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海上网络战
海上网络战

海上网络战PDF电子书下载

军事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小非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8048259
  • 页数:7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海上网络战概念、海上传感器网络及其对抗,海上信息战网络及其对抗、海上作战网络及其对抗以及海上网络战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
《海上网络战》目录

第1篇 海上网络战的概念和内涵 3

第1章 海上网络战的概念和内涵 3

1.1 海上网络战的意义和特点 3

1.2 海军网络中心战 5

1.2.1 海军网络中心战的结构 6

1.2.2 海军网络中心战的内涵 7

1.3 海上网络战的内容 8

1.3.1 海上网络战的内容及其作战样式 8

1.3.2 海上网络战的三级作战网络 9

1.3.3 海上网络战的作战优势 13

1.3.4 海上网络战的信息优势 18

1.3.5 信息优势的作战能力 32

第2章 全球信息栅格 34

第2篇 海上传感器网络及其对抗 40

第1章 海上雷达探测网络 40

1.1 雷达网络在海上网络战中的作用和地位及对其提出的要求 40

1.2 海上雷达网络体系结构和优化布站概述 43

1.2.1 海上雷达网络的构成及其特点 43

1.2.2 海上雷达网络化后的优点 44

1.2.3 海上雷达网络优化布站的原则和思路 44

1.2.4 海上雷达网络体系结构 44

1.2.5 海上雷达信息网络化的网络模型、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体系结构 45

