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岩溶动力系统
中国岩溶动力系统

中国岩溶动力系统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道先,刘再华,林玉石,沈继芳,何师意,徐胜友,杨立铮,李彬,覃嘉铭,蔡五田,曹建华,张美良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116037128
  • 页数:275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岩溶动力系统》目录

1.1 本专著依托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方法 1

1 概述 袁道先 1

1.2 项目依托的国内外合作 2

1.3 新理论及主要发现和突破 3

1.4 岩溶动力系统研究的社会影响和应用前景 4

2 岩溶动力系统 6

2.1 岩溶动力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点 袁道先 6

2.1.1 定义 6

2.1.2 结构和边界 6

2.2 研究方法 7

2.2.1 岩溶动力系统研究方法的特点 刘再华 7

2.1.3 功能 7

2.1.4 特点 7

2.2.2 指标选择 刘再华 8

2.2.3 捕捉碳循环的方法:普测、定位观测 刘再华 9

2.2.4 同位素技术 覃嘉铭 10

2.2.5 岩溶动力系统变化过程的同位素记录研究 覃嘉铭 17

2.3 岩溶动力系统的类型 27

2.3.1 表层岩溶动力系统的分类 李彬、徐胜友 27

2.3.2 深层岩溶动力系统的分类 何师意、蔡五田 33

2.4.1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 34

2.4 岩溶动力系统的数据库及应用 李彬 34

2.4.2 系统的基本结构 35

2.4.3 系统的基本功能 36

2.4.4 结束语 38

3 中国岩溶形成的背景条件和基本特征 39

3.1 中国岩溶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袁道先 39

3.2 中国南北岩溶分界线上的典型研究——以镇安、旬阳为例 赵景波 42

3.2.1 岩溶泉的概况与酸碱度变化 42

3.2.2 岩溶泉的HCO3-离子含量变化 44

3.2.3 土层中CO2含量变化 46

3.2.4 该区岩溶地貌形成时代 46

3.2.5 初步认识与讨论 47

4 岩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48

4.1 水动力学机制 48

4.1.1 溶蚀作用的水动力学实验研究 刘再华 48

4.1.2 水的侵蚀作用与岩溶形成 林玉石 50

4.2 气体动力学机制 徐胜友 55

4.2.1 岩溶动力系统中气圈的组成及其特征 55

4.2.2 岩溶动力系统中CO2的动态平衡理论 59

4.2.3 CO2对岩溶作用驱动的野外观测研究 60

4.3 岩溶动力学中的生物机制 曹建华 71

4.3.1 地质历史时期中生物演化与碳循环 72

4.3.2 现代生物碳循环与岩溶发育 74

4.4 岩溶动力学模型:野外观测和室内物理模拟实验 刘再华 84

4.3.3 几点新认识 84

4.4.1 扩散边界层理论模型 85

4.4.2 模拟结果及其野外和室内实验证实 86

4.5 碳酸盐岩岩溶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沈继芳、于青春、万军伟 100

4.5.1 引言 100

4.5.2 单个裂隙溶蚀扩展 101

4.5.3 非连续裂隙网络溶蚀扩展 105

5 岩溶动力学的全球变化响应和记录 109

5.1 表层岩溶作用的大气温室气体源汇关系 109

5.1.1 表层岩溶作用与大气CO2源汇的关系 徐胜友 109

5.1.2 我国南方6省岩溶系统碳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杨立铮 121

5.2 深层岩溶作用的大气温室气体源汇关系 142

5.2.1 深层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 何师意 142

5.2.2 云南中甸下给温泉形成条件与CO2源汇关系研究 蔡五田 143

5.2.3 四川黄龙景区CO2的源汇关系 何师意 156

5.2.4 腾冲地热区活动断裂带CO2源汇关系 何师意 159

5.2.5 断裂带上有很厚覆盖层的气田中CO2的来源 何师意 161

5.3 全球变化的岩溶记录 林玉石 162

5.3.1 岩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 162

5.3.2 岩溶建造的形成及古环境信息 168

5.3.3 桂林盘龙洞1号石笋的综合研究 177

5.4.1 岩溶生态系统的结构 蒋忠诚 196

5.4 岩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机制和全球变化反馈 196

5.4.2 岩溶生态系统的功能及运行机制 李彬 200

5.4.3 岩溶生态系统对环境的敏感性及其全球变化信息 李彬 207

5.4.4 岩溶生态的环境反馈 蒋忠诚 208

5.4.5 结束语 212

6 岩溶动力系统的资源形成机制和环境效应 213

6.1 岩溶矿床的成矿条件及形成机制 张美良 213

6.1.1 岩溶矿床的概念 213

6.1.2 成矿控制条件 214

6.1.3 岩溶成矿作用 217

6.1.4 岩溶矿床的类型 225

6.2.1 天津蓟县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和演化规律 226

6.1.5 结束语 226

6.2 天然与人为条件下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形成和变化 蔡五田 226

6.2.2 济南泉域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和演化规律 235

6.2.3 岩溶水化学成分总体演化趋势的理论解释 239

6.2.4 天然与人为干扰条件下岩溶水水化学特征的差异 242

6.3 水工建筑物中钙华的形成机制和防治 刘再华 244

6.4 隔河岩水库蓄水引发的岩溶塌陷和地震 沈继芳、石伯勋、张同发 247

6.4.1 罗家坳河间地块水动力场变化及其影响效应 247

6.4.2 隔河岩水库蓄水引发的岩溶塌陷地震 257

7 岩溶动力学的展望 袁道先 266

参考文献 269

附录:本书作者群体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论文目录 27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