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清洁生产导论
清洁生产导论

清洁生产导论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天柱,石磊,贾小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40182491
  • 页数:34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多年从事“清洁生产”课程教学和科研的教授,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和教学要求编写。本书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作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概括分析了国际上由传统的污染末端控制转向污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变革,总结阐述了清洁生产的产生过程、概念内涵、理论基础与实践进展。结合典型案例,围绕生产过程、产品设计与企业共生系统三个层面,系统论述了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技术方法、以及相应的支持工具。并给出了当前深化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社会的趋势动态。本书为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以及从事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与企业经营的管理、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清洁生产导论》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 9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 9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特征 11

一、人口激增 12

二、经济高速增长 13

三、城市化加快 13

第三节 来自人类社会的资源环境压力 16

一、自然资源使用消耗 16

二、废物污染排放 22

第四节 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状态 24

一、土地退化 24

二、森林面积锐减 25

三、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 26

四、矿产资源耗竭 28

五、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破坏 30

六、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32

七、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 32

一、传统污染末端控制模式 35

第五节 人类社会的响应行动 35

二、可持续发展 37

第二章 清洁生产的概念与推进实践 43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概念 43

一、生产与产业系统概述 43

二、清洁生产的演进过程 48

三、清洁生产的概念内涵 52

第二节 清洁生产的推进实践 58

一、联合国环境署的清洁生产高层研讨会 58

二、国际社会的典型清洁生产实践 61

三、中国的清洁生产实践 67

第三章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74

第一节 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74

一、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74

二、系统的属性 78

三、系统工程方法 82

第二节 质量守恒原理 84

一、能量守恒定理 84

二、物质守恒原理 87

第三节 生态学理论 90

一、生态学及其基本规律 91

二、生态系统 93

三、产业生态化 97

第四章 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100

第一节 生产过程清洁生产的内涵和途径 100

一、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100

二、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 103

三、生产过程的演变 105

四、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内涵 106

第二节 清洁生产审核 108

一、概念与基本框架 108

二、生产过程评估 111

三、替代方案产生 115

四、替代方案评价 116

五、能源审计 119

第三节 清洁生产的过程单元分析 125

一、过程单元概述 125

二、反应单元 125

三、分离单元 127

四、换热单元 131

五、公用工程单元 136

第四节 清洁生产的过程系统集成 138

一、概述 138

二、能量集成 139

三、水集成 145

四、物质集成 150

五、管理集成 153

第五节 清洁生产审核案例 155

一、产品 163

第五章 产品的清洁生产 163

第一节 产品及其环境影响 163

二、产品的环境影响 164

三、清洁产品 166

第二节 生命周期评价 167

一、概述 167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框架 168

三、ISO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170

四、生命周期评价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190

五、生命周期评价的局限性 191

第三节 产品的生态设计 192

一、生态设计的需求与重要意义 192

二、产品生态设计 193

三、产品生态设计流程 195

第四节 产品生态设计策略 197

一、产品概念开发战略 197

二、产品结构优化设计战略 199

三、原材料利用优化策略 201

四、生产过程优化 202

五、产品销售网络优化 203

六、减少产品使用阶段的影响 204

七、产品生命周期末端的优化 205

第五节 案例分析 206

一、中国钢材生命周期评价 206

二、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生态设计 213

第六章 生态产业系统 217

第一节 生态产业系统 217

一、生态产业系统 217

一、工业共生的含义 219

二、生态工业园区 219

第二节 工业共生 219

二、工业共生体系的特征 221

第三节 工业共生类型 223

一、按共生层次分类 223

二、按组织形式分类 225

三、按产业结构分类 228

一、提出问题 231

二、确定目标 231

第四节 工业共生系统设计步骤和方法 231

三、数据清单分析 232

四、工业代谢分析 233

五、共生系统结构设计 234

六、工业共生系统评价 239

七、决策分析 241

第五节 案例分析 241

一、美国布朗斯维尔生态工业园 241

二、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 244

一、实施清洁生产的障碍问题 249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 249

第七章 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与工具 249

二、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 253

第二节 环境管理体系 261

一、ISO 14000系列标准 261

二、环境管理体系 264

第三节 环境标志 272

一、推行环境标志的意义 272

二、环境标志制度的发展 273

三、我国环境标志实施程序 276

四、环境标志分类 277

第四节 扩展的生产者责任 279

一、扩展的生产者责任的概念 279

二、扩展的生产者责任制度 281

三、支持生产者责任延伸的经济政策手段 282

四、扩展的生产者责任制度实践 282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环境会计 285

一、可持续发展报告 285

二、环境会计 289

第六节 自愿举措 294

二、自愿举措的类型 295

一、自愿举措的定义 295

三、自愿举措的效益 297

四、制定与实施自愿举措 297

第八章 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 300

第一节 循环经济 300

一、传统经济系统及其物质代谢特征 300

二、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 302

三、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 306

一、IPAT方程 311

第二节 物质流分析 311

二、物质流分析(MFA) 312

三、物质投入产出表(PIOT) 320

四、单位服务的物质消耗(MIPS) 324

五、生态足迹分析(EF) 326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实践 330

一、国际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 330

二、中国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践 340

参考文献 3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