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冲突与互动  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
冲突与互动  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

冲突与互动 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玉杰,宋玉书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205061237
  • 页数:326 页
图书介绍:大众传媒积极参与新时期文学建设,建构开放性的文学平台,推动文学快步走向大众。但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对文学创作与批评、文学传播、文学消费的全过程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二者之间形成冲突。本书在较全面把握新时期文学以及大众传媒的基础上,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在新时期文化语境中文学与大众传媒的冲突与互动,力争在开阔的视野中建构二者关系的合理框架,从而达到具有一定体系性的较丰富的理性构成。
《冲突与互动 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目录

前言 1

绪论 1

一、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的互动 1

1.新时期文学繁荣景象简述 2

2.新时期文学的传播形态 7

3.新时期文学对大众传媒的依托与利用 13

4.大众传媒对新时期文学领域的积极介入 17

二、新时期文学与传媒关系研究的缘起 22

1.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 22

2.文学与传媒关系的凸显 24

3.文化研究的多元趋向 25

三、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概况 28

1.文学生产与文学传播、文学消费研究 29

2.文学与传媒的关系研究 34

3.大众传媒语境的文学特点研究 35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的传播环境 38

一、文学政策与文化市场 38

1.激发文学生产力的文学政策 38

2.操控文学生产的文化市场 41

二、大众传媒的发展与话语权力 43

1.畅达快捷的文学传播高速公路 43

2.制约文学系统的“第四种权力” 45

三、大众传媒的开放性文学平台 46

第二章 大众传播条件下的文学观念 50

一、人本主义观念与审美关怀的坚守 51

1.大众传媒时代的激情与诗情 52

2.主流话语的外延与意向 58

二、世俗主义观念与平民化创作追求 64

1.平民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 65

2.现代传媒的文化认同 66

3.世俗化的多种形态 70

三、消费主义观念与商业化价值取向 74

1.大众传媒对文学商业化的影响 75

2.文学消费者对市场的制约 76

3.文学价值内涵的困惑 78

四、技术主义观念与文本复制倾向 81

1.象征——深度模式的消解 82

2.文化消费特权的消解 84

3.历史、现实、主体的消解 86

第三章 多元媒体格局下的文学生产 90

一、自由的飞翔 91

1.新型作者群的诞生 92

2.生产自主权的拥有 107

3.文学传播的自由 112

4.内在自由的所指 113

二、个人化与欲望化写作 115

1.“个人化写作”的历史生成 117

2.人生体验的自我叙事 120

3.私人话语的欲望表述 123

三、文化快餐与雇佣写作 130

1.“文化快餐”的即时消费 132

2.“雇佣写作”的时尚流行 136

3.“综合艺术”的技术合成 141

第四章 纸质文学与电子文学的互动共生 143

一、广播、电视文学的时代新潮 143

1.广播、电视文学的发展历程 145

2.广播、电视文学的多元构成 150

3.声画具体化与日常传播 154

4.线性思维与想象凝滞 157

二、文学与网络的文本转换 160

1.网络文学的多维构筑 160

2.游戏精神的迅捷传播 164

3.一网打尽的精神失重 170

4.文学、网络的互补共生 178

三、影视与文学的审美置换 181

1.审美置换的历史契机 182

2.文本资源的多重开发 189

3.审美置换的艺术缺憾 199

4.影视与文学的良性发展 208

第五章 新时期文学受众与文学传播效果 217

一、文学受众的多元需求 217

1.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受众 217

2.个体文化背景的自然需求 221

3.文学受众的多元构成 224

二、传统阅读方式的改变 228

1.阅读文本的改变 228

2.阅读动机的转移 230

3.阅读主体地位的变化 231

三、文学消费成本的降低 233

1.时间成本的缩减 233

2.情感成本的削减 235

3.经济成本的低廉 237

1.文学功能及社会效应的实现 238

四、文学功能与社会效应的“放大”与强化 238

2.“文学议程”的设置 239

3.社会效应的强化 241

五、文学大众传播中的问题 244

1.文学传播的市场化 244

2.受众审美能力的弱化 245

3.文学信息的泛滥 247

第六章 大众传媒对文学批评的消解与重构 249

一、批评主体的众声喧哗 250

1.编辑、作家:从文本幕后到批评前台 251

2.记者、读者:从传播(或接受)信息到生产信息 256

3.批评家:从高雅殿堂到大众广场 258

4.批评主体:从自由喧哗到交往对话 260

二、文学批评的市场化导向 265

1.艺术生产与消费需求 266

2.批评策略与市场化运作 269

3.批评的激情与批评的泡沫 276

三、传媒批评的话语霸权 282

1.开放格局与文体优势 283

2.事件化与新闻性 289

3.命名“暴力”与主体狂欢 294

4.相互吸纳与和谐构建 301

四、文学批评的非学理性倾向 303

1.非学理批评的深度放逐 304

2.批判化批评的理性缺失 306

3.批评秩序的内在诉求 311

参考书目 318

后记 3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