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北福地  易水流域史前遗址
北福地  易水流域史前遗址

北福地 易水流域史前遗址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段宏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文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1019800
  • 页数:356 页
图书介绍:2005年4月,北福地史前遗址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本书是该遗址2003~2004年考古发掘资料的全部汇集。
《北福地 易水流域史前遗址》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自然环境 1

第一节 地理位置 1

第二节 地理环境现状 1

一 易水流域 1

图一 北福地遗址地理位置图 2

二 易县境内 3

第三节 易水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 3

一 全新世环境变迁 3

图二 北福地遗址附近地貌形态图 4

图四 北福地遗址地貌现状实测剖面图 5

图三 北福地遗址地貌现状实测平面图 5

二 环境变迁与遗址的分布 7

图五 易水流域史前遗址分布图 9

第一节 2003年以前的考古工作 10

第二节 2003~2004年发掘经过 10

第二章 考古工作概况 10

第三节 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11

图六 北福地遗址发掘区探方分布图 12

第一节 Ⅰ 区 14

第三章 地层堆积与遗址分期 14

图七 北福地遗址Ⅰ区地层堆积(东西横向剖面) 15

图八 北福地遗址Ⅰ区地层堆积(南北纵向剖面) 17

第二节 Ⅱ 区 19

图九 北福地遗址Ⅱ区T221南壁地层堆积 20

图一○ 北福地遗址Ⅱ区T223北壁地层堆积 20

第三节 分期与年代 21

第四章 第一期遗迹 23

第一节 房屋 23

一 F1 23

图一一 北福地遗址Ⅰ区遗迹总平面图 24

图一二 北福地遗址Ⅱ区遗迹总平面图 25

图一三 F1平剖面图 26

图一四 F1出土主要遗物 27

二 F2 28

图一六 F2出土主要遗物 29

图一五 F2平剖面图 29

图一七 F3平剖面图 30

三 F3 30

五 F6 31

四 F5 31

六 F7 32

图一八 F7平剖面图 32

七 F8 33

图一九 F7出土主要遗物 33

八 F9 34

图二○ F8平剖面图 34

九 F10 35

图二一 F9与F11平剖面图 35

一○ F11 36

图二二 F10平剖面图 36

图二三 F12平剖面图 37

一一 F12 37

图二四 F12出土主要遗物 38

图二五 F13平剖面图 39

一二 F13 39

图二六 F15半剖面图 40

一三 F15 40

一四 F16 41

图二七 F16平剖面图 41

二 H5 42

一 H3 42

三 H6 42

第二节 灰坑 42

图二八 H16平剖面图 42

四 H16 42

一○ H30 43

八 H26 43

七 H25 43

六 H24 43

五 H23 43

一一 H36 43

九 H27 43

图二九 H38平剖面图 44

图三○ H41平剖面图 44

一二 H38 44

一三 H39 44

一四 H41 44

一六 H76 45

图三一 H52平剖面图 45

图三二 H76平剖面图 45

一五 H52 45

图三四 H79平剖面图 46

图三三 H78平剖面图 46

一 时间性 47

一七 H78 47

一八 H79 47

一九 H70 47

二○ H9 47

第三节 聚落形态简析 47

二 平面布局 48

三 结构功能及组合关系 49

四 生存模式 49

第一节 埋藏情况 51

第二节 石质品 51

一 概述 51

第五章 第一期遗物 51

图三五 T30③层平面出土遗物分布情况 52

二 石料及加工技术 53

三 废弃料 53

四 石制品 54

图三六 第一期废弃料——石片、石核 55

图三七 第一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斧 56

图三八 第一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铲、锛 58

图三九 第一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削刀、镰 60

图四○ 第一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磨棒 61

图四一 第一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磨盘 62

图四二 第一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A型卵形坠、板形坠 64

图四三 第一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B型卵形坠 65

图四四 第一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砺石、带槽石器、饼形器 66

图四五 第一期未经加工直接使用的石器——斧形器、球、砍削器、铲形器等 68

图四六 第一期废品石器——斧 70

图四七 第一期废品石器——斧、铲、耜 72

图四八 第一期废品石器——磨棒 74

