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矿业立法研究
中国矿业立法研究

中国矿业立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顾问,江平,李显冬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109486X
  • 页数:4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对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的“矿业权立法及其市场运作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课题成果的总结。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多个视角对《矿产资源法》进行研究,立足于私法但又不限于私法,在注重政府行政监管的同时,突出强调对矿业权的私权利的保护。
《中国矿业立法研究》目录

绪论 中国矿业法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现行法律制度的完善第一节 中国矿业法的发展 1

一、古代中国的矿业立法 1

二、近代中国的矿业立法 4

三、现代矿业立法的肇始 5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矿业法 6

五、改革开放后的矿业立法的迅猛发展 9

第二节 我国矿产资源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4

一、我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的成就 14

二、矿产资源法目前存在的问题 17

三、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24

第三节 法经济学视角下矿业权公法管制之私权制约 28

一、矿业权存在之可能和必要 28

二、矿业权法律关系的综合法律调整 32

三、宪法界定着矿业权法律关系中的公私法界限 34

第一章 矿业权的立法选择 38

第一节 矿产资源法立法价值观念的演变 38

一、中国古代开放性的“义务本位”的民事法律规范系统 38

二、“从归属到利用”的理念使矿业权的法律性质社会化 40

三、从行政长官意志本位到经济规律本位的转变 42

第二节 完善的矿业权权利体系是构建和谐矿业的基础 43

一、构建和谐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要以矿权私法规范为基础 43

二、转变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职能是构建和谐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秩序的关键 44

三、改变现行法律规范体系中过分强调以行政手段来保障国家对资源所有权实现的现状 45

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形成和谐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秩序 46

五、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模式还要合乎国情顺应国际 47

一、矿业权的内涵 49

第三节 矿业权的法律性质 49

二、矿业权是限制物权中的准物权 50

第四节 矿业权应否纳入《物权法》调整的争论 52

一、矿业权具有其特殊性,与传统物权理论存在差异 53

二、矿业权具有浓厚的公法色彩和程序性,在《物权法》中系统规定会导致其性质的异化 53

三、既然特别法已有规定,且特别法可以更为完善,故无须再由《物权法》予以系统规定 54

第五节 矿业权应纳入《物权法》体系进行调整 54

一、矿业权是应当受私法充分保护的民事权利 55

二、公私法的融合可以给予矿业权更为周全的法律保护 57

三、完善物权法律规范体系和矿业权法律规范子系统 58

四、尊重现有的法律体系,体现立法对实践的指导 59

第六节 我国矿业权的立法选择之争 60

二、《物权法》对矿业权予以回避,采取单独专门立法模式 61

一、“大而全”的物权法模式:将矿业权作为专门一章或一节在《物权法》中详细规定 61

三、《物权法》的原则规定与特别法的专门规定相结合的模式 62

第二章 矿业权的内涵外延及其法律特征研究 65

第一节 矿业权释义 65

一、矿业权的概念 65

二、从矿业权法律关系的三要素考察矿业权的构成 67

三、“探采合一”之争 72

第二节 矿业权之私权属性 76

一、中国矿业权的历史沿革 76

二、矿业权的私权属性和公权力对其的影响 78

第三节 矿业权的物权属性和效力 83

一、矿业权客体与物权客体及相关原则 83

二、矿业权的内容对物权本质的契合 86

三、矿业权的物权效力 93

四、对矿业权债权说和知识产权说的否定 96

第四节 矿业权的定位 99

一、从矿业权的积极权能看其特殊性 99

二、关于矿业权定位的各家学说分析 103

三、矿业权的法律属性对立法定位的影响 105

第三章 探矿权之性质探析 112

第一节 探矿权的概念及探矿权独立存在的必然性 112

一、探矿权的概念 112

二、探矿权独立存在的必然性 114

第二节 对探矿权的主体、客体、内容之分析 117

一、探矿权的主体 118

二、探矿权的客体 122

三、探矿权的内容 125

第三节 探矿权性质之定位 127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关于探矿权性质的不同定位 127