1.3 侦察层雷达配置和优化布站 45

1.4 预警层雷达配置和优化布站 46

1.5 防御(进攻)层雷达配置和优化布站 48

1.5.1 满足编队对空防御(进攻)要求的雷达合理配置 48

1.5.2 满足岸基对空防御(进攻)要求的雷达合理配置 54

1.6 海上雷达目标识别 55

1.6.1 海上雷达目标识别技术 55

1.6.2 海上雷达目标识别技术新进展 59

1.7 海上雷达组网 65

1.7.1 雷达组网的意义 65

1.7.2 雷达组网的形式 65

1.7.3 雷达组网的设计原则及评估标准 67

1.7.4 智能雷达组网模型 68

1.7.5 雷达组网的关键问题和应研究的课题 69

第2章 海上网络进攻战中的雷达对抗 70

2.1 雷达对抗在海上网络战中的地位、基本原理和特点 70

2.1.1 雷达对抗在海上网络战中的地位 70

2.1.2 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71

2.2 雷达对抗的基本模型 72

2.3 海上雷达侦察 73

2.3.1 海上雷达侦察的基本任务 73

2.3.2 有关海上雷达侦察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74

2.3.3 雷达侦察机的组成、分类和主要技术指标 76

2.3.4 雷达侦察发展方向 79

2.4 海上雷达干扰 79

2.4.1 雷达干扰的任务、种类、强度等级和程度 79

2.4.2 雷达干扰机基本体制、类型和对它的要求 83

2.4.3 无源干扰 84

2.4.4 舰艇侦察干扰设备配置及其战斗使用 88

2.4.5 雷达干扰决策 92

2.4.6 雷达干扰仿真 94

2.4.7 雷达干扰效果度量 95

2.4.8 雷达干扰发展方向 98

2.5 海上雷达隐身 99

2.5.1 雷达隐身在海上网络战中的重要地位 99

2.5.2 雷达隐身原理 100

2.5.3 雷达隐身技术 101

2.5.4 舰船体视造型及其外形隐身设计 101

2.5.5 海上飞行器外形隐身设计原则及其设计技术 102

2.5.6 吸波材料隐身技术 103

2.5.7 其他隐身技术 104

2.5.8 雷达隐身技术应用 105

2.5.9 雷达隐身技术发展趋势 108

2.6.1 ARM的组成、功能及其在雷达对抗中的作用 109

2.6 海上反辐射导弹 109

2.6.2 ARM的特点及其摧毁雷达的方式 111

2.6.3 ARM的发展及装备现状 111

2.6.4 ARM的发展趋势 114

2.7 海上低空和超低空突防 115

2.7.1 海上低空和越低空突防的重要性 115

2.7.2 海上低空和超低空突防的主要特点及其新发展 116

2.7.3 海上低空和超低空突防兵器装备水平 117

2.7.4 海上低空和超低空突防对雷达的威胁 119

2.8 海上雷达对抗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体制 120

2.8.1 雷达模式识别技术 120

2.8.2 神经网络在雷达对抗中的作用 122

2.8.3 三位一体化雷达对抗技术 123

2.8.4 智能雷达干扰决策 124

2.8.5 舰载相控阵干扰机 126

2.8.6 大力开发舰外有源诱饵 129

2.8.7 ESM与有源干扰及无源干扰有机结合 131

2.8.8 对毫米波雷达的侦察和干扰 134

2.8.9 对相控阵雷达的侦察和干扰 136

2.8.10 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干扰 137

2.8.11 对单脉冲雷达的干扰 140

2.8.12 对冲击雷达等的侦察和干扰 142

2.8.13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143

2.8.14 采用频率选择表面 146

2.8.15 新型隐身机理及技术 148

2.8.16 纳米吸波材料 148

2.8.17 新型吸波(隐身)材料 149

3.1.1 战术上反侦察 153

3.1.2 技术上反侦察 153

第3章 海上网络战中的雷达反对抗/防御 153

3.1 海上雷达反侦察 153

3.2 海上雷达抗干扰 154

3.2.1 常用雷达抗干扰技术与体制 154

3.2.2 雷达干扰和抗干扰的对阵态势 156

3.2.3 雷达抗干扰性能度量和评估 157

3.2.4 海上雷达抗干扰发展趋势 160

3.3 常用海上雷达反隐身技术和体制 161

3.4 海上雷达抗ARM 163

3.4.1 舰载雷达抗ARM的特殊性和应满足的要求 163

3.4.2 海上雷达抗ARM的途径 163

3.5 海上雷达抗低空和超低空突防 167

3.4.3 ARM的作战效果和雷达的抗ARM能力评估 167

3.5.1 发展低空补盲雷达 168

3.5.2 发展升空平台雷达警戒系统 168

3.5.3 提高雷达低空和超低空性能的技术 169

3.5.4 提高雷达低空和超低空性能的综合措施 171

3.6 雷达反对抗新概念、新技术和新体制 172

3.6.1 相控阵雷达 172

3.6.2 超视距雷达 179

3.6.3 双/多基地雷达 182

3.6.4 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 186

3.6.5 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 190

3.6.6 毫米波雷达 192

3.6.7 低截获概率雷达 195

3.6.8 冲击脉冲雷达 199

