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县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应用研究
县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应用研究

县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应用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传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1774668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
《县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应用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

一、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 3

二、经济协同发展评价研究述评 6

三、县域经济问题研究述评 6

第三节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9

一、主要内容 9

二、研究方法 10

第四节 创新及其尚待继续研究之处 11

一、本书创新点 11

二、尚待继续研究之处 12

第二章 县域经济系统 14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14

第二节 经济系统的要素与环境 16

一、经济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16

二、经济系统的要素 19

三、经济系统的环境 27

第三节 县域经济系统的结构特征 29

一、县域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30

二、县域经济系统的分形结构特征 30

第四节 县域经济系统的功能 32

第三章 协同理论在县域经济系统中的应用 36

第一节 协同理论 36

一、动力机制 39

第二节 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 39

二、耦合机制 40

三、外部环境控制机制 42

四、自组织运行机制 42

第三节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正确选择:协同发展模式 44

一、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 44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选择协同发展模式的原因 46

三、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 48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线 52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宏观战略研究 52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52

二、城镇化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载体和依托 54

三、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根本 54

四、市场化是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导向 55

五、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是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目标 55

第二节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种思路——产业集群 55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点 56

二、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的耦合机理 57

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与县域经济发展耦合的对策思考 61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63

一、从本县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经济道路 63

二、坚持以人为本,走民本经济道路 64

三、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4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65

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65

二、扶持发展战略产业 66

第五节 我国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保障 67

第五章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 70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 70

一、不平衡发展理论 70

二、增长极理论 73

三、点轴开发理论 74

四、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74

五、区域分工理论 76

六、产业生命周期与梯度推移 77

七、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理论 79

八、基础设施发展理论 81

第二节 县域产业结构 82

一、立体型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83

二、县域产业结构的特色性 84

三、县域产业结构发展的阶段 84

四、梯度式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结构 85

五、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86

一、主导产业的概念 89

第三节 县域主导产业 89

二、主导产业的特征 90

第四节 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和基准 92

一、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92

二、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基准 93

三、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和指标 96

第六章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模型第一节 系统动力学与系统仿真 102

一、系统动力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102

二、系统仿真的基本知识 104

三、运用系统仿真方法研究县域经济系统所依赖的基本理论 106

第二节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思想 108

第三节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110

第四节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几点说明 116

一、系统动力学模型在不同的地区做系统边界调整 116

二、延迟和随机处理 117

三、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不同的公式进行模拟 117

一、GDP在反映经济增长方面的片面性 120

第七章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县域产业协同发展理论研究 120

第一节 GDP指标衡量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120

二、无法有效支持经济高速增长 121

三、以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适于我国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22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 123

一、循环经济的界定 123

二、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5

三、中国县域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及现状 126

第三节 循环经济是实现县域产业协同发展的保障 128

第四节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的标准 130

第八章 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模型 134

第一节 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134

一、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34

二、县域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体系结构 135

第二节 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方法 138

一、历史数据的预处理 138

二、模型构成的要素与基本形式 139

三、子系统内协同发展成熟度指数的预算方法 140

四、大系统(子系统之间)协同发展成熟度指数的测算方法 141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成熟度聚类分析 142

一、聚类分析简介 143

二、快速聚类分析在SPSS软件中的具体应用与样本聚类 146

第四节 全国百强县协同成熟度分析 147

一、Friedman检验 148

二、运用SPSS软件处理Friedman检验 149

第一节 三个典型县域选择的背景简介 154

第九章 实证研究中国县域产业协同发展分类战略 154

第二节 山东省邹平县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155

一、邹平县主要概况 155

二、邹平县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分析 157

三、邹平县产业结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158

四、邹平县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171

五、邹平县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对策 172

第三节 浙江省岱山县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175

一、岱山县主要概况 175

二、岱山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179

三、岱山县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分析 181

四、岱山县产业结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182

五、促进岱山县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措施 183

第四节 甘肃省秦安县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187

一、秦安县主要概况 187

二、秦安县产业发展概况 188

三、秦安县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分析 190

四、秦安县产业结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191

五、促进秦安县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措施 192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201

附表 201

附表8-1 2002年度2056个县域的子系统内的协同成熟度 201

附表8-2 2003年度2056个县域的子系统内的协同成熟度 227

附表8-3 2004年度2056个县域的子系统内的协同成熟度 252

附表8-4 三个年度2056个县域大系统的协同成熟度 278

附表8-5 三个年度2056个县域协同成熟度聚类分析 302

参考文献 3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