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南海诸岛历史事件编年
南海诸岛历史事件编年

南海诸岛历史事件编年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彩霞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105491
  • 页数:239 页
图书介绍:南海诸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书主要梳理了南海诸岛的历史事件,分四大部分。第一,中国南海诸岛的开发进程。中国是唯一长期经营、管理南海诸岛及附近水域的国家。第二,近代中国南海诸岛开发过程中所受的外来冲击。第三,近代中国对南海岛屿权利的坚持与维护。清末设水师营巡察南海,为西沙各岛命名、升旗、树碑宣示主权,成立“筹办西沙岛事务办”,两次修订《大清天下中华名省府州县厅地理全图》,将南海诸岛列入版图。为阻止法国对“九小岛”的侵犯,积极进行外交交涉,派军舰调查南沙。民国政府成立“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南海诸岛地图,公布岛礁的中英地名。近代南海维权斗争为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延续提供了完整的线索与充分的国际法依据。第四,当今中国开发南海诸岛中的挑战与机遇等等。
《南海诸岛历史事件编年》目录

第一章 先秦至唐五代——南海探索与开发的起步 1

第一节 南海命名与开发经营 3

一 南海认识的萌芽与早期命名 3

二 渔民的开发经营活动与渔民信仰 10

第二节 从郡县制到行省制的行政管理 17

一 秦汉行政与军事管辖的确立 17

二 三国至五代管辖权的发展 24

第三节 海上交通与贸易 32

一 秦汉海上丝路的形成 32

二 三国至隋朝海上航道的开拓 37

三 唐五代海外贸易的繁荣 44

第二章 宋元时期——南海管理的发展 49

第一节 行政与军事管理 50

一 纳入版图、设立政区 50

二 水师巡视与军事管辖 52

第二节 郭守敬“南海”测点位置 57

一“南海”测点的经纬度与纵横网状分布格局 59

二 观测点的选点标准与思想宗旨 65

三 元初的测量、航海技术及“南海”位置的确定 68

第三节 海外贸易对南海经济的带动 72

一 宋代的海外贸易 72

二 元代的海外贸易 79

三 宋元渔民的南海开发活动 82

第四节 南海地名的集中化与范围界定 84

一 南海地名的集中化演变 85

二 宋元时期的南海疆域 91

第三章 明代——南海开发经营的顶峰 99

第一节 行政和军事管辖 100

一 行政管理的延续与完善 100

二 海寇、海防与海难救助 102

第二节 明代南海疆域及界线 107

一 地图与文献中的南海疆域 107

二 七洲洋范围的演变 112

三 石塘、长沙的范围 116

第三节 明代对南海的开发和经营 119

一 海上丝路与海外贸易的繁荣 120

二 渔民的生产实践活动 123

三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 126

第四章 清代——南海主权的维护与挑战 129

第一节 清代的南海疆域及界线 130

一 中外文献地图中的南海疆域 130

二 七洲洋范围与海洋认识水平 136

三 石塘、长沙范围的演变 142

第二节 清政府对南海权利的维护 147

一 行政管辖与开发经营 147

二 巡海会哨制度的建立 150

第三节 海外贸易及渔民活动 154

一 南海交通对贸易的影响 154

二 渔民对南海的开发 158

三 南海更路簿的分类与分期 162

第四节 南海疆域面临的挑战 175

一 西方列强对南海的侵犯 176

二 东南亚国家对南海的侵犯 178

第五章 民国——南海管辖权的延续 18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南海危机 182

一 法国对南海的侵略 182

二 日本、菲律宾对南海的侵略 184

第二节 民国政府的行政与军事管辖 186

一 战后接收、恢复主权 186

二 军事与外交相结合 189

第三节 民国时期对南海的开拓 192

一 政府的开发经营活动 192

二 渔民的生产与生活 193

第四节 民国的文献与地图记载 196

一 文献与地图资料 197

二 南海连续疆界线和断续线 198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后——主权维护的新篇章 200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海洋意识的觉醒 200

一 外国侵犯与中国的主权维护 201

二 越南“黄沙”与“长沙”并非西沙群岛 204

三 武装自卫与开发经营 213

第二节20世纪末的复杂局势 214

一 外国侵犯与主权维护 215

二 开发与经营活动 218

三 军事演习 220

第三节21世纪初的新变化与延续 221

一 外国的侵犯活动 221

二 行政管辖与开发经营 223

三 外交与军事相结合 226

第四节 地图、文献、文物与国际会议 229

一 地图资料、国际会议 229

二 文献记载与文物遗迹 231

结语 234

参考文献 2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