3.6.9 噪声雷达 203

3.6.10 雷达抗干扰自动管理系统 203

3.6.11 低和极低副瓣天线技术 207

3.6.12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210

3.6.13 无源定位技术 213

3.6.14 极化技术 217

3.6.15 雷达反隐身新技术 221

3.6.16 神经网络技术在雷达反对抗中的应用 222

3.6.17 虚拟技术 224

3.6.18 多维信号处理技术 226

3.7 夺取海上雷达对抗和反对抗的优势 226

3.7.1 夺取雷达对抗和反对抗优势的历程 226

3.7.2 夺取雷达对抗和反对抗优势的激烈搏斗 228

3.7.3 夺取雷达对抗和反对抗优势的新领域 230

第4章 声呐探测网络 231

4.1 网络反潜与声呐网络 231

4.2 声呐网络在反潜中的使命及其合理布站 231

4.2.1 声呐网络在战略反潜和区域反潜中的使命及其合理布站 231

4.2.2 声呐设备在编队(要点)反潜中的使命及其合理配置 233

4.3 现代声呐的关键技术 239

4.3.1 拖曳线列阵声呐的关键技术 239

4.3.2 舷侧阵的关键技术 240

4.3.3 声呐浮标的关键技术 241

4.3.4 吊放声呐的关键技术 241

4.3.5 综合声呐系统的关键技术 241

4.3.6 声呐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 242

第5章 海上网络进攻战中的水声对抗 244

5.1 水声对抗及其在海上网络战中的地位、使命任务、主要内容和作战过程 244

5.2 水声对抗战术模型 245

5.3 水声侦察和鱼雷报警 246

5.3.1 水声侦察 246

5.3.2 鱼雷报警 247

5.4 水声干扰 250

5.4.1 声干扰器 250

5.4.2 声诱饵 251

5.4.3 潜艇模拟器和自航式声诱饵 253

5.4.4 气幕弹 254

5.4.5 自主水下航行器 257

5.5.2 潜艇水面对抗器材的配置和战术使用 258

5.5.1 潜艇和水面舰艇反鱼雷水声对抗的不同特点 258

5.5 非声对抗器材配置和战术使用 258

5.5.3 水面舰艇水声对抗器材的配置和战术使用 259

5.6 水声对抗系统的信息流程、作战流程和作战应用软件的需求及其功能 259

5.7 水声对抗新技术和新设备 260

5.7.1 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新颖气幕弹 260

5.7.2 研究对抗智能鱼雷技术并开发智能诱饵 261

5.7.3 应用矢量传感器 262

5.8 水声对抗发展趋势 263

第6章 海上网络战中的水声反对抗/防御 265

6.1 水声反侦察 265

6.1.1 降低舰艇的机械噪声 265

6.1.2 降低螺旋桨噪声 265

6.1.4 电流变流体减阻降噪 266

6.1.3 降低水动力噪声 266

6.1.5 采用消声瓦 267

6.2 水声抗干扰 267

6.3 水下目标识别 269

6.4 非声探测 269

6.4.1 电场探测 269

6.4.2 磁异常探测 270

6.4.3 红外探测 270

6.5 充分利用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特征和海洋环境特性 270

6.6 水声反对抗新技术、新体制 271

6.6.1 双/多基地声呐 271

6.6.2 水下目标识别新技术 272

6.6.3 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 274

6.6.6 发展尾流自导鱼雷 275

6.6.4 波束形成和控制 275

6.6.5 鱼雷自导反干扰新技术 275

6.6.7 发展智能鱼雷 276

6.6.8 被动测距声呐 277

6.6.9 新型消声瓦 277

6.6.10 非声探测新技术 278

6.7 夺取水声对抗和反对抗的优势 279

第7章 海上光电探测系统 281

7.1 光电探测系统的特点及其在海上网络战中的任务 281

7.2 光电探测系统的配置 286

7.2.1 舰船目标指示瞄准具 286

7.2.2 舰载红外搜索和目标指示系统 286

7.2.3 潜艇潜望镜 288

7.2.4 潜艇光电桅杆 291

7.2.5 水下激光成像系统 293

7.2.6 机载红外导航和光电瞄准吊舱 293

7.2.7 机载战术侦察系统 296

7.2.8 机载激光探雷系统 297

7.2.9 机载激光测深系统 297

7.2.10 天基红外警戒卫星 298

7.3 海上光电探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298

第8章 海上网络战中的光电对抗 300

8.1 概述 300

8.2 光电侦察告警 301

8.2.1 激光侦察告警 301

8.2.2 红外侦察告警 303

8.2.3 紫外侦察告警 305

8.2.4 光电综合侦察告警 306

8.3 光电干扰 307

8.3.1 光电有源干扰 307

8.3.2 光电无源干扰 314

8.4 光电对抗的发展趋势 316

第9章 海上网络战中的光电反对抗/防护 318

9.1 光电反侦察技术 318

9.1.1 光电隐身技术 318

9.1.2 光电假目标技术 322

9.2 光电反干扰 323

9.2.1 激光制导导弹的反干扰措施 323

9.2.2 红外制导导弹的反干扰 325

9.2.3 激光防护技术 326

9.3 发展舰载光电对抗系统,夺取海上光电对抗和反对抗的信息优势 328

