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公民认同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公民认同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公民认同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志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6199817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的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分析和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主导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引导人民大众认同并向往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团结全国各阶层人民大众为建设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而奋斗等领域内积累的丰富经验;其次,重点介绍了邓小平在回归、提升与创新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大众认同的“三合一”逻辑、奠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与公民认同理论”基础的过程中的重大思想贡献,以及这一理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讲话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及其理论创新过程,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国梦”的构筑和实现,开辟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公民认同不断发展的新境界;第三,提炼出了新时期公民大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特征。以上三个方面的探索和思考,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辟了广阔而新颖的理论视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公民认同研究》目录

绪论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公民认同 1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

二 公民认同的中国逻辑及其研究视角 8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公民认同的新常态 19

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现途径、思想价值、制度建设 31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现途径 33

一 民族危机中对于公平正义的呼唤 33

二从“工农共和国”转向“人民共和国” 36

三“各得其所”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诉求 38

四 新民主主义道路将国家前途和人民利益融为一体 40

五 人民的“自愿”与“同意”,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的前提 4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价值 43

一 现代民族主义及其文化特征 43

二 公民权利与民族利益统一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之中 45

三 争取中间阶级,团结全国人民 49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制度建设 51

一 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实践的“三三制”政权建设 51

二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关系 52

三 民主建设与政权建设是新民主主义制度建设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55

本章小结 61

第二章“三合一”的认同逻辑 64

第一节 从农民认同到人民大众认同 64

一“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66

二 封建地主阶级是国民革命的“最大的对象” 67

三 农民运动是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 68

四 在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实践中认同革命理论 69

第二节 平分土地与“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72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个基本思想价值 72

二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地制定和调整土地政策 74

三 强调农民对于土地应当具有“支配”权 76

四“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78

第三节 中国人民大众的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之路 83

一 马克思关于个性发展的基本论点 84

二 中国特色的人民大众的个性解放过程 85

三 保障人民大众的财产所有权以促进个性发展 89

四 在民主制度建设中促进个性发展 92

本章小结 105

第三章 两个层面上的“中间阶级”理论 107

第一节 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层面的“中间阶级”理论与实践 110

一“大革命”时期的中间阶级理论 111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间阶级理论 113

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的中间阶级理论 115

四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间阶级理论 119

第二节 动员农民层面的“中间阶级”的理论与实践 121

一 如何“拿住”中间阶级促就了这一策略的缘起 122

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阶段 123

三 以减租减息替代没收地主阶级土地阶段 124

四 区别“旧式富农”与“新式富农”阶段 126

第三节“中间阶级”理论与中国革命的特点 128

一 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之一的统一战线 129

二 最大限度地组织革命同盟军的需要 129

三 中间阶级理论的当代价值 132

本章小结 134

第四章 社会主义优越性与公民认同理论 137

第一节 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回归与创新 138

一 公民大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依据和思想资源 139

二“三合一”传统的背离与回归 139

三 新时期认同的主体和客体双方与时俱进、协同发展 14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重新认识 143

一 生产关系领域的“不断革命”论 144

二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迅速确立 148

三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新认识 151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优越性与新时期公民大众认同 155

一 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最根本因素” 155

二 社会主义优越性与认同理论的形成 159

三 在解放思想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与认同理论 162

四 邓小平社会主义优越性与认同理论中新的思想内涵分析 167

本章小结 171

第五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社会主义优越性与公民认同理论的推进与创新 17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 174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具体、丰富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前提 175

二 对于社会主义优越性、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的进一步阐释 1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 178

一 坚持改革开放,走向共同富裕 178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 181

第三节 市场经济经营主体的培育与新兴劳动者阶层的出现 183

一 以农民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营主体的培育 183

二 新兴劳动者阶层的出现与执政基础的扩大 187

第四节“以人民群众为本”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92

一 分析和处理新时期各种矛盾,必须以人民群众为本 193

二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9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公民大众认同的新阶段 198

四 走向新的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与公民认同理论 204

本章小结 207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讲话对于社会主义优越性与公民认同理论的推进与创新 210

第一节 群众路线的内涵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愈益丰富 211

一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12

二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农民公民权益的获取 218

一 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19

二 引导和帮助群众正确认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221

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四步曲” 222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与中国农民的公民身份构建 230

一 中国公民身份构建的一般途径 231

二“人民性”与“积极性”的相互促进 232

三 中国公民身份构建走出了一条有重点的多路并进、有序发展的“政党主导型”道路 234

四 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的“执政党主导”的中国公民身份构建 239

本章小结 241

第七章 新社会阶层、中等收入群体及其认同问题 243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的变迁与新社会阶层的产生 244

一 两个关键词的界定 244

二 新民主主义理论中的“中间阶级”及其消亡 245

三 初露端倪的“新社会阶层” 247

第二节 新社会阶层的权益与认同 251

一 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奠基与创新 251

二“抓代表带全局”的方针和策略 252

三 为私营经济发展解除思想障碍 253

四 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255

五 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 257

第三节从“共同富裕”到“橄榄型”分配格局 265

一 中等收入人群占多数的过渡路线 265

二 促进“橄榄型”分配结构的初步形成 269

本章小结 273

第八章 从两个文明建设到公民认同的新境界 277

第一节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 277

一“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基础 277

二从“两手抓”到“五位一体” 281

第二节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86

一 十四大以来两条相关公民素质教育思想线索的凸显 286

二从“价值体系”到“价值观”体系的转化与升华 290

第三节“中国梦”是引领中国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梁 299

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性原则 299

二 沟通个人、社会与国家价值的桥梁 299

三 当代中国公民的道德素质教育是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由之途 301

本章小结 303

参考文献 306

跋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公民认同的六个问题 307

一 从人民大众认同新民主主义理论到公民大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出现代公民认同的中国逻辑 307

二 人民性与积极性的互融互动,是中国公民认同的内在动力机制 309

三 统一战线理论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发展,保证了中国公民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群众基础持续巩固和扩大 309

四 公平正义和依法治国是公民认同的制度前提 310

五 公民素质教育是公民认同的思想修养基础 312

六 从革命动员式民主到协商参与式民主的历史转型 3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