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公路设计手册  路面
公路设计手册  路面

公路设计手册 路面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祖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4061323
  • 页数:409 页
图书介绍:本手册依据新修订的路面材料、设计、施工和养护方面的技术规范和规程,对《公路设计手册.路面》第二版进行了相应的修订。编排上维持前2版,内容上对新发布的各规范修订内容以及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作了补充和修订。
《公路设计手册 路面》目录

第一篇 路面设计概念和原理 1

第一章 路面结构组成 1

第一节 行车道路面类型和结构层次 1

第二节 路肩类型和结构层次 2

第三节 路面排水 3

第二章 路面使用性能与路面设计 5

第一节 路面使用性能 5

第二节 路面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8

第三节 结构设计方法和过程 9

第三章 设计方案的经济评价 11

第一节 费用组成 11

第二节 经济评价方法 12

第一节 可靠度定义和分析模型 15

第四章 结构可靠度分析 15

第二节 极限状态函数的方差组成 18

第三节 目标可靠度 19

参考文献 20

第二篇 路面设计参数 22

第一章 交通荷载 22

第一节 车辆荷载的特性 22

第二节 交通轴次分析 27

第二章 环境影响 30

第一节 公路自然区划 30

第二节 温度状况 36

第三节 湿度状况 40

第三章 土基 42

第一节 路基土分类 42

第三节 路基土回弹模量 45

第二节 路基土压实度 45

第四节 路基反应模量和加州承载比 50

第四章 路面材料 52

第一节 应力-应变特性 52

第二节 强度特性 61

第三节 疲劳特性 66

第四节 材料参数的变异性 68

第五节 其他材料特性 70

参考文献 71

第三篇 结构分析方法 74

第一章 弹性半空间体 74

第一节 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与位移——布辛氏课题及其推广 74

第二节 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与位移 75

第一节 一般表达式 81

第二章 弹性多层体系 81

第二节 双层体系 84

第三节 三层体系 89

第四节 多层体系位移的近似表达式 93

第三章 弹性地基板 96

第一节 荷载应力分析 96

第二节 温度应力分析 120

参考文献 128

第四篇 新建路面设计 130

第一章 沥青路面设计 130

第一节 结构组合设计 130

第二节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方法 142

第三节 美国AASHTO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方法 149

第四节 SHELL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方法 155

第五节 美国力学—经验法设计指南 159

第一节 结构组合设计 164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64

第二节 接缝构造设计 171

第三节 配筋设计 178

第四节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方法 184

第五节 美国PCA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方法 194

第六节 美国AASHTO厚度设计方法 202

第七节 美国力学—经验法设计指南 208

第三章 路面内部排水 213

第一节 内部排水系统布置方案 213

第二节 材料组成 218

第三节 水文分析和水力计算 226

第四章 路面表面特性和设计 232

第一节 路面表面特性 232

第二节 路面抗滑措施设计 237

第三节 降低滚动噪声措施设计 240

参考文献 242

第五篇 路面状况评定和加铺层设计 244

第一章 路面状况评定 244

第一节 调查内容和路段划分 244

第二节 路面损坏状况调查和评定 247

第三节 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评定 253

第四节 平整度量测和评定 261

第五节 抗滑能力量测和评定 267

第二章 加铺层设计 270

第一节 旧沥青路面上的沥青加铺层设计 270

第二节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水泥混凝土加铺层设计 273

第三节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沥青加铺层设计 279

参考文献 286

第一节 集料级配与理论计算式 288

第一章 矿质集料组成设计 288

第六篇 材料组成设计 288

第二节 集料组成设计 289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294

第一节 沥青混合料组成参数 294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的类别与材料组成 297

第三节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马歇尔法) 315

第四节 多孔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OGFC) 330

第五节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组成设计 338

第六节 优质路面(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 342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 357

第一节 路用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类别和组成材料 357

第二节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61

第三节 碾压式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67

第四节 钢纤维混凝土组成设计 369

第一节 稳定类材料的种类及组成材料 372

第四章 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 372

第二节 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 376

参考文献 379

附录一 土基回弹模量测试(承载板法) 380

附录二 承载比(CBR)试验 383

附录三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 386

附录四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91

附录五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试验) 393

附录六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395

附录七 沥青混合料回弹模量间接拉伸试验 398

附录八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 401

附录九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404

附录十 水泥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406

附录十一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及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40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