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  第1卷
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  第1卷

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 第1卷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修身主编;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200043397
  • 页数:7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北京的传播、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创立、创建时期的北京党组织、国民革命运动在北京的兴起和发展到人民共和国首都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 第1卷》目录

第一章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北京的传播 1

第一节 五四运动前的北京 1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1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3

资本主义经济在北京的发展 5

初期新文化运动 7

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北京 11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3

北京学生爱国会的成立 15

第二节 五四运动在北京 17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17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18

爱国运动在北京的发展 22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北京的传播 26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6

“问题”与“主义”之争 29

同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31

第二章 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创立 34

第一节 北京率先酝酿建党的活动 34

酝酿建党及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立 34

到工农中进行宣传组织工作 38

共产国际代表在北京的活动 41

第二节 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建立 43

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 43

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发展及成员的分化 44

北京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 45

第三节 中共北京早期组织的主要活动 51

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51

积极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 53

建立和领导社会主义青年团 56

引导进步社团 57

帮助北方主要城市建立党团组织 59

加强与共产国际的联系 61

第三章 创建时期的北京党组织 64

第一节 北京代表出席党的一大 64

认真推选出席党的一大代表 64

北京代表在党的一大上 67

第二节 党的一大后北京党组织的工作 72

发展党的组织 72

扩大马克思主义宣传 73

集中力量组织发动工人运动 74

重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和组织进步妇女团体 75

开展非基督教运动 76

制定中国民主革命纲领 77

第三节 二七罢工在长辛店 79

北方地区工人运动的高涨 79

二七罢工的起因 81

坚持大罢工的三天 82

军阀的血腥屠杀 83

社会各界的声援 84

第四章 北京党组织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87

第一节 中共北京党组织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87

推进国共合作方针的确立 87

帮助国民党改组 91

发展北方地区国民党组织 96

第二节 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100

争夺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100

同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105

第三节 加强中共北京地方组织的建设 108

改组中共北京区委 108

整顿北京地方团组织 110

创办《政治生活》 111

开办北方区委党校 112

加强对左派团体的领导 113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在北京的兴起和发展 115

第一节 北京政变和孙中山莅京 115

国共合作前后北京政局的变化 115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116

孙中山北上与逝世 118

第二节 工农运动的恢复与发展 122

工人运动的恢复和高涨 122

农民运动的兴起 124

第三节 开展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国民会议运动 128

推进恢复中苏邦交的斗争 128

开展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运动 131

国民会议促成会在北京召开 133

指导非基督教运动 135

第四节 声援上海五卅斗争 138

第六章 从倒段反奉斗争到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43

第一节 掀起空前规模的倒段反奉斗争 143

反对帝国主义把持的关税会议 143

发动倒段反奉斗争 145

第二节 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在北京召开 151

中央特别会议召开的背景 151

中央特别会议的主要议题和成果 153

第三节 “三一八”运动 155

帝国主义挑起大沽口事件 155

北京人民掀起抗议斗争 157

执政府前酿成血案 161

段祺瑞被迫下台 164

第四节 加紧在国民军中的工作 166

帮助国民军制定战略转移计划 166

推动国民军策应北伐 170

第五节 组织民众支援北伐 174

派出大批干部开展农民运动 174

改造红枪会等农民自卫武装团体 175

扩大联合战线 176

第六节 李大钊遇难 178

中共北方区委遭受破坏 178

各方的营救活动 180

李大钊英勇就义 181

第七节 北方地区革命形势转入低潮 183

第七章 “左”倾错误对北平党工作的影响 186

第一节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覆灭 186

蒋介石二次“北伐” 186

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北平的建立 187

第二节 传达贯彻“八七”会议精神 189

“八七”会议的重大贡献 189

改组中共顺直省委和北京市委 190

盲动主义影响下的“广告暴动” 191

六大前北京党组织的整顿 193

第三节 党的六大后北平革命运动的恢复 196

改组整顿顺直省委 196

市委制定新的工作方针 199

工会组织的恢复和洋车工人的车潮斗争 201

国立大学反对大学区制的斗争 203

组织援助留日被捕同胞的斗争 204

第四节 “左”倾冒险主义对北平党的工作的影响 206

六大后“左”倾思想在党内的发展 206

“四二○”示威游行的失败和北平市委的改组 208

北平行委和“八一”示威 209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北平开始贯彻 211

第八章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的抗日反蒋斗争 214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和北平学生南下示威 214

