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亚洲历史
亚洲历史

亚洲历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海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线装书局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066081
  • 页数:5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史前文明到21世纪的亚洲历史,分东亚、南亚、中亚、西亚共四编。
《亚洲历史》目录
标签:主编 历史

第一编 东亚 3

导语 3

第一章 东亚的地理环境与早期文明的形成 11

第一节 早期东亚文明的地理环境 12

一、地理环境的特征 13

二、文明的区域与国家的形成 14

第二节 史前东亚的早期人类和文明曙光 15

一、西来说的谬传 15

二、东亚远古人类的考察与猜想 16

三、石器时代的东亚人类 16

四、古史传说中的部族 19

第三节 东亚第一个国家的形成和中华帝国的崛起 22

一、炎黄-东夷联盟 22

二、中国的早期国家 23

三、“封建制度”与国家形态的成熟 26

四、战乱纷飞的战国时代 27

五、统一的中华多民族帝国 29

第四节 东南亚的早期农业与部落氏族 32

一、东南亚农业的发端 32

二、东南亚的居民和古代君主国 33

三、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35

第二章 中华帝国的形成对东亚的深远影响 37

第一节 前3~8世纪的中华帝国 38

一、西汉帝国的发展 38

二、西汉帝国的区域发展状况 39

三、东汉时期的区域的发展状况 42

四、三国魏晋各民族政权的整合与重构 45

五、走向鼎盛的隋唐帝国 48

第二节 东亚其他国家的形成 52

一、匈奴帝国 53

二、朝鲜半岛的国家 55

三、从邪马台到日本 57

四、东南亚早期国家 60

第三节 中国与东亚各国的关系 68

一、匈奴与中原的战和关系 68

二、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 70

三、日本列岛、东南亚与中国的关系 72

第三章 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 75

第一节 中国对周边民族的新体制 76

第二节 中国与周边附属国之间的朝贡贸易 78

第三节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82

第四章 前3世纪~8世纪东亚与南亚、中亚、西亚、欧洲的交流 85

第一节 东亚与南亚 85

一、早期的文明交流 85

二、佛教的传播 87

三、丝绸之路的商贸与文化交流 89

第二节 东亚与中亚、西亚 90

一、三大通道 90

二、汉唐时期 91

三、双向交流 93

第三节 东亚与欧洲的交流 94

一、早期交流 94

二、汉朝时期 95

三、随唐时期 96

第五章 8~13世纪的中国 99

第一节 破碎的帝国 101

一、安史之乱后的局势 101

二、土地兼并与各区域的社会转型 101

第二节 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发展 103

一、北方西夏、辽、金、女真的纷争 103

二、各区域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105

第三节 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 107

一、土地的兼并 107

二、各区域的发展 107

第四节 蒙古帝国的兴起 110

一、部落纷争 110

二、成吉思汗建国 111

三、蒙古帝国 113

第六章 9世纪~13世纪东亚其他国家 115

第一节 朝鲜半岛高丽政权的建立 115

一、高丽与百济的纷争 116

二、高丽的汉制 117

第二节 日本的政治演变 118

一、藤原氏摄关政治 118

二、院政时代 119

三、武士的兴起及发展 120

四、镰仓时代(1192~1333年) 121

第三节 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发展 122

一、安南与占婆 122

二、吴哥王朝的兴衰 123

三、泰人国家的兴起 124

四、缅人国家的建立 125

第七章 9世纪~13世纪东亚与世界关系的发展 127

第一节 东亚与南亚关系的发展 127

一、贸易 128

二、佛教 129

第二节 东亚与中亚、西亚关系的发展 130

一、海上贸易 130

二、陆地贸易 130

三、贸易往来与文化传播 131

第三节 东亚与欧洲、非洲关系的发展 133

第八章 “大一统”时代 137

第一节 中国与东亚区域格局的新变化 138

一、大一统的巩固 138

二、各区域的状况 139

第二节 元朝与朝鲜半岛关系的发展 141

第三节 东亚其他地区 143

