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近代国防科技史稿
中国近代国防科技史稿

中国近代国防科技史稿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祖爱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56112326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近代中国的国防科技,是在内外交困中缓慢向前发展的,这其中固然有遭受外来侵略者打压的原因,然而更多的是一系列内部因素牵绊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基于此,本书依次对鸦片战争期间、洋务运动期间、清末新政期间、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防科技事业的大致状况进行了详尽阐述和分析,反思历史,探寻原因,粗谈教训,为今日的国防科技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有益启示。
《中国近代国防科技史稿》目录

导论 救亡图存进程中的中国近代国防科技 1

第一节 概念与视角 1

一、国防科技的概念 1

二、国防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 2

三、中国近代国防科技史的研究视角 4

第二节 历史分期 6

一、中国近代国防科技的历史起点 6

二、中国近代国防科技的历史进程 7

第三节 研究意义 9

一、学术价值 9

二、现实意义 9

第一章 鸦片战争与中国国防科技近代化的早期尝试 11

第一节 鸦片战争与中英军事技术差距 11

一、清朝中前期世界火器技术装备发展 11

二、鸦片战争前后中英军事技术对比 15

三、鸦片战争前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的社会根源 19

第二节 国防科技近代化的思想酝酿与舆论先导 25

一、反对闭目塞听,呼吁开眼望洋 25

二、批判“奇技淫巧”论,主张师夷长技 26

三、倡导军事改革,打造坚船利炮 27

四、重视军事工业,提倡军民兼容 29

第三节 晚清早期火器技术的有限发展 30

一、太平天国运动前沿海地区官方火器的早期发展 30

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西方近代火器的引进与仿制 33

三、晚清早期火器技术成效有限的原因 36

第二章 洋务运动中的国防科技事业 39

第一节 洋务派关于国防科技的主要认识 40

一、突破华夷秩序,承认千年变局 41

二、倡导中体西用,推进师夷长技 44

三、优先军事工业,兼顾民用产业 48

四、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 53

第二节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起步 56

一、着眼长远,草创近代兵工 56

二、战略调整,完善兵器工业布局 69

三、探索建立兵工管理体制 72

第三节 国防科技的人才培养与知识引进 80

一、兴办科研机构,聚集科技人才 81

二、择优而雇,引进和聘用外籍人员 82

三、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88

四、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100

五、穷流溯源,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 106

第四节 英国、德国新式武器装备的引进 111

一、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与新式陆海军的组建 112

二、西洋枪炮的引进 122

三、舰船鱼雷艇的引进 128

第五节 洋务运动中武器装备建设的成效 134

一、火器技术的发展 134

二、军舰的动力与材质技术的进步 143

三、从无到有的军民两用技术 145

第三章 清末新政期间的国防科技事业 150

第一节 清末军制调整与新军建设 151

一、甲午战争后海军建设的整顿与停滞 151

二、清末新政中的军制调整 158

三、仿西法练新兵的兴起和推进 163

第二节 武器装备建设的新进展 167

一、调整优化兵工企业布局 167

二、尝试利用民间资本发展兵器工业 174

三、努力推进枪炮制式的统一 177

四、引进与仿制新式装备 180

第三节 废科举与新式人才培养 187

一、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187

二、癸卯学制与近代教育的初步建立 191

三、近代科技人才培养途径的拓展 194

四、科技奖励政策与措施的出台 206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防科技事业 210

第一节 袁世凯与孙中山的国防建设思想 210

一、袁世凯的军队建设思想 210

二、孙中山国防建设思想 216

三、整军经武的初步成效 222

第二节 国防科技管理制度的制定 223

一、健全陆海空军械管理机构 224

二、规范兵工厂管理制度 229

三、建立军械购买、存储、拨发制度及试验管理规章 234

第三节 军阀纷争背景下的兵器事业 238

一、倡导兵器学术研究,筹划统一兵器制式 238

二、兵工人才培养的新举措 244

三、兵工厂新进展,仿造兵器新成效 254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防科技事业 262

第一节 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防科技 262

一、总体国防建设思想 262

二、南京国民政府发展国防科技的举措 269

三、抗战前国防科技的成就 318

第二节 抗战时期武器装备建设的发展 325

一、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 325

二、中外军事技术合作 327

三、抗战时期的国防科技工业 334

第三节 中国近代国防科技事业的转折 340

一、国民党政权瓦解与国民政府国防科技事业的衰败 341

二、新中国成立前人民兵工的探索 345

三、中国当代国防科技事业的开端 380

结束语 391

后记 40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