图四九 第一期废品石器——磨盘 75

图五○ 第一期半成品石器——斧形坯、铲形坯、砍削器、切割痕迹石器 76

图五一 第一期细石器——石片、石核 78

图五二 第一期细石器——石叶 80

图五三 第一期细石器——刮削器 82

图五四 第一期石容器——碗形器 83

图五五 第一期水晶、玉玦 84

第三节 陶器 84

图五六 第一期A型陶直腹盆 86

图五七 第一期A型陶直腹盆 88

图五八 第一期A型陶直腹盆底 90

图五九 第一期B型Ⅰ式陶直腹盆 91

图六○ 第一期B型Ⅱ式陶直腹盆 93

图六一 第一期B型Ⅲ式陶直腹盆 95

图六二 第一期B型陶直腹盆底 96

图六三 第一期C型陶直腹盆 97

图六四 第一期陶直腹盆口沿残片 99

图六五 第一期陶直腹盆底残片、方形直腹盆、筒形罐 102

图六六 第一期A型陶支脚 104

图六七 第一期陶支脚 106

图六八 第一期陶盘、钵、搓、盖 107

图七○ 第一期陶纺轮 109

图六九 第一期“之”字纹陶片 109

第四节 刻陶假面面具 110

一 形制描述 110

图七一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F2∶1 111

图七二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F12∶7 112

图七三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H78∶1 113

图七四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H76∶3 114

图七六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F1∶54 115

图七五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H76∶14 115

图七七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F1∶32 116

图七八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F11∶3 116

图七九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F1∶76 117

图八○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18

图八一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19

图八二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20

图八三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22

图八四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23

图八五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25

图八六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26

图八七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27

图八八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28

图八九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29

图九○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31

图九一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32

图九二 第一期刻陶假面面具 133

二 性质及功用推定 134

图九三 祭祀场平面位置图 135

第一节 地层堆积 135

第六章 祭祀场 135

图九四 祭祀场一带的地层堆积图 136

第二节 形制及结构 137

图九五 祭祀场结构地层图 137

图九六 祭祀场总平剖面图 139

图九七-1a 祭祀场第1组平剖面图 140

图九七-2 祭祀场第2组平剖面图 141

图九七-3 祭祀场第3组平剖面图 141

图九七-1b H109平剖面 141

图九七-5 祭祀场第5组平剖面图 142

图九七-4 祭祀场第4组平剖面图 142

图九七-6 祭祀场第6组平剖面图 143

图九七-7 祭祀场第7组平剖面图 143

图九七-8 祭祀场第8组平剖面图 144

图九七-9 祭祀场第9组平剖面图 144

图九七-11 祭祀场第11组平剖面图 145

图九七-10 祭祀场第10组平剖面图 145

图九八 祭祀场出土石耜J∶11 146

第三节 出土遗物 146

一 石制工具 146

图九九 祭祀场出土石斧 147

图一○○ 祭祀场出土石铲 148

图一○一 祭祀场出土石铲 149

图一○二 祭祀场出土石锛、凿、刀、卵形坠 150

图一○三 祭祀场出土石磨棒、天然砾石 151

图一○四 祭祀场出土玉器、水晶、绿松石饰件、小石雕 155

二 玉器 155

三 水晶、绿松石饰、小石雕 156

图一○五 祭祀场出土陶直腹盆 157

四 陶器 157

图一○六 祭祀场出土陶杯、筒形罐、漏斗形器、纺轮 158

第四节 讨论 162

一 祭祀场特征 162

二 祭祀场性质、祭祀仪式及对象的推测 163

图一○七 纳西族祭祀图 163

第七章 第二期遗迹 165

一 F4 165

第一节 房屋 165

二 F17 166

