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瞿林东文集  第2卷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外一种
瞿林东文集  第2卷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外一种

瞿林东文集 第2卷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外一种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瞿林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03215348
  • 页数:6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国古代史学遗产进行了深入发掘:关于历史研究中主客体关系的理论、关于史学继承与创新的理论、关于史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关于史学功能的理论,其逻辑结构及其阐明的理论问题,涉及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勾勒出研究范围,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以史学批评形式写成的史学理论著作,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著作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瞿林东文集 第2卷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外一种》目录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 3

导论 3

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产生:从史学意识到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 3

二、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的提出 9

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史学批评的繁荣和理论形式的丰富 15

四、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批判、总结、嬗变 19

一个有待辛勤耕耘的园地——古代史学批评的历史和理论 26

一、鸟瞰史学批评的历程 26

二、德、才、学、识 29

三、总结这一份史学遗产 32

直书与曲笔——史家作史态度与“心术” 34

一、“书法无隐”的传统 34

二、“直书”与“曲笔”的对立 36

三、对“心术”的探究 40

采撰的得失——如何对待历史事实 43

一、采撰的得与失 43

二、“有是事而如是书,斯为事实” 45

三、“指事说实”和“事得其实” 47

史法和史意——从形式与内容的审视到思想的剖析 51

一、“史法”和“史意” 51

二、叶适的“史法”论及其史学批评 55

三、章学诚的“史意”论及其史学批评 57

天与人及天人之际——关于历史变化动因的认识 61

一、“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 61

二、“天道,不复系乎人事”,“功者自功,祸者自祸” 64

三、“天文、地理、人道,本皆人之所以自命,其是非得失,吉凶祸福,要当反之于身” 67

人意·时势·事理——关于历史变化动因的认识(续) 69

一、“人意”与“时势”的千年聚讼 69

二、“时势”与“事理” 72

三、“圣人之意”和“生人之意” 74

会通与断代——观察历史的两种视野 76

一、马、班历史视野的歧义 76

二、刘知幾对断代为史的推崇 78

三、郑樵对“会通之义”的阐释 80

四、章学诚论“通史家风” 82

读史当观大治乱得失——史学批评的一条重要标准 85

一、“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 85

二、“史之纪事,莫大乎治乱” 87

三、为史当重“经世之大略”,明“得失之枢机” 90

史学的审美——史书的体裁体例和文字表述 93

一、史学也讲究审美吗 93

二、史书的“秩序之美”和结构之美 95

三、史书的文字表述之美 99

史论的艺术——关于历史评论的评论 102

一、丰富的历史评论遗产 102

二、“精意深旨”与“笔势纵放” 103

三、“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 106

四、“于序事中寓论断” 108

心术与名教——史学批评的道德标准和礼法原则 110

一、“直道”和“名教” 110

二、“心术”和“名教” 112

三、“名教”观念和史学发展 114

国史·野史·家史的是非——史学批评的方法论举例 118

一、三史是非和史学批评方法论 118

二、“人恣”与“蔽真” 119

三、“人臆”与“失真” 122

四、“人谀”与“溢真” 125

比较与批评——兼说史学批评的活力 128

一、比较——一个古老的批评方法 128

二、在比较中发展史学批评理论 131

三、史学批评的活力 134

时有古今 述有体要——史学批评与知人论世 137

一、从马端临评论《通典》《通鉴》说起 137

二、王圻对马端临《文献通考》的评论 139

三、客观“时势”和前人“苦心” 140

四、“古人之世”和“古人之身处” 142

素养·职责·成就——史家批评论三题 145

一、史家的素养 145

二、史家的职责 148

三、史家的成就 151

鉴识和探赜——走出史学批评的误区 154

一、从“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说起 154

二、误区种种 156

三、走出史学批评的误区 159

史学批评家的历史命运——关于批评的批评 162

一、批评之批评的历史 162

二、批评之批评的是非 164

三、史学批评家的历史命运 168

史学批评的社会意义——史学批评的不同视角和层次 172

一、史学家和史学批评 172

二、政治家和史学批评 175

三、思想家、教育家和史学批评 178

附论 中国史学发展概说 183

历史意识与史学意识 183

一、历史意识 183

二、史学意识 187