第10章 海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330

10.1 多传感器集成和信息融合及其一般模式 330

10.2 信息融合在海上网络战中的重要性 331

10.3 信息融合层次 333

10.3.1 信息融合层次(级别) 333

10.3.2 融合级的比较与选择原则 333

10.4 信息融合方法 334

10.4.1 信息融合顺序 334

10.4.2 信息融合方法 335

10.5 信息融合结构 338

10.6.1 多传感器信息的协调管理类模块及其关键技术 340

10.6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功能模块及其关键技术 340

10.6.2 多传感器信息的优化合成类模块及其关键技术 341

10.6.3 多传感器协调管理模块 341

10.6.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支撑技术和设备及其关键技术 341

10.7 信息融合系统的测试与评估 342

10.8 海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实例 343

第3篇 海上网络战信息网及其对抗 347

第1章 海上通信网络 347

1.1 通信网络在海上网络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347

1.2 海军岸基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功能任务 350

1.3 舰艇/潜艇的外部通信网络系统 351

1.3.1 舰载短波通信网络系统 352

1.3.2 舰载超短波通信网络系统 357

1.3.3 舰艇卫星通信系统 365

1.3.4 舰载中波通信系统 378

1.3.5 长波通信系统 379

1.3.6 潜艇通信系统 379

1.4 舰艇内部通信系统 391

1.5 未来海战场上的通信技术 394

第2章 海上网络战中的通信对抗 400

2.1 通信对抗在海上网络战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 400

2.2 无线电通信侦察 402

2.2.1 无线电通信侦察系统和设备 405

2.2.2 无线电通信测向系统和设备 409

2.3 无线电通信干扰 417

2.3.1 无线电通信干扰的主要类型及其结构功能 417

2.3.2 无线电通信干扰机的装备应用 419

2.3.3 无线电通信干扰的新技术和新体制 426

2.3.4 海上通信对抗的发展趋势 429

第3章 海上网络战中的通信防御 432

3.1 扩频通信 432

3.1.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及其典型装备 434

3.1.2 跳频扩频通信及其典型装备 436

3.1.3 混合扩频通信及其典型装备 439

3.2 自适应抗干扰技术 440

3.2.1 自适应天线抗干扰技术 440

3.2.2 自适应干扰抑制技术 441

3.2.3 短波自适应选频抗干扰技术 442

3.2.4 高频自适应突发通信系统 442

3.3 通信卫星的抗干扰技术 443

3.3.2 星上采用FDMA、CDMA、SDMA、TDMA多址技术 444

3.3.1 星上采用智能天线和多波束天线 444

3.3.3 采用星上处理技术 445

3.3.4 采用极高频(EHF)的卫星通信 445

3.3.5 卫星通信舰载站设备的抗干扰技术 446

3.3.6 卫星通信自卫措施 446

3.4 组网技术 447

3.5 通信防御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447

第4章 海上网络战中的导航系统 451

4.1 概述 451

4.2 无线电导航系统 452

4.2.1 罗兰-C和奥米加系统 452

4.2.2 VORTAC系统 453

4.3 天文导航系统 454

4.4 惯性导航系统 455

4.6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456

4.5 地形辅助导航系统 456

4.6.1 GPS 457

4.6.2 GLONAS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462

4.6.3 GALILEO全球导航定位系统计划 463

4.6.4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464

4.6.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464

4.7 导航技术军事应用的发展及引发海上网络战上的导航战 465

第5章 海上网络进攻战中的导航对抗 468

5.1 导航对抗在海上网络进攻战中的作用和地位 468

5.2 导航对抗技术 470

5.2.1 信息干扰技术 471

5.3 导航对抗技术的发展趋势 473

5.2.2 导航信息源摧毁 473

第6章 海上网络防御战中的导航反对抗 475

6.1 导航防范技术 475

6.2 采用导航卫星信息冗余技术 475

6.3 采用GPS/INS组合导航系统 476

6.4 采用INS/CNS/GPS综合导航系统 477

6.5 采用现代化的抗干扰措施 478

6.6 研制具有抗干扰能力的GPS接收机系统 480

