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开放条件下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消费
开放条件下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消费

开放条件下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消费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文虎主编;俞海山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1177287
  • 页数:3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了循环经济如何在各方面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及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此部分着重阐述了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内容。
《开放条件下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消费》目录

第一章 循环经济 1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1

二、循环经济提出的背景 5

三、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 9

(一)国外循环经济的实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企业层次、园区层次、城市层次、社会层次(冯之浚,2004) 9

(二)日本和德国的循环经济实践 13

四、循环经济在中国 18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客观需要 18

(二)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21

(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23

(四)构筑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25

第二章 消费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 30

一、消费及其特征 30

二、消费的环境影响 32

(一)消费刺激生产 37

(二)消费引导生产 41

(一)消费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 42

三、消费的经济影响 42

(二)消费具有独特的检测机制和反馈功能 44

(三)消费决定着财政金融政策的实践效果和转移支付的实现力度 44

四、中国消费的环境与经济影响 46

第三章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消费模式变迁 56

一、消费模式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56

二、循环经济与消费模式的演替 59

三、循环经济与消费主义 66

(二)发达国家消费资源过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70

(一)世界范围内人均消耗资源量和资源消耗总量增加 70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环境产生影响 71

四、开放条件下消费主义的扩散 73

第四章 可持续消费与循环经济 80

一、可持续消费的定义与内涵 80

(一)可持续消费必须体现“可持续性” 84

(二)可持续消费必须体现“发展性” 85

二、可持续消费的兴起 86

三、可持续消费的原则 91

(一)适度消费原则 92

(二)公平消费原则 95

(三)以人为本的消费原则 98

(四)科学消费原则 100

(五)和谐消费原则 101

(六)消费的国别差异原则 102

四、可持续消费的理论基础 103

(一)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 103

(二)消费外部性影响环境的机理 110

(二)可持续消费行为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14

五、可持续消费与循环经济 114

(一)可持续消费意识和观念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 114

(三)可持续消费政策是构建循环经济最重要的环节 115

(四)可持续消费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及保证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116

第五章 可持续的水消费 118

一、水资源的稀缺性 118

(一)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18

(二)水资源的稀缺性 121

(一)居民的水资源消费 124

二、居民消费的水资源消耗 124

(二)影响居民水资源消费量的相关因素 125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水资源节约 129

(一)循环经济下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 129

(二)水资源消费领域引入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130

(三)发展循环经济,节约水资源的具体对策 131

四、中国的水资源与居民水消费 136

(一)中国水资源概况 136

(二)中国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136

(三)中国居民水资源消费状况 138

第六章 可持续的能源消费 139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 139

(一)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 140

(二)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 141

(三)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 141

(四)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 143

二、生活消费与能源消耗 144

(一)世界人口增长 145

(二)收入和能源消费增长 147

三、中国的能源可持续消费 156

(一)中国的能源储量和分布 156

(二)中国的能源消费现状及未来趋势 156

(三)中国能源的可持续消费 163

四、开放条件下的能源贸易与能源安全 170

(一)世界能源贸易状况 170

(二)国际能源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发展 172

(三)中国的能源贸易和能源安全 174

第七章 可持续的交通消费 177

一、轿车消费的环境影响 177

(一)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179

(二)汽车尾气是温室效应的元凶 181

(三)汽车尾气是造成臭氧层巨大空洞的主要原因之一 181

二、公共交通消费的复兴 186

(一)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消费角度来看,公共交通具有如下优点 190

(二)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王蒲生,2001年) 194

(三)我国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97

三、自行车消费的兴起 198

四、可持续的交通消费模式 206

(一)各行为人、机构、部门组成的基础网络 208

(二)选择的层次结构 208

(三)个人的感知水平 209

(四)文化背景 209

(五)信息的提供和获取 210

(六)学习的能力 210

(一)中国应该普及轿车消费吗 211

五、中国轿车消费评析 211

(二)中国轿车消费中的外部性 214

六、开放条件下汽车再循环与贸易 221

(一)汽车构造 221

(二)汽车废弃和再循环 222

(三)汽车再循环方法和技术 223

第八章 可持续的包装消费 224

一、包装消费的环境影响 224

(二)生产过程 229

(一)原料开采过程 229

(三)处置过程 230

二、绿色包装及其制度 233

(一)企业实行绿色包装的方法 234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包装体系 237

三、中国的绿色包装和绿色消费 243

(一)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中国的绿色包装政策法规 245

(二)推广合理包装,杜绝过度包装 246

(三)重视绿色包装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绿色处理包装废弃物 248

(四)实施政策倾斜,优化发展环境 248

(五)建立绿色包装管理与评价体系 249

(六)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可持续的包装消费 250

四、开放条件下的绿色包装消费与贸易 251

(一)包装材料要求的挑战 255

(二)产品包装标签规定的挑战 256

第九章 可持续消费的制度安排 258

一、政府与可持续消费 258

(一)政府命令与控制手段 263

二、可持续消费的正式制度 263

(二)政府经济手段 266

三、可持续消费的非正式制度 285

(一)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平等观 286

(二)破除自我中心论,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观 292

四、可持续消费制度的国别差异 296

(一)较高收入国家 297

(二)较低收入国家 299

(三)中国可持续消费制度构建 300

五、开放条件下的环境标志制度与可持续消费 308

(一)环境标志与可持续消费 309

(二)中国的环境标志与可持续消费 311

(三)开放条件下环境标志的贸易效应 313

附录 317

一、《21世纪议程》之“改变消费模式” 317

二、《中国21世纪议程》之“可持续消费” 324

参考文献 330

后记 3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