最初的步履 191

一、传说、官书和史诗 191

二、国史和《春秋》 195

三、私人历史撰述的发展 197

成一家之言 199

一、秦与汉初历史思想的发展 199

二、《史记》的“成一家之言” 201

三、皇朝史的创立 205

多途发展时期 207

一、史学多途发展的气象 207

二、撰写皇朝史的高潮 209

三、地方史、家史、谱牒和别传 213

发展中的重要转折 215

一、官修史书成绩斐然 215

二、划时代的史学批评著作——《史通》 218

三、典章制度史巨著的创立——《通典》 220

四、通史撰述的复兴趋势 221

辉煌的时代 223

一、《资治通鉴》和《通志》 223

二、三部本朝史 227

三、历史文献学的多方面成就 228

四、辽、金史学的特点 230

多民族史学的新发展 231

一、《蒙古秘史》及其他 231

二、《文献通考》和胡三省的《音注资治通鉴》 234

三、元修辽、金、宋三朝正史 236

走向社会深层 239

一、方志与稗史 239

二、经济史撰述的繁富 241

三、史学的通俗形式和历史教育 244

总结与嬗变 247

一、历史批判精神和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247

二、历史考证的辉煌成果 250

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 253

四、清代官修史书的成就 255

新旧更迭的开端 256

一、史学在社会大变动中的分化 256

二、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 259

三、关于外国史地研究的新局面 261

四、梁启超和章太炎的史学 263

后记 266

外一种 史学理论论与史学史论 273

题记 273

马克思和历史科学——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276

关于历史科学的民族特色问题 281

一、建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281

二、科学的内容与民族的形式问题 283

社会调查和历史研究 288

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 296

历史地看待历史——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的思考 303

一、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303

二、反思·比较·历史主义 305

三、时代感和历史感的统一 308

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史学思想——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311

一、历史见识和战略思想 311

二、历史经验和现实运动 317

三、历史遗产和历史前途 321

中国史学: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327

一、史学帮助我们认识历史 327

二、继承优良传统,发展史学事业 330

三、加强历史教育,促进民族复兴 333

谈谈理论修养与历史研究 336

一、中国史学具有重视思想和理论的优良传统 336

二、理论修养的三个层次 340

三、理论修养对于历史研究的实际意义 343

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347

一、“论”的旨趣、传统与特点 347

二、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历史理论 351

三、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史学理论 359

历史学与民俗学的理论互补与学科建设 365

论历史在现实中的意义 369

一、人们为什么必须敬畏历史 371

二、人们为什么必须尊重历史 374

三、人们为什么必须正视历史 379

中国史学上的五次反思 383

一、为什么要提出“反思”的问题 383

二、中国史学上五次反思的背景和特点 384

三、中国史学上五次反思的理论意义 388

四、简短的小结 406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推动中国史学走向新的发展 407

20世纪中国史学最显著的进步 416

彰往察来:中国史学百年回眸 419

一、20世纪中国史学自身的发展 419

二、20世纪中国史学在客观历史运动中的变化 421

三、20世纪中国史学的得失利害与经验教训 422

杂谈正史和野史 427

一、关于正史 427

二、关于野史 430

三、怎样看待正史和野史的价值 433

四、鲁迅的正史野史观 436

说野史 438

一、从“自爱垂名野史中”谈起 438

二、《正史削繁》与正史性质 442

三、辩证地看待正史和野史 445

四、野史的价值 448

论二十六史 452

一、从三史到二十六史 453

二、“前四史”和《晋书》 457

三、“八书”和“二史” 479

四、两《唐书》和两《五代史》 494

五、辽、金、宋三史 503

六、元、明、清三朝四史 516

七、注释与版本及考订与补作 527

关于《资治通鉴》的几个问题 546

一、《资治通鉴》的体裁 547

二、《资治通鉴》的内容 548

三、《资治通鉴》的文采 551

四、《资治通鉴》的价值 553

文省于纪传 事豁于编年——说说纪事本末体史书 558

一、中国史书体裁之辩证的发展 558

二、纪事本末体史书的出现及其特点 562

三、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价值 565

中国古代史家的通识与智慧 568

试论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路向 576

一、五十年的回顾 576

二、关于理论研究 579

三、关于专题研究 582

四、关于比较研究 584

论中国史学学术史的撰述方式 589

一、系统的史家传记与古代史学学术史 590

二、构建近代史学学术史的一种模式 593

三、探索为史学家立言的学术史撰述路径 595

积极面对当今中国史学的多途发展 602

出版说明 6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