二、探矿权本质是一种私权 130

三、对探矿权“债权说”之评析 136

四、对探矿权“知识产权说”之评析 138

五、对探矿权“物权说”之评析 141

六、探矿权是一种准物权 144

第四章 矿业权登记制度比较研究——以西澳大利亚登记制度为中心第一节 矿业权登记的理论基础 154

一、矿业权登记对矿业经济的意义 155

二、矿业权登记对矿业管理的意义 158

第二节 登记制度的主要内容 159

一、登记机关 160

二、登记能力 161

三、矿业权登记簿 162

四、登记程序 163

五、登记的效力 164

第三节 西澳大利亚的矿业权登记制度 166

一、登记制度的法律依据 166

二、登记机关 166

三、登记能力 168

四、登记簿 172

五、登记程序 175

六、登记的效力 180

一、登记机关 181

第四节 各国和地区矿业权登记制度比较研究 181

二、登记范围 183

三、登记效力 189

第五节 我国现行登记制度评析 193

一、审批登记是取得矿业权的前提 194

二、登记分为勘查区块登记和开采登记 198

三、严格限制矿业权的转让,缺乏移转登记制度 201

第五章 地勘成果权研究 209

第一节 地勘成果权概述 209

一、问题的提出 209

二、地勘成果的内涵 210

三、地勘成果的法律属性 211

一、地勘成果的利益性 214

二、“知识产权”抑或“地质信息权” 214

第二节 地勘成果权的性质 214

三、信息产权说 215

第三节 地勘成果权的特征对比 219

一、地勘成果权和探矿权 219

二、地勘成果权和著作权 221

三、地勘成果人身权和地勘成果财产权 222

第四节 地勘成果权的归属 223

一、地勘成果人身权的归属 223

二、地勘成果财产权的归属 223

第五节 对地质资料归属的比较法考察 232

一、原则上归国家所有 232

二、原则上归投资人所有 233

一、地勘成果权的主体 234

第六节 地勘成果权制度 234

二、地勘成果权的内容 235

三、地勘成果权的取得和保护期限 237

四、地勘成果权和地勘成果(地质资料)的汇交 239

第六章 矿业企业税费法律制度研究 242

第一节 矿业企业现行税费法律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242

一、矿业企业的特点 242

二、矿业企业税费法律制度现状 246

三、矿业企业税费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248

四、矿业企业税费制度不合理的原因 255

第二节 矿业企业税费制度比较 258

一、国外矿业企业税费制度概述 259

二、国外矿业企业税费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270

第三节 矿业企业税费法律制度的完善 273

一、取消资源税 273

二、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征收权利补偿金 276

三、改革矿业企业增值税 279

四、降低矿业企业所得税基数 280

第七章 矿业权出资立法研究 283

第一节 矿业权的性质及其特征 283

一、矿业权的概念 283

二、矿业权的性质及其特征 284

第二节 矿业权出资入股的民法理论基础 288

一、矿业权交易顺应物尽其用的潮流 288

二、矿业权交易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 291

第三节 矿业权用于出资的公司法理论分析 294

一、原公司法规定之逻辑推理悖论 295

二、矿业权能满足资产信用下股东出资标的物的要求 300

第四节 矿业权出资的意义 303

一、矿业权出资入股的成功案例 303

二、矿产资源公有决定的矿产资源利用方式 305

三、国家所有权实现的需要 305

四、矿业公司筹资的特殊性 306

五、鼓励投资,充分利用投资资源的必要 307

第五节 用于出资的矿业权利体系 308

一、矿业权一级出让市场中矿业权出资 308

二、矿业权交易二级市场中矿业权出资 319

第六节 矿业权出资的构成要件 328

一、实质性要件 329

二、程序性要件 332

第七节 矿业权出资入股的法律障碍以及解决 335

一、出资承诺阶段存在的问题 335

二、出资履行阶段存在的问题 338

第八节 矿业权出资比较法研究及立法设想 343

一、矿业权出资比较法研究 343

二、矿业立法中矿业权作价出资的构想 348

第八章 矿业用地使用制度研究——论土地使用和矿业权的关系第一节 从土地物权的角度看矿业权产生的条件 353

一、矿业权的概念及其与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关系 353

二、土地上物权的概念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354

三、土地上物权与矿业权两类权利产生方面的冲突及其原因 355

四、两类权利在权利产生方面的冲突表现及解决方式 357

一、土地使用权出资在中国的特殊意义 361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的出资问题研究 361

二、用于出资的土地使用权体系的构造 363

第三节 土地使用权出资的构成要件 367

一、主体要件 368

二、内容要件 369

三、程序要件 369

第四节 土地使用权出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371

一、明晰土地使用权出资后的权利归属 371

二、界定土地使用权移转的界限 372

三、土地使用权出资中的“五费”缴纳 374

第五节 中国矿业用地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376

一、当前矿业用地的现状 377

二、完善矿业用地政策建议 380

一、推进我国矿山环境管理和矿地恢复治理的重要意义 383

第九章 矿山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383

第一节 矿山环境管理及矿地恢复治理问题研究 383

二、我国现有矿山环境治理法律制度及完善目标 384

三、关于建立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387

第二节 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研究 391

一、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的概念、特点、历史沿革 391

二、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的理论依据 393

三、美国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 396

四、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必要性 401

五、地方立法中的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 405

六、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的构建 411

第一节 矿业法的法学法质及其与宪法和国家政策的关系 417

一、矿业法是公法和私法的结合 417

第十章 矿业权公法责任研究 417

二、矿业权保护与宪法的规定 419

三、矿业权保护与国家政策 420

第二节 矿业行政法律责任问题 421

一、矿业规划阶段的行政法律责任问题 422

二、矿业权(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行使与监督管理中的行政法律责任问题 426

三、矿业安全方面的行政法律责任问题 433

四、矿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法律责任问题 437

第三节 矿业刑事法律责任问题 441

一、矿业刑事法律责任概述 441

二、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 445

三、涉及矿业管理的其他主要刑事犯罪 448

跋 46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