九一八事变和东北沦陷 214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高潮 217

“天津事件”再激狂澜 221

支援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222

北平学生南下请愿示威 224

北平学生在南京的斗争 228

第二节 抗日潮流的起伏 231

王明“左”倾错误在北平的进一步贯彻 231

“一·二八”事变和抗日反蒋高潮的暂时低落 233

长城抗战和《塘沽协定》的签订 236

帮助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238

公祭李大钊活动 241

第三节 在抗日反蒋斗争中的北平工农运动 246

工人阶级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246

建立平郊第一个党的县级地方组织 249

第四节 党领导下的北平左翼文化运动 250

北平左翼文化运动的出现 250

左翼文化团体的成立 253

推动左翼文化发展 256

在斗争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259

冲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261

第五节 狱中共产党人的斗争 265

国民党当局的残酷迫害 265

草岚子监狱铁窗苦斗 266

英烈囹圄铸忠魂 269

第九章 伟大的一二·九运动 271

第一节 遵义会议后的北平党组织 271

伟大的转折 271

摧不垮的北平党组织 273

第二节 华北危机燃起抗日救亡怒火 274

《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的签订 274

日本在华北制造傀儡政权 276

第三节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280

一二·九运动的酝酿和准备 280

一二·九学生请愿 282

“一二一六”示威 286

各界人士热情支持北平学生的抗日爱国斗争 290

第四节 南下宣传和民族解放先锋队的诞生 292

南下扩大宣传团奔赴河北农村 292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诞生 296

第十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北平的开展 299

第一节 瓦窑堡会议精神在北平的贯彻 299

刘少奇纠正“左”倾错误 301

“六一三”示威和“北平问题”的解决 303

新形势下对右倾思想的批判 306

第二节 北平抗日统战工作的开展 308

改造并扩大青年组织 308

促进全国学联和抗日救国会的成立 310

推动29军抗战 313

加强对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 317

“一二一二”抗日游行和统一学运的斗争 321

北方左翼文化运动的发展 326

党的组织工作的彻底转变 329

第十一章 卢沟桥事变和北平党工作重点的转移 333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 北平沦陷 333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333

北平人民支援29军抗战 336

北平沦陷 339

第二节 北平地下党工作重点的转移 342

一切围绕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42

党的组织形式和斗争方式的转变 344

第三节 开展平郊抗日游击战 346

团结争取地方抗日武装 346

改造国民抗日军 347

第十二章 北平郊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城内工作的开展 350

第一节 平郊抗日根据地的初创 350

开辟平西 350

挺进冀东和冀东大暴动 353

第二节 平郊抗日根据地的初步巩固和发展 357

冀热察挺进军“三位一体”战略任务的确定 357

巩固平西 360

坚持冀东 362

开辟平北 364

第三节 北平城区党组织隶属关系的调整 367

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和北平城委 367

中共北平城委的主要工作 369

第十三章 度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373

第一节 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地区的残暴殖民统治 373

培植伪政权 373

血腥屠杀无辜民众 375

疯狂实施经济掠夺 376

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377

第二节 北平抗日军民粉碎日伪“治安强化运动” 380

日伪五次实施“治安强化运动” 380

平郊根据地军民不屈不挠的斗争 384

到敌后之敌后去 391

第三节 平郊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 394

建设“三三制”政权 394

精兵简政 398

减租减息 400

大生产运动 403

恢复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405

开展整风运动 406

第四节 城区党的组织形式的变更和党的工作的新发展 409

中共中央对敌后城市工作的新部署 409

北平城内党组织的整顿和组织形式的变更 411

从根据地向城内派遣干部 412

城内党的工作新发展 413

第五节 情报工作和党内秘密交通线 417

北平地下党情报系统的工作 417

秘密交通线的开辟与发展 419

第十四章 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425

第一节 平郊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局部反攻 425

华北敌后战场形势好转 425

平郊根据地在巩固中发展扩大 427

第二节 北平城市工作的新局面 431

中共中央再次部署加强敌占大城市工作 431

中共晋察冀分局城工部的组建 432

城市党的组织和工作进一步加强 433

第三节 对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 437

全面大反攻的开始 437

里应外合夺取北平方针的改变 440

反对国民党抢占胜利果实的斗争 443

第十五章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448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党在北平工作方针的确定 448

战后时局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448

国民党统治在北平的重新建立 450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确定北平工作方针 453

