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沉积学原理
沉积学原理

沉积学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林玉,李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16096226
  • 页数:1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简明系统地阐述了沉积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沉积岩的室内实验分析,涵盖沉积作用的物理特性、沉积岩的室内常规实验分析、沉积相模式、砂岩和碳酸盐岩的镜下分析、沉积相古地理分析、沉积作用与大地构造的关系以及沉积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方法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学类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研究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用书。
《沉积学原理》目录
标签:编著 原理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沉积学发展史 1

第二节 沉积岩与沉积相的分类 3

一、沉积岩的分类 3

二、沉积环境和相的分类 5

第三节 沉积学进展 6

第二章 沉积作用的物理特性 8

第一节 地质旋回 8

一、基本概念 8

二、载荷 8

三、上升速率与侵蚀速率的关系比较 9

第二节 沉积结构特征 9

一、基本概念 9

二、沉积结构特征 10

第三节 沉积物的运动 11

一、流体基本概念 11

二、沉积物在河床上的运动 11

三、河床载荷运动的速率 11

四、紊流和悬浮载荷 12

五、沉积物的分选作用 12

六、颗粒的定向 12

第四节 沉积构造的形成及其特征 12

一、层理 12

二、流体的流动体制 14

三、沙纹、沙浪与沙丘 14

四、大型床积物沙脊和沙坝 16

五、冲刷构造 16

六、波痕构造 17

七、潮汐形成的构造 17

八、风与风成构造 18

九、重力流与沉积构造 18

十、准同生变形作用 19

十一、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20

第三章 沉积岩的室内常规实验分析 22

第一节 粒度分析 22

一、粒度分析方法 22

二、粒度分析资料的整理 26

三、粒度分析资料的应用 30

第二节 重矿物分析 43

一、重矿物分析简述 43

二、重矿物分离方法 44

三、重矿物鉴定 45

四、重矿物分析资料的综合研究 50

五、重矿物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53

第三节 黏土矿物的染色 54

一、实验用品 54

二、实验步骤 54

第四节 碳酸盐矿物的染色 55

第五节 残渣分析 57

一、简易的残渣分析 57

二、精确的残渣分析 58

第六节 热分析 58

一、脱水曲线法 59

二、差热曲线法 60

三、脱水曲线和差热曲线的判读 60

第四章 沉积相模式 64

第一节 相模式原理 64

第二节 冲积扇相和河流相 64

一、冲积扇相 64

二、河流相 66

第三节 三角洲相模式 70

一、扇三角洲沉积 70

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73

三、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75

第四节 堤和滨外浅滩相模式 79

一、海滩与障壁岛沉积 79

二、潟湖沉积 81

三、进潮口与潮汐三角洲沉积 82

第五节 浊流沉积 83

一、浊流沉积 83

二、浊流沉积特点与鲍马层序 84

第六节 海洋碳酸盐沉积 85

一、碳酸盐沉积的基本条件 85

二、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87

三、浅水碳酸盐岩的沉积序列 91

四、生物礁和生物丘 92

五、与浅水台地毗邻的深水碳酸盐沉积 96

第七节 等深流沉积和风暴流沉积 97

一、等深流沉积 97

二、风暴流沉积 97

第五章 砂岩、碳酸盐岩和生物化石碎片的镜下分析 99

第一节 砂岩的镜下分析 99

一、镜下观察分析 99

二、观察描述实例 99

三、我国砂岩常见特征 102

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镜下分析 114

一、镜下观察分析 114

二、观察描述实例 114

第三节 生物化石碎片的镜下分析 116

一、鉴定原理 116

二、鉴定标志 117

三、注意问题 119

四、生物化石碎片分述 119

第六章 沉积作用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126

第一节 沉积作用的控制因素 126

第二节 槽台与沉积作用 127

一、“槽台说”简介 127

二、沉积建造 127

第三节 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128

一、板块理论对槽台的解释 128

二、沉积盆地 129

三、按板块构造划分沉积盆地类型 130

第四节 沉积岩共生组合 138

一、复理石组合 138

二、磨拉石组合 138

三、混杂岩堆积组合 139

四、火山硅泥质岩石组合 140

五、深海沉积组合 140

六、大陆裂谷型膏盐红层组合 141

七、内陆盆地红层组合 141

第七章 古地理分析 142

第一节 相分析 142

第二节 陆源区分析 142

一、判断古陆或侵蚀区的存在 142

二、查明古陆地形起伏特征 143

三、古河流体系的恢复 145

四、物源区母岩性质的确定 145

第三节 古水流分析 146

一、古水流测量 147

二、古水流测量有关的构造 148

三、成果表示和矢量平均值的计算 149

四、古水流型式的解释 150

第四节 古气候分析 150

一、古生物标志 150

二、岩性特征标志 152

三、沉积构造标志 152

四、古地磁标志 152

第八章 沉积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方法 153

第一节 概述 153

第二节 编图工作的设计和准备 154

第三节 野外工作 155

一、沉积相剖面的测制 155

二、沉积相野外研究 156

第四节 室内工作 158

一、沉积岩薄片鉴定要点 158

二、基础图件的编制 160

三、综合图件的编制 164

主要参考文献 1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