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辞 1
第一讲 儒家心学出现的条件(一):古代印度的正统心学 10
第一节 概述 10
第二节 《吠陀》和《奥义书》中的心学 19
第三节 《瑜伽经》:修心之法 31
第二讲 儒家心学出现的条件(二):印度佛教心学 59
第一节 释迦牟尼的唯心证悟 59
第二节 唯识学的基本主张和来源 65
第三节 阿赖耶识的原时间性和转识成智 90
第三讲 儒家心学出现的条件(三):禅宗和本心意识的当代理解(威廉·詹姆士) 103
第一节 禅宗 104
第二节 什么是本心?如何识本心?——詹姆士的解说:显潜意识的边缘交汇 124
第四讲 华夏心学:《周易》和道家心学 145
第一节 《周易》提供的心学土壤 145
第二节 老庄心学 158
第五讲 北宋心学 167
第一节 周敦颐 167
第二节 程颢 174
第三节 谢良佐 187
第六讲 南剑三先生和陈白沙 194
第一节 杨时 195
第二节 罗从彦 212
第三节 李侗 227
第四节 陈白沙 233
第七讲 王阳明的人生与开悟经验 253
第一节 王阳明一生概述(一):出生至贬谪贵阳 256
第二节 王阳明一生概述(二):复起、平叛和晚年学说的确立 285
第八讲 王阳明生平特点分析 305
第一节 王阳明的家庭与亲人 307
第二节 王阳明的个性和身体 311
第三节 王阳明为学行教的阶段 319
第四节 王阳明悟道的特点 322
第九讲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一) 344
第一节 “知行合一”说的要义:吾性自足,吾心即理 345
第二节 知行合一于心体诚现时 350
第十讲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二):现象学阐释 361
第一节 “知行合一”说的要害:对象与价值的共生 361
第二节 知行关系的现象学分析(一):胡塞尔的视野 365
第三节 知行关系的现象学分析(二):舍勒的新解 371
第四节 对象/价值、知/行的合与分 378
第五节 《五经臆说》残篇如何佐证龙场之悟和“知行合一”? 385
第十一讲 王阳明“致良知”说(一):“致良知”的含义及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394
第一节 “致良知”之义 394
第二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399
第十二讲 王阳明“致良知”说(二) 407
第一节 新视野中的“致良知”之义:回到生命情境时晕中的原发意向构造 407
第二节 致良知之法的得与失 413
第三节 致良知与禅宗的悟得心体的比较 423
第十三讲 “四句教”和阳明学中的弱普遍主义倾向 428
第一节 王阳明的哲理新贡献 428
第二节 “四句教”的出现 431
第三节 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的理由(一) 436
第四节 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的理由(二) 440
第五节 王阳明学说中的普遍主义向度 448
第十四讲 阳明后学的分流 456
第一节 “四无”与“四有”:钱德洪致良知的工夫论 456
第二节 王龙溪的“良知见在”说 459
第三节 对王龙溪良知见在说的批评 467
第十五讲 罗近溪以赤子之心致良知:宋明心学的又一高峰 480
第一节 王心斋的安身立本、日用是道学说 480
第二节 罗近溪的生平和悟道 484
第三节 罗近溪学说宗旨(一):孝悌慈的人生依据与《周易》解证 488
第四节 罗近溪学说宗旨(二):赤子之心 493
第五节 对罗近溪学说的总评 504
结语 507
主要引用文献 512
后记 518
- 《幸福的哲学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3》周国平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增强“四个意识” 向核心看齐》欧黎明,于建荣 2017
- 《DK医学史》李虎译;(英国)史蒂夫·帕克 2019
- 《中国奇迹与意识形态》郭忠义,侯亚楠著 2018
- 《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1》周国平 2019
- 《英语教师语言意识研究》秦莉,赵春贺著 2019
- 《哲学与人生》梁琦,徐海峰主编 2019
- 《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 2019
- 《世界文学史大纲》吴宓著;吴学昭编 2020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