产经营 1088

二、专业户养猪生产经营 1089

三、“公司+农户”养猪生产经营 1089

四、中外合资养猪场 1090

五、国营养猪场 1090

六、繁殖场的专门经营 1091

七、商品肉猪场的专门经营 1093

第三章 养猪场的管理 1095

第一节 猪群管理 1095

一、猪群类型的划分 1095

二、猪场的各项记录 1096

第二节 种猪场生产管理制度与工作守则 1100

一、深圳光明畜牧合营有限公司管理制度 1100

二、江苏常州瘦肉型猪原种场管理制度 1102

第三节 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办法 1107

一、深圳光明畜牧合营有限公司(1997年)考核办法 1107

二、江苏常州瘦肉型猪原种场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 1117

三、广东东莞市外贸仪器公司大岭山猪场承包合同的主要原则 1118

四、“饲养日”在饲养母猪责任制结算中的应用 1118

第四节 计算机在猪场管理中的应用 1119

一、计算机应用的范围 1119

二、使用计算机软件管理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119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种猪性能自鉴网站平台” 1120

第十二篇 生态养猪 1121

第一章 生态养猪概论 1123

第一节 生态养猪与可持续发展 1123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1123

二、生态养猪与农业生态 1123

第二节 生态养猪的定义及在国内外的发展 1124

第三节 养猪生态系统名词释义 1127

一、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工程 1127

二、种群 1128

三、生态位 1129

四、生物群落 1129

五、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130

六、生态平衡 1132

七、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1133

第四节 生态养猪生产系统工程的建设 1134

一、我国养猪业的生态特点 1134

二、养猪生态系统工程建设的特点 1136

三、生态养猪系统的基本结构 1137

四、养猪生态系统中几个有关的技术要点 1138

第五节 生态养猪在我国的实践 1141

一、建立不同生态养猪模式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142

二、生态养猪的基本模式 1142

三、我国的生态养猪 1145

第六节 我国养猪生态系统范例 1146

一、猪—鱼—粮模式 1146

二、猪—沼气—果、林模式 1146

三、猪—沼气—鱼—粮、果模式 1147

四、鸡、鸭—猪—沼气—鱼模式 1147

五、禽—沼气—猪—粮模式 1147

六、猪—茶—林—水模式 1147

七、鸡(兔)—猪—沼气—果、菜模式 1148

八、鸡—猪—鱼—粮模式 1148

九、蚕桑、甘蔗—猪—沼气—鱼模式 1148

十、稻、水生植物—猪—沼气—农作物模式 1149

第二章 发酵床养猪技术 1150

第一节 发酵床养猪技术概述 1150

一、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基本原理 1150

二、发酵床养猪技术发展简史 1151

三、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点 1151

四、发酵床养猪技术存在的问题 1152

第二节 发酵床养猪技术要点 1152

一、发酵床养猪圈舍建设的基本要求 1152

二、发酵床垫料的制作 1155

第三节 发酵床养猪饲养管理要点 1158

第四节 发酵床养猪专用发酵剂与饲料添加剂的选择与应用 1160

一、有益微生物在发酵床养猪中发挥的作用 1160

二、发酵床养猪专用发酵剂的选择 1161

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发酵床养猪生态健康的重要保障 1162

第五节 发酵床养猪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评价 1162

一、经济效益 1162

二、环境效益 1163

三、社会效益 1163

第六节 发酵床养猪的争议性问题及探讨 1163

一、发酵床养猪是否节省饲料和劳动量 1163

二、垫料来源(可持续发展问题) 1164

三、发酵床养猪粪便被完全酵解,是否涉嫌资源浪费 1164

四、发酵床养猪对防疫的影响(安全性问题) 1164

五、发酵床专用菌剂必要性的争论 1164

六、应用的区域性问题 1165

七、是否存在夏季热应激问题 1165

八、垫料使用年限问题 1165

九、陈化垫料的后处理问题 1165

参考文献 11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