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政治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政治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政治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沪宁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208140400
  • 页数:650 页
图书介绍:
《政治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目录

第一章 导论:对象和地位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 1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 1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对象 5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 10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地位和特点 12

第二节 社会政治的基本构造 14

一、政治是人们的社会活动 14

二、政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18

三、政治有一定的政治形式 22

四、政治构成一个系统 2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25

一、历史上的政治研究方法论 25

二、唯物政治观 30

三、政治辩证法 34

第二章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40

第一节 人是社会存在物 40

一、现实的人是构成政治社会的前提 40

二、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44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6

第二节 社会是发展的活的机体 50

一、人天生是社会动物 50

二、社会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 53

三、社会是一个系统 57

四、社会是发展的活的机体 61

第三节 政治上层建筑建立于经济基础 64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 64

二、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68

三、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72

四、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 77

第三章 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82

第一节 阶级对抗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基础 82

一、阶级是分析政治的钥匙 82

二、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84

三、阶级斗争必然发展为政治斗争 85

第二节 阶级产生于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 89

一、阶级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 89

二、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相应的阶级对抗 92

三、阶级对立趋于简单化 94

第三节 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阶级差别 96

一、阶级区分取决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 96

二、政治划分的基础是阶级划分 99

三、在阶级社会中人都有阶级性 101

第四节 阶级斗争的中心是政治权力 105

一、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各阶级之间的平等 105

二、阶级斗争围绕着政治权力进行 107

三、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10

第五节 阶级斗争构成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114

一、阶级斗争贯穿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 114

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 116

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对抗 117

第六节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条件 119

一、阶级消亡必须首先消灭剥削阶级及其制度 119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进阶级消亡的必要手段 121

第四章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24

第一节 社会决定国家 124

一、国家的本质根植于市民社会 124

二、国家问题归根到底应从社会经济生活中解释 130

第二节 国家产生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 134

一、原始社会没有国家 134

二、私有制导致国家的产生 138

第三节 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142

一、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 142

二、国家是有组织的暴力 147

三、以阶级本质来划分国家类型 151

第四节 无产阶级国家是新型国家 154

一、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 154

二、无产阶级国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 157

第五节 国家必然走向消亡 160

一、国家是自行消亡的 160

二、社会主义是所有国家走向消亡的过渡阶段 162

三、国家消亡是个长期的过程 165

第五章 国家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 168

第一节 国家管理权力反作用于社会 168

一、国家管理权力产生于社会 168

二、国家管理权力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172

第二节 政治统治和社会职能相辅相成 177

一、国家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 177

二、政治统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 180

第三节 国家职能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 184

一、国家的内外职能决定于国家本质 184

二、国家内部职能具有双重性 187

三、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是统一的 191

第四节 国家存在相对自主性 194

一、国家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194

二、相对自主性的实质与形式辩证统一 198

第六章 政治权力是阶级统治的权力 203

第一节 政治权力源于经济权力 203

一、政治权力是阶级权力向国家领域的转化 203

二、经济权力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 210

三、政治权力产生于经济权力 213

第二节 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216

一、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216

二、阶级社会中经济利益表现为阶级利益 217

三、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220

第三节 暴力以经济力量为基础 222

一、暴力是一种经济力 222

二、暴力的历史作用受制于经济发展 225

第四节 权威与民主 227

一、权威就是权力 227

二、民主与权威有机结合 230

第七章 国家属性决定政治形式 234

第一节 阶级统治需要一定的政治形式 234

一、阶级统治通过一定的政治形式来实现 234

二、经济形式是政治形式的基础 240

第二节 政治形式的本质取决于国家类型 244

一、阶级统治决定国家类型 244

二、国家类型规定政治形式的本质 248

第三节 政治形式反映一定的民族特性 251

一、民族特性影响政治形式 251

二、民族特点导致政治形式的多样性 256

第四节 政治形式和统治内容是辩证的统一 259

一、政治形式和统治内容不存在简单对应关系 259

二、从统治内容把握政治形式 263

三、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争取统治的形式 268

四、依阶级特性和国情确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治形式 271

第八章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274

第一节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274

一、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 274

二、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278

第二节 民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283

一、民主形式和制度决定于社会经济基础 283

二、民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287

第三节 社会民主高于政治民主 290

一、政治解放实现政治民主 290

二、社会解放创造社会民主 294

第四节 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是共生的 298

一、无产阶级民主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 298

二、无产阶级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301

三、历史任务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305

四、新型专政和新型民主辩证统一 309

第九章 政治党派划分基于阶级划分 311

第一节 政党是阶级斗争最严整的表现 311

一、政党是阶级的组织 311

二、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15

三、政党的中心任务是进行政治方面的斗争 316

第二节 资产阶级政党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组织 320

一、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320

二、资产阶级两党制是一种游戏 322

三、资产阶级政党民主是一种虚伪的民主 324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 326

一、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政党组织 326

二、无产阶级政党是由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战斗队 331

三、组织和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战斗力保证 338

第四节 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条件 345

一、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在革命事业中保持独立地位 345

二、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对阶级和群众运动的领导权 350

三、无产阶级政党应该由革命家来领导 352

四、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 355

第十章 政治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359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相比占首位 359

