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 促进学习者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志贤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0456204
- 页数:292 页
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问题/目标 1
中文摘要 1
三 研究方法 2
四 内容结构 3
五 框架特征 3
六 研究意义 3
Abstract 4
一 自在孕育期:20世纪30年代以前 6
第一章 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学科发展背景 6
第一节 世纪检视:教学设计发展历程考察 6
二 诞生兴起期:20世纪40—60年代 8
三 正式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 10
四 转型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
五 教学设计发展历程总括 12
第二节 客观主义:传统的教学设计范型 13
一 客观主义的基本假设 13
二 典型的客观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15
一 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 18
第三节 建构主义:发展中的教学设计范型 18
二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倾向:CLEs 20
第四节 发展走势: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嬗变 26
一 处在变革力量的激荡中 26
二 基本假设倾向建构主义 27
三 重心转向学习环境设计 28
四 重视以学习者为焦点 29
五 吸纳多学科研究领域养分 30
六 关注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 32
七 多元哲学倾向的模式构建 33
八 与变革的社会协同演进 34
第二章 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时代发展背景 36
第一节 特征描摹:知识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36
一 信息时代与知识时代 36
二 知识时代的典型特征 38
第二节 特征映射: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偏向模型 41
一 适应知识时代的人才素质研究 41
二 研究结果分析 42
三 一种可能的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43
一 模型的内涵 44
第三节 意义理解:模型的内涵与隐喻 44
二 模型的隐喻 49
第三章 模型建构: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 55
第一节 现实审视: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的反思 55
一 无法回避的现实思考 55
二 传统教学设计批判 58
第二节 本质揭示:设计与教学设计 61
一 对设计概念的理解 61
二 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67
三 教学设计定义重构 71
第三节 模型建构: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 76
一 框架与框架模型 76
二 框架模型的基本假设 78
第四章 促进学习者发展: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宗旨 82
第一节 发展指向: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 82
一 发展与高阶能力发展 82
二 核心能力:高阶思维 85
第二节 基本假设: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 90
一 高阶思维发展需要培养和训练 90
二 高阶思维发展需要高阶学习支持 90
三 设计/反思高阶思维教学 91
四 将高阶思维能力融合于具体的教学 92
五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促进高阶思维 93
第三节 路径探索:高阶学习、知识建构与问题设计 93
一 高阶学习与高阶思维发展 93
二 知识建构与高阶思维发展 95
三 问题/任务设计与高阶思维发展 98
第五章 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三大支柱 101
第一节 理念支柱:素质教育 101
一 素质教育的定义与核心理念 101
二 主体性教育 103
三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104
第二节 理论支柱:建构主义 106
一 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 106
二 建构主义的知识、学习和教学隐喻 109
三 当代学习理论的要素框架 113
四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关键词网络 114
第三节 技术支柱:现代信息技术 117
一 技术的隐喻与作用 117
二 用技术学习 118
三 技术与课程整合 125
第一节 概念理解:连续统与连续统思维 129
一 连续统定义及其隐喻 129
第六章 连续统:教学设计的思维方式 129
二 连续统思维 131
第二节 思维映射: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 133
一 教学设计中的基本连续统 133
二 基本连续统的类型和思维倾向 136
第三节 多维思考: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群 139
一 划分连续统的依据 139
二 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群 141
一 一种可能的教学连续统应用模型 152
第四节 实践视角:教学连续统应用模型 152
二 教学连续统应用模型的思维视角 154
第七章 概念框架: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 157
第一节 意义阐释:学习环境的隐喻与定义 157
一 学习环境:一种发展中的教学隐喻 157
二 学习环境的定义 161
第二节 结构视图: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164
一 多种要素观分析 164
二 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165
第三节 多元统整: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框架 167
一 多元理论视角 167
二 情境认知理论 168
三 活动理论 171
四 分布式认知 173
五 一种可能的理论框架统合 175
第四节 学习给养:学习环境设计的宗旨 178
一 有意义的学习 178
二 支持有意义的学习 180
第八章 实践框架:学习环境设计的操作理解 182
第一节 建构视点:实践框架模型设计 182
一 一种可能的实践框架 182
二 实践框架的阐释 183
第二节 渗透融合:有效教学原则 185
一 有效教学原则研究 185
二 作为技术应用的框架 188
第三节 真实要素:任务、情境与问题 189
一 任务 189
二 情境 190
三 问题 193
第四节 要义诠释:相关构件分析 195
一 资源与工具 195
二 知识建构 196
三 学习共同体 199
四 互动 201
五 评价 203
第五节 角色重构:教师—学习者关系变革 205
一 教师的角色 205
二 学习者角色 207
三 教师—学习者关系 208
第九章 促进高阶能力发展: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构建 212
第一节 内涵剖析: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 212
一 概念分析与旨趣 212
二 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类型 215
第二节 语义网络:模式变革的取向与特点 218
一 学习模式变革的必然 218
二 变革的取向与特点 222
第三节 思维视域: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构建 228
一 模式构建的思维框架 228
二 用技术支持自主学习 230
三 用技术支持探究学习 232
四 用技术支持协作学习 235
五 用技术支持反思学习 237
一 使用者设计阐释 240
第一节 模式演进:使用者设计理念的兴起 240
第十章 使用者设计:教学设计的运作模式 240
二 使用者设计的意义 242
第二节 深度理解:走向使用者设计的理由 244
一 教育学知识的特点 244
二 理论的命运取决于情境的需要 244
三 教师的阐释学处境 246
四 教学设计是劣构问题求解的过程 248
五 教师的教学风格 249
六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 250
一 反思与反思工具 252
第三节 反思工具:实现使用者设计的方法 252
二 普遍性的反思工具:促进有意义学习 255
三 客观主义教学设计反思工具 256
四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反思工具 259
结语 主题阐释、研究结论与展望 264
一 主题阐释 264
二 研究结论 265
三 研究展望 271
参考文献 273
图表索引 287
后记 291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设计十六日 国内外美术院校报考攻略》沈海泯著 2018
- 《中国少数民族唢呐教学曲选》胡美玲编 2019
- 《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吴轶博主编 2019
- 《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李玉红,陈晓玲,王芬著 2018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咏叹生死》(以)阿摩司·奥兹著;钟志清译 2019
- 《线性代数及应用》蒋诗泉,叶飞,钟志水 2019
- 《弗雷格逻辑主义研究》刘靖贤著 2019
- 《教育史学论稿》张斌贤著 2019
- 《希伯来经典研究文集》钟志清编选 2019
- 《品读南化塘》赵伯贤著 2016
- 《区域数字鸿沟》薛伟贤著 2019
- 《青少年科学方法入门》毛盛贤著 2019
- 《日本童谣》(日)北原白秋,(日)金子美铃,(日)日宫泽贤著;刘淙淙译 2019
- 《感恩,让我们的教育充满阳光 江西省景德镇市实验学校德育工作纪实》钟志云主编 2015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