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史纲要  下  修订本
中国史纲要  下  修订本

中国史纲要 下 修订本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翦伯赞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10049149
  • 页数:5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系统全面地展示了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历史。
上一篇:成吉思汗传下一篇:春凤
《中国史纲要 下 修订本》目录

第一节 五代十国 1

一、五代的更替 1

后梁、后唐、后晋 1

第七章 五代十国宋辽金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矛盾复发时期 1

契丹南侵和后晋人民反契丹的斗争 2

后汉和后周 3

五代时期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 4

周世宗企图结束割据局面 5

二、南方的九个割据王国 5

吴和南唐的更替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圩田的出现 5

吴越农业的发展 6

前蜀和后蜀 7

楚 8

南平 9

闽 9

南汉 南汉统治区域内的农民起义 10

第二节 北宋和辽的对峙时期 11

一、北宋的建立、巩固及其统一 11

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的结束 1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12

对农民的防范、束缚和压制 13

二、北宋社会阶级结构。北宋政府的赋役剥削制度 14

北宋社会阶级结构 14

赋税徭役和其他征敛 16

三、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18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8

手工业 20

商业 23

行会 25

纸币的出现 25

四、辽和西夏的政治经济。北宋与辽、与西夏的和战 26

辽的政治制度 26

辽的社会经济 27

北宋与辽的和战 29

西夏的建立 31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33

五、北宋前期、中期的阶级矛盾和农民起义 35

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 35

北宋中叶的阶级矛盾和小规模的农民起义 37

六、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40

庆历新政 40

王安石变法 42

七、北宋晚期的政治。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 48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 48

宋徽宗的腐朽统治 49

方腊领导的南方农民起义 51

宋江领导的北方农民起义 54

八、女真族的兴起和金政权的建立。辽和北宋的灭亡 56

女真族的兴起和发展 56

女真族的反辽斗争和辽的灭亡 58

女真族南侵和北宋的灭亡 60

第三节 南宋和金的对峙时期 62

一、南宋的建立及其与金的和战。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 62

南宋的建立 统治集团中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斗争 62

黄河南北忠义民军的反金斗争 65

岳飞领导的抗金战争 宋高宗、秦桧对金投降 67

二、金朝统治下的北部中国 69

金迁都燕京和完颜亮的南侵 69

屯田军 女真贵族对土地的大量掠夺 71

金的社会经济 73

农业 75

三、南宋的社会经济 75

手工业 76

商业 79

纸币的大量发行 80

土地兼并之祸 80

四、南宋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83

南宋初年赋税的繁重 83

钟相、杨幺的起义 85

南宋中期的小规模农民起义 87

南宋晚期的政治 88

福建江西地区的小规模农民起义 89

五、北方形势的剧变。蒙古族的兴起和金朝的灭亡 91

蒙古族的兴起和蒙古国的建立 91

金朝后期社会经济的衰落和北方人民的反金起义 94

蒙古入侵和金的灭亡 97

蒙古在河北的统治 99

六、蒙古南侵。南宋灭亡 100

蒙古对南宋展开了全面的军事进攻 100

南宋在四川的军事布置及其对蒙古南侵军的斗争 102

襄阳、临安的失陷和南宋的灭亡 104

第四节 回鹘。僮族。大理 105

一、西迁后的回鹘 105

甘州回鹘、西州回鹘和哈喇汗王朝 105

十至十三世纪回鹘社会经济的发展 107

西迁后的回鹘的文化 109

二、僮族 110

僮族及其社会发展 110

八至十二世纪僮族的社会生产 111

侬智高的反宋斗争 113

三、大理及其与宋朝的关系 115

元朝的建立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116

第五节 元朝的统治和元末农民起义 116

一、元朝的建立 116

元朝的对外关系 118

二、元朝的社会经济 119

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关系 119

手工业和商业 124

三、元朝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126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126