一、日本 143

二、安南、占城 144

三、缅国、暹国 145

四、爪哇 145

第四节 东亚与世界 146

一、东亚与亚洲其他地区的关系 146

二、东亚与非洲的关系 147

三、东亚与欧洲的关系 148

第九章 多层环状结构形成 151

第一节 中国与封贡体系的确立 151

一、蒙元帝国与封贡关系的曲折发展 151

二、明朝的崛起与封贡体系的确立 152

三、以中国为中心的封贡体系及其演变 156

第二节 东亚其他国家与封贡体系 159

一、日本 159

二、越南 160

三、印尼 161

第三节 东亚与世界 162

一、郑和下西洋 162

二、对西部的扩展 165

第十章 封贡体系的内缩 167

第一节 东亚诸国的发展 167

一、中国 167

二、朝鲜和日本 170

三、大陆东南亚 172

四、海岛东南亚 174

第二节 西方“发现”了东亚 176

一、东亚与西方殖民国家的早期对抗 176

二、东南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178

三、西方冲击下的中、日、朝 180

第三节 俄罗斯向东亚扩张 181

一、俄国侵略势力涉足东亚 182

二、俄国疯狂侵占中国领土 183

三、俄国与日本的最初对抗 185

第四节 东亚与世界 186

一、列强在东亚的入侵与殖民霸权贸易 186

二、西方文化对东亚的传播 187

三、东亚与中亚的关系 189

第十一章 近代西方的入侵与东亚封贡体系的瓦解 191

第一节 西方列强瓜分东亚的狂潮 192

一、英国 192

二、法国 193

三、俄国 194

第二节 日本崛起及其对外扩张 194

一、日本的崛起 194

二、日本的侵略扩展 196

第三节 中国及东亚其他国家的抗争 197

一、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与外交改革 197

二、东亚其他国家的改革 199

三、以中国为中心的封贡体系的瓦解 200

第十二章 东亚走向条约体系 201

第一节 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 201

一、清末挽救危亡的尝试 202

二、走向革命与战乱 203

三、加入条约体系 203

第二节 日本构建殖民帝国 205

一、日本的扩张 206

二、战争决策与法西斯主义 207

第三节 东南亚殖民化与条约体系 208

一、法属印度支那 208

二、缅甸与暹罗 209

三、印度尼西亚 211

四、菲律宾 212

第二编 南亚 215

导语 215

第一章 古印度文明 217

第一节 古印度文明的产生、发展与衰落 218

一、印度文明的由来 218

二、印度河文明 218

三、与苏美尔的关系 219

四、印度河文明的城市 219

第二节 外族入侵与印度的帝国时代 220

一、雅利安人 220

二、雅利安人的统治 221

三、吠陀文化 221

四、孔雀帝国的兴起 222

五、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 222

六、孔雀王朝 223

七、华氏城和孔雀印度的光荣 223

八、“神所钟爱的”阿育王 224

第三节 贵霜人、希腊人、锡兰以及笈多王朝与戒日王帝国 224

一、贵霜人和希腊人 225

二、南印度和马杜赖城 225

三、锡兰 226

四、笈多王朝和戒日王帝国 228

五、笈多时代的生活和文化 228

第四节 古印度妇女以及古印度的文化、科学、教育 228

一、古印度的妇女 229

二、古印度的文化与教育 229

第二章 中世纪印度 231

第一节 中世纪印度的文化发展 231

一、伊斯兰教对印度的早期影响 231

二、伊斯兰教向印度推进 232

三、德里苏丹国 233

四、著名的苏丹:阿拉乌德丁·卡尔吉 234

五、图格鲁克家族 235

六、锡坎达尔·洛迪 236

第二节 南印度、朱罗人与维查耶那加尔 236

一、南印度 236

二、寺庙建造者和对立诸王国 237

三、朱罗人 238

四、维查耶那加尔:胜利帝国 238

第三节 莫卧儿时代的印度 239

一、印度的莫卧儿人 239

二、阿克巴其人 240

三、贾汗季和沙贾汗 241

第三章 欧洲人入侵南亚 243

第一节 17世纪欧洲对印度的入侵与殖民统治 244

一、东印度公司 244

二、英国势力在印度的上升与莫卧儿帝国的崩溃 245

三、西方人在印度 246

四、英国人的早期存在 248

五、建立基地 248

六、莫卧儿和后莫卧儿局势 249

第二节 英国对印度的占领与殖民统治 250

一、英法竞争和征服孟加拉 251

二、罗伯特·克莱武和英属印度的早期阶段 252

三、英国统治的确立 252

四、从贸易公司到政府 253

第三节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 254

一、东方学家和孟加拉文艺复兴 254

二、殖民地首府加尔各答 255

三、从宽容到傲慢 255

四、1857年起义 257

五、大英帝国在印度地位的巩固 258

第四节 英属印度 259

一、近代发展 260