6.7 夺取导航对抗和反对抗的信息优势 481

第7章 指挥控制系统 483

7.1 指挥控制系统概论 483

7.1.1 指挥控制系统概念 483

7.1.2 指挥控制系统作用和意义 484

7.1.3 指挥控制系统主要功能与组成 485

7.2.1 国家级指挥系统 488

7.2 海上网络战的指挥控制层次 488

7.2.2 战区级指挥系统 489

7.2.3 舰载指挥控制系统 491

7.3 国外海军指控系统综述 495

7.3.1 美国海军的舰载指控系统 495

7.3.2 俄罗斯海军的指控系统 498

7.3.3 英国海军的指控系统 499

7.3.4 法国海军的指控系统 500

7.4 西方国家海军指控系统的技术发展特点 501

7.4.1 加强顶层设计,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501

7.4.2 满足网络中心战作战要求 501

7.4.5 高性能的处理系统 502

7.4.6 CORBA和基于部件的软件开发方法 502

7.4.3 成熟商用技术得到广泛的使用 502

7.4.4 采用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 502

7.4.7 多功能显控台成为作战指挥系统的关键设备 503

7.5 指控系统相关关键技术 503

7.5.1 信息处理技术 503

7.5.2 信息管理与分发技术 509

7.5.3 作战模拟与训练技术 513

7.5.4 海上网络战的指挥决策技术 523

7.5.5 舰载指控系统网络技术 535

7.5.6 海上网络战作战资源管理技术 544

7.5.7 舰载显控台技术 561

7.6.1 协同作战能力概述 565

7.6 海上网络战协同作战能力 565

7.6.2 协同作战需求 566

7.6.3 协同作战系统综述 567

7.6.4 协同作战与网络中心战 571

7.6.5 协同作战与战术组件网 573

7.6.6 美国协同作战能力的发展 577

第8章 海战场指挥控制战 581

8.1 指挥控制战的内涵 581

8.1.1 指挥控制战的定义与起源 581

8.1.2 指挥控制战与信息战的关系 581

8.1.3 指挥控制战的发展特点 584

8.2 指挥控制战的基本作战思想、目标与要素 585

8.2.1 指挥控制战的基本作战思想 585

8.2.2 指挥控制战的攻击目标 586

8.2.3 指挥控制战的作战样式 592

8.3 指挥控制网络攻击战术与技术 593

8.3.1 网络攻击的基本要素 593

8.3.2 网络攻击工具 595

8.3.3 典型网络攻击战术 598

8.3.4 指挥控制网络战的攻击技术 603

8.4 指挥控制战信息保障战术与技术 610

8.4.1 防御信息作战基本要素 610

8.4.2 指挥控制网络安全防御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 611

8.4.3 典型信息防御技术 614

8.5 指挥控制战其他作战样式 631

8.5.1 情报战 631

8.5.2 电子战 632

8.5.3 心理战 634

8.5.4 作战保密 635

8.5.5 军事欺骗 635

8.5.6 物理摧毁 636

8.6 指挥控制战的效能分析与仿真 636

8.6.1 进攻信息战的效能分析与仿真 636

8.6.2 信息防御的安全分析与仿真 638

第4篇 海上网络战的作战网络 643

第1章 精确作战网络 643

1.1 精确作战网络的概念和功能 643

1.2 精确作战的概念和特点 644

1.3 精确制导武器 647

1.3.1 精确制导导弹 649

1.3.2 精确制导炸弹 650

1.3.3 精确制导炮弹 652

1.3.4 精确制导鱼雷 653

1.4 精确作战网络的发展趋势 654

第2章 新概念武器 656

2.1 定向能武器 656

2.1.1 激光武器 656

2.1.2 高功率微波武器 658

2.1.3 粒子束武器 660

2.2 动能武器 661

2.2.1 动能拦截弹 662

2.2.2 电磁炮 663

2.2.3 电热炮 664

2.3 核电磁脉冲弹 665

2.4 其他新概念武器 666

第1章 海上网络战的互联、互通与互操作 669

1.1 海上网络战的互联与互通 669

第5篇 海上网络战的互联、互通与互操作 669

1.1.1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670

1.1.2 互联、互通体系结构 685

1.1.3 海上网络互联、互通的主要方式与设备 688

1.1.4 互联、互通发展概况 695

1.1.5 美国海军联合网络体系结构 698

1.2 海上网络战的互操作 705

1.2.1 互操作性的定义 705

1.2.2 北约互操作性参考模型 707

1.2.3 信息系统互操作性级别 707

1.2.5 组织互操作性成熟度模型 715

1.2.4 互操作性概念模型级别 715

1.2.6 多系统组成的系统互操作性模型 716

1.2.7 公共操作环境 718

1.2.8 海上协同作战中的互操作性 727

第2章 海上网络战的“三互”性能评估 734

2.1 评估指标体系 734

2.1.1 互联指标 734

2.1.2 互通指标 734

2.1.3 互操作指标 734

2.2 评估方法 735

2.2.1 剖面图评估法 735

2.2.2 云理论评估法 736

参考文献 73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