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研究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研究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虹,李元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10157603
  • 页数:193 页
图书介绍:书稿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核心战略,深入分析质检工作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准确把握质检工作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系统阐述质检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探讨质检体制机制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实现途径,为坚定走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之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撑,并对中国特色质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开展规律性和趋势性的研究。第一章首先从纵向上对中国特色质检体制机制形成和发展的五个重点阶段进行梳理,然后对其内在规律性进行剖析,从而得出中国特色质检体制机制的“规律性”。第二章在横向上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和东亚儒家文化圈四个维度进行国际比较,并归纳出国外质检体制机制对我国的启示,集中分析了中国特色质检体制机制的“科学性”。第三章是对中国特色质检体制机制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挑战的研究,并分析中国特色质检体制机制所面临的挑战,本章集中围绕中国特色质检体制机制的“理论性”与“现实性”展开。第四章是对中国特色质检体制机制的具体设计部分,分析了中国特色质检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并对中国特色质检体制和机制改革与创新的路径作出具体设计。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研究》目录

总论 1

第一章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的历史沿革及内在规律 7

第一节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形成和发展的五个重点阶段 8

一、秦汉时期:初步建立了适应大一统国家政权的质检技术基础 8

二、唐宋时期:构建以法律制度为特征的传统质检体制机制 13

三、明清时期:传统农业社会质检体制盛极而衰 18

四、民国时期:与现代工业社会和主权国家相适应的质检体制的诞生与萌芽 24

五、新中国时期: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的初步建立 28

第二节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35

一、质检体制的演进必须与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5

二、质检职能是不同历史时期政府的固有职能并得到持续改善加强 37

三、中国国情决定了我国相对集中统一的质检制度 39

第二章 国(境)外质检体制机制的比较研究 43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质检体制机制 45

一、美国 45

二、欧盟 54

三、日本 60

四、发达国家的共同启示 66

第二节 以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质检体制机制 69

一、俄罗斯 69

二、印度 72

三、巴西 74

四、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共同启示 77

第三节 以埃及为代表的非洲发展中国家质检体制机制 78

第四节 以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亚洲儒家文化圈国家(地区)质检体制机制 81

一、新加坡 82

二、韩国 88

三、中国台湾地区 94

四、亚洲儒家文化圈国家(地区)共同启示 98

五、国(境)外质检体制机制的共同规律 99

第三章 完善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的依据和挑战 103

第一节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的理论依据 106

一、经济理论层面 106

二、政治理论层面 109

三、文化理论层面 111

四、社会理论层面 114

五、生态理论层面 115

六、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理论层面 117

第二节 完善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的现实依据与面临的挑战 118

一、质量领域的市场机制建设还不完善 118

二、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119

三、质量发展的综合能力依然薄弱 120

四、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适应和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121

五、政府质检部门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 122

第四章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125

第一节 中国质检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128

一、逻辑起点: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 129

二、根本目标:解决不断增长的质量需求与相对落后的质量保障能力及质量供给水平之间的矛盾 132

三、发展动力:改革与创新 135

四、构建基础:全社会信用特别是企业的质量诚信 136

五、技术路线:多种技术手段的专业协同 140

六、实现途径:质量和安全社会共治 142

第二节 中国质检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145

一、强化政府的宏观质量管理职能 147

二、强化政府对“三大安全”的监管 152

三、加强质量发展基础建设 154

四、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与大质检文化建设 158

五、完善统分结合的内外检管理体制 160

六、建立激发企业承担质量主体责任的体制 162

第三节 中国质检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164

一、发展规划机制 165

二、法治保障机制 167

三、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置机制 169

四、监督约束机制 171

五、技术支撑机制 173

六、公共服务机制 175

七、创新激励机制 176

八、国际合作机制 178

九、共同治理机制 180

主要研究结论 183

后记 19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