对汉族地主的笼络 127

各地人民反抗蒙古统治者的斗争 129

四、元末农民大起义 130

元朝后期民族和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130

红巾军大起义 134

朱元璋的起义和元朝的灭亡 138

一、两宋文化的高度发展 141

第六节 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的文化 141

二、两宋的两个主要学派 143

宋代的理学 143

浙东学派和功利主义思想家陈亮 145

三、古文、诗、词、小说、戏曲 146

北宋的古文运动 146

宋代的诗 147

西蜀、南唐和两宋的词 148

宋金的话本小说和说话人 150

宋金的戏曲 151

元曲 152

四、两宋的史学 154

通史 154

当代史 155

金石学 156

地方史志 156

山水花鸟画 157

五、五代十国和宋元的绘画 157

宗教、人物画 158

六、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的科学技术 160

火药、火器的发明和发展 160

刻版印书的盛行和活字版的发明 162

指南针 162

天文钟(水运仪象台) 163

郭守敬的授时历 164

北宋的医学 164

王祯农书 165

七、宋元的宗教 166

佛教 166

道教 167

伊斯兰教 168

基督教 168

第八章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进一步强化及其走向衰败时期 170

第一节 明前期的经济政治措施 170

一、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70

明初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170

明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175

二、专制主义统治的加强 179

明太祖的政治措施 179

靖难之役与专制主义统治的加强 182

第二节 明中期的社会矛盾。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 185

一、明中期的社会矛盾 185

宦官专政 185

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 187

土地 189

兼并和农民流亡 189

明中期的农民起义 192

嘉靖时政治的腐败 张居正整顿政治的措施 195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200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00

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202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204

手工业部门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208

第三节 明朝的民族关系 210

一、北方、西北、西南各族及其与内地的联系 210

蒙古族 210

藏族 213

畏吾儿族 215

苗、瑶、彝、僮各族 216

二、满族的兴起。建州女真部与明朝的战争 219

女真三部 建州女真部的迁徙及其与明朝的关系 219

建州女真部的强大及其侵明战争 220

明朝与南洋各地的关系 225

一、明朝与南洋各地的关系 225

第四节 明朝的对外关系 225

郑和下西洋 226

二、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骚扰。万历时期的援朝战争 228

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骚扰 戚继光领导的御倭战争 228

万历时期的援朝战争 230

三、欧洲海盗商人和耶稣会士的东来 231

第五节 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农民大起义 233

一、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233

地主阶级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和对农民、手工业者剥削的加强 233

城市居民反矿监税监的斗争 236

东林党 东林党人反宦官的斗争 237

白莲教的起义逃兵、佃农、奴婢的反抗斗争 240

二、明末农民大起义 242

从王二起义到荥阳大会 242

李自成进占北京和明的灭亡 244

李自成在北京的活动 248

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 250

第六节 清兵入关及其统一全国 251

一、清朝迁都北京。汉族人民的抗清斗争 251

李自成、张献忠的抗清斗争 251

江南人民和南明政府的抗清斗争 253

李定国、李来亨的抗清斗争 255

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及其收复台湾 257

二、清朝对边疆各地的用兵和疆域的奠定 258

康熙时清与蒙古准噶尔部的战争 258

雍正、乾隆时西藏局势的稳定 260

雍正、乾隆时清与蒙古准噶尔部的战争 261

乾隆时清与“回部”的战争 262

清与“苗疆”、大小金川的战争和改土归流 263

一、清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64

清初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 264

第七节 清朝的社会经济 264

清朝的疆域 264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69

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 274

二、手工业和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276

清初恢复手工业生产的措施 276

清朝的手工业 277

国内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发达 280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282

行会手工业工人的叫歇斗争 284

第八节 清朝的政治。清朝统治下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285

一、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 285

治的加强 285

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与改革 285

对汉族地主和其他民族上层分子的笼络 288

权力的集中和八旗旗主势力的削弱 288

文字狱 290

军队、法律和保甲法 291

秘密结社的活动 293

二、嘉庆、道光时期各族人民的起义 294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294

白莲教起义 297

苗民起义 299

天理教起义 300

维吾尔人民起义和张格尔发动的叛乱 301

第九节 清朝的对外关系 302

一、清朝与邻近各国的关系 302

清朝与俄罗斯的关系 302

二、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303

西欧殖民主义者的继续东来 303

清朝与缅甸、暹罗、越南的关系 303

天主教的传布及其被禁止 304

海禁和闭关政策 306

英国使臣和清廷的交涉 308

第十节 明清的文化 310

一、哲学思想 310

主观唯心论者王守仁和王学左派 王学左派的思想家李贽 310

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学者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 312

清朝的理学和反理学的思想家颜元、李塨、戴震 314

二、考据 315

考据学的兴起 315

乾嘉学派及其治学的成绩 315

三、史学 316

四、编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 318

《四库全书》 318

五、小说和戏剧 319

《水浒传》、《三国志演义》和《西游记》 319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 321

“三言”和《聊斋志异》 321

明清的戏剧《牡丹亭》和《桃花扇》 322

六、科学技术 323

明后期的医学、农学、科学技术和地理学 323

清朝的医学和天文历算 地图的测绘 325

七、建筑艺术 326

八、绘画 327

第九章 外国资本主义开始侵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和农民革命(1840—1864年) 329