二、殖民制度 260

三、新德里:英国统治印度的极盛期 261

四、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 262

第四章 印度的屈辱与独立运动 265

第一节 殖民统治下的印度状况 265

一、经济发展 266

二、新中产阶级的产生 266

三、大众物质福利 267

四、农业和人口 267

五、若干对比 268

第二节 印度民族主义的初期阶段 269

一、知识分子的觉醒 269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270

三、走近甘地 271

四、战后的镇压 271

第三节 印度走向独立 272

一、甘地和群众行动 272

二、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抗议和选举 273

第五章 印度独立时期的内部分裂 275

第一节 印度的独立与分裂 275

一、政治分歧 276

二、分裂 276

三、克什米尔纠纷 277

第二节 南亚其他国家的独立 277

一、阿富汗 277

二、斯里兰卡 278

三、尼泊尔 279

第三节 独立后的印度 280

一、尼赫鲁治理下的印度 280

二、英迪拉·甘地治理下的印度 281

三、锡克教徒 282

四、英迪拉·甘地的继任者 283

第三编 中亚 287

导语 287

第一章 早期的中亚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289

第一节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王朝与马其顿帝国 289

一、波斯帝国对中亚的征服 289

二、阿契美尼王朝 290

三、马其顿帝国对中亚的征服 292

四、阿尔萨西斯时代 295

第二节 游牧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297

一、巴克特里亚王国与印度王国之间的斗争 297

二、匈奴与塞种帝国 299

三、贵霜帝国 302

第三节 萨珊人与突厥人在中亚的纷争 304

一、萨珊人与中亚国家的纷争 304

二、噘哒人 307

三、突厥的兴起 310

第四节 伊斯兰帝国的崛起 311

一、穆斯林征战 311

二、萨曼王朝 315

三、喀喇汗王朝 317

第二章 成吉思汗及其蒙古帝国与诸汗国 321

第一节 成吉思汗的年代 321

一、成吉思汗出生前的蒙古部落 321

二、成吉思汗的出生与成长 323

三、成吉思汗的崛起 324

四、大军南下 325

五、后人对成吉思汗的评述 327

第二节 蒙古帝国的鼎盛时期 329

一、四子出击,征服欧亚 329

二、蒙古帝国的强盛 330

三、最难征服的王朝:中原王朝 332

四、蒙古帝国的瓦解和消亡 333

第二节 金帐汗国 337

一、拔都统治下的金帐汗国 337

二、别儿哥统治下的金帐汗国 339

三、忙哥帖木儿统治下的金帐汗国 339

四、月即别与札你别统治下的金帐汗国 340

五、脱脱迷失统治下的金帐汗国 342

六、金帐汗国的崩溃 343

第四节 察合台汗国 344

一、察合台汗国的建立 344

二、察合台汗国的强盛 346

三、秃忽鲁帖木儿、羽奴思与赛德汗统治时期 347

四、察合台汗国的分裂 349

五、察合台汗国的衰落 350

第五节 哈萨克与乞尔吉思 351

一、阿不勒海尔汗 352

二、卫拉特帝国的扩张 352

三、卫拉特帝国的衰落与俄国的扩张 355

四、乞尔吉思部落 356

第六节 帖木儿帝国与乌兹别克对河中地区的征服 357

一、帖木儿帝国简介 357

二、帖木儿的军事征服 358

三、帖木儿后代的统治时期 360

四、乌兹别克对河中地区 362

第三章 汗国的衰落与沙俄帝国的崛起 365

第一节 昔班王朝 365

一、兀拜都刺汗与昔班王朝 365

二、伊斯兰教以及建筑艺术文化的传播 369

第二节 乌兹别克汗国的衰落 371

一、诸汗国的纷争 371

二、乌兹别克汗国的衰落 374

第三节 沙皇和苏联统治下的突厥人 378

一、俄国统治下的金帐汗国后裔 378

二、俄国人统治下的哈萨克草原 383

三、俄国统治下的突厥斯坦 386

第四节 俄国的征服及其对突厥斯坦的管理 389

一、沙俄对突厥的征服 389

二、沙俄对突厥的统治 391

三、准格尔起义与俄军的镇压和征服 392

四、俄军的南侵与殖民 394

五、突厥的独立与反抗 398

第四章 苏维埃时期的中亚五国 399

第一节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400

一、十月革命与哈萨克斯坦的新生 400

二、哈萨克斯坦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 403

三、卫国战争时期的哈萨克斯坦 404

四、战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405

第二节 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407

