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基础薄弱初中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基础薄弱初中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基础薄弱初中的建设与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德文主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42311980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甘肃省内的薄弱初中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总结甘肃省加强薄弱初中建设取得成效的学校经验基础上,对薄弱初中建设的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基础薄弱初中的建设与发展研究》目录

第一章 薄弱初中的形成轨迹及其成因 1

第一节 薄弱初中形成的历史轨迹 1

一、什么是薄弱初中 1

二、薄弱初中形成的历史轨迹 5

第二节 薄弱初中的基本特征 14

一、特征之一:后进生相对集中 14

二、特征之二:教师素质不适应后进生教育 21

三、特征之三:学校内部管理不善 26

四、特征之四: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29

五、特征之五: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低 34

第三节 薄弱初中形成的主要原因 40

一、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40

二、教师“问题”形成的原因 46

三、学校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50

四、办学条件差的成因 56

五、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低的原因 58

第二章 加强薄弱初中建设的意义 60

第一节 有利于提高初中教育的整体水平 60

一、初中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 60

二、加强薄弱初中建设,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 65

第二节 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 69

一、维护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 69

二、加强薄弱初中建设是维护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重要途径 72

第三节 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 75

一、我国人口素质与基础教育状况 75

二、加强薄弱初中建设,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79

第四节 有利于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4

一、推动先进生产力更快地发展 84

二、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87

三、最大限度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根本利益 89

一、教师队伍的潜力 92

第一节 薄弱初中建设的内部潜力 92

第三章 充分发掘薄弱初中建设的潜力 92

二、后进生教育的潜力 95

三、学校管理工作的潜力 98

第二节 推动薄弱初中建设的外部潜力 100

一、能够满足社会公民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100

二、教育形势的发展所形成的潜力 103

第三节 薄弱初中建设——克服困难和发掘潜力的统一 108

一、薄弱初中建设——困难和潜力并存 108

二、薄弱初中建设——克服困难和发掘潜力同行 110

第四章 整合办学理念的实践探索 114

第一节 反思办学得失,整合办学理念 114

一、清除办学认识误区 114

二、反思办学得失 119

三、整合办学经验,坚定改革奋斗思想 123

四、准确定位学校发展目标 126

一、走出后进生教育的误区 129

第二节 确立符合后进生成长的教育理念 129

二、进入科学育人的轨道 133

第五章 改革学校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141

第一节 建立激励竞争的学校管理机制 141

一、对建立激励竞争管理机制的认识 141

二、建立激励竞争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 144

第二节 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152

一、对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认识 152

二、建立学校教研培训制度的实践探索 154

三、建立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实践探索 162

四、关注教育质量的精神保障 166

第六章 改善学校办学环境的实践探索 171

第一节 营造凝聚人心的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环境 171

一、对人际关系环境的认识 171

二、创设正常干群关系和同事关系环境的实践探索 173

三、创设和谐师生关系环境的实践探索 176

一、改善办学物质环境的实践探索 179

第二节 建设良好的办学物质环境 179

二、建设优美校园环境的实践探索 183

第三节 创设协调配合的外部关系环境 185

一、创设家校教育协调合作环境的实践探索 185

二、创设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协调合作环境的实践探索 188

第七章 教育政策是加强薄弱初中建设的前提条件 190

第一节 加强薄弱初中建设需要教育政策的广泛扶持 190

一、省会城市全方位加强薄弱初中建设的政策 190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点支持、逐年推进的政策 193

三、国扶贫困县的有限倾斜政策 194

第二节 教育投入政策在薄弱初中建设中产生的效果 197

一、教育投入政策的实施效果(范例一) 197

二、教育投入政策的实施效果(范例二) 199

三、教育投入政策的实施效果(范例三) 201

一、教育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范例一) 203

第三节 教育评价政策在薄弱初中建设中产生的效果 203

二、教育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范例二) 205

三、教育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范例三) 206

第四节 加强管理与指导在薄弱初中建设中产生的效果 207

一、加强管理与指导的效果(范例一) 207

二、加强管理与指导的效果(范例二) 209

三、加强管理与指导的效果(范例三) 211

第八章 对薄弱初中建设规律的初步认识 217

第一节 薄弱初中建设要全心全意地依靠教师 217

一、依靠教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217

二、依靠教师探索后进生教育的规律 220

三、依靠教师探索薄弱初中建设的规律 223

四、依靠教师改变学校薄弱面貌 226

第二节 薄弱初中建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229

一、学校工作规律和管理改革的关系 229

二、敢于改革和善于改革的关系 232

三、治本与治标的关系 234

四、学校整体利益和教师个人利益的关系 236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237

六、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的关系 239

第三节 加强薄弱初中建设的一般过程 241

一、树立理念阶段 241

二、建立机制阶段 243

三、实践探索阶段 246

四、反思完善阶段 248

五、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250

第九章 思考与建议 253

第一节 薄弱初中建设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253

一、有限的教育资源 253

二、缺乏富有激励作用的教育评价政策 258

三、薄弱初中内部工作不力 262

一、切实端正加强薄弱初中建设的政策观念 265

第二节 给政府的建议 265

二、完善薄弱初中建设投入保障机制 267

三、配备一个好校长,扶持一个好队伍 269

四、坚持一个目标,采取多样措施 272

第三节 给校长的建议 275

一、薄弱初中的校长怎么当 275

二、薄弱初中建设怎么抓 281

第四节 给教师的建议 288

一、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288

二、用精湛的业务能力吸引学生 291

三、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后进生教育工作做贡献 294

附录 299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 299

兰州市六局委《关于加强薄弱初中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 306

兰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确定薄弱初中的基本标准》和《薄弱初中改变面貌的基本标准》的通知 314

后记 3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