第一节 鸦片战争 329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和对外贸易 329

鸦片走私与烟毒泛滥 330

禁烟问题上的争论 332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332

英国侵略者发动战争 333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34

侵略者扩大战争、清政府妥协投降 335

人民的自卫斗争和爱国将士的英勇战斗 336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336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8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农民革命的酝酿(四十年代) 338

五口贸易 338

侵略者在沿海掠卖人口 340

“租 341

界”和港、澳成为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基地 341

社学领导下的广州群众斗争 341

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先进思想家 342

战后阶级矛盾的激化 343

洪秀全的初期革命活动 344

第三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和前期革命斗争 346

从金田起义到建都天京 346

北伐 347

西征初期和湘军的出现 348

厘金 349

西征的胜利 349

天朝田亩制度 349

地方政权 351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351

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 352

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353

第四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斗争 354

侵略者伪装中立 354

英法侵略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 356

大沽战役与侵略战争之再起 356

《北京条约》 357

北京政变和那拉氏的掌权 358

李秀成和陈玉成力挽危局 359

反击外国武装干涉 360

洪仁开与《资政新篇》 360

太平军攻取苏南 360

苏浙地区农村的阶级斗争 361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革命 362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363

第十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864—1895年)。戊戌变法和义和团(1895—1901年) 365

第一节 各地武装斗争对反动统治秩序的继续打击(1864—1873年);农民进行恢复生产的斗争(1864—1880年) 365

捻军在1864年以后的英勇斗争 365

贵州苗民起义 367

云南回民起义 367

陕甘回民起义 368

革命失败后农民恢复生产的斗争和抗租斗争 368

第二节 中国社会开始加速半殖民地化;洋务派所谓“新政”及其初步破产(1864—1885年);群众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 370

政治上的加速半殖民地化 370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371

洋务派的产生 372

洋务派举办新式军事工业 373

反对外国教会侵略行为的斗争 373

第三节 官办民用企业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75

洋务运动转向民用企业方面发展 375

轮船招商局 375

开平煤矿 376

电报局 376

机器织布局 377

洋务派所办新式企业的性质 377

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始产生 378

近代产业工人的开始出现 379

第四节 中国沿边遭受侵略和中法战争 380

阿古柏侵入新疆及英、俄对新疆的侵略 380

英国势力开始侵入西藏 380

日本和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侵略 381

日本和美国对中国邻邦朝鲜的侵略 382

中法战争 383

第五节 1885—1894年的一般形势和中日战争 385

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控制中国市场 385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朝鲜 386

英国吞并缅甸 386

官僚集团 387

加紧控制新式企业 387

初期的改良主义思想 388

甲午战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389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清政府退缩被动 389

平壤之战 391

黄海海战 391

清军在辽东、威海一再失利。投降派屈辱求和 391

台湾人民抗敌斗争 393

“公车上书” 兴中会 393

马关条约 393

第六节 民族危机和社会变化 394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采用新方式宰割中国 394

俄法集团在战后第一次大借款期间的勒索侵占 394

英德集团夺取第二次大借款权 396

沙俄诱订中俄密约和夺取中东路 396

各国激烈争抢卢汉路权 397

俄、德、法占夺海港和强划势力范围 398

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和第三次大借款权 399

两三年中形成瓜分局势 401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设厂垄断中国工业 402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402

大资产阶级势力的迅速扩张 404

发展较为显著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 404

下层群众在危机形势下酝酿新的革命风暴 406

康有为 407

第七节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戊戌变法 407

维新运动的性质和阶级基础 407

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408

从强学会到《时务报》 409

维新运动在各地迅速开展,湖南成为运动的重要中心 410

资产阶级思潮对封建主义思想的大论战 411

维新派要求以皇帝权力推行新政 414

保国会 415

百日维新 415

维新运动在顽固派反击下迅速失败 416

第八节 民族危机继续发展。义和团农民反帝运动 417

美国垄断资本向中国市场大举进攻 418

所谓“门户开放”的侵略宣言 418

清政府加紧搜括 419

铁路和教会对华北社会的破坏性影响 420

义和团的性质和特点 421

义和团在山东的斗争 422

义和团在直隶的发展 423

帝国主义开始武装干涉 423

统治者的两面手法 424

可耻的“东南互保” 424

侵略军的野蛮暴行 424

康梁系的“勤王”运动 425

兴中会举行惠州起义 425

帝国主义从着手瓜分转为不敢瓜分中国 426

《辛丑条约》 427

第十一章 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及其失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428