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加入苏联 407

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409

三、卫国战争时期的乌兹别克斯坦 410

四、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11

第三节 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413

一、苏维埃政权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建立 413

二、社会主义建设和卫国战争 414

三、战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恢复和发展 415

第四节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416

一、十月革命对土库曼地区的影响 416

二、社会主义建设和卫国战争 418

三、战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恢复和发展 419

第五节 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 420

一、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的建立 420

二、社会主义建设和卫国战争 420

三、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421

第五章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的独立 423

第一节 苏联解体对中亚五国的影响 423

一、苏联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在中亚的反映 423

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 424

第二节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独立 427

一、哈萨克斯坦对“8·19事件”的反应 427

二、哈萨克共产党改旗易帜 427

三、加强主权建设 428

第三节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独立 428

一、对政变的反应 428

二、宣布独立 428

三、乌兹别克共产党的嬗变 429

第四节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独立 430

一、两份内容不同的声明 430

二、吉尔吉斯共产党被解散 431

第五节 土库曼斯坦共和国的独立 432

一、关注经济自主 432

二、宣布独立 432

三、土库曼共产党易名更纲 433

第六节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独立 433

一、从马赫卡莫夫到阿斯拉洛夫 433

二、从阿斯拉洛夫到纳比耶夫 434

三、纳比耶夫与胡多纳扎罗夫之争 435

第四编 西亚 439

导语 439

第一章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自然背景 441

第一节 两河流域的地理概况 441

一、地理与交通 441

二、两河流域的物产和矿产 442

三、河流交通与经济状况 443

第二节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明的发现 444

一、碑铭的破译 444

二、泥板文书的解读 445

第三节 两河流域的史前时代 446

一、东部山区的旧石器中期和晚期的洞穴遗址 447

二、东部和北部中石器的猎人和新石器时代的农民 447

三、两河流域北部的彩陶文化 450

第二章 从苏美尔城邦到苏美尔帝国 459

第一节 苏美尔城邦争霸(约公元前2900~前2300年) 459

一、传说中的初史(洪水前)五“帝”邦 459

二、早王朝的城邦争霸:基什和乌鲁克的南北之争、乌尔的霸权 460

三、拉旮什和温马争霸 461

四、阿卡德城邦首次统一文明地区 462

第二节 乌尔第三王朝建立统一国家 464

一、乌尔第三王朝的文治武功 464

二、阿摩利人涌入中原,乌尔第三王朝开始瓦解 465

第三章 从古巴比伦城邦到古巴比伦帝国 467

第一节 伊辛王朝取代乌尔第三王朝 467

一、王朝危机 467

二、巴比伦兴起 468

第二节 拉尔萨的兴起与争霸 469

一、拉尔萨的兴起 469

二、拉尔萨的争霸 471

第三节 巴比伦的兴起和一统天下 472

一、苏穆阿布和苏穆拉埃勒创业50年(前1894~前1845年) 472

二、萨比乌姆、阿皮勒辛和辛穆巴里忒三王守业的52年 473

三、汉穆拉比(前1792~前1750年)一统天下 474

第四节 马瑞、亚述、埃什嫩那诸王国的兴亡 476