一、政治是统率,是大局 359

二、政治和经济是交互作用的力量 362

三、经济建设要有政治保障 365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作为基本原则 367

一、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67

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370

三、创造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72

第三节 群众路线是基本的领导方法 375

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375

二、政策应当从千百万群众着眼 377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领导决策方法 379

四、防止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 381

第四节 划分党和国家机关的职能 383

一、党要善于领导就要党政分开 383

二、明确划分党和国家政权的职能 386

第五节 政策和策略是党和政府的生命 389

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389

二、在当前的运动中代表运动的未来 391

三、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 393

四、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395

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97

六、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399

第十一章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402

第一节 民族在历史中形成 402

一、民族是稳定的共同体 402

二、民族具有四大共同性 403

三、民族是完整的综合体 404

第二节 民族的形成是历史发展成果 406

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406

二、民族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成果 408

第三节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412

一、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密切相关 412

二、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之间存在多重关系 414

第四节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417

一、民族压迫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工具 417

二、镇压其他民族的暴力机器具有双重性 418

三、民族压迫破坏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419

四、支持民族解放就是为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扫清道路 420

五、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421

第五节 民族融合是各民族高度发展的结果 425

一、民族自决权是政治独立权 425

二、民族自决必须服从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利益 427

三、民族平等和民族融合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要求 431

第十二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政治意识形态 437

第一节 政治文化反映社会存在 437

一、社会存在决定政治文化 437

二、人是政治文化的主体 441

三、政治文化具有反作用 444

第二节 政治文化具有阶级属性 447

一、政治文化反映阶级利益 447

二、统治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 451

三、无产阶级政治文化是人类思想的最高结晶 454

第三节 政治文化兼有现实性和历史继承性 458

一、政治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458

二、现实性与历史继承性是统一的 461

三、政治文化随社会发展而发展 464

第四节 政治文化发展不一定与社会发展同步 467

一、政治文化保持相对独立性 467

二、政治文化存在超前性与预见性 470

三、政治文化具有滞后性 473

第五节 政治文化要进行灌输 477

一、政治文化服务于政治统治 477

二、灌输是教育的重要手段 480

第十三章 社会发展促进政治发展 484

第一节 政治发展依照其内在规律 484

一、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 484

二、政治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 488

三、政治发展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492

四、阶级斗争推动政治发展 495

第二节 政治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499

一、发展规律和趋向是统一的 499

二、政治发展模式是多样的 502

第三节 政治发展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506

一、政治发展是普遍的现象 506

二、政治发展过程不排除特殊性 508

第四节 政治发展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 512

一、发展中必然性占主导地位 512

二、偶然性在发展中起双重作用 515

第五节 政治发展是自觉的政治活动 518

一、政治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518

二、政治发展是自觉的活动 521

三、政治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525

第十四章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529

第一节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 529

一、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 529

二、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532

第二节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 535

一、革命是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治行为 535

二、政权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537

三、无产阶级革命应首先夺取政权 540

第三节 政治革命发展到社会革命 544

一、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 544

二、只有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 547

第四节 革命必须具备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551

一、客观条件的总和造成革命形势 551

二、革命需要强大的群众革命行动 554

三、革命需要政党和理论 556

第五节 暴力方式与和平方式辩证统一 559

一、暴力是新社会产生的助产婆 559

二、应以革命的精神利用和平方式 562

第六节 不断革命与革命发展阶段相统一 565

一、辩证看待不断革命与革命发展阶段 565

二、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569

第七节 改良是革命的副产品 572

一、改良是阶级斗争的副产物 572

二、改良斗争应服从革命斗争 575

第十五章 时代特征决定国际政治总格局 578

第一节 现代国际社会是世界体系 578

一、资本主义促使现代民族国家形成 578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世界结成经济有机体 582

三、殖民制度和商业战争是现代国际关系的第一幕 584

第二节 国际政治格局受阶级划分影响 586

一、阶级关系的两极化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的特征 586

二、国际冲突与合作包含阶级性 587

三、民族解放运动具有阶级意义 590

四、国际政治中的阶级与国家主体的关系 592

第三节 国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594

一、不平衡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 594

二、垄断的形成使不平衡发展跳跃地进行 596

三、现代不平衡发展作用于国际政治 598

第四节 战争与和平是政治的继续 600

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600

二、和平也是政治的继续 604

三、战争与社会革命有本质的区别 605

第五节 和平共处是处理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607

一、和平共处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 607

二、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609

三、和平共处是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准则 611

第十六章 人类社会必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615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615

一、共产主义是现代经济运动的结果 615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617

第二节 共和国应是社会共和国 619

一、对人的统治变成对物的管理 619

二、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 623

三、共和国是无产阶级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 625

第三节 政治平等升华到社会平等 628

一、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628

二、区分形式上平等与实质上平等 631

三、从政治平等引申出社会平等 633

第四节 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637

一、自由是类的本质 637

二、恢复人的自由关键在于废除私有制 640

三、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 643

四、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647

后记 6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