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数学自主阅读互动式教学理论与实践  下  中学教师教学用书
数学自主阅读互动式教学理论与实践  下  中学教师教学用书

数学自主阅读互动式教学理论与实践 下 中学教师教学用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志刚,郭轶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66731X
  • 页数:2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介绍了小学数学阅读互动式实验教学的理论总结与实践方法探究,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很有探索意义。
《数学自主阅读互动式教学理论与实践 下 中学教师教学用书》目录

一、实验研究的背景 3

第一章 中学数学自主阅读互动式教学实验研究的意义、结构及实践 3

二、选题的意义 13

三、课题的界定及其基本内容 15

四、研究目标 20

五、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21

六、实验研究的组织实施 24

七、实验效果 28

八、实验体会 34

第二章 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三步读书法” 50

一、课题的提出 50

三、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三步读书法” 56

二、学法指导的原则 56

四、“三步读书法”的运用 59

五、数学课本阅读过程的指导 61

六、学法指导的不同方法 64

七、阅读数学课本过程中的三个“延伸” 66

八、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 68

九、阅读数学课本不同阶段的发展 69

第三章 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71

一、课堂教学质疑的四个误区 71

二、有效“质疑”与“倾听” 71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75

四、质疑的“三要”与“三勿” 79

五、课堂质疑的六项原则、设计质疑的具体要求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81

第四章 让学生在参与中释疑 83

一、引导学生在参与中释疑 83

二、让学生在参与中释疑的方法及途径 84

三、课堂上“积极互动”的基本要求 93

第五章 数学课的课堂小结和总结 95

一、数学课的课堂小结 95

二、数学课的课堂总结 100

三、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现归纳能力的培养 102

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102

一、提高数学作业质量及各类学生的数学素质 104

第六章 关于提高作业质量与自批互改作业的探索 104

二、关于中学生自批互改作业的探索 106

三、新课程作业的价值及展望 114

第七章 关于教学的组织 116

一、班级教学 116

二、分组教学 116

第八章 关于数学课外阅读的探讨 125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125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达到教育教学的完整统一 129

三、实施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 131

第九章 谈教学反思 133

一、“反思”的意义 133

二、教学反思的任务 134

三、行动中的反思与教学后记 137

第十章 一堂好课看什么 139

一、好课看什么 139

二、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41

三、教师听课听什么 143

四、撰写“教后记” 144

五、公开课、示范课等也需要精雕细琢 145

第十一章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148

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 148

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49

三、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 149

四、研究性学习组织的实施 150

五、小组探究的评价原则 152

六、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153

第十二章 让学案促进师生的发展 155

一、问题的提出 155

二、撰写学案前的准备——“说课” 159

三、学案设计的原则 160

四、学案研究的定位 163

五、学案的设计 165

第十三章 关于教育激励的探索 168

一、教育激励的模式 168

二、教育激励的原则 174

三、教育激励的方法 175

四、激励原则和激励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176

五、教育激励的特征 178

六、教育激励的机制 181

第十四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 183

一、“教材”的再度开发 183

二、体验“网络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 183

第十五章 关于学生的情感培养 188

一、情感在素质教育培养中的地位 188

二、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应遵循情感活动的规律 189

三、科学的确立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192

四、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 193

五、情感教育的课堂落实 194

六、情感教育入手,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 195

第十六章 关于数学教学评价的研究 197

一、评价的意义 197

二、评价的原则 198

三、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199

四、关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 204

五、改革旧的考试结构和形式,建立新的评价方案 211

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215

七、在评价过程中坚持“六个结合” 219

八、评价的实施过程 225

九、作出评价结论 227

后记 23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