第一节 二十世纪初年革命形势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1901—1905年) 428

帝国主义加紧控制清政府和加紧掠夺通商、路、矿等利权 428

日、俄争夺东三省 429

清政府的所谓“新政” 430

英军侵藏 430

阶级矛盾在新形势下迅速发展 431

农民抗捐斗争和旧式武装起义 432

收回利权运动 432

抵制美货运动 433

一批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出现 433

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分化为左右两翼 433

爱国团体的成立及倾向革命 434

杰出的革命宣传者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434

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 436

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纲领 436

第二节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形势的发展(1905—1911年) 438

革命派对立宪派的论战 439

同盟会联络会党力量发动武装起义 441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立宪派的纷纷响应 442

革命派活动的一时沉寂 442

帝国主义侵华势力调整相互关系 443

美帝国主义的宗教、文化侵略活动 444

美国在东三省的侵略活动四国银行团的成立 444

亲贵揽权与立宪派请愿早开国会 445

群众反抗斗争的新高潮 445

同盟会的两次广州起义 446

保路运动 447

第三节 武昌起义和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448

辛亥革命在武昌首先爆发 448

革命政权的建立 448

各省迅速响应起义 449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在各省夺取权力 449

帝国主义采用政治阴谋方式破坏革命 450

革命派和清政府都被迫把政权移交给袁世凯 452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452

辛亥革命的成就与失败 453

第四节 辛亥革命前后的蒙古和西藏 454

孙中山的“五族共和”的主张 454

内蒙地区的革命活动 454

日俄在内外蒙古擅划势力范围和外蒙封建主的分裂活动 454

内蒙封建主的分裂行为及其失败 455

辛亥革命前后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456

封建买办旧势力仍然统治着中国 457

第五节 袁世凯篡窃政权和二次革命。封建主义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 457

同盟会迅速褪色 458

下层群众对革命失望 458

资产阶级右 459

翼结党拥袁 459

同盟会蜕化为国民党 460

资产阶级上下层政治力量的升降 461

“宋案”与“二次革命” 461

袁世凯破坏约法和国会,集中与扩大专制独裁的权力 463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465

袁世凯的帝制自为 466

讨袁的“护国运动” 467

窃国大盗的末路 467

第六节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 468

大小军阀割据争夺局面的出现 468

在参战问题上爆发的府院、直皖、美日之争 469

张勋复辟 471

段祺瑞毁弃约法和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 471

段祺瑞加紧投靠日本和大规模的卖国行为 472

蓝辛、石井协定 473

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及与直系军阀的矛盾 473

孙中山被军阀政客排挤,离开护法军政府 474

“安福国会” 474

新四国银行团南北议和 475

第七节 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工人阶级的壮大 476

农业衰退、农民破产 476

民族资本暂时得到发展 477

轻工业的迅速发展 477

帝国主义控制下的重工业 478

金融业的投机性的发展 478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民族资本的特点 479

工人阶级人数迅速增加和高度集中 480

工人阶级遭受严重压迫 480

工人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斗争 481

手工业工人的组织和斗争 481

第八节 近代中国的文化思想 482

一、早期今文学派影响下经学、史学和文体的变化 483

封建知识分子中一部分人开始注意现实问题 483

近代早期今文学派 龚自珍 483

史地研究的新发展 484

魏源 484

文体的变化 485

二、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文化活动 486

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文学 486

太平天国对文体的改革 487

三、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封建文化的日益没落 488

经学考据与子书研究 488

金石、甲骨文字的研究 489

光绪中叶的西北史地研究 489

对西方科学技术的译述介绍 490

四、十九世纪末年的新学 490

改良派对“西学”的看法和介绍 490

严复的译述工作 491

康有为的大同学说 492

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93

对外国历史的介绍研究 493

谭嗣同的《仁学》 493

文体、文法与拼音方案的创造 494

“诗界革命” 494

五、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文化思想 495

留日学生大量转译介绍西方社会学说 495

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林译小说” 496

梁启超的史学观点 496

章炳麟的《国故论衡》 496

谴责小说 南社 497

六、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 498

尊孔复古的逆流 498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发端 499

“民主”与“科学” 499

“打倒孔家店” 500

“文学革命” 500

新文化运动的弱点和十月革命后运动的迅速向前发展 50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