一、马瑞、亚述的兴亡 476

二、埃什嫩那的兴亡(前2025~前1758年) 478

三、古巴比伦后期及王国的灭亡 480

第四章 从阿淑尔城邦到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帝国 483

第一节 早期亚述和古亚述 483

一、古亚述城邦及其贸易商港 483

二、古亚述的殖民贸易 484

第二节 古巴比伦时期亚述的首次统一 485

一、沙姆西阿达德的崛起和他的王朝 485

二、沙姆西阿达德首次统一两河流域北部 485

第三节 中亚述时期 486

一、前两千纪后半期近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和民族迁徙 486

二、中亚述的兴起与强盛 487

三、中亚述后期的发展与衰落 490

第四节 新亚述时期 491

一、亚述人再度崛起——新亚述军事强国 491

二、亚述帝国称雄东部地中海世界(新亚述后期) 496

第五节 亚述帝国的灭亡 504

第六节 两河流域的最后一个帝国新巴比伦 506

第五章 古代西亚政权中的民主和共和因素 509

第一节 早王朝至乌尔第三王朝时的长老会和公民大会 509

一、长老会的形成 509

二、公民大会 511

三、埃波拉城邦的共和制向君主制演变 511

第二节 古巴比伦时期的长老会对王权的限制 512

一、长老会的司法权 512

二、长老会负责推选城邦的王 513

三、长老会决定城邦的外交政策 513

四、长老会决定战争与和平、抵抗与投降 514

第三节 古巴比伦时期的共和制与陪审团 515

一、北叙利亚的埃马尔城邦强于王权的长老会(共和制) 515

二、亚述和巴比伦帝国时的城市长老会和公民陪审团 515

第六章 古代两河流域文化 519

第一节 两河流域的语言文化 519

一、苏美尔文字的发现 519

二、阿卡德文字的发现 520

三、文学 521

第二节 宗教信仰 524

一、宗教信仰 524

二、宗教仪式 525

第三节 法律 527

一、苏美尔和阿卡德时期的法律 527

二、古巴比伦时期的汉穆拉比法典 527

第四节 科学和艺术 530

一、数学的应用 530

二、天文学 530

三、医学 531

四、矿物冶金和动植物学 532

五、艺术 533

第七章 伊朗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535

第一节 伊朗的自然地理 537

一、扎格罗斯地区 537

二、内陆荒漠盆地或中央荒漠盆地 537

三、里海沿岸地区 537

四、古代的帕提亚地区 538

五、东伊朗地区 538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与新石器早期的村落 538

一、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 538

二、旧石器中晚期文化遗址 539

三、新石器革命 541

四、新石器早期村落 541

第三节 城市文明的兴起与古代埃兰文明 543

一、城市文明的兴起 543

二、古代埃兰文明 544

第八章 伊朗文明的发展 547

第一节 雅利安部落的迁入 547

第二节 从城市国家到世界帝国 548

一、米底和伊朗西北部的国家 548

二、波斯时期伊朗文明的形成 549

三、阿契美尼德王朝 550

四、亚历山大帝国 551

五、塞琉西王朝 552

六、安息王朝 552

七、萨珊王朝 553

第三节 大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554

一、城市国家的王权 554

二、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556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 556

第九章 伊朗的文明成就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559

第一节 伊朗文明的文化艺术 559

一、语言文字 559

二、文学 561

三、建筑艺术 563

四、造型艺术 564

第二节 伊朗文明的科技成就 565

一、天文历法 565

二、科学教育 566

第三节 伊朗的宗教文化 566

一、祆教 567

二、摩尼教与马兹达克派 568

三、犹太教、基督教和佛教 570

第四节 伊朗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交流 571

一、伊朗与西方 571

二、伊朗文明对阿拉伯文明的影响 573

第五节 伊朗与中国的文化与商业交流 574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 575

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 577

三、经济文化的交流 578

四、宗教文化的传播 5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