第二节 党在北平军调部的工作 456

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的成立 456

北平人民听到了党的声音 459

反击反共逆流 461

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的撤销 464

第三节 开展反甄审斗争和组织进步学生访问解放区 466

国民党政府发布歧视沦陷区学生的办法 466

反甄审斗争的开展 468

组织进步青年秘密访问张家口 473

第四节 反对北平当局包办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的 476

斗争 476

伪选的出笼与争取民选的斗争 476

中山公园音乐堂事件 478

第五节 北平工人争取改善生存条件的斗争 481

市委加强对工人工作的领导 481

门头沟煤矿工人的罢工斗争 482

党组织的壮大和工人运动向政治斗争的发展 484

第六节 平郊解放区的减租查租和反奸清算斗争 485

第十六章 第二条战线在北平的形成 490

第一节 全面内战爆发后的北平地下党组织 490

恢复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和撤销中共北平市委 490

中共南京局领导的北平地下党组织 493

第二节 反美抗暴运动 494

“沈崇事件”点燃反美抗暴怒火 494

北平学生举行反美抗暴大游行 498

北平各界对学生正义行动的声援和支持 501

反美抗暴怒火蔓延各大城市 503

总结经验,坚持斗争 505

第三节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运动 507

开辟“第二战场”和适时转变斗争策略 507

揭开新的斗争高潮的序幕 512

凸现新的人民运动的潮头 513

“五二○”运动和华北学联的成立 516

第四节 第二条战线形成期间的文化斗争 524

支持发展进步文化 524

灵活的斗争策略 528

在第二条战线中发挥文化斗争的作用 529

第十七章 反饥饿、反迫害斗争深入发展 532

第一节 顺应形势发展及时调整城市工作方针和策略 532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532

蒋介石国民党疯狂“戡乱” 533

北平地下党及时调整工作方针策略 535

加强南北两系学委的团结 537

建立党的地下电台 538

发展党的外围组织和公开合法的进步社团 539

第二节 助学运动和声援南方学生反迫害斗争 541

助学运动的开展 541

要求保障人权的斗争 545

抗议杀害于子三 547

声援上海同济大学学生的斗争 549

第三节 向中央工委汇报北平城市工作 550

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汇报的主要内容 550

刘少奇对北平城市工作的指示 552

结合实际落实中央工委指示 553

第四节 四月风暴 554

抢救教育危机斗争再度兴起 554

保卫华北学联 556

抗议传讯北京大学12名学生 558

师范学院血案和“四九”大示威 561

抗议“四一一”暴行 564

第五节 反对美国扶植日本侵略势力复活的斗争 568

美国积极扶植日本侵略势力复活 568

反美扶日运动的兴起 569

“六九”反美扶日大游行和各界对美抗议 570

第六节 “七五”血案与“七九”大示威 572

东北学生抵平后的窘况 572

“七五”血案 573

“七九”大示威 577

保存力量,迎接新的风暴 580

第七节 北平工人的反饥饿、反迫害斗争 583

电信职工的“六八斗”斗争和饿工斗争 583

北平地下党平委领导的工人斗争 589

报业工人的斗争 591

第八节 粉碎“八一九”大逮捕 592

国民党密谋大逮捕和地下党的应变准备 592

进步师生紧密团结反迫害 593

组织撤退 596

第十八章 迎接北平的和平解放 598

第一节 北平解放前夕地下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598

平津战役前的北平局势 598

华北局城工部确定北平地下党的工作中心 600

第二节 杰出的情报工作 602

机智获取国民党军阴谋偷袭西柏坡的重要情报 602

及时掌握敌军高级将领的动态和心态 604

通过多种关系获取情报 606

第三节 护厂护校 607

粉碎国民党南迁学校和工厂的图谋 607

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的护厂护校斗争 609

做好留住人才的工作 611

第四节 上层统战和策反敌军 613

争取傅作义的工作 613

策动国民党军队起义 615

第五节 接管北平的组织准备 617

中共北平市委成立 617

确定接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具体政策 618

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北平市人民政府的成立 619

为接管工作调配和训练干部 620

第六节 北平和平解放 621

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 621

平郊人民踊跃支前 624

北平和平解决问题协议的签订 625

威武雄壮的解放军入城式 629

第十九章 人民共和国首都的诞生 632

第一节 接管北平和建立人民政权 632

对北平接管的方针 632

接管过程 633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新政权 635

第二节 北平地下党会师和组织公开 639

北平解放时地下党组织概况 639

地下党员大会师 639

全部公开党的组织和党员 641

整理党的组织和发展壮大党的队伍 643

毛泽东“进京赶考” 645

第三节 安定人民民主秩序和稳定民生 650

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 650

治理社会混乱 653

安定民生 654

第四节 恢复和发展生产 657

党在城市工作重心的转移 657

切实贯彻“四面八方”的政策 659

恢复和发展生产取得明显成效 661

完成土地改革 663

第五节 北京——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首都 665

中共中央决策定都北平 665

为开国大典作准备 669

第六节 天安门前的开国大典 672

结束语 675

大事索引 683

后记 705

返回顶部