图一○八 第二期F4平剖面图 166

第二节 灰坑 167

一 H18 167

图一○九 第二期F17平剖面图 167

图一一○ 第二期H86平剖面图 168

四 H89 168

二 H86 168

三 H7 168

图一一二 第二期H91平剖面图 169

五 H91 169

六 H107 169

七 H108 169

图一一一 第二期H89平剖面图 169

第三节 出土遗迹的平面布局 170

图一一三 第二期H108平剖面图 170

第一节 石质品 172

一 概述 172

第八章 第二期遗物 172

图一一四 第二期石片与石核 173

二 石制品 174

图一一五 第二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斧 175

图一一六 第二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铲、锛 177

图一一七 第二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削刀、雕刻刀 178

图一一八 第二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磨棒、磨盘 180

图一一九 第二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卵形坠、板形坠 182

图一二○ 第二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砺石 183

图一二一 第二期基本完整品及残缺品石器——带槽石器、钻头 184

图一二二 第二期未经加工直接使用的石器——斧形器、砍削器、球、带坑窝石器 186

图一二三 第二期废品石器——斧 188

图一二四 第二期废品石器——B型斧 190

图一二五 第二期废品石器——铲、锛、削刀、耜 191

图一二六 第二期废品石器——磨棒、磨盘 192

图一二七 第二期半成品石器——斧形坯 194

图一二八 第二期半成品石器——铲形坯 196

图一二九 第二期残石璧、环、玉泡、石芯 197

第二节 陶器 198

图一三○ 第二期A型Ⅰ式陶釜 199

图一三一 第二期A型Ⅱ式陶釜 201

图一三二 第二期A型陶釜 202

图一三三 第二期B型陶釜 203

图一三四 第二期C型Ⅰ式陶釜 205

图一三五 第二期C型Ⅱ式陶釜 206

图一三六 第二期C型、D型陶釜 207

图一三七 第二期陶支脚 208

图一三八 第二期陶器盖 210

图一三九 第二期A型泥质陶钵 212

图一四○ 第二期泥质陶钵 214

图一四一 第二期C型泥质陶钵 215

图一四二 第二期泥质陶钵、夹云母陶钵 217

图一四三 第二期陶盆 218

图一四四 第二期陶小口双耳壶 219

图一四五 第二期陶瓶、小杯、陶片、缸 221

图一四六 第二期陶纺轮、陶塑 222

二 H65 224

一 石制品制造场S2 224

第一节 出土遗迹 224

第九章 第三期遗存 224

三 H66 225

图一四七 第三期S2平剖面图 225

第二节 出土遗物 226

一 石质品 226

图一四八 第三期石核、斧、钻头、杵形器 227

图一四九 第三期石斧形器、斧、斧形坯、铲形坯 228

二 陶器 229

图一五○ 第三期陶器 230

图一五一 第四期H73平剖面图 233

一 H51 233

二 H73 233

第一节 出土遗迹 233

第十章 第四期遗存 233

第二节 出土遗物 234

图一五二 第四期陶器 235

第十一章 汉墓 236

图一五三 M1平剖面图及其出土陶罐 236

第一节 北福地第一期文化 238

第十二章 结语 238

一 房屋及灰坑遗迹 239

二 祭祀场 240

三 器物群与日常生存状况 241

四 假面面具 243

第二节 北福地第二期文化 245

一 遗迹 245

第三节 易水流域的史前文化 246

二 器物群 246

一 遗址的分布与文化特征 246

图一五四 易水流域史前遗址分布图 248

二 文化与环境 249

第四节 北福地一期文化与磁山文化 251

一 南部的磁山文化 251

二 北部的北福地一期文化 256

第五节 北福地二期文化及相关问题 257

一 发现与特征 257

二 与后岗一期文化的关系 260

三 与周边邻近文化的关系 261

第六节 史前文化的走廊 263

一 走廊的意义 263

二 走廊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编年 264

三 史前文化的走廊地域色彩 266

四 走廊地区:中国史前文化区系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模式 268

附表 270

附表一 北福地遗址房址登计表 270

附表二 北福地遗址柱洞登计表 275

附表三 北福地遗址灰坑登记表 280

附表四 北福地遗址陶片统计表 289

附表五 北福地遗址典型单位出土石质品登记表 297

附表六 北福地遗址典型单位出土遗物统计表 299

附表七 北福地遗址出土石制品类型统计表 301

附表八 北福地遗址典型单位出土陶器型式统计表 303

附录 305

附录一 容城上坡遗址的发掘 305

附录二 北福地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341

附录三 北福地遗址出土玉器鉴定 343

附录四 北福地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 344

附录五 北福地遗址孢粉分析 347

后记 351

英文提要 3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