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文鑫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35170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是指在体育课堂特定情境下,师生、生生之间为了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遵循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规律,以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为媒介,产生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积极性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能实现预期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活动。其有效性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发展度来表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德尔非法、问卷调查法、教育观察法与录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目录

绪论 1

一、理论与实证研究依据 1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

三、文献综述 5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34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37

第一章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涵义、理念及原则 38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涵义 38

一、互动 38

二、课堂互动 39

三、课堂有效互动 42

四、体育课堂有效互动 43

第二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理念 46

一、体育课堂有效互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7

二、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要求从形式互动走向实质互动 47

三、体育课堂有效互动强调互动的效益 48

四、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反思意识 49

五、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套策略 50

第三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原则 51

一、主体性原则 51

二、民主平等性原则 52

三、有效性原则 52

四、尊重差异性原则 53

五、思维性原则 54

六、情感性原则 55

七、生成性原则 56

八、发展性原则 57

第二章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多学科理论基础 59

第一节 哲学基础 59

一、主体间性理论 59

二、交往行为理论 61

三、交往实践理论 62

第二节 社会学基础 63

一、符号互动理论 63

二、群体动力理论 65

第三节 心理学基础 69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69

二、动机理论 71

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73

四、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74

第四节 教育学理论 76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76

二、有效教学理论 78

第五节 传播学理论 80

第三章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特征、模式及价值 83

第一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特征 83

一、互为主体性与公平性共融 83

二、交互性与连续性共融 84

三、建构性与指导性共融 85

四、非言语行为作用显著性与情感突出性 87

五、组织化与非组织化共融 89

六、多样性、合理性与高效性共融 90

七、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性共融 91

八、互动效果多元性与信息及时反馈性共融 93

第二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模式 94

一、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模式的指导思想 95

二、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模式的过程结构 96

三、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模型的基本方式 99

第三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价值 101

一、自然属性层 101

二、社会功能层 102

三、文化意蕴层 104

第四章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06

第一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06

一、全面性原则 106

二、科学性原则 107

三、独立性原则 107

四、代表性原则 107

五、可操作性原则 108

六、体现体育学科特点原则 108

七、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08

八、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09

第二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109

一、经验选择法 110

二、德尔菲法 110

第三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的确定 111

一、初步建立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指标体系 111

二、指标的筛选 113

三、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指标权重的确立 123

四、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指标的释义 137

第五章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的实证研究 156

第一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观察的理论与方法学基础 156

一、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观察的理论基础 156

二、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观察类型的选择 158

三、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观察记录的方式 161

四、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观察的效度和信度 162

五、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观察者的培训与分工 163

六、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观察者的伦理 164

第二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实地观察与问卷调查样本学校的选择 165

第三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结果分析 167

一、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167

二、某一堂中学体育课有效互动的实证应用 168

三、中学体育课有效互动总体和分类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175

四、对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观察结果的分析 182

第四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存在的问题 186

一、互动主体地位失衡,多“控制—服从”的单向型主客互动,少“平等—民主”的双向型主体间互动 186

二、互动深度不够,多形式化的浅层互动,少实质性的深层互动 187

三、互动广度不够,互动参与者范围过窄,互动形式单调,互动不平等现象严重 189

四、互动内容的单一化、枯燥乏味,远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学生缺少吸引力 190

五、互动过程程序化,缺乏应对生成性事件的能力,缺少对有价值生成资源的发现和利用,缺少对问题的反思 191

第六章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影响因素 192

第一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影响因素的选取 192

第二节 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影响因素的分析 200

一、体育教师因素 200

二、学生因素 206

三、体育课堂互动内容因素 209

四、体育课堂互动环境因素 212

第七章 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 217

第一节 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保障策略 217

一、从学校领导至家长都要重视中学体育课,加大硬件投入,保证体育场地、器材能满足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的需要 218

二、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并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倡导选项课教学 218

三、进行定期培训,促使中学体育教师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并实现教学观念向课堂互动行为转化 219

四、重视班级凝聚力建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互动意识 220

第二节 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设计策略 220

一、有的放矢地分析学生,认真研究体育教材 221

二、合理地制定体育课堂互动目标 221

三、有效地选择和优化体育课堂互动内容 222

四、巧妙地进行体育课堂互动策略的创设 223

第三节 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实施策略 224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有效课堂互动氛围 224

二、创设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情境,激发学生互动的动机 225

三、巧妙运用互动技巧,确保体育课堂互动的广度与深度 227

四、充分利用有价值的体育课堂生成资源,追求体育课堂互动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 228

第四节 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反思策略 230

一、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反思的内容 231

二、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反思的方法 233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235

第一节 结论 235

第二节 创新点 236

一、初步建立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理论体系 236

二、构建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 237

三、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实证研究 237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237

参考文献 238